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她在家中被殺,凶手“人間蒸發”,傳言是丈夫買凶殺人,公安機關經偵查否認了這一謠言!27年後,在象山警方鍥而不舍的追蹤下,真凶落網,案件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麵……
“感謝公安機關的不懈追凶,殺害我老婆的真凶抓到,惡人有惡報,我蒙受的‘冤屈’也終於洗清了……”日前,年過七旬的高裏(化名)與女兒高琪(化名)專程從杭州趕到象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送上“智勇破案
除惡為民”的錦旗。
妻子枉死家中
時間回溯到1998年12月7日10點50分左右,剛參加完單位培訓的高裏返家,原以為迎接自己的是一室飯香,沒想到卻是驚魂一幕:妻子沈捷(化名),仰躺在主臥地上,手上有傷、口裏有血。“我第一反應是施救,但老婆氣息全無,渾身冰冷,一直暖也暖不回來……”11時30時許,高裏報警。
接警後,民警馬上趕到現場。屍檢顯示,死者沈捷係機械性窒息死亡,其家中門窗未見破壞痕跡,客廳茶幾上有一杯新鮮茶水,座機話筒被擱起,室內翻動很大,兩萬元現金等財物不知去向。
門窗完好、茶水待客……警方初步推斷是熟人作案,凶手至少對高家經濟、人員情況有所了解。技術員將現場提取到的物證帶回刑偵大隊進行技術比對,偵查員則圍繞案發現場遺留的線索展開工作。
案發現場在當年是象山城區比較中心的居民小區。排查發現,沈捷家庭條件較好,丈夫高裏曾任縣內某企業的廠長,家庭成員及周邊的社會關係相對複雜。
這些,都對案件的偵破帶來一定的困難。圍繞被害人社會關係,警方的走訪排查日複一日,筆錄很快在辦公桌上堆成了小山,隻是受當時刑偵技術條件所限,案件偵破工作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丈夫被疑雇凶殺人
妻子慘死,高裏的幸福家庭至此破碎,他的人生也徹底改變。
由於案件遲遲未破,各種猜測開始在縣城裏流散開來,不少人尤其是沈捷娘家人懷疑是高裏雇凶殺妻。盡管當年公安機關經過多次調查後否定了這樣的猜測,但沈捷娘家人對高裏的懷疑無法消除。
母親被害時,女兒高琪16歲,正在上海讀書。“天塌了,整個人抑鬱,心理治療了兩三年才有好轉。”高琪說,自案件發生後,她下意識遠離案發所在小區,直到現在都下意識的排斥這片區域。“最難的是父親,一麵要承受喪妻之痛,一麵還要麵對流言蜚語,40多歲的人,頭發都斑白了。”
“生活、工作圈子裏的朋友都對我退避三舍,前途也基本毀了;想要為嶽父嶽母盡孝,都被拒之門外。案子一天不破,殺妻的帽子就一直扣在我的頭上。”
高裏說。
一月、兩月;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歲月荏苒,案發地住宅區早已拆遷。“隔幾年,都會有民警打電話來,重新跟我核實了解案件情況。”但高裏一次又一次滿懷希望,又一次又一次失望。“20多年過去,對於案件偵破,我們已基本不抱希望。”這幾年,高裏一家幹脆定居縣外,遠遠避開象山這片傷心地。
27年接力追凶
寒來暑往,當年的辦案民警大部分已退休,但一茬又一茬的新警接過偵破任務,對這起命案的調查從未停止。
物證是齒痕,線索是紋路!當年在案發現場及遺留的物證上,警方未能提取到有效的生物信息。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不斷迭代,大家堅信這些沉睡的物證終有被激活的一天。
果不其然,2023年,象山警方又一次對老物證進行梳理,終於在關鍵物證上提取到了有效的生物信息。
結合全方位的社會關係排查,林某進入警方視線。
林某,現年57歲。與死者丈夫高裏曾在同一個工廠工作,早年有賭博惡習並欠債,1998年因工廠破產轉製下崗,案發前即將結婚,急需用錢,具備作案動機。
民警找到了在縣內某單位擔任保安的林某。經生物檢材比對,成功鎖定嫌疑人。警方手中攥著的“鑰匙”,終於找到了匹配的“鎖眼”。
據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自己與高裏僅打過幾個照麵。“想著廠長家一定有錢!”案發當天,林某根據從前同事處打聽到的地址,以高裏同事名義進入案發現場,彼時,僅沈捷一人在家。
進入房間後,林某凶態畢露,用手掐被害人脖子,再使用工具勒頸致其死亡。之後,他翻動現場,找得錢財並逃之夭夭。
案發後的三個月不到,林某結婚。“彩禮等費用均為其母親借債所得,劫得的贓款隻供自己隱蔽揮霍。”經辦民警介紹,也因此,當年外圍排查時,他一直未引起警方的注意。而在其家人和親朋眼中,林某性格內向老實,話少又手腳勤快,特別看重家庭……
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因涉嫌搶劫殺人被羈押,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