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10-26 20:43: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上月在首爾市中心舉行的一場抗議活動,反對對中國旅遊團實行免簽入境政策。

不久前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林永彬(音)帶著一群台灣遊客在首爾明洞觀光。多年來,這個繁華的旅遊熱門地段一直有反中抗議活動。林永彬說,為了避免可能遭到的騷擾,一些團員戴著徽章或攜帶標識,表明自己來自台灣,而不是中國。

在韓國,反中情緒並不新鮮,但最近幾周,首爾極右翼團體的示威活動激增,抗議政府放寬對中國旅遊團的簽證規定。據當地媒體報道,數百名示威者舉著寫有“韓國是韓國人的韓國”和“阻止中國船隻”的標語,一些人還高呼種族歧視口號。

韓國政府及執法部門正努力遏製這些抗議活動。隨著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臨近,韓國下周將同時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些抗議成了李在明總統麵臨的棘手難題。

林永彬估計,他的旅遊團中,大約每20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帶著表明自己來自台灣的徽章或標識。他說:“如果他們被誤認為是中國人並受到騷擾,他們出示標識就會被放過。”

來自台灣的林永彬說,他還建議台灣遊客如果發現附近有反中示威,應該避免說普通話。

韓國將在下周主辦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習近平與特朗普預計將在峰會前舉行會晤。抗議活動可能會使李在明需要處理的微妙外交關係進一步複雜化。

據當地媒體報道,李在明譴責了反中抗議活動,稱其為“損害國家利益和形象的自我毀滅行為”。他領導的進步黨派韓國民主黨在國民大會提出了一項法案,禁止煽動仇恨或歧視的集會,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後者表示該法案可能會壓製異見。

對於李在明來說,這是一條微妙的界線,他既要努力平息可能引發尷尬的抗議活動,又不能讓外界覺得他在嚴厲鎮壓。

“韓國有一種非常活躍的抗議文化,”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駐首爾的高級研究員魯樂漢(John Delury)說。嚴厲的回應可能會“激發對抗議活動的更大支持——並非源於反中共情緒,而是源於對抗議文化的認同”。

2016年,美國決定在韓國部署先進的反導係統,引發了中國的經濟和外交報複,此後首爾和北京的關係降至低點。在那之後的幾年裏,盡管兩國關係趨於穩定,但調查顯示,韓國人對中國的不信任日益加深,尤其是年輕一代。

近期的抗議活動似乎源於今年為支持前總統尹錫悅而發起的示威,這位保守派政治人物因短暫實施戒嚴令,於4月遭罷免。許多圍繞尹錫悅的極右翼活動人士和網紅宣揚反中論,包括北京秘密操縱韓國選舉的說法。尹錫悅為自己的戒嚴令辯護時,也曾暗示存在中國間諜活動。

自尹錫悅被彈劾以來,持續的抗議活動逐漸成為右翼群體訴求的匯集點,其中許多言論借鑒了其他國家的右翼運動,比如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失利後發起的“阻止竊選”運動。

抗議活動的影像資料顯示,除了抗議中國的標語和口號外,示威者還呼籲尹錫悅複職,譴責李在明的領導,並紀念上個月在猶他州遇害的右翼活動人士、特朗普的盟友查理·柯克。

首爾和北京均試圖將抗議者淡化為邊緣群體。中國駐韓使館本月警告中國遊客,因“某些極右翼團體”組織抗議活動,赴韓旅行需保持警惕,但同時強調大多數韓國民眾歡迎中國遊客。

對許多遊客來說,抗議活動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首爾之行。台灣導遊林永彬說,除了基本防範措施外,他和團員都未對抗議活動過度擔憂。

23歲的布萊恩·陸(音)是來自中國貴州省的一名直播主播,他在附近城市參加完一場演唱會後來首爾旅遊,他說,與媒體上有關反中歧視的報道相反,他在韓國的經曆非常愉快。

“現實和網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樣,”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美航班即將劇變!但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
BBC:中共四中全會釋出的三個訊息
川普罵“史上最爛照片” 《時代》封麵換了張帥照
Katy Perry公開與加拿大前總理戀情:看完表演兩人牽手出門
從墳墓裏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魯王子,爆出新一波醜聞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大讚無敵!俄成功試射"海燕"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
加州州長紐森承認:正考慮2028年競選美國總統
稀土真的是中國卡美國西方脖子的“核選項”嗎?
28秒穿越死亡線 解放軍首曝機器狼搶灘殺敵畫麵
北京三裏屯“勇士”再現 掛布條痛斥共產黨“邪教”
經濟學人:一旦美國撒手不管 台灣能有什麽B計劃?
痛批川普是「暴君」賀錦麗:我可能再戰白宮!
拆白宮東翼化為瓦礫! 川普“豪宴廳”募資名單曝光
班農指川普將“做多一屆總統”:內部圈子已有計劃
美中談判"幾乎完成協議",美貿易代表:可交川習簽署
貝森特預計:中國稀土管製會延後1年實施
美不課中國100%關稅,北京延後管製稀土、買黃豆
中國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離開 後續演變成…
劍指中國!川普組建“黃金艦隊” 考慮重拾“戰艦概念”
西方輿論:中國正贏得貿易戰 “中美大和解”不會發生
安華調侃川普"愛破壞規矩" 川普秒回1句全場爆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紐約時報 2025-10-26 20:43:06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上月在首爾市中心舉行的一場抗議活動,反對對中國旅遊團實行免簽入境政策。

不久前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林永彬(音)帶著一群台灣遊客在首爾明洞觀光。多年來,這個繁華的旅遊熱門地段一直有反中抗議活動。林永彬說,為了避免可能遭到的騷擾,一些團員戴著徽章或攜帶標識,表明自己來自台灣,而不是中國。

在韓國,反中情緒並不新鮮,但最近幾周,首爾極右翼團體的示威活動激增,抗議政府放寬對中國旅遊團的簽證規定。據當地媒體報道,數百名示威者舉著寫有“韓國是韓國人的韓國”和“阻止中國船隻”的標語,一些人還高呼種族歧視口號。

韓國政府及執法部門正努力遏製這些抗議活動。隨著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臨近,韓國下周將同時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些抗議成了李在明總統麵臨的棘手難題。

林永彬估計,他的旅遊團中,大約每20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帶著表明自己來自台灣的徽章或標識。他說:“如果他們被誤認為是中國人並受到騷擾,他們出示標識就會被放過。”

來自台灣的林永彬說,他還建議台灣遊客如果發現附近有反中示威,應該避免說普通話。

韓國將在下周主辦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習近平與特朗普預計將在峰會前舉行會晤。抗議活動可能會使李在明需要處理的微妙外交關係進一步複雜化。

據當地媒體報道,李在明譴責了反中抗議活動,稱其為“損害國家利益和形象的自我毀滅行為”。他領導的進步黨派韓國民主黨在國民大會提出了一項法案,禁止煽動仇恨或歧視的集會,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後者表示該法案可能會壓製異見。

對於李在明來說,這是一條微妙的界線,他既要努力平息可能引發尷尬的抗議活動,又不能讓外界覺得他在嚴厲鎮壓。

“韓國有一種非常活躍的抗議文化,”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駐首爾的高級研究員魯樂漢(John Delury)說。嚴厲的回應可能會“激發對抗議活動的更大支持——並非源於反中共情緒,而是源於對抗議文化的認同”。

2016年,美國決定在韓國部署先進的反導係統,引發了中國的經濟和外交報複,此後首爾和北京的關係降至低點。在那之後的幾年裏,盡管兩國關係趨於穩定,但調查顯示,韓國人對中國的不信任日益加深,尤其是年輕一代。

近期的抗議活動似乎源於今年為支持前總統尹錫悅而發起的示威,這位保守派政治人物因短暫實施戒嚴令,於4月遭罷免。許多圍繞尹錫悅的極右翼活動人士和網紅宣揚反中論,包括北京秘密操縱韓國選舉的說法。尹錫悅為自己的戒嚴令辯護時,也曾暗示存在中國間諜活動。

自尹錫悅被彈劾以來,持續的抗議活動逐漸成為右翼群體訴求的匯集點,其中許多言論借鑒了其他國家的右翼運動,比如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失利後發起的“阻止竊選”運動。

抗議活動的影像資料顯示,除了抗議中國的標語和口號外,示威者還呼籲尹錫悅複職,譴責李在明的領導,並紀念上個月在猶他州遇害的右翼活動人士、特朗普的盟友查理·柯克。

首爾和北京均試圖將抗議者淡化為邊緣群體。中國駐韓使館本月警告中國遊客,因“某些極右翼團體”組織抗議活動,赴韓旅行需保持警惕,但同時強調大多數韓國民眾歡迎中國遊客。

對許多遊客來說,抗議活動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首爾之行。台灣導遊林永彬說,除了基本防範措施外,他和團員都未對抗議活動過度擔憂。

23歲的布萊恩·陸(音)是來自中國貴州省的一名直播主播,他在附近城市參加完一場演唱會後來首爾旅遊,他說,與媒體上有關反中歧視的報道相反,他在韓國的經曆非常愉快。

“現實和網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