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金價翻倍 婚禮預算縮水 年輕人連五金都買不起了

金價翻倍 婚禮預算縮水 年輕人連五金都買不起了

文章來源: 騰訊 於 2025-10-24 10:16: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金價,正在成為一道分割線。

“越看越貴,怎麽辦啊?” 何浩盯著櫃台裏1278元/克的金價,忍不住歎氣,這已是他第三次專程進店詢價。半個月前,他看中的婚慶手鏈價格從1.6萬飆升至1.92萬——單條手鏈多花3200元,瞬間讓他的婚禮預算超支20%。高昂的金價,讓他的婚姻大事,憑空多了一道坎。

金價的飛漲,早已不是局部現象。10月21日,紐交所COMEX黃金期貨盤中飆升至4398美元/盎司,再創曆史新高;國內市場也同步升溫,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的金價逼近1300元/克關口,與國慶前相比漲幅超過20%。受此影響,周大福

計劃在10月底上調金價12%-18%,老鋪黃金

則將於10月26日啟動年內第三輪漲價。“搶金潮”從北京一路蔓延至悉尼,全球金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然而,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改變了消費,也攪動了投資市場。招金黃金

股價暴漲241.81%、黃金ETF

定投6年收益率逼近95%、“月薪7000,靠定投一天也能賺200”的故事在社交平台刷屏。與此同時,工商銀行

、上海黃金交易所接連發布風險提示,銀行紛紛上調黃金投資門檻警示風險。

市場的分化也愈發明顯。一邊是準新人們對“五金”預算犯愁,“等還是買”的爭吵頻頻上演。另一邊,金店回收業務暴漲至平時的兩倍,有人一次性拋售價值50萬元的黃金,早年投資客們在社交平台開啟“凡爾賽”式的盈利分享。

財富的天平正在悄然傾斜。“租金結婚”“折現代替”成了準新人們的無奈之舉,而“賣金過日子”“落袋為安”則讓早年囤金者收獲了意外的驚喜。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是數字的起伏,更是一道橫亙在婚姻、投資與生活之間的現實難題。

一條手鏈半個月貴了3200塊,年輕人“放棄五金”結婚

年底就要結婚的何浩,還在門店內跟女朋友商量著要不要暫時放棄“五金”。

國慶前,他陪著女朋友跑了多家金店,最終在潮宏基

定了一條15克的手鏈。當時金價1078元/克,疊加每克減100的優惠,折算下來978元/克,算上工費總價約1.6萬元,性價比讓他很滿意。

可沒等提貨,台風突襲廣州,交貨被迫擱置,門店最終隻能全額退款。何浩沒太在意,想著國慶出遊回來再重新買,卻沒料到半個月後,黃金市場徹底變了天。

再到門店時,同款手鏈的金價已飆到1278元/克,優惠力度也明顯縮水,隻給每克減80,折算後1198元/克——比國慶前貴了220元/克,總價直接漲到1.92萬元,單條手鏈就多花了3200元。

他原本給“五金”留的預算是8萬元,現在一條手鏈接近2萬元,這份“結婚剛需”突然讓他沒了底氣。好在女朋友很體諒,勸他“再等等,不急”。

金價天天刷新高,讓何浩心裏始終忐忑不安。他和女朋友都是潮汕人,雙方家長早已把黃金視為婚禮標配,放棄“五金”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麽。然而,剛在廣州買下新房,也讓他們手頭拮據。更讓何浩鬱悶的是,如果工廠按時交貨,他本可以以較低價格買下手鏈,還順便購齊其他“五金”;如今婚金成本上漲近20%,讓他難以接受。

何浩忍不住問了問早年結婚的朋友,對方結婚時10萬元預算,2021年金價大約是470元/克,一口氣買了200多克“五金”。對比之下,如今的金價更讓他犯難,等、怕繼續漲;買、又超預算。

何浩的困境並非個例。麵對居高不下的金價,年輕人們開始探索各種應對方式。有的人跳出“買或等”的糾結,選擇了更靈活的方案——“租黃金結婚”。今年國慶辦婚禮的陳方圓,花費5000元租下約500克黃金,包含鳳鐲、項鏈等婚飾,租期一天,從早上的儀式到晚上敬酒全程夠用,婚禮結束後還有專人上門回收。

“按現在的金價,買這些黃金得花近60萬,租一天才5000塊,太劃算了。”陳方圓算得很清楚,“我們不是要投資黃金,畢竟隻是婚禮儀式要用,沒必要把錢砸在高價黃金上。”

但對多數有“買金剛需”的結婚群體來說,租黃金隻是少數人的選擇。網友柚柚就吐槽,去年年底和男友計劃買100克黃金當婚飾,6萬元預算原本綽綽有餘。可婚期定了後,兩人總想著“再等等說不定會降”,觀望來觀望去,金價沒降反漲,兩人也常因此事吵架。

也有家庭選了更直接的應對方式——“不買金”,直接把計劃買金的預算折現給女方。這個決定也被不少網友讚同。隻是對更多像何浩、柚柚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高漲的金價不隻是數字變化,更成了婚期裏的一道難題。

黃金回收業務暴漲,銷售無奈“賣金比買金的都多”

年輕人因金價暴漲陷入“五金困境”的同時,市場的另一端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那些早年因結婚囤金的人,正在這波行情中嚐到甜頭。

黃金珠寶銷售的心情格外複雜,一邊是首飾櫃台前的無奈“金價漲得太猛,黃金首飾越來越難賣了。來逛的人不少,但大多被價簽勸退,喜歡的買不起,有購買力的又轉去炒黃金了。”另一邊,回收卻熱鬧得反常,“最近來回收黃金的人是平時的兩倍,最大一單是國慶期間的老客戶,一次性拿來500克黃金和500克鉑金,總價算下來超過50萬元。”

在社媒和二手平台專門做黃金回收的中間商張明稱,最近明顯感覺到業務量陡增,不少人趁著金價高位,把手裏的黃金高位套現。但提到這行的利潤,他直言和外界想象中的“暴利”完全不沾邊。“我們更像黃金的‘搬運工’,賺的就是點辛苦費。”張明解釋,大盤波動大,收來的黃金得趕緊變現,一旦行情變臉,壓在手裏就可能虧本,風險其實很高。

至於行業裏的“貓膩”,張明透露確實有黑心回收商,打著高價回收的旗號,靠壓價、黃金不純等“小動作”賺暴利。但做正規生意的店,更看重長期客戶,“黃金回收對資金要求也高,收一筆500克黃金就是幾十萬,壓款、周轉都是壓力,哪來那麽多暴利空間?”

盡管如此,張明也坦言,這波金價大盤一路往上走,業務量跟著水漲船高,生意確實比以往好做不少,現在常有客戶主動找上門詢價。

曾在房企工作的李立,就對“賣金過日子”感觸尤深。時間拉回2019年,彼時他還在房地產行業任職,年薪加獎金近60萬元,妥妥的高薪階層。當年金價僅370-400元/克,為了籌備婚禮,李立不僅花20萬元購置了豐厚的“五金”,還斥資15萬元在老家辦了場豪華婚禮,算上其他開支,前後為結婚共投入50萬元。“那時候覺得年薪會越來越高,婚姻就一次,肯定要辦得盡善盡美。”李立回憶道。

可隨著房地產市場急轉直下,他的職業道路也一路坎坷,從部門小領導降為項目策劃,最後不得不轉行做自媒體,薪資再也達不到當年的水平,“好幾次後悔當初婚禮太鋪張,要是把錢省下來還房貸就好了。”李立也曾懊惱過。

轉機,出現在今年金價暴漲的行情中。李立和妻子商量後,共同決定賣掉部分婚金緩解生活壓力,最終以超過770元/克的價格套現,總價值較當年翻了一倍。“原來結婚也能算是一筆意外的投資。”李立慶幸不已。

至於剩下的黃金,他打算繼續持有。曾經承載著婚禮儀式感的“五金”,早已悄然從單純的婚俗習慣,轉變為家庭資產中穩健的投資理財產品。

金價一年近翻倍,投資者也開始猶豫

李立的故事並非孤例,除了早年結婚購置 “五金” 的夫妻,那些早早布局黃金投資的人,如今也賺得盆滿缽滿,不同投資渠道下的盈利故事,在社交平台上格外顯眼。

有的人選擇黃金股票或黃金ETF。多隻黃金概念股從年初一路上漲至今,招金黃金上漲241.81%,中金黃金

和西部黃金

都已翻倍,而市值最高的山東黃金

也上漲了69.41%。有網友分享他的黃金ETF定投經曆,6年前開始定投,到如今收益率已經接近95%。

金價翻倍 婚禮預算縮水 年輕人連五金都買不起了

(截至10月21日收盤)

還有的人選擇在銀行渠道購買黃金。由於金價上漲過快,各家銀行也紛紛調高了投資門檻。中國銀行

於10月15日起調整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最小購買金額由850元調整為950元;工商銀行對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由 850 元上調至 1000 元...

“和老公聊嗨了,花了10萬買黃金,現在價值14萬了”、“一周漲了50萬”、“月薪7000,靠定投一天也能賺200”...早年投資黃金賺翻了的網友們,開始了 “凡爾賽”式的投資分享,他們開始暢想未來可以依靠黃金投資實現上班自由。

然而,這些盈利故事在刺激更多觀望者入場的同時,也製造了新的焦慮。

看到大家曬出的盈利,讓更多人按捺不住,開始大手筆衝進黃金市場,卻也撞上了“新手魔咒”。新手投資者秋秋吐槽道:“從824元/克等到870元、920元,最後咬牙在960元進場,結果一買就跌”。每天盯著金價漲跌,心情像坐過山車,既怕高位接盤虧本金,又怕踏空錯過下一波漲幅。

焦慮不隻困擾著新玩家,還有那些已經實現浮盈的投資者們,也開始思考“黃金會漲到什麽時候?”他們既擔心賣早了,又害怕被套牢。此前黃金回收業務陡增,正是部分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可看著金價持續創曆史新高,不少人又後悔“賣早了”。

自媒體工作者李芳年初用3.2萬閑錢投資了約50g的黃金(約653元/克),如今已經價值接近1000元/克,總價值接近5萬了。每次看到“黃金大跌”的消息,她都不免心頭一顫,立馬打開賬戶思考要不要賣,還特意在微博、B 站、小紅書上關注財經博主,想從分析裏找到 “標準答案”,可越看越糾結。

隨著金價波動加劇,以及市場的狂熱與混亂,監管與金融機構也接連釋放風險提示信號。10月10日,工商銀行發布公告,當前國內外金價波動幅度加大,提醒投資者需結合自身財務狀況,理性控製持倉倉位;10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通知,指出國際貴金屬價格波動劇烈,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做好風險應急預案。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蘋果新手機開售即破發,砍單到幾乎停產
美中談判"幾乎完成協議",美貿易代表:可交川習簽署
BBC:中共四中全會釋出的三個訊息
國產電動車撞向十堰重慶路小學,多名學生和家長死傷
中美航班即將劇變!但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




24小時討論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賀錦麗:我可能再戰白宮!
普丁大讚無敵!俄成功試射"海燕"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
稀土真的是中國卡美國西方脖子的“核選項”嗎?
楊振寧遺體告別式未見中共高層出席 更像民間性質
28秒穿越死亡線 解放軍首曝機器狼搶灘殺敵畫麵
北京三裏屯“勇士”再現 掛布條痛斥共產黨“邪教”
拆白宮東翼化為瓦礫! 川普“豪宴廳”募資名單曝光
班農指川普將“做多一屆總統”:內部圈子已有計劃
貝森特預計:中國稀土管製會延後1年實施
劍指中國!川普組建“黃金艦隊” 考慮重拾“戰艦概念”
經濟學人:一旦美國撒手不管 台灣能有什麽B計劃?
特朗普再度指責加拿大播放反關稅廣告,宣布將加征10%關稅
川普罵“史上最爛照片” 《時代》封麵換了張帥照
加州州長紐森承認:正考慮2028年競選美國總統
西方輿論:中國正贏得貿易戰 “中美大和解”不會發生
被紅毯高規格迎接 川普嗨到當眾手舞足蹈 相當開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金價翻倍 婚禮預算縮水 年輕人連五金都買不起了

騰訊 2025-10-24 10:16:30

金價,正在成為一道分割線。

“越看越貴,怎麽辦啊?” 何浩盯著櫃台裏1278元/克的金價,忍不住歎氣,這已是他第三次專程進店詢價。半個月前,他看中的婚慶手鏈價格從1.6萬飆升至1.92萬——單條手鏈多花3200元,瞬間讓他的婚禮預算超支20%。高昂的金價,讓他的婚姻大事,憑空多了一道坎。

金價的飛漲,早已不是局部現象。10月21日,紐交所COMEX黃金期貨盤中飆升至4398美元/盎司,再創曆史新高;國內市場也同步升溫,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的金價逼近1300元/克關口,與國慶前相比漲幅超過20%。受此影響,周大福

計劃在10月底上調金價12%-18%,老鋪黃金

則將於10月26日啟動年內第三輪漲價。“搶金潮”從北京一路蔓延至悉尼,全球金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然而,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改變了消費,也攪動了投資市場。招金黃金

股價暴漲241.81%、黃金ETF

定投6年收益率逼近95%、“月薪7000,靠定投一天也能賺200”的故事在社交平台刷屏。與此同時,工商銀行

、上海黃金交易所接連發布風險提示,銀行紛紛上調黃金投資門檻警示風險。

市場的分化也愈發明顯。一邊是準新人們對“五金”預算犯愁,“等還是買”的爭吵頻頻上演。另一邊,金店回收業務暴漲至平時的兩倍,有人一次性拋售價值50萬元的黃金,早年投資客們在社交平台開啟“凡爾賽”式的盈利分享。

財富的天平正在悄然傾斜。“租金結婚”“折現代替”成了準新人們的無奈之舉,而“賣金過日子”“落袋為安”則讓早年囤金者收獲了意外的驚喜。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是數字的起伏,更是一道橫亙在婚姻、投資與生活之間的現實難題。

一條手鏈半個月貴了3200塊,年輕人“放棄五金”結婚

年底就要結婚的何浩,還在門店內跟女朋友商量著要不要暫時放棄“五金”。

國慶前,他陪著女朋友跑了多家金店,最終在潮宏基

定了一條15克的手鏈。當時金價1078元/克,疊加每克減100的優惠,折算下來978元/克,算上工費總價約1.6萬元,性價比讓他很滿意。

可沒等提貨,台風突襲廣州,交貨被迫擱置,門店最終隻能全額退款。何浩沒太在意,想著國慶出遊回來再重新買,卻沒料到半個月後,黃金市場徹底變了天。

再到門店時,同款手鏈的金價已飆到1278元/克,優惠力度也明顯縮水,隻給每克減80,折算後1198元/克——比國慶前貴了220元/克,總價直接漲到1.92萬元,單條手鏈就多花了3200元。

他原本給“五金”留的預算是8萬元,現在一條手鏈接近2萬元,這份“結婚剛需”突然讓他沒了底氣。好在女朋友很體諒,勸他“再等等,不急”。

金價天天刷新高,讓何浩心裏始終忐忑不安。他和女朋友都是潮汕人,雙方家長早已把黃金視為婚禮標配,放棄“五金”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麽。然而,剛在廣州買下新房,也讓他們手頭拮據。更讓何浩鬱悶的是,如果工廠按時交貨,他本可以以較低價格買下手鏈,還順便購齊其他“五金”;如今婚金成本上漲近20%,讓他難以接受。

何浩忍不住問了問早年結婚的朋友,對方結婚時10萬元預算,2021年金價大約是470元/克,一口氣買了200多克“五金”。對比之下,如今的金價更讓他犯難,等、怕繼續漲;買、又超預算。

何浩的困境並非個例。麵對居高不下的金價,年輕人們開始探索各種應對方式。有的人跳出“買或等”的糾結,選擇了更靈活的方案——“租黃金結婚”。今年國慶辦婚禮的陳方圓,花費5000元租下約500克黃金,包含鳳鐲、項鏈等婚飾,租期一天,從早上的儀式到晚上敬酒全程夠用,婚禮結束後還有專人上門回收。

“按現在的金價,買這些黃金得花近60萬,租一天才5000塊,太劃算了。”陳方圓算得很清楚,“我們不是要投資黃金,畢竟隻是婚禮儀式要用,沒必要把錢砸在高價黃金上。”

但對多數有“買金剛需”的結婚群體來說,租黃金隻是少數人的選擇。網友柚柚就吐槽,去年年底和男友計劃買100克黃金當婚飾,6萬元預算原本綽綽有餘。可婚期定了後,兩人總想著“再等等說不定會降”,觀望來觀望去,金價沒降反漲,兩人也常因此事吵架。

也有家庭選了更直接的應對方式——“不買金”,直接把計劃買金的預算折現給女方。這個決定也被不少網友讚同。隻是對更多像何浩、柚柚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高漲的金價不隻是數字變化,更成了婚期裏的一道難題。

黃金回收業務暴漲,銷售無奈“賣金比買金的都多”

年輕人因金價暴漲陷入“五金困境”的同時,市場的另一端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那些早年因結婚囤金的人,正在這波行情中嚐到甜頭。

黃金珠寶銷售的心情格外複雜,一邊是首飾櫃台前的無奈“金價漲得太猛,黃金首飾越來越難賣了。來逛的人不少,但大多被價簽勸退,喜歡的買不起,有購買力的又轉去炒黃金了。”另一邊,回收卻熱鬧得反常,“最近來回收黃金的人是平時的兩倍,最大一單是國慶期間的老客戶,一次性拿來500克黃金和500克鉑金,總價算下來超過50萬元。”

在社媒和二手平台專門做黃金回收的中間商張明稱,最近明顯感覺到業務量陡增,不少人趁著金價高位,把手裏的黃金高位套現。但提到這行的利潤,他直言和外界想象中的“暴利”完全不沾邊。“我們更像黃金的‘搬運工’,賺的就是點辛苦費。”張明解釋,大盤波動大,收來的黃金得趕緊變現,一旦行情變臉,壓在手裏就可能虧本,風險其實很高。

至於行業裏的“貓膩”,張明透露確實有黑心回收商,打著高價回收的旗號,靠壓價、黃金不純等“小動作”賺暴利。但做正規生意的店,更看重長期客戶,“黃金回收對資金要求也高,收一筆500克黃金就是幾十萬,壓款、周轉都是壓力,哪來那麽多暴利空間?”

盡管如此,張明也坦言,這波金價大盤一路往上走,業務量跟著水漲船高,生意確實比以往好做不少,現在常有客戶主動找上門詢價。

曾在房企工作的李立,就對“賣金過日子”感觸尤深。時間拉回2019年,彼時他還在房地產行業任職,年薪加獎金近60萬元,妥妥的高薪階層。當年金價僅370-400元/克,為了籌備婚禮,李立不僅花20萬元購置了豐厚的“五金”,還斥資15萬元在老家辦了場豪華婚禮,算上其他開支,前後為結婚共投入50萬元。“那時候覺得年薪會越來越高,婚姻就一次,肯定要辦得盡善盡美。”李立回憶道。

可隨著房地產市場急轉直下,他的職業道路也一路坎坷,從部門小領導降為項目策劃,最後不得不轉行做自媒體,薪資再也達不到當年的水平,“好幾次後悔當初婚禮太鋪張,要是把錢省下來還房貸就好了。”李立也曾懊惱過。

轉機,出現在今年金價暴漲的行情中。李立和妻子商量後,共同決定賣掉部分婚金緩解生活壓力,最終以超過770元/克的價格套現,總價值較當年翻了一倍。“原來結婚也能算是一筆意外的投資。”李立慶幸不已。

至於剩下的黃金,他打算繼續持有。曾經承載著婚禮儀式感的“五金”,早已悄然從單純的婚俗習慣,轉變為家庭資產中穩健的投資理財產品。

金價一年近翻倍,投資者也開始猶豫

李立的故事並非孤例,除了早年結婚購置 “五金” 的夫妻,那些早早布局黃金投資的人,如今也賺得盆滿缽滿,不同投資渠道下的盈利故事,在社交平台上格外顯眼。

有的人選擇黃金股票或黃金ETF。多隻黃金概念股從年初一路上漲至今,招金黃金上漲241.81%,中金黃金

和西部黃金

都已翻倍,而市值最高的山東黃金

也上漲了69.41%。有網友分享他的黃金ETF定投經曆,6年前開始定投,到如今收益率已經接近95%。

金價翻倍 婚禮預算縮水 年輕人連五金都買不起了

(截至10月21日收盤)

還有的人選擇在銀行渠道購買黃金。由於金價上漲過快,各家銀行也紛紛調高了投資門檻。中國銀行

於10月15日起調整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最小購買金額由850元調整為950元;工商銀行對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由 850 元上調至 1000 元...

“和老公聊嗨了,花了10萬買黃金,現在價值14萬了”、“一周漲了50萬”、“月薪7000,靠定投一天也能賺200”...早年投資黃金賺翻了的網友們,開始了 “凡爾賽”式的投資分享,他們開始暢想未來可以依靠黃金投資實現上班自由。

然而,這些盈利故事在刺激更多觀望者入場的同時,也製造了新的焦慮。

看到大家曬出的盈利,讓更多人按捺不住,開始大手筆衝進黃金市場,卻也撞上了“新手魔咒”。新手投資者秋秋吐槽道:“從824元/克等到870元、920元,最後咬牙在960元進場,結果一買就跌”。每天盯著金價漲跌,心情像坐過山車,既怕高位接盤虧本金,又怕踏空錯過下一波漲幅。

焦慮不隻困擾著新玩家,還有那些已經實現浮盈的投資者們,也開始思考“黃金會漲到什麽時候?”他們既擔心賣早了,又害怕被套牢。此前黃金回收業務陡增,正是部分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可看著金價持續創曆史新高,不少人又後悔“賣早了”。

自媒體工作者李芳年初用3.2萬閑錢投資了約50g的黃金(約653元/克),如今已經價值接近1000元/克,總價值接近5萬了。每次看到“黃金大跌”的消息,她都不免心頭一顫,立馬打開賬戶思考要不要賣,還特意在微博、B 站、小紅書上關注財經博主,想從分析裏找到 “標準答案”,可越看越糾結。

隨著金價波動加劇,以及市場的狂熱與混亂,監管與金融機構也接連釋放風險提示信號。10月10日,工商銀行發布公告,當前國內外金價波動幅度加大,提醒投資者需結合自身財務狀況,理性控製持倉倉位;10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通知,指出國際貴金屬價格波動劇烈,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做好風險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