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湖南懷化市公安局鶴城分局通報,根據群眾舉報線索解救3名疑似被拐賣嬰兒,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
這裏的舉報群眾就是網民上官正義,他告訴封麵新聞記者,這夥人販子以袁某(女)為主,推測她賣過或正在售賣的孩子至少有5人。
記者撥打鶴城分局主要負責人電話,希望核實相關信息,對方聽完記者的問題後掛斷了電話。
這位負責人的反應有點奇怪。販賣嬰兒這個事確鑿無疑,已經有藍底白字為證。
記者希望了解舉報人提供的信息,涉及主要犯罪嫌疑人有沒有落網,還有沒有其他被販賣嬰兒。
正常情況下,那位負責人做個肯定或否定回答即可,要是案件正在辦理,就說“暫時不便透露”也行,為啥一聲不吭掛了電話?
查處販賣嬰兒的人販子,本來是打擊類型犯罪的好事,值得宣揚,還能震懾一下蠢蠢欲動的犯罪分子;並且讓提供販賣便利的平台有所警惕,不要做幫凶;還能普法,讓人們知道哪怕是所謂民間送養也是違法。
從許多角度看,警方都該從從容容地回應媒體和外界關切,而不是冷漠置之。
當然,更讓人震驚的,是上官正義在微博上描述的奇怪遭遇。
按他的說法,在摸清販賣嬰兒線索後,他假裝買家趕赴懷化,與犯罪嫌疑人接上頭,當地警方接到他的舉報後,現場抓捕了兩名男子,帶回了一名嬰兒。
因為還有同夥沒落網,上官正義拿著舉報材料到當地派出所,同時在網絡平台發布了相關情況,呼籲徹查深挖。
隨後,他被派出所和分局的人看住3個小時,曾被要求刪微博,被沒收手機,上廁所都有幾個人看住他。
目前,這是上官正義的單方麵說法,是不是屬實,有待警方回應和更多客觀證據的出現。
如果他的說法屬實,警方對他的扣留,怎麽看都不像是 “協助調查”,也不像是個誤會。
假如警方懷疑他違法了,是“釣魚執法”,要求他“必須實名作筆錄材料”,那麽扣留期間,為何沒任何人提及案件嫌疑人的情況、問他要舉報材料?
按上官正義的說法,他被滯留在派出所的幾個小時,鶴城公安分局和懷化市公安局的科局級警官都在。
按理來說,弄清楚舉報人是不是“熱心群眾”並不難,可最後還是折騰了一番才放行。
上官正義說,這事的最後,是當地公安“一把手”到車站為他送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舉報人沒啥問題。那他在當地受到的對待,就這樣一筆勾銷了?
封麵新聞報道,人販子曾向上官正義出示戶口本、出生證明、疫苗本等資料,這些信息,讓人懷疑販賣嬰兒存在一個犯罪鏈條。
上官正義講述的在舉報後被扣留、沒收手機等經曆,更讓網友質疑,當地警方是否存在查處犯罪不力、不願深挖的可能。
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不好隨便下結論,但懷化警方就此專門說明,看來是需要的。
也有人猜測,因為某種考核的原因,相關部門對轄區出現販賣嬰兒的案件可能要擔什麽責任,不想看到輿情發酵,而上官正義作為打拐網紅,勢必要掀起不受歡迎的輿論關注,放大可能的問責壓力。
於是對上官正義先扣留,要他刪博,沒想到他用第三部手機上微博呼救。看事情越鬧越大,才禮送出境,搞了一出“先兵後禮”的被動套路。

如果該猜測屬實,當地若真是害怕上官正義舉報人販子帶來的輿論壓力,現在算是“得償所願”了。
現在網民希望懷化市公安發個解釋,有沒有扣留上官正義3小時?如果有,為何要對他采取措施?
過去不少案例表明,害怕輿情的人往往會迎來猛烈的輿情;如果一再回避,避重就輕,輿情隻會更沸騰。
上官正義舉報懷化鶴城區的人販子之後,犯罪網絡有沒有被摧毀,是人們十分想知道的。
可當地相關部門目前的態度,又讓人覺得這個案子似乎讓所有人都不高興:辦案的不高興,舉報的不高興,落網的人販子肯定也不高興。
明明該是皆大歡喜的“群眾舉報”破案,為什麽走到這步田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