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康熙親爹是誰不重要 穿回大清 你該是奴才還是奴才

康熙親爹是誰不重要 穿回大清 你該是奴才還是奴才

文章來源: 海邊的西塞羅 於 2025-11-10 13:46: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康熙他親爹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年頭你會是誰?

各位好,昨天有個朋友給我發私信。問:小西,你怎麽看“康熙是洪承疇他兒子”的這個腦洞猜想。

我說:我怎麽看?我沒看。不湊這種熱鬧很久了,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

不過既然朋友問了,我就稍微認真的去查了一下。發現這個事兒的起因其實是《澎湖海戰》的那個預告片,惹得一幫明粉和清粉就大清到底算不算“華夏正統”這個事兒又吵起來了。捉對廝殺之間,突然有人放了一張康熙的畫像和明末降將洪承疇的畫像,說這倆畫像長得很像,不會是父子吧?

康熙親爹是誰不重要 穿回大清 你該是奴才還是奴才

於是大家就都沿著這個腦洞想開去了——對啊,當年洪承疇降清的時候,野史不是有傳,說皇太極他“舍不得媳婦套不得流氓”,派出愛妃大玉兒親赴牢房探監,使美人計色誘洪大帥。孤男寡女,這兩個人完全可能發生點什麽嘛。後來順治皇帝早喪,成了(諡號孝莊)太後的大玉兒秉政,有沒有可能登基的玄燁壓根就不是愛新覺羅家的種,而是孝莊太後搜尋散落在民間的自己與洪承疇的私生子,來個狸貓換太子,暗自登基呢?

怪不得朝鮮使節初次見到八歲的康熙皇帝,覺得他早熟呢。怪不得鼇拜忠心輔佐他爺爺他爹兩代皇帝,到了康熙這裏一定要陰謀篡權呢?怪不得……於是什麽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瓊瑤的《梅花烙》、《還珠格格》,啥啥的都聯係起來了。

要說媒體這些年可能也是閑的、實在沒啥可報,前幾天這事兒還真的驚動了某正規大報,采訪某清史專家一本正經的出來辟謠,說愛新覺羅家的祖傳Y染色體未發生變化,康熙是洪承疇他兒子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雲雲。

雖然一個曆史學者搶分子人類學的活兒幹也有點“訴諸不當權威”,用來辟謠康熙身世這個事兒也屬於倆臭棋簍子下棋。但“康熙是洪承疇兒子”這個猜想能在中文互聯網上傳這麽廣,倒也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極為相似的“撞臉”謠言——隻不過這個謠言是千年以前的。

說宋太祖趙匡胤晚年的時候,出了個著名的“燭影斧聲”的公案,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死後沒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來了個兄終弟及,他弟弟趙光義非說他哥生前有什麽“金匱之盟”、“國賴長君”之類的,愣是把帝位給奪了過來,還把他大侄子趙德昭給嚇死了,把皇位留在了自己一脈。

轉眼過了一百多年,女真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崛起白山黑水之間,約宋攻遼,並許諾歸還宋被遼霸占的幽雲十六州。當遼國被夾擊而滅,完顏阿骨打卻在班師途中病逝,其弟完顏吳乞買即位,為金太宗,繼續與宋的土地交割。宋的使者本來開開心心來領地盤,但見到吳乞買以後卻驚出了一身冷汗:這金國皇帝怎麽跟我們大宋太祖掛在大殿裏的真容畫像一模一樣啊!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百餘年前,你趙光義當弟弟不仗義,害死自己哥哥,逼死侄兒,奪了大宋皇位。百餘年後,我趙匡胤轉世投胎,成了完顏吳乞買,我就要滅你的國,奪你的皇帝位。

所以什麽靖康恥,什麽宋金鼎革,這都是報應啊,報應!



你說這謠言扯不扯?一樣的開局兩張畫,內容全靠編(寫到這兒,我突然在想,有沒有一種可能,康熙長得像洪承疇、金太宗長得像宋太祖,純粹是因為咱古代繪畫技術比較low,人經常畫著畫著就撞臉了,不信你去看閻立本的《曆代帝王圖》,也覺得秦皇漢武啥的一定都有直係血親),而且連個“祖傳Y染色體”的講科學機會都不給你,人家就明目張膽的給你搞迷信——就講因果報應、投胎轉世,玩玄學,看你拿什麽辟謠吧!

我是大法師我怕誰了,屬於是。

可是你說這個謠言這麽扯吧,兩宋之交好多文人筆記裏,都有記載,什麽《靖康稗史》《南燼紀聞》之類的,說的一個比一個有鼻子有眼。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其實一言以蔽之,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已。

還記得魯迅筆下的《阿Q正傳》裏,阿Q被人家欺負了,會怎麽安慰自己麽?

媽媽滴,這年頭,兒子敢打老子了。

對的,麵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中原王朝打不過,江山被人家搶去,皇帝被人家做了好幾代了,實體上我們批判的武器已經比不上武器的批判了。可是心理上很多人有實在不能接受“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那能咋辦呢?那就隻能討嘴上的便宜,研究異族皇帝祖上女性親屬褲襠裏那點事兒,爭取給他編一個我大漢的便宜老爹,或者幹脆你就是我大宋某位皇上的投胎轉世。這樣什麽大金、大清,什麽靖康之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你們的武力征服就幹脆都白搞了,種都還是我們漢人的,我們當然也就跪的容易,繼續心安理得的可以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了——畢竟跪的還是自己人麽。

這個“化夷為漢”的智慧,早在金庸老爺子寫《書劍恩仇錄》楞說乾隆皇上是漢人,姓陳,下江南還回去拜母親開始就已經很流行了。而且按照金老爺子《鹿鼎記》裏的記載,俄羅斯的彼得大帝還得跟韋小寶叫個姑父之類什麽的,等於咱比近代欺負我們欺負狠了的老毛子還整體高一輩。

所以近代史靠金大俠這麽一解讀也成了標準的“兒子打老子”了,這麽一想就痛快多了,不是麽?



當然直接編排人家親爹,屬於過於直白的騎臉輸出。我們正規史學界發明了一個比較聰明的詞匯叫“北方兄弟民族入主中原”——你瞧這詞兒用的,輩分是不占便宜了,但這話一說,還是要往“一家人”那個方向去扯。而既然是一家人,下跪磕個頭什麽的,就又輕鬆多了。

所以真的是阿Q精神永放光芒啊。阿Q先生還有一個偉大理論——“奶奶滴,老子先前比你闊多了”。這個理論在現如今也有很多應用——比如至今仍有很多網民一口咬定我國古代無論文治武功還是科技發展都“事事遠超西方”,《永樂大典》恨不得把殲星艦怎麽造都記載下來了,怪隻怪那幫“剛從樹上下來的”洋人用心太險惡,漢奸太賣國。把《永樂大典》偷到西方去了,還隻給咱留了一個殘本……



反正說來說去,無非是“老子先前比你闊多了”的擴寫版本,中心思想,還是阿Q先生的那一套。

所以說來說去你明白了吧?什麽金太宗像宋太祖,什麽洪承疇像康熙帝,什麽畫像撞臉,什麽轉世投胎。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求個心理安慰,占個嘴上的便宜。你看這次野生明粉和清粉本來吵得不亦樂乎,可一聽康熙他爹事洪承疇這個腦洞,大家居然都不吵了,一切和諧的吃瓜,論證猜想可能性。為啥呢?

因為明粉討厭清朝最大的厭惡就是“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現在洪大帥居然能忍辱負重、曲線救國,把疆場上丟了江山再從床上“寢取”回來,當了康熙他親爹,他們當然樂得。

而很多清粉之所以粉清,也隻是因為“我大清”畢竟打了一片比前明大得多的“大大的疆土”,地圖開疆麽,大旗黨最喜歡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江山的主子姓了愛新覺羅,如果這江山居然能姓陳或者姓洪,那麽如金老爺子一樣,他們共情明君聖主、代入高潮的時候,就會更絲滑很多。

所以與《澎湖海戰》兩頭不討好相反,“洪承疇是康熙親爹”這個段子,居然能在意見如此撕裂的今天,博個滿堂彩。

但是且慢,我特想在這一片皆大歡喜中,問一個不合時宜的問題——就算康熙他真的是洪承疇他親兒,又能怎樣?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血腥規矩他廢了麽?

半個字不許提敏感詞,否則抄家滅門、極度鉗製民間思想的文字獄他不搞了麽?

滿清八旗子弟在各地肆意圈地、侵占田產,大量百姓在自己世代耕種的田地上淪為事實上的農奴,而八旗子弟坐享鐵杆莊稼的殘酷等級製度他製止過麽?

都沒有吧?

說得不好聽些,我們這些現代人,如果真穿越回“我大清”,99.99%要拖生在那些饑寒交迫、思想受壓、人身自由都沒有、連句話都不敢說的奴下奴之家中。那樣的話,皇帝到底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洪,對你有什麽實際意義麽?大清國土到底是秋海棠葉還是別的什麽,能讓你的生活受到半點尊重和一絲保障麽?沒有。一點意義都沒有。

退一萬步講,在帝製時代,哪怕皇帝真是漢人,所謂華夏正統,老百姓的生活又真能好多少麽?朱元璋反元建明,檄文寫的多好啊:“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可是明朝真正具體做的呢?嚴酷的戶籍製度,把老百姓固定在特定的職業和空間裏,災年去個鄰縣逃荒都要官府開具路引。想翻身改命隻有讀書考科舉,接受已經僵化了的忠君意識形態洗腦這一條路,明朝末年更是激增出了龐大的食利階層,姓朱的王爺、奉國將軍、皇族們數十萬計,官吏腐敗不堪,動輒加稅,天下沸反、流寇遍地、兵相交、人相食。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沒有民權思想、不尊重個體自由,所有人被牢籠在你不是為你自己活,你必須為皇上而活的帝製時代。江山不過是一家一姓的,領土再龐大也不過是皇帝一個人的私產。這時候你告訴我,皇帝祖傳Y染色體到底從哪兒來,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別的什麽,又到底對普通人有什麽意義?

反正他打向你的皮鞭不會有絲毫收斂,一群韭菜,興高采烈的爭論砍向他們的鐮刀到底是金子打的還是銀子造的,除了麻醉自我、逃避現實,有什麽真實意義麽?反正你永遠是被收割的那個對象。

可悲的是,我們的古代曆史卻總津津樂道於這個,從第一個皇帝嬴政他爹是不是呂不韋,一口氣爭論到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他祖上是陳家洛還是洪承疇。仿佛說清楚這個有什麽大用一樣。

而同時代人家的史學呢?從《理想國》《普羅泰特拉篇》到《利維坦》《社會契約論》《正義論》,人家琢磨的是這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於是他們的曆史,才是向前走的。

所以中國人不是不聰明,你看我們能從兩幅相似的畫裏,琢磨出這麽一個完整的陰謀論來。可是我們從來隻如此喜好、醉心於這些陰謀論,和隨之引申出的“兒子打了老子”“我祖上比你闊多了”的精神勝利法。我總覺得這聰明勁兒,沒用對地方,更或者說,不敢用對地方。畢竟黃宗羲、顧炎武這幫試圖想想“亡國亡天下”的人,下場大家都是知道的。

文末,我想起了美國著名廢奴主義者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講的一個段子——這位自己就曾是黑奴的人在逃離南方成為自由民之後曾經寫過一本自傳。在自傳中,他以諷刺性的語調自嘲說:

“當勞埃德的奴隸與吉普森的奴隸相遇時,他們總會吵起來,勞埃德的奴隸誇耀自己的主子更有錢多金,可以買下吉普森的農場,而吉普森的奴隸則自豪於自己的主子更精明強幹,可以耍弄了勞埃德……雙方總是吵著吵著就打起來了。”

道格拉斯說,這種行為背後藏著一種讓人悲哀的心理——奴隸們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悲慘到了一無可說,就乞靈於一種“轉移式的光榮”,仿佛給一個血統更正、更有錢、更強幹的奴隸主拔份兒,爭論他的一切,就能讓自己也更有麵子一樣。

這是近兩百年前的一個美國人對自己生活的反思與批判。

但我覺得,直到今天,它仍值得過分關心和爭論皇上到底是滿好還是漢好,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陳、姓洪的中國人讀一讀……

皇上姓啥都不好,沒皇上才最好,難道不是麽?

這個道理,

溥儀退位那年,

你就該懂了。



全文完

今天的音樂,是《康熙王朝》的《再活五百年》——我小時候聽過的最恐怖的歌曲之一。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不給同性婚姻發結婚證?9位大法官一致拒絕!
多名民主黨人倒戈支持重開政府,舒默被要求下台
川普發錢了!政府停擺"航管人員"無薪硬撐,每人獲1萬元
山東取暖費補貼標準,讓人看清了“身份的溫差”
日薪3萬到1千,鄭州短劇導演猝死在轉行後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惹怒北京,日政府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
被問解放軍攻台支持哪一方?薄瓜瓜如此回應
貝森特:兩年擺脫稀土依賴 中國:想法天真屬空談
多次為性侵案翻案失敗後,特朗普要鬧到最高法
結束政府關門 川普打趴奧巴馬 一次重大勝利
特朗普威脅BBC求償$10億美元 高層連環辭職
內地“暴走團”殺入香港!沿路播大聲音樂 途人側目
川普不認性侵誹謗女作家敗訴 要求最高法院重審
佩洛西即將退休 她女兒宣布競選加州參議員
美國AI領先中國 科技巨頭曝隱憂:有芯片卻沒這個
北京做半套?美媒爆"鬆綁稀土出口"排除美軍供應商
曾宣告活不了4年 美國“無腦女嬰”20歲了 家人呼奇跡
女孩參加海島求生賽35天瘦28斤:吃了50隻老鼠…
四川紅旗橋垮塌:視頻曝光 官方:山泥傾瀉造成
美政府"關門"最早12日結束,民主黨因8人倒戈憤怒
川普深夜赦免“2020假選舉人案”關鍵人物 美輿論炸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康熙親爹是誰不重要 穿回大清 你該是奴才還是奴才

海邊的西塞羅 2025-11-10 13:46:43



康熙他親爹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年頭你會是誰?

各位好,昨天有個朋友給我發私信。問:小西,你怎麽看“康熙是洪承疇他兒子”的這個腦洞猜想。

我說:我怎麽看?我沒看。不湊這種熱鬧很久了,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

不過既然朋友問了,我就稍微認真的去查了一下。發現這個事兒的起因其實是《澎湖海戰》的那個預告片,惹得一幫明粉和清粉就大清到底算不算“華夏正統”這個事兒又吵起來了。捉對廝殺之間,突然有人放了一張康熙的畫像和明末降將洪承疇的畫像,說這倆畫像長得很像,不會是父子吧?

康熙親爹是誰不重要 穿回大清 你該是奴才還是奴才

於是大家就都沿著這個腦洞想開去了——對啊,當年洪承疇降清的時候,野史不是有傳,說皇太極他“舍不得媳婦套不得流氓”,派出愛妃大玉兒親赴牢房探監,使美人計色誘洪大帥。孤男寡女,這兩個人完全可能發生點什麽嘛。後來順治皇帝早喪,成了(諡號孝莊)太後的大玉兒秉政,有沒有可能登基的玄燁壓根就不是愛新覺羅家的種,而是孝莊太後搜尋散落在民間的自己與洪承疇的私生子,來個狸貓換太子,暗自登基呢?

怪不得朝鮮使節初次見到八歲的康熙皇帝,覺得他早熟呢。怪不得鼇拜忠心輔佐他爺爺他爹兩代皇帝,到了康熙這裏一定要陰謀篡權呢?怪不得……於是什麽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瓊瑤的《梅花烙》、《還珠格格》,啥啥的都聯係起來了。

要說媒體這些年可能也是閑的、實在沒啥可報,前幾天這事兒還真的驚動了某正規大報,采訪某清史專家一本正經的出來辟謠,說愛新覺羅家的祖傳Y染色體未發生變化,康熙是洪承疇他兒子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雲雲。

雖然一個曆史學者搶分子人類學的活兒幹也有點“訴諸不當權威”,用來辟謠康熙身世這個事兒也屬於倆臭棋簍子下棋。但“康熙是洪承疇兒子”這個猜想能在中文互聯網上傳這麽廣,倒也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極為相似的“撞臉”謠言——隻不過這個謠言是千年以前的。

說宋太祖趙匡胤晚年的時候,出了個著名的“燭影斧聲”的公案,莫名其妙的就死了,死後沒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來了個兄終弟及,他弟弟趙光義非說他哥生前有什麽“金匱之盟”、“國賴長君”之類的,愣是把帝位給奪了過來,還把他大侄子趙德昭給嚇死了,把皇位留在了自己一脈。

轉眼過了一百多年,女真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崛起白山黑水之間,約宋攻遼,並許諾歸還宋被遼霸占的幽雲十六州。當遼國被夾擊而滅,完顏阿骨打卻在班師途中病逝,其弟完顏吳乞買即位,為金太宗,繼續與宋的土地交割。宋的使者本來開開心心來領地盤,但見到吳乞買以後卻驚出了一身冷汗:這金國皇帝怎麽跟我們大宋太祖掛在大殿裏的真容畫像一模一樣啊!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百餘年前,你趙光義當弟弟不仗義,害死自己哥哥,逼死侄兒,奪了大宋皇位。百餘年後,我趙匡胤轉世投胎,成了完顏吳乞買,我就要滅你的國,奪你的皇帝位。

所以什麽靖康恥,什麽宋金鼎革,這都是報應啊,報應!



你說這謠言扯不扯?一樣的開局兩張畫,內容全靠編(寫到這兒,我突然在想,有沒有一種可能,康熙長得像洪承疇、金太宗長得像宋太祖,純粹是因為咱古代繪畫技術比較low,人經常畫著畫著就撞臉了,不信你去看閻立本的《曆代帝王圖》,也覺得秦皇漢武啥的一定都有直係血親),而且連個“祖傳Y染色體”的講科學機會都不給你,人家就明目張膽的給你搞迷信——就講因果報應、投胎轉世,玩玄學,看你拿什麽辟謠吧!

我是大法師我怕誰了,屬於是。

可是你說這個謠言這麽扯吧,兩宋之交好多文人筆記裏,都有記載,什麽《靖康稗史》《南燼紀聞》之類的,說的一個比一個有鼻子有眼。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其實一言以蔽之,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已。

還記得魯迅筆下的《阿Q正傳》裏,阿Q被人家欺負了,會怎麽安慰自己麽?

媽媽滴,這年頭,兒子敢打老子了。

對的,麵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中原王朝打不過,江山被人家搶去,皇帝被人家做了好幾代了,實體上我們批判的武器已經比不上武器的批判了。可是心理上很多人有實在不能接受“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那能咋辦呢?那就隻能討嘴上的便宜,研究異族皇帝祖上女性親屬褲襠裏那點事兒,爭取給他編一個我大漢的便宜老爹,或者幹脆你就是我大宋某位皇上的投胎轉世。這樣什麽大金、大清,什麽靖康之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你們的武力征服就幹脆都白搞了,種都還是我們漢人的,我們當然也就跪的容易,繼續心安理得的可以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了——畢竟跪的還是自己人麽。

這個“化夷為漢”的智慧,早在金庸老爺子寫《書劍恩仇錄》楞說乾隆皇上是漢人,姓陳,下江南還回去拜母親開始就已經很流行了。而且按照金老爺子《鹿鼎記》裏的記載,俄羅斯的彼得大帝還得跟韋小寶叫個姑父之類什麽的,等於咱比近代欺負我們欺負狠了的老毛子還整體高一輩。

所以近代史靠金大俠這麽一解讀也成了標準的“兒子打老子”了,這麽一想就痛快多了,不是麽?



當然直接編排人家親爹,屬於過於直白的騎臉輸出。我們正規史學界發明了一個比較聰明的詞匯叫“北方兄弟民族入主中原”——你瞧這詞兒用的,輩分是不占便宜了,但這話一說,還是要往“一家人”那個方向去扯。而既然是一家人,下跪磕個頭什麽的,就又輕鬆多了。

所以真的是阿Q精神永放光芒啊。阿Q先生還有一個偉大理論——“奶奶滴,老子先前比你闊多了”。這個理論在現如今也有很多應用——比如至今仍有很多網民一口咬定我國古代無論文治武功還是科技發展都“事事遠超西方”,《永樂大典》恨不得把殲星艦怎麽造都記載下來了,怪隻怪那幫“剛從樹上下來的”洋人用心太險惡,漢奸太賣國。把《永樂大典》偷到西方去了,還隻給咱留了一個殘本……



反正說來說去,無非是“老子先前比你闊多了”的擴寫版本,中心思想,還是阿Q先生的那一套。

所以說來說去你明白了吧?什麽金太宗像宋太祖,什麽洪承疇像康熙帝,什麽畫像撞臉,什麽轉世投胎。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想求個心理安慰,占個嘴上的便宜。你看這次野生明粉和清粉本來吵得不亦樂乎,可一聽康熙他爹事洪承疇這個腦洞,大家居然都不吵了,一切和諧的吃瓜,論證猜想可能性。為啥呢?

因為明粉討厭清朝最大的厭惡就是“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現在洪大帥居然能忍辱負重、曲線救國,把疆場上丟了江山再從床上“寢取”回來,當了康熙他親爹,他們當然樂得。

而很多清粉之所以粉清,也隻是因為“我大清”畢竟打了一片比前明大得多的“大大的疆土”,地圖開疆麽,大旗黨最喜歡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江山的主子姓了愛新覺羅,如果這江山居然能姓陳或者姓洪,那麽如金老爺子一樣,他們共情明君聖主、代入高潮的時候,就會更絲滑很多。

所以與《澎湖海戰》兩頭不討好相反,“洪承疇是康熙親爹”這個段子,居然能在意見如此撕裂的今天,博個滿堂彩。

但是且慢,我特想在這一片皆大歡喜中,問一個不合時宜的問題——就算康熙他真的是洪承疇他親兒,又能怎樣?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血腥規矩他廢了麽?

半個字不許提敏感詞,否則抄家滅門、極度鉗製民間思想的文字獄他不搞了麽?

滿清八旗子弟在各地肆意圈地、侵占田產,大量百姓在自己世代耕種的田地上淪為事實上的農奴,而八旗子弟坐享鐵杆莊稼的殘酷等級製度他製止過麽?

都沒有吧?

說得不好聽些,我們這些現代人,如果真穿越回“我大清”,99.99%要拖生在那些饑寒交迫、思想受壓、人身自由都沒有、連句話都不敢說的奴下奴之家中。那樣的話,皇帝到底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洪,對你有什麽實際意義麽?大清國土到底是秋海棠葉還是別的什麽,能讓你的生活受到半點尊重和一絲保障麽?沒有。一點意義都沒有。

退一萬步講,在帝製時代,哪怕皇帝真是漢人,所謂華夏正統,老百姓的生活又真能好多少麽?朱元璋反元建明,檄文寫的多好啊:“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可是明朝真正具體做的呢?嚴酷的戶籍製度,把老百姓固定在特定的職業和空間裏,災年去個鄰縣逃荒都要官府開具路引。想翻身改命隻有讀書考科舉,接受已經僵化了的忠君意識形態洗腦這一條路,明朝末年更是激增出了龐大的食利階層,姓朱的王爺、奉國將軍、皇族們數十萬計,官吏腐敗不堪,動輒加稅,天下沸反、流寇遍地、兵相交、人相食。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沒有民權思想、不尊重個體自由,所有人被牢籠在你不是為你自己活,你必須為皇上而活的帝製時代。江山不過是一家一姓的,領土再龐大也不過是皇帝一個人的私產。這時候你告訴我,皇帝祖傳Y染色體到底從哪兒來,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別的什麽,又到底對普通人有什麽意義?

反正他打向你的皮鞭不會有絲毫收斂,一群韭菜,興高采烈的爭論砍向他們的鐮刀到底是金子打的還是銀子造的,除了麻醉自我、逃避現實,有什麽真實意義麽?反正你永遠是被收割的那個對象。

可悲的是,我們的古代曆史卻總津津樂道於這個,從第一個皇帝嬴政他爹是不是呂不韋,一口氣爭論到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他祖上是陳家洛還是洪承疇。仿佛說清楚這個有什麽大用一樣。

而同時代人家的史學呢?從《理想國》《普羅泰特拉篇》到《利維坦》《社會契約論》《正義論》,人家琢磨的是這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於是他們的曆史,才是向前走的。

所以中國人不是不聰明,你看我們能從兩幅相似的畫裏,琢磨出這麽一個完整的陰謀論來。可是我們從來隻如此喜好、醉心於這些陰謀論,和隨之引申出的“兒子打了老子”“我祖上比你闊多了”的精神勝利法。我總覺得這聰明勁兒,沒用對地方,更或者說,不敢用對地方。畢竟黃宗羲、顧炎武這幫試圖想想“亡國亡天下”的人,下場大家都是知道的。

文末,我想起了美國著名廢奴主義者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講的一個段子——這位自己就曾是黑奴的人在逃離南方成為自由民之後曾經寫過一本自傳。在自傳中,他以諷刺性的語調自嘲說:

“當勞埃德的奴隸與吉普森的奴隸相遇時,他們總會吵起來,勞埃德的奴隸誇耀自己的主子更有錢多金,可以買下吉普森的農場,而吉普森的奴隸則自豪於自己的主子更精明強幹,可以耍弄了勞埃德……雙方總是吵著吵著就打起來了。”

道格拉斯說,這種行為背後藏著一種讓人悲哀的心理——奴隸們意識到自己的人生悲慘到了一無可說,就乞靈於一種“轉移式的光榮”,仿佛給一個血統更正、更有錢、更強幹的奴隸主拔份兒,爭論他的一切,就能讓自己也更有麵子一樣。

這是近兩百年前的一個美國人對自己生活的反思與批判。

但我覺得,直到今天,它仍值得過分關心和爭論皇上到底是滿好還是漢好,是姓愛新覺羅還是姓陳、姓洪的中國人讀一讀……

皇上姓啥都不好,沒皇上才最好,難道不是麽?

這個道理,

溥儀退位那年,

你就該懂了。



全文完

今天的音樂,是《康熙王朝》的《再活五百年》——我小時候聽過的最恐怖的歌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