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官方博客以外,OpenAI CEO Sam Altman 還拉了兩位董事會核心成員開了場 90 分鍾的直播,描述未來
OpenAI 會做什麽。
隨著 Sora 模型的迭代和 AI 瀏覽器 ChatGPT Atlas 的推出,OpenAI
的產品線越來越豐富。OpenAI 到底想要打造一個什麽樣的產品矩陣?這一次,Sam Altman
也通過一張產品矩陣圖給出了比較明確的回答。「傳統上我們的一些產品表現為ChatGPT內部的 AI
超級助手。但我們不會僅僅停留在自身進化,而是要成為一個平台,讓其他人可以在其上構建。」Sam Altman
提到,希望 OpenAI 成為一個平台,一條通往「AI
雲」的道路。他還談到自己的理念來自於比爾·蓋茨的名言:當你平台上構建者所創造的價值超過平台構建者本身時,你才算建立了一個平台。因此,明年
OpenAI 希望通過技術、用戶群以及構建的框架,讓全世界都能在其上構建出色的新公司、服務和應用程序。
想要做到這樣的平台,Sam Altman
認為至少要做到兩點原則性條件,第一是用戶自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AI
滿足自己的需求。第二是隱私保護,他認為世界需要以一種不同於以往技術的方式來思考隱私問題。當用戶與
AI
交流時,像與醫生、律師、配偶交談一樣,會分享生活中最私密的細節,這也意味著公司需要強大的技術保護來保障這種隱私,但同時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持。
同時,另一位 OpenAI 發言人也提到一些對 AI 病毒的預防對策。他提到隨著 AI 進步,某些壞人可能利用 AI
製造人為的病毒。那麽,在安全層麵,就需要建立一個「AI 韌性層」,緩解病毒的傳播,確保模型阻止與病毒邏輯相關的查詢。但即使
OpenAI 阻止了它,有人很可能使用其他不同的模型仍然能夠製造出他們的病原體。所以,OpenAI 希望在問題發生時,「AI
韌性層」具備快速響應能力,並推動在不同模型之間建立一個協同聯防的生態體係。
至於為什麽要投入 250 億美元去研究AI醫療和 AI 基建?Sam Altman
提到有可能在 2026 年看到模型會得到一些小的研究發現,到 2028 年,有可能做出中等甚至可能更大的發現。「誰知道 2030 年和
2032 年會是什麽樣子?如果 AI
能像過去那樣持續推動科學進步,我們認為未來可能會非常光明,但人類能夠在這個未來中選擇前進的道路也是至關重要的。」他說到。
有關 AI 基建部分的討論簡單總結分為兩點:一是,Sam Altman 對目前 AI
基建的進展還算比較滿意,但是算力的成本支出仍然很高。二是 OpenAI 在和與
AMD、博通、穀歌、微軟和英偉達、甲骨文、軟銀等許多其他公司合作過程中,試圖降低算力成本,但這是一個長期過程,想要實現
AGI,算力成本還需要繼續下降。
此外,在兩個公司核心董事上,OpenAI 基金會將會由董事會管理,董事會由獨立董事 Bret Taylor(主席)、Adam
D'Angelo、Dr.Sue Desmond-Hellmann,博士 Zico
Kolter,美國退休陸軍將軍保羅·M。Nakasone、Adebayo Ogunlesi、Nicole Seligman 和
Larry Summers 以及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