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瘋狂搶黃金的年輕人,後悔了

瘋狂搶黃金的年輕人,後悔了

文章來源: 鳳凰WEEKLY 於 2025-10-27 02:50: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瘋狂搶黃金的年輕人,後悔了

10月21日,金價創造出12年來最大跌幅,單日下跌超過5%,堪稱史詩級回調。這樣的走勢,讓不少「攢金人」心情複雜。

如今雙11購物節預售早已在10月開啟,往年最明顯的標誌是李佳琦在直播間裏一個勁兒地敲鑼,催促尾款人們「不要睡」。而今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捏緊錢包,啥都不買,除了黃金——金價飛漲,自稱「黃金血脈覺醒」的年輕人們奔走在各個平台,四處抄「黃金作業」,目的隻有一個,趁著大促期間,以最多的優惠券,買入克價最低的黃金。

沒想到,好不容易湊完單,還沒等到發貨,金價就緊急撤回了漲勢。小紅書上,有位攢金人吐槽說,自己在雙11忙活了兩天,計算器都要按出火星子,一度化身「雞排哥」,蹲完這個券搶那個券,但晚上一看,金價跌到「天都塌了」,戲劇感拉滿。

雙11,狂做「黃金作業」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不少商場的客流量並不亞於5A級景區。

過去一周,28歲的北漂女孩袁佳,陸陸續續買入了接近10萬元的黃金。其中,大部分是為火到斷貨的老鋪黃金激情付費,她拿下了包括素金葫蘆、玫瑰花窗、大麥戒指等幾款最熱門的飾品,加起來就是7萬元,此外還有一些積存金。

「抓緊買」,這段時間,袁佳心裏隻有這一個想法。10月開始,黃金價格大幅度地連續上漲,讓正在備婚的袁佳越發緊張。她思來想去,決定趁著雙11的節點抓緊入手一套「三金」——大促期間,老鋪黃金有9折活動,計算下來,素金飾品的克價在1000多元。

放在以前,麵對這樣的價格,袁佳絕不會動心,但隨著金價飛漲,周大福等金店的金飾克價都直奔1200元而去,一對比,她覺得老鋪黃金好看,二手市場相對保值,戴出去也有麵子,竟然成了更有性價比的那個選擇。



〓在袁佳看來,老鋪黃金好看又保值

在那之後,袁佳就開始了漫長又疲憊的買金路。人人都喜歡便宜,哪怕隻是當下看上去便宜。於是,像袁佳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擠滿了老鋪黃金的門店。

袁佳原本想去北京SKP線下排隊,結果一刷小紅書,才發現那家老鋪黃金已經「人比貨多」,浩浩蕩蕩的幾百號人要排隊七八個小時才能進店,洶湧的人潮就差沒把店麵搬空。無奈之下,袁佳又跑去另一家店,但等她下午6點多抵達時,店麵已經暫停排隊,不再接待新客。她抓住一個店裏出來的客人,對方一臉無奈:好不容易排了幾個小時,進去一看,想買的素金款早就斷貨了。

線下買不到,袁佳隻好轉戰線上。隻是一點開旗艦店的界麵,幾乎所有價格合適的素金飾品盡數下架。偶爾會有補貨,袁佳掐著點兒參與了幾次,才知道那是一場難度不亞於搶購Labubu、玲娜貝兒的惡戰,她手速不夠快,點進頁麵就是秒空。

太多人買金子了,不僅要拚手速,還要拚好運。袁佳到處尋摸,才在南京一個熟悉的代購處,花30600元買到了店裏最後一個素金葫蘆,額外還得付幾百元代購費。這樣的購買力很難不讓她震撼、疑惑:「又不是不要錢,怎麽能搶成這樣?」



〓袁佳遍尋無果,最終找代購加價買到的素金葫蘆

雙11撞上金價上漲,買金成了不少人的主旋律。各大平台上,消費者抱怨最難搶的不再是「大額美妝券」,而是「黃金券」。淘寶有「天降珠寶券」,京東有92折,還有抖音、快手、拚多多等多個平台,隻要燃起了雙11戰火的地方,黃金都是那個最誘人的新的標的。

北京姑娘寒水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自己都想不到,這個雙11,她會如此對黃金上頭,而且隻對黃金上頭。

她算是平台和商家眼裏,必須牢牢抓住的那批消費者——年輕、精致,舍得為自己花錢,消費觀念是隻要自己買得起,那就買好的;但同時,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前幾年,雙11是她鐵定會參與的消費盛宴,寒水說,她不抄作業,從來都是自己做作業,比如主動研究各類優惠券,力爭湊出最好的價格。

一筆筆訂單裏,寒水消費最多的,還是各類美妝護膚產品。在線上,她曾是雅詩蘭黛、嬌韻詩這些頭部品牌直播間的常客。即便是新品,她也樂意趁著大促囤貨,有一年,她還跟風買過李佳琦賣的美容儀。線下大促,她也沒落下,每年雙11都少不了參與家附近一些醫美機構的活動。

但到了今年,寒水除了黃金,別的啥都沒買——很難再有什麽東西像黃金這樣讓她上心,既能提供情緒價值,又能保證經濟價值。

最懂「全體女生」的李佳琦,早就察覺到這樣的消費變化。從2023年開始,李佳琦就把黃金搬到了直播間裏。今年,雙11還沒開始時,李佳琦就早早地向粉絲們預告說,他也準備了金條,隻是最近金價有點高,要等到10月19日預售時再賣。但真到了那天,蹲守在直播間裏的粉絲們左等右等,還是沒有等到金條上架。反複催問之下,李佳琦才解釋,因為金價飛漲,商家們決定調價,他選擇暫時不播了,等到金價穩定再賣。

果然,10月22日金價一回落,李佳琦轉頭就在直播間裏上架了幾款金豆、金大米,一克金價979元左右,算是直播間裏客單價最高的商品之一,迅速賣出了幾百單。

各種優惠的存在,狠狠拿捏了「攢金人」們。畢竟,他們不僅要買金,還要買出性價比,一直在追求用接近甚至低於大盤的克價,買入黃金飾品。而要做到這件事,全網搶券、搜羅優惠,就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寒水特意加了一個「黃金作業群」,裏麵會分享不同平台的優惠信息。她買到「最有性價比」的一款,是周生生的一條手鏈。疊加大促時的直播大額券、淘金幣,再加上信用卡優惠,用盡了所有手段,她終於讓每克到手價比大盤價低了60元。

說起來,寒水也覺得自己很好笑,那條手鏈並不重,就三四克,加起來也就省了200多元。放到其他大件商品上,這200多元似乎顯得無足輕重,也就是一頓飯錢。但到了黃金這兒,她就感覺好像占到了一個超級大便宜。寒水說,隻要一想到自己用低價買到了黃金,「就是爽」,不管過了多久,還是「一想起來就高興」。



〓寒水拚命湊優惠才買到的手鏈

袁佳也是。加入購物車的每一款黃金商品,她都用計算器算過克價。她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每克高於1050元的,就沒什麽競爭力了。當然,像老鋪黃金這樣有品牌價值的,標準可以再往上抬一抬,放寬到1150元每克。為了蹲到更劃算的價格,袁佳還會每天按時在淘寶簽到,這樣可以多得一些淘金幣,額外再減去一點點錢,就為了得到一個令人豔羨的全網最低價。

到了收貨那一步,還有降低克價的機會。拿著算盤琢磨金價的攢金人裏,還流行起一個叫做「暴擊」的概念。一般而言,線上購買黃金會有一些誤差,比如拍下8克的手鏈,商家發來8.1克的商品,這多出的0.1克就是「暴擊」。如果暴擊多,那就賺大發了,克價甚至能直降十幾塊。

由於這一波攢金子的年輕人對性價比的需求太大,甚至還衍生出了新的賺錢路子。在杭州生活的95後女孩悅怡,把做黃金作業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副業。雙11期間,她奔赴在各種平台搶券,再把自己買到的好價黃金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短短兩周時間,悅怡的賬號就漲了700多個粉絲,她形容自己趕上了「黃金漲了的東風」。她的同行裏,甚至有人專門拉了一個「黃金作業群」,收費才能進的那種。

買黃金成了悅怡最近最上頭的事。她發現,或許是各平台一年到頭都在卷低價,今年的雙11,很多商品的價格甚至不如平日「百億補貼」後的劃算,比如她想給爹媽購入的抽油煙機,悅怡關注過,最低價到過2000元,而到了大促,活動價都要2300元。悅怡震驚了:「說好的雙11最便宜呢?」

相比起來,黃金的力度有目共睹。以往那種一到雙11,四五十個包裹往家飛的場景不複存在,隻有買黃金,才能帶給悅怡最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最後的上車時機?

眼下年輕人忙著搶黃金,除了雙11的優惠,和連日飛漲的金價更脫不開關係。

袁佳記得很清楚,一周前,大盤金價首次突破了1000元每克,而在那之前,金價已經很久沒有跌過了。怎麽看,劇情都很符合她認知裏超級牛市的走向——每天都在創新高,前一天不敢買入的高點,就是第二天的低點。

理智告訴袁佳,絕對不能追漲,因為看上去,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漲幅。上一輪上漲,黃金克價從700元到站穩800元,花了幾乎半年的時間。但這一次,從900多元到破千元,竟然隻花了不到一周。



這樣的變化猝不及防,出乎所有人意料。有網友拍下銀行的金價告示牌,發現原先隻設計了3位數,根本塞不進4位數的金價,硬生生往裏麵多擠了一位。

而在水貝,這個號稱「全國金價窪地」的黃金批發市場,商家們同樣來不及調整字體,4位數隻能滾動播放,網友們調侃,金價來到了「屏幕都放不下的價格」。長期關注黃金的攢金人們內心更是隻剩下一句感慨:「從來沒想過,999不再隻是含金量,還能成為金子的價格。」



盛況空前,沉迷其中的人很難不被刺激得心潮澎湃。每天睜眼,袁佳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看金價,猶豫多日沒下手,最終的結果是黃金繼續創新高,無數次,袁佳都在看到新紀錄時懊惱:「昨天我怎麽就沒堅定地下單?」

就這樣,增長速度吞噬了僅存的一點點理智,也將普通人對黃金的熱愛濃度進一步提高。金店們也坐不住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包括老鋪黃金、周大福、君佩等在內的黃金品牌,都紮堆宣布要在10月底調整飾品價格,上漲幅度最高超過10%。

袁佳印象裏,加上2月、8月的兩次漲價,這已經是老鋪黃金今年第3次調價了。一直以來,想要打造出黃金奢侈品的老鋪黃金,都隻賣一口價,目的是讓消費者不僅僅為貴金屬本身買單,還能為產品背後的工藝、文化、設計理念付費。也正是這一招,讓老鋪黃金收獲了比同行多得多的利潤,2024年的毛利率達到41.2%,一個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數字。

不過到了今年,老鋪黃金和黃金之間,還是上演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劇情。2025年上半年,老鋪黃金稱由於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毛利率下滑到了38.1%,其股價更是跟著大盤金價的走勢一路起起落落。比如10月22日,老鋪黃金的股價跌幅達到8.21%。

資本市場風雲多變,但袁佳覺得,金價波動之外,買金子帶來的情緒價值也不能忽視。

今年國慶節,袁佳回了一趟家鄉縣城,一個老鋪黃金還沒有下沉到的市場。走進小城的金店,櫃姐們看到她手上的戒指,瞬間認出來是老鋪的工藝,幾個櫃姐圍著她的戒指,稱讚了半天。袁佳覺得有些誇張,卻還是享受其中,感覺虛榮心從未如此被滿足過。

就這樣,金價攀升、活動大促,再疊加漲價的消息,讓雙11在很多人眼裏成了最後的買金窗口——已經買了的,覺得自己囤得還不夠;沒買的,一門心思想抓緊上車。

袁佳進了一個老鋪黃金的代購群,不管群主發啥,最終都被一搶而空。一個手掌大的金色爬藤葫蘆,300多克,原價45萬,竟然很快就被人買走,隻是因為代購強調的一句:「漲完價肯定就上50萬了。」



〓代購群裏,群主時不時發一些貴價產品

這批趕著上車的攢金人裏,少不了第一次買黃金的年輕人。對他們而言,買黃金正在成為一個入門的投資手段——不少過來人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告,買下實物黃金,才能拿得住。其中,金條是最具有性價比的,因為少了工藝費,更沒有品牌溢價。但袁佳還是「既要又要」一些,既想買下保值的黃金,又想它們也能有些使用價值,比如佩戴出門。

早在金價還沒有起飛的三年前,25歲的寒水就已經開始買黃金。不過,那時她買的數量不多,基本都是實體店裏購入的金飾,「買它們純粹是因為好看」。有一陣,她把450元克價時買入的黃金,以490元每克的價格賣掉了,現在想起來都拍大腿。有了這個經曆,寒水更堅定了自己要慢慢買金、等待其長期升值的決心。

考慮到自己剛工作,存款不多,寒水幹脆刷信用卡買黃金,每個月慢慢還。寒水說,這是她探索出來的一種理財手段,相當於加一點「杠杆」,保證自己在金價還沒漲到高不可攀時,就先入手一些,同時還能保證手裏留有一定的現金流。

如今,寒水已經攢下了100多克黃金。她下載了一個名叫「金攢攢」的App,在裏麵錄入了所有黃金飾品的克重、價格,係統會自動根據金價結算她的動態盈利。這些天,寒水光是點開看看,就覺得心情大好。

最上頭那段時間,寒水一邊買,一邊把自己陸陸續續購入的黃金拿出來,放在桌子上一一檢閱。金飾購入的時期不同,對應的價格也不一樣,但寒水能明確記得每一件金飾的精準克價,這也成了字麵意義上的「如數家珍」。



買的沒有賣的精

就像一個跌宕起伏的劇本,費盡心思買黃金的人們料到了波動,卻完全沒想到雙11還沒結束,金價就來了一場大回撤。

在各類商品裏,黃金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相比每天隻開盤幾個小時的股票,它沒有跌停、漲停的概念,交易時間更長,一天24個小時裏,全世界的人輪番上陣、買賣黃金。

正因如此,黃金相關商品的價格隨時會變化。金價相對穩定的時候,像周大福、周生生這樣的線下金店,一般是按天更新金價。但遇到市場劇烈波動,金店價格的變更就非常迅速了,尤其是一些線上店鋪,商品售價甚至能每小時、每十幾分鍾就變動一次。



〓線下金店一般按天更新金價

這樣的特性,讓買賣雙方開始了以天,甚至以小時為單位的「鬥智鬥勇」。為了應對「過山車」一般的金價,商家們各有各的手段。

很多攢金人大倒苦水,吐槽自己的倒黴經曆。不少人趁著一天中的低點買入金條,卻遲遲沒有等來商家的發貨,最後的結果是訂單被取消。取消的理由五花八門,常規的有「係統自動取消」,離譜的包括「模具壞了,暫時生產不出來」。

幾天前,袁佳買了一款金飾,金價連續上漲那幾天,商品界麵一直顯示預售,沒有現貨。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到了10月21日,金價在幾個小時裏迅速跌去近70元的那天,商家就火速發貨了,袁佳感覺一言難盡:「好像是擔心我反悔,避免我退貨一樣。」

不管是發貨的曲折,還是售價的變化,寒水如今隻有一種想法,「買的沒有賣的精」。黃金作業群裏,她見過太多人被坑,有的遇到金店跑路,有的貨不對板,還有的直接收到一坨假黃金。因此,她即便在線上買金,也隻會光顧一些有實體店的品牌。

但她還是躲不過被坑。一天前,她收到一款標注6克的飾品,最後到手隻有5.3克。寒水有點無語,她覺得飾品上下浮動一點很正常,但這都快趕上1克的差距,「都差著1000元了」。

利益麵前,什麽都是浮雲,中年人林玲幹脆不想買了。她最近沉迷黃金轉運珠,雙11活動一開始,林玲就奔忙在尋找活動優惠的路上,湊來湊去,發現優惠似乎都是噱頭。但氣氛烘托到這兒了,林玲最終還是下單了一塊周生生家的福牌,價格說不上劃算,克價1000元左右,下單的唯一原因,是「搶了這麽久的優惠券,不買就徹底白費了功夫」。

這兩天,隨著金價暴跌,情況又掉了個個兒——商家們趕著發貨,買家們卻開始琢磨怎麽退款。社交平台上,一個姑娘吐槽,自己在雙11忙活了兩天,計算器都要按出火星子,一度化身「雞排哥」,蹲完這個券搶那個券,但晚上一看,金價跌到「天都塌了」。

克價還成為了檢驗「剛需」的最佳工具。一個錯過了各種預售、活動的上海女孩,剛下定決心下單了一條手鏈,金價就開始下降。跌到940元每克時,她覺得「沒關係,就當工費了」,等金價跌到了920元每克時,她的心態迅速逆轉,滿腦子隻有退貨,「我覺得我也沒有很喜歡那條手鏈」。

悅怡說,大部分攢金人都是買漲不買跌,漲的時候,她的社交平台數據都不錯,但等到價格下來了,自己分享的黃金作業就變得無人問津——畢竟,她辛辛苦苦湊出來的價格,那些紛紛要靠搶的商品,現在隨手都可以買到。原本,悅怡的計劃是漲粉破千之後,能琢磨著接一些廣告,賺點外快,現在看來,也要隨著黃金橫盤擱置一陣了。



〓悅怡攢的黃金

那麽說到底,買金子究竟還能不能賺到錢?

袁佳複盤過,早期,她隻買積存金的時候,的確是賺到錢了,五六萬元的本金,賺了一萬多。隻是,入坑越久,她想買的就越多,尤其接連入手的老鋪黃金,一下子拉高了成本價。昨天晚上,她認真算了一筆賬,發現自己大半年這一通折騰,不僅沒賺錢,還虧了幾十塊。

這個黃金坑,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被填平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正流行“全家吃一隻雞”省錢術 原因竟是…
洛杉磯19歲女網紅突然死亡,剛移民美國4個月
“世界第一美少年”去世,美成了最大的“詛咒”
矽穀的“十萬大裁員”:Meta按代碼量裁員
中國大媽佛羅倫薩怒斥大衛雕像:這是耍流氓!




24小時討論排行

拜登發聲:美國陷“黑暗日子” 民眾勿因川普退縮
美退將評中國最強“福建號”:戰力不及50年老航母6成
特朗普:“很長時間內”都不想與加拿大總理見麵
習近平:故宮要成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楊振寧離世,全網卻開始追憶李政道的愛情
別高興太早!華郵警告:美中協議僅是“1年緩刑”
共軍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將:戰力不及"美軍50年老航母"
兩美軍機墮毀非巧合?軍事專家分析可能肇事原因
川普拆白宮東廂 貝聿銘這設計被毀 CNN批“毀滅性破壞”
4200萬美國人斷糧危機 11月停發糧食券 各州炸鍋!
看完中國大學生手搓轟炸機,愛上網的美國人天塌了
從萬篇講話文章分析 習近平正處最強硬自信巔峰時刻
海鷹+超級大黃蜂 30分鍾南海連墜2機 川普:燃油不良
加州州長紐森承認:正考慮2028年競選美國總統
特斯拉“世界模擬器”來了 1天學習人類500年駕駛經驗
把鄭智化的遭遇政治化,既愚蠢又邪惡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瘋狂搶黃金的年輕人,後悔了

鳳凰WEEKLY 2025-10-27 02:50:12



瘋狂搶黃金的年輕人,後悔了

10月21日,金價創造出12年來最大跌幅,單日下跌超過5%,堪稱史詩級回調。這樣的走勢,讓不少「攢金人」心情複雜。

如今雙11購物節預售早已在10月開啟,往年最明顯的標誌是李佳琦在直播間裏一個勁兒地敲鑼,催促尾款人們「不要睡」。而今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捏緊錢包,啥都不買,除了黃金——金價飛漲,自稱「黃金血脈覺醒」的年輕人們奔走在各個平台,四處抄「黃金作業」,目的隻有一個,趁著大促期間,以最多的優惠券,買入克價最低的黃金。

沒想到,好不容易湊完單,還沒等到發貨,金價就緊急撤回了漲勢。小紅書上,有位攢金人吐槽說,自己在雙11忙活了兩天,計算器都要按出火星子,一度化身「雞排哥」,蹲完這個券搶那個券,但晚上一看,金價跌到「天都塌了」,戲劇感拉滿。

雙11,狂做「黃金作業」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不少商場的客流量並不亞於5A級景區。

過去一周,28歲的北漂女孩袁佳,陸陸續續買入了接近10萬元的黃金。其中,大部分是為火到斷貨的老鋪黃金激情付費,她拿下了包括素金葫蘆、玫瑰花窗、大麥戒指等幾款最熱門的飾品,加起來就是7萬元,此外還有一些積存金。

「抓緊買」,這段時間,袁佳心裏隻有這一個想法。10月開始,黃金價格大幅度地連續上漲,讓正在備婚的袁佳越發緊張。她思來想去,決定趁著雙11的節點抓緊入手一套「三金」——大促期間,老鋪黃金有9折活動,計算下來,素金飾品的克價在1000多元。

放在以前,麵對這樣的價格,袁佳絕不會動心,但隨著金價飛漲,周大福等金店的金飾克價都直奔1200元而去,一對比,她覺得老鋪黃金好看,二手市場相對保值,戴出去也有麵子,竟然成了更有性價比的那個選擇。



〓在袁佳看來,老鋪黃金好看又保值

在那之後,袁佳就開始了漫長又疲憊的買金路。人人都喜歡便宜,哪怕隻是當下看上去便宜。於是,像袁佳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擠滿了老鋪黃金的門店。

袁佳原本想去北京SKP線下排隊,結果一刷小紅書,才發現那家老鋪黃金已經「人比貨多」,浩浩蕩蕩的幾百號人要排隊七八個小時才能進店,洶湧的人潮就差沒把店麵搬空。無奈之下,袁佳又跑去另一家店,但等她下午6點多抵達時,店麵已經暫停排隊,不再接待新客。她抓住一個店裏出來的客人,對方一臉無奈:好不容易排了幾個小時,進去一看,想買的素金款早就斷貨了。

線下買不到,袁佳隻好轉戰線上。隻是一點開旗艦店的界麵,幾乎所有價格合適的素金飾品盡數下架。偶爾會有補貨,袁佳掐著點兒參與了幾次,才知道那是一場難度不亞於搶購Labubu、玲娜貝兒的惡戰,她手速不夠快,點進頁麵就是秒空。

太多人買金子了,不僅要拚手速,還要拚好運。袁佳到處尋摸,才在南京一個熟悉的代購處,花30600元買到了店裏最後一個素金葫蘆,額外還得付幾百元代購費。這樣的購買力很難不讓她震撼、疑惑:「又不是不要錢,怎麽能搶成這樣?」



〓袁佳遍尋無果,最終找代購加價買到的素金葫蘆

雙11撞上金價上漲,買金成了不少人的主旋律。各大平台上,消費者抱怨最難搶的不再是「大額美妝券」,而是「黃金券」。淘寶有「天降珠寶券」,京東有92折,還有抖音、快手、拚多多等多個平台,隻要燃起了雙11戰火的地方,黃金都是那個最誘人的新的標的。

北京姑娘寒水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自己都想不到,這個雙11,她會如此對黃金上頭,而且隻對黃金上頭。

她算是平台和商家眼裏,必須牢牢抓住的那批消費者——年輕、精致,舍得為自己花錢,消費觀念是隻要自己買得起,那就買好的;但同時,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前幾年,雙11是她鐵定會參與的消費盛宴,寒水說,她不抄作業,從來都是自己做作業,比如主動研究各類優惠券,力爭湊出最好的價格。

一筆筆訂單裏,寒水消費最多的,還是各類美妝護膚產品。在線上,她曾是雅詩蘭黛、嬌韻詩這些頭部品牌直播間的常客。即便是新品,她也樂意趁著大促囤貨,有一年,她還跟風買過李佳琦賣的美容儀。線下大促,她也沒落下,每年雙11都少不了參與家附近一些醫美機構的活動。

但到了今年,寒水除了黃金,別的啥都沒買——很難再有什麽東西像黃金這樣讓她上心,既能提供情緒價值,又能保證經濟價值。

最懂「全體女生」的李佳琦,早就察覺到這樣的消費變化。從2023年開始,李佳琦就把黃金搬到了直播間裏。今年,雙11還沒開始時,李佳琦就早早地向粉絲們預告說,他也準備了金條,隻是最近金價有點高,要等到10月19日預售時再賣。但真到了那天,蹲守在直播間裏的粉絲們左等右等,還是沒有等到金條上架。反複催問之下,李佳琦才解釋,因為金價飛漲,商家們決定調價,他選擇暫時不播了,等到金價穩定再賣。

果然,10月22日金價一回落,李佳琦轉頭就在直播間裏上架了幾款金豆、金大米,一克金價979元左右,算是直播間裏客單價最高的商品之一,迅速賣出了幾百單。

各種優惠的存在,狠狠拿捏了「攢金人」們。畢竟,他們不僅要買金,還要買出性價比,一直在追求用接近甚至低於大盤的克價,買入黃金飾品。而要做到這件事,全網搶券、搜羅優惠,就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寒水特意加了一個「黃金作業群」,裏麵會分享不同平台的優惠信息。她買到「最有性價比」的一款,是周生生的一條手鏈。疊加大促時的直播大額券、淘金幣,再加上信用卡優惠,用盡了所有手段,她終於讓每克到手價比大盤價低了60元。

說起來,寒水也覺得自己很好笑,那條手鏈並不重,就三四克,加起來也就省了200多元。放到其他大件商品上,這200多元似乎顯得無足輕重,也就是一頓飯錢。但到了黃金這兒,她就感覺好像占到了一個超級大便宜。寒水說,隻要一想到自己用低價買到了黃金,「就是爽」,不管過了多久,還是「一想起來就高興」。



〓寒水拚命湊優惠才買到的手鏈

袁佳也是。加入購物車的每一款黃金商品,她都用計算器算過克價。她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每克高於1050元的,就沒什麽競爭力了。當然,像老鋪黃金這樣有品牌價值的,標準可以再往上抬一抬,放寬到1150元每克。為了蹲到更劃算的價格,袁佳還會每天按時在淘寶簽到,這樣可以多得一些淘金幣,額外再減去一點點錢,就為了得到一個令人豔羨的全網最低價。

到了收貨那一步,還有降低克價的機會。拿著算盤琢磨金價的攢金人裏,還流行起一個叫做「暴擊」的概念。一般而言,線上購買黃金會有一些誤差,比如拍下8克的手鏈,商家發來8.1克的商品,這多出的0.1克就是「暴擊」。如果暴擊多,那就賺大發了,克價甚至能直降十幾塊。

由於這一波攢金子的年輕人對性價比的需求太大,甚至還衍生出了新的賺錢路子。在杭州生活的95後女孩悅怡,把做黃金作業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副業。雙11期間,她奔赴在各種平台搶券,再把自己買到的好價黃金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短短兩周時間,悅怡的賬號就漲了700多個粉絲,她形容自己趕上了「黃金漲了的東風」。她的同行裏,甚至有人專門拉了一個「黃金作業群」,收費才能進的那種。

買黃金成了悅怡最近最上頭的事。她發現,或許是各平台一年到頭都在卷低價,今年的雙11,很多商品的價格甚至不如平日「百億補貼」後的劃算,比如她想給爹媽購入的抽油煙機,悅怡關注過,最低價到過2000元,而到了大促,活動價都要2300元。悅怡震驚了:「說好的雙11最便宜呢?」

相比起來,黃金的力度有目共睹。以往那種一到雙11,四五十個包裹往家飛的場景不複存在,隻有買黃金,才能帶給悅怡最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



最後的上車時機?

眼下年輕人忙著搶黃金,除了雙11的優惠,和連日飛漲的金價更脫不開關係。

袁佳記得很清楚,一周前,大盤金價首次突破了1000元每克,而在那之前,金價已經很久沒有跌過了。怎麽看,劇情都很符合她認知裏超級牛市的走向——每天都在創新高,前一天不敢買入的高點,就是第二天的低點。

理智告訴袁佳,絕對不能追漲,因為看上去,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漲幅。上一輪上漲,黃金克價從700元到站穩800元,花了幾乎半年的時間。但這一次,從900多元到破千元,竟然隻花了不到一周。



這樣的變化猝不及防,出乎所有人意料。有網友拍下銀行的金價告示牌,發現原先隻設計了3位數,根本塞不進4位數的金價,硬生生往裏麵多擠了一位。

而在水貝,這個號稱「全國金價窪地」的黃金批發市場,商家們同樣來不及調整字體,4位數隻能滾動播放,網友們調侃,金價來到了「屏幕都放不下的價格」。長期關注黃金的攢金人們內心更是隻剩下一句感慨:「從來沒想過,999不再隻是含金量,還能成為金子的價格。」



盛況空前,沉迷其中的人很難不被刺激得心潮澎湃。每天睜眼,袁佳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看金價,猶豫多日沒下手,最終的結果是黃金繼續創新高,無數次,袁佳都在看到新紀錄時懊惱:「昨天我怎麽就沒堅定地下單?」

就這樣,增長速度吞噬了僅存的一點點理智,也將普通人對黃金的熱愛濃度進一步提高。金店們也坐不住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包括老鋪黃金、周大福、君佩等在內的黃金品牌,都紮堆宣布要在10月底調整飾品價格,上漲幅度最高超過10%。

袁佳印象裏,加上2月、8月的兩次漲價,這已經是老鋪黃金今年第3次調價了。一直以來,想要打造出黃金奢侈品的老鋪黃金,都隻賣一口價,目的是讓消費者不僅僅為貴金屬本身買單,還能為產品背後的工藝、文化、設計理念付費。也正是這一招,讓老鋪黃金收獲了比同行多得多的利潤,2024年的毛利率達到41.2%,一個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數字。

不過到了今年,老鋪黃金和黃金之間,還是上演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劇情。2025年上半年,老鋪黃金稱由於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毛利率下滑到了38.1%,其股價更是跟著大盤金價的走勢一路起起落落。比如10月22日,老鋪黃金的股價跌幅達到8.21%。

資本市場風雲多變,但袁佳覺得,金價波動之外,買金子帶來的情緒價值也不能忽視。

今年國慶節,袁佳回了一趟家鄉縣城,一個老鋪黃金還沒有下沉到的市場。走進小城的金店,櫃姐們看到她手上的戒指,瞬間認出來是老鋪的工藝,幾個櫃姐圍著她的戒指,稱讚了半天。袁佳覺得有些誇張,卻還是享受其中,感覺虛榮心從未如此被滿足過。

就這樣,金價攀升、活動大促,再疊加漲價的消息,讓雙11在很多人眼裏成了最後的買金窗口——已經買了的,覺得自己囤得還不夠;沒買的,一門心思想抓緊上車。

袁佳進了一個老鋪黃金的代購群,不管群主發啥,最終都被一搶而空。一個手掌大的金色爬藤葫蘆,300多克,原價45萬,竟然很快就被人買走,隻是因為代購強調的一句:「漲完價肯定就上50萬了。」



〓代購群裏,群主時不時發一些貴價產品

這批趕著上車的攢金人裏,少不了第一次買黃金的年輕人。對他們而言,買黃金正在成為一個入門的投資手段——不少過來人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告,買下實物黃金,才能拿得住。其中,金條是最具有性價比的,因為少了工藝費,更沒有品牌溢價。但袁佳還是「既要又要」一些,既想買下保值的黃金,又想它們也能有些使用價值,比如佩戴出門。

早在金價還沒有起飛的三年前,25歲的寒水就已經開始買黃金。不過,那時她買的數量不多,基本都是實體店裏購入的金飾,「買它們純粹是因為好看」。有一陣,她把450元克價時買入的黃金,以490元每克的價格賣掉了,現在想起來都拍大腿。有了這個經曆,寒水更堅定了自己要慢慢買金、等待其長期升值的決心。

考慮到自己剛工作,存款不多,寒水幹脆刷信用卡買黃金,每個月慢慢還。寒水說,這是她探索出來的一種理財手段,相當於加一點「杠杆」,保證自己在金價還沒漲到高不可攀時,就先入手一些,同時還能保證手裏留有一定的現金流。

如今,寒水已經攢下了100多克黃金。她下載了一個名叫「金攢攢」的App,在裏麵錄入了所有黃金飾品的克重、價格,係統會自動根據金價結算她的動態盈利。這些天,寒水光是點開看看,就覺得心情大好。

最上頭那段時間,寒水一邊買,一邊把自己陸陸續續購入的黃金拿出來,放在桌子上一一檢閱。金飾購入的時期不同,對應的價格也不一樣,但寒水能明確記得每一件金飾的精準克價,這也成了字麵意義上的「如數家珍」。



買的沒有賣的精

就像一個跌宕起伏的劇本,費盡心思買黃金的人們料到了波動,卻完全沒想到雙11還沒結束,金價就來了一場大回撤。

在各類商品裏,黃金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相比每天隻開盤幾個小時的股票,它沒有跌停、漲停的概念,交易時間更長,一天24個小時裏,全世界的人輪番上陣、買賣黃金。

正因如此,黃金相關商品的價格隨時會變化。金價相對穩定的時候,像周大福、周生生這樣的線下金店,一般是按天更新金價。但遇到市場劇烈波動,金店價格的變更就非常迅速了,尤其是一些線上店鋪,商品售價甚至能每小時、每十幾分鍾就變動一次。



〓線下金店一般按天更新金價

這樣的特性,讓買賣雙方開始了以天,甚至以小時為單位的「鬥智鬥勇」。為了應對「過山車」一般的金價,商家們各有各的手段。

很多攢金人大倒苦水,吐槽自己的倒黴經曆。不少人趁著一天中的低點買入金條,卻遲遲沒有等來商家的發貨,最後的結果是訂單被取消。取消的理由五花八門,常規的有「係統自動取消」,離譜的包括「模具壞了,暫時生產不出來」。

幾天前,袁佳買了一款金飾,金價連續上漲那幾天,商品界麵一直顯示預售,沒有現貨。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到了10月21日,金價在幾個小時裏迅速跌去近70元的那天,商家就火速發貨了,袁佳感覺一言難盡:「好像是擔心我反悔,避免我退貨一樣。」

不管是發貨的曲折,還是售價的變化,寒水如今隻有一種想法,「買的沒有賣的精」。黃金作業群裏,她見過太多人被坑,有的遇到金店跑路,有的貨不對板,還有的直接收到一坨假黃金。因此,她即便在線上買金,也隻會光顧一些有實體店的品牌。

但她還是躲不過被坑。一天前,她收到一款標注6克的飾品,最後到手隻有5.3克。寒水有點無語,她覺得飾品上下浮動一點很正常,但這都快趕上1克的差距,「都差著1000元了」。

利益麵前,什麽都是浮雲,中年人林玲幹脆不想買了。她最近沉迷黃金轉運珠,雙11活動一開始,林玲就奔忙在尋找活動優惠的路上,湊來湊去,發現優惠似乎都是噱頭。但氣氛烘托到這兒了,林玲最終還是下單了一塊周生生家的福牌,價格說不上劃算,克價1000元左右,下單的唯一原因,是「搶了這麽久的優惠券,不買就徹底白費了功夫」。

這兩天,隨著金價暴跌,情況又掉了個個兒——商家們趕著發貨,買家們卻開始琢磨怎麽退款。社交平台上,一個姑娘吐槽,自己在雙11忙活了兩天,計算器都要按出火星子,一度化身「雞排哥」,蹲完這個券搶那個券,但晚上一看,金價跌到「天都塌了」。

克價還成為了檢驗「剛需」的最佳工具。一個錯過了各種預售、活動的上海女孩,剛下定決心下單了一條手鏈,金價就開始下降。跌到940元每克時,她覺得「沒關係,就當工費了」,等金價跌到了920元每克時,她的心態迅速逆轉,滿腦子隻有退貨,「我覺得我也沒有很喜歡那條手鏈」。

悅怡說,大部分攢金人都是買漲不買跌,漲的時候,她的社交平台數據都不錯,但等到價格下來了,自己分享的黃金作業就變得無人問津——畢竟,她辛辛苦苦湊出來的價格,那些紛紛要靠搶的商品,現在隨手都可以買到。原本,悅怡的計劃是漲粉破千之後,能琢磨著接一些廣告,賺點外快,現在看來,也要隨著黃金橫盤擱置一陣了。



〓悅怡攢的黃金

那麽說到底,買金子究竟還能不能賺到錢?

袁佳複盤過,早期,她隻買積存金的時候,的確是賺到錢了,五六萬元的本金,賺了一萬多。隻是,入坑越久,她想買的就越多,尤其接連入手的老鋪黃金,一下子拉高了成本價。昨天晚上,她認真算了一筆賬,發現自己大半年這一通折騰,不僅沒賺錢,還虧了幾十塊。

這個黃金坑,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被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