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唐朝宰相張九齡夫人墓被發現 已為人妻卻葬回娘家

唐朝宰相張九齡夫人墓被發現 已為人妻卻葬回娘家

文章來源: 文物陝西 於 2025-10-11 08:16: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已嫁為人妻,卻葬回娘家家族墓地,年僅28歲,卻香消玉殞,墓葬形製簡單,陪葬品等級卻較高,她是誰?

10月11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係列考古成果,其中該院於2022年發掘的董氏家族墓地中發現一座特殊墓葬。該墓葬形製較簡單,出土了較為少見的金銀平脫鏡,據推斷墓主應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九齡之妻董韶容。

通過對該墓出土器物、墓誌及墓地墓位形態的研究,為探討唐代開元年間的墓葬製度及女性社會生活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及意義。

唐朝宰相張九齡夫人墓被發現 已為人妻卻葬回娘家

2022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長安區賈裏村安置小區項目用地發現一處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合墓誌,根據出土墓誌可知,墓主名為董韶容,是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行荊州長史張氏夫人。

雖董韶容其人史書無載,但據墓誌所載其丈夫的官職、姓氏等內容,綜合史料文獻中的相關信息,符合開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祿大夫、荊州長史、張姓等幾個條件的“張府君”隻有開元名相張九齡,因此推斷董韶容應為張九齡之妻。



墓誌誌蓋拓本

誌蓋盝頂方形,四刹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頂麵陰刻篆書“大唐故董夫人墓誌銘”,3行,每行3字。

“夫人積柔成行,稟自生知,多能軌時,聞乎天縱。清詞美態,傳身而多慚;聰辨仙姿,侍中聞而深愧……”誌文中對董韶容的描述用了許多讚美之詞,呈現出的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模樣,可以想見,董韶容應是一個溫婉文雅的美人。

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廿日,張九齡被貶後遠赴荊州。誌載董韶容“開元廿五年四月廿六日,亡宣陽裏,春秋廿八”,可知她於同月廿六日病故於長安,年僅28歲。

宣陽裏,位於唐長安城皇城東南部、平康坊以南,東部緊鄰東市,萬年縣署設於此處,這裏也應是張九齡在長安最後幾年的居所。

而在為官之外,他還是寫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名句的唐代詩人張九齡。據考古專家推測,董韶容的離世也應當對張九齡乃至他後期的詩歌作品影響不小。



墓誌誌石拓本(約1/3) 誌石正方形,四側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正書18行,滿行18字,共320字。

董韶容墓葬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及墓室五部分組成,雖形製較簡單,但自該墓葬出土了包括陶俑、陶器、銅器、鐵器和玉握、撚金線等其他質地器物在內的隨葬器物共23件(組)。



金銀平脫鏡

直徑15.4厘米、厚0.46厘米圓形,半球形鈕,鏡背貼布髹漆,圍繞鏡鈕最內層為八瓣心形金片寶相花紋,每瓣為三重,最內重中心處為綠色玻璃珠;寶相花紋外為一周鏤空曲櫛齒環帶;最外層為一周銀片圓形方孔錢紋和一周金片聯珠紋。



胭脂盒 長5厘米、寬4.26厘米、厚2.7厘米

用天然貝殼製作而成。表麵粘貼有銀質葉狀圖案,呈黑色,背麵有褐色斑紋。據考古專家推測,隨葬器物中的這些裝飾品及其圖案和材質,可能體現了墓主個人的喜好。



提梁罐、缽及盆3件器物出土時,自上而下依次疊置。



塔式罐

隨葬器物中,金銀平脫鏡及胭脂盒等級較高,且金銀平脫鏡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較為少見,這些跡象都表明了該墓的特殊性。

此外,在唐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塋之內的情形較為罕見。董韶容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唐代長安董氏家族及女性喪葬製度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根據墓誌內容,董韶容出自隴西董氏。曾祖董徹,曾任隴州司馬;祖董感,任唐州刺史;父董恩,為汝州期城府別將,此三人史書亦無載。

誌文記載,同年五月十一日,董韶容葬於長安縣潏水南原。根據周邊所出唐代墓誌,潏水南原即為神禾原。此次考古發掘發現多座董氏家族成員墓葬,該區域應是唐代董氏家族祖塋所在。



撚金線

一般來說,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大致有三種情形——或是因亡於異地他鄉,距祖地太過遙遠以致耗費巨大而無法承擔,或是因外嫁之女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在生前即對死後歸葬之地有所選擇。第三種情形,是依據血親家族觀,女子與親生家庭的關係並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還可憑血親為紐帶,歸葬於血親家族。



玉握



陶女立俑

考古專家根據史料文獻推測,張九齡貶謫荊州無法讓董韶容跟隨,隻能留其在長安,且張九齡祖塋在嶺南,離長安城路途遙遠,當時情境下讓董韶容歸葬嶺南也實屬力有不逮。董韶容先於其夫而逝,雖其夫左遷荊州,但作為宰相之妻,她在族內應有較高地位,最後將其歸葬於董氏家族墓地,也是合情理的做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忘了民族主義電影吧!你應該知道的 731 曆史真相
宗馥莉從娃哈哈辭職:她選擇了放下
梅根與男設計師公開“親吻”惹爭議,在時裝秀上成焦點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納指暴跌3.56%
叔叔宗澤後發聲:水軍害了宗馥莉,使她越走越遠




24小時討論排行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文“獻獎”給川普 白宮官方轉發
貝森特:課征中國懲罰性關稅 俄烏戰爭很快會結束
日本能夠“每年獲得一個諾貝爾獎”的四大原因
當前所有關於彩禮的討論,其實都忽視了一件事
日溫泉勝地公告:中國遊客將沐浴乳倒入溫泉後逃逸
特朗普19歲兒子巴倫或能進TikTok董事會,惹爭議
哈馬斯高官:準備放棄加沙治權 但不會完全解除武裝
比炎黃帝傳說還早4千年 山東發現45粒9千年前小豆
宗馥莉辭職是否需要離任審計?杭州審計局回應
美聯儲主席遴選完成“11進5”,華爾街屏息以待
美第一夫人:普京給我回了信 我們一直保持開溝通
中國艦艇被拍到在此集結 疑似進入高度戰備狀態
法庭文件顯示美政府計劃七個機構裁員逾4000人
宗馥莉已辭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法人代表等職務
台積電市占,首超70%
高市早苗首相之路懸了?公明黨將退出執政聯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唐朝宰相張九齡夫人墓被發現 已為人妻卻葬回娘家

文物陝西 2025-10-11 08:16:59

已嫁為人妻,卻葬回娘家家族墓地,年僅28歲,卻香消玉殞,墓葬形製簡單,陪葬品等級卻較高,她是誰?

10月11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係列考古成果,其中該院於2022年發掘的董氏家族墓地中發現一座特殊墓葬。該墓葬形製較簡單,出土了較為少見的金銀平脫鏡,據推斷墓主應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九齡之妻董韶容。

通過對該墓出土器物、墓誌及墓地墓位形態的研究,為探討唐代開元年間的墓葬製度及女性社會生活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及意義。

唐朝宰相張九齡夫人墓被發現 已為人妻卻葬回娘家

2022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長安區賈裏村安置小區項目用地發現一處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一合墓誌,根據出土墓誌可知,墓主名為董韶容,是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行荊州長史張氏夫人。

雖董韶容其人史書無載,但據墓誌所載其丈夫的官職、姓氏等內容,綜合史料文獻中的相關信息,符合開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祿大夫、荊州長史、張姓等幾個條件的“張府君”隻有開元名相張九齡,因此推斷董韶容應為張九齡之妻。



墓誌誌蓋拓本

誌蓋盝頂方形,四刹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頂麵陰刻篆書“大唐故董夫人墓誌銘”,3行,每行3字。

“夫人積柔成行,稟自生知,多能軌時,聞乎天縱。清詞美態,傳身而多慚;聰辨仙姿,侍中聞而深愧……”誌文中對董韶容的描述用了許多讚美之詞,呈現出的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模樣,可以想見,董韶容應是一個溫婉文雅的美人。

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廿日,張九齡被貶後遠赴荊州。誌載董韶容“開元廿五年四月廿六日,亡宣陽裏,春秋廿八”,可知她於同月廿六日病故於長安,年僅28歲。

宣陽裏,位於唐長安城皇城東南部、平康坊以南,東部緊鄰東市,萬年縣署設於此處,這裏也應是張九齡在長安最後幾年的居所。

而在為官之外,他還是寫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名句的唐代詩人張九齡。據考古專家推測,董韶容的離世也應當對張九齡乃至他後期的詩歌作品影響不小。



墓誌誌石拓本(約1/3) 誌石正方形,四側陰刻纏枝花卉蔓草紋,正書18行,滿行18字,共320字。

董韶容墓葬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及墓室五部分組成,雖形製較簡單,但自該墓葬出土了包括陶俑、陶器、銅器、鐵器和玉握、撚金線等其他質地器物在內的隨葬器物共23件(組)。



金銀平脫鏡

直徑15.4厘米、厚0.46厘米圓形,半球形鈕,鏡背貼布髹漆,圍繞鏡鈕最內層為八瓣心形金片寶相花紋,每瓣為三重,最內重中心處為綠色玻璃珠;寶相花紋外為一周鏤空曲櫛齒環帶;最外層為一周銀片圓形方孔錢紋和一周金片聯珠紋。



胭脂盒 長5厘米、寬4.26厘米、厚2.7厘米

用天然貝殼製作而成。表麵粘貼有銀質葉狀圖案,呈黑色,背麵有褐色斑紋。據考古專家推測,隨葬器物中的這些裝飾品及其圖案和材質,可能體現了墓主個人的喜好。



提梁罐、缽及盆3件器物出土時,自上而下依次疊置。



塔式罐

隨葬器物中,金銀平脫鏡及胭脂盒等級較高,且金銀平脫鏡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較為少見,這些跡象都表明了該墓的特殊性。

此外,在唐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塋之內的情形較為罕見。董韶容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唐代長安董氏家族及女性喪葬製度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根據墓誌內容,董韶容出自隴西董氏。曾祖董徹,曾任隴州司馬;祖董感,任唐州刺史;父董恩,為汝州期城府別將,此三人史書亦無載。

誌文記載,同年五月十一日,董韶容葬於長安縣潏水南原。根據周邊所出唐代墓誌,潏水南原即為神禾原。此次考古發掘發現多座董氏家族成員墓葬,該區域應是唐代董氏家族祖塋所在。



撚金線

一般來說,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大致有三種情形——或是因亡於異地他鄉,距祖地太過遙遠以致耗費巨大而無法承擔,或是因外嫁之女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在生前即對死後歸葬之地有所選擇。第三種情形,是依據血親家族觀,女子與親生家庭的關係並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還可憑血親為紐帶,歸葬於血親家族。



玉握



陶女立俑

考古專家根據史料文獻推測,張九齡貶謫荊州無法讓董韶容跟隨,隻能留其在長安,且張九齡祖塋在嶺南,離長安城路途遙遠,當時情境下讓董韶容歸葬嶺南也實屬力有不逮。董韶容先於其夫而逝,雖其夫左遷荊州,但作為宰相之妻,她在族內應有較高地位,最後將其歸葬於董氏家族墓地,也是合情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