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人選誕生背後:揭秘決定諾貝爾和平獎的那間小屋

人選誕生背後:揭秘決定諾貝爾和平獎的那間小屋

文章來源: BBC中文網 於 2025-10-10 11:57:1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BBC與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獲得了進入他們作出決定的場地的機會。這是諾貝爾獎125年曆史上,媒體首次獲準探訪評選過程的幕後。https://t.co/zAuLuFAr9O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0, 2025
自1901年以來,他們每年都秘密聚集,既不公開何時進行討論,也不允許記者旁聽最終會議——直到現在。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全球最具聲望獎項的守護者——即將宣布今年的和平獎得主。

BBC與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獲得了進入他們作出決定的場地的機會。

這是諾貝爾獎125年曆史上,媒體首次獲準探訪評選過程的幕後。

五位委員與秘書會在奧斯陸諾貝爾研究所的委員會會議室會麵,室內沿用了首屆和平獎評獎時的吊燈與橡木家具。牆上掛滿曆屆和平獎得主的照片,最末端留有空位,準備迎接今年的新得主。

在炸藥發明者暨獎項創辦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肖像下,委員會於周一早上召開會議,距離公布結果僅剩四天。他們先喝咖啡、寒暄,隨後正式展開會議——這是曆時數月的評選過程的最終階段。

“我們討論、爭辯,氣氛有時激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約根·瓦特內·弗裏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告訴BBC,“但我們也很文明,每年都努力達成共識性的決定。”

他們大聲朗讀諾貝爾1895年遺囑中所訂立的和平獎評選標準:該獎應頒予“對促進各國友誼、裁減常備軍隊或召開與推動和平會議貢獻最大的人”。

接著,我們被請出會議室,門關上了——決策時刻正式展開。而整個評選過程中,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特朗普。

這位全球最具權勢的人物渴望獲得全球最具聲望的獎項。他似乎對此執念深重。

在演講與記者會上,他多次列舉自己“解決了七場戰爭”,並自誇理應獲獎,甚至表示“每個人都說我該得獎”。但他上月在維吉尼亞對軍人說:“他們會把獎給某個什麽都沒做的人,給那個寫了一本關於特朗普心智的書的人……這將是對我們國家的巨大侮辱。”

世界領袖似乎也察覺到“諾貝爾式讚美”是打動特朗普的方式。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公開展示提名信;阿塞拜疆總統在記者會上對特朗普說他應得此獎;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已提名特朗普,獲得了他的讚賞。

特朗普的內閣成員也紛紛響應。在鏡頭前,他的首席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激動表示,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諾貝爾委員會能認可特朗普是“該獎項曆史上最傑出的候選人”。

約根·瓦特內·弗裏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麵對外界壓力似乎毫不動搖。

“每年我們都會收到成千上萬封信件、電子郵件與請求,大家都說‘這個人才是你們應該選的’——所以這種宣傳與壓力,其實並不新鮮。”他對BBC表示。

但他也以外交語氣補充,今年前所未有的關注確實引起了委員會的注意。

“我們感受到世界正在傾聽、正在討論,而討論如何實現和平本身就是好事。我們必須堅守原則、堅定立場……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由該國議會任命,成員通常是退休議員,盡管他們極力維護獨立性,但許多人也持有鮮明立場。

弗裏德內斯目前領導一個致力於言論自由的挪威組織,過去曾批評“即使在民主國家也出現打壓行為”,並點名特朗普。

挪威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曾致電前北約秘書長、現任挪威財政部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為自己爭取諾貝爾和平獎。

外界也公開討論:若特朗普未獲獎,他是否可能對挪威發難。這並非空穴來風——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獎後,北京與奧斯陸斷絕外交關係並實施經濟製裁,僵局持續六年。

那麽,美國這位極具爭議的總統真的有可能得獎嗎?

他在國內外確實擁有支持者,但和平研究機構PRIO的主任妮娜·格雷格(Nina Graeger)告訴BBC,特朗普獲獎的機率“非常低”。

“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與巴黎氣候協定,如果再看他曾試圖從丹麥手中收購格陵蘭的想法……這些行為並不有利於國際合作。”

再加上對抗議者以及批評他的記者與學者的打壓,妮娜·格雷格總結道:“我認為這些都指向一個不和平的方向。”

對特朗普而言,一項障礙是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已於一月底截止——當時共有338位候選人——以便委員會有足夠時間進行評估,而他在那個月才重新就任總統。

但如果他的加沙和平計劃得以落實並持續——特朗普於周四晚間宣布以色列與哈馬斯已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格雷格認為他明年可能成為有力競爭者。“到時候,想忽視他都會變得困難,”她表示。

奧斯陸大學的“戰爭、和平與諾貝爾獎”課程成為熱烈辯論的場域。

“得主身上總帶著一種優雅與謙遜,”希臘碩士生薩諾斯·馬裏齊斯(Thanos Marizis)在圖書館與友人討論時說道,“這個獎是為了表彰你為人類和平所做的努力,而不是為了你個人的利益。”

21歲的凱瑟琳·萊特(Kathleen Wright)則更進一步批評:“看到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的人獲得這項殊榮——像是被塔利班槍擊的少女馬拉拉·尤薩夫劄伊——然後你卻為了自我膨脹到處奔走,讓朋友打電話給委員會,我覺得這很可笑,也很不尊重。”

她認為這個獎項的意義在於表彰那些默默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和平的努力不隻是從領袖開始,而是從那些小型團體開始——我認為這才值得被讚揚。”

當然,許多世界領袖也曾獲獎。諾貝爾委員會會議室牆上掛著四位曾獲和平獎的美國總統照片,其中包括奧巴馬——他在上任數月後即獲獎。這讓他的繼任者感到不滿。特朗普總統曾抱怨:“如果我叫奧巴馬,我早就十秒內拿到諾貝爾獎了。”

這些牆麵見證了自1901年以來得主們所對抗的議題:戰爭、種族隔離、核武、氣候變化。

今年的評選或許會因白宮的積極宣傳而蒙上一層陰影。但如果特朗普想知道委員會門後發生了什麽、誰提名了他、他與誰競爭——他將麵臨一個問題:這些文件將保密整整50年。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夢寐以求的諾貝爾和平獎,頒了!
特朗普女部長的大鑽戒引關注,割破79歲總統的手
委內瑞拉反對派獲諾獎和平獎 白宮發表評論回應
宗馥莉已辭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法人代表等職務
日溫泉勝地公告:中國遊客將沐浴乳倒入溫泉後逃逸




24小時討論排行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文“獻獎”給川普 白宮官方轉發
貝森特:課征中國懲罰性關稅 俄烏戰爭很快會結束
忘了民族主義電影吧!你應該知道的 731 曆史真相
10歲男孩被煙花擊中頭部身亡,誰燃放了那支奪命“狼嚎”?
我到2025年的福島轉了轉:預料之中,意料之外
三甲醫生首次披露:移植豬肝171天後患者死亡
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大會現場 高清大圖來了
曾讓川普挨罰4.5億!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遭起訴
宗馥莉從娃哈哈辭職:她選擇了放下
曆史性時刻!中國籃協宣布與NBA達成戰略合作
許家印家族33公司及海外資產被接管 高達77億美元
特朗普亮出三板斧,驚豔全世界
特朗普降落以色列時間曝光 耶路撒冷大衛王酒店被包
達利歐:美債增長過快 與二戰前極相似的危局浮現
三人微信群裏聊八卦被拘留合法嗎?
公明黨突然退出執政聯盟 日史上首位女首相恐難產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選誕生背後:揭秘決定諾貝爾和平獎的那間小屋

BBC中文網 2025-10-10 11:57:17

BBC與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獲得了進入他們作出決定的場地的機會。這是諾貝爾獎125年曆史上,媒體首次獲準探訪評選過程的幕後。https://t.co/zAuLuFAr9O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0, 2025
自1901年以來,他們每年都秘密聚集,既不公開何時進行討論,也不允許記者旁聽最終會議——直到現在。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全球最具聲望獎項的守護者——即將宣布今年的和平獎得主。

BBC與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獲得了進入他們作出決定的場地的機會。

這是諾貝爾獎125年曆史上,媒體首次獲準探訪評選過程的幕後。

五位委員與秘書會在奧斯陸諾貝爾研究所的委員會會議室會麵,室內沿用了首屆和平獎評獎時的吊燈與橡木家具。牆上掛滿曆屆和平獎得主的照片,最末端留有空位,準備迎接今年的新得主。

在炸藥發明者暨獎項創辦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肖像下,委員會於周一早上召開會議,距離公布結果僅剩四天。他們先喝咖啡、寒暄,隨後正式展開會議——這是曆時數月的評選過程的最終階段。

“我們討論、爭辯,氣氛有時激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約根·瓦特內·弗裏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告訴BBC,“但我們也很文明,每年都努力達成共識性的決定。”

他們大聲朗讀諾貝爾1895年遺囑中所訂立的和平獎評選標準:該獎應頒予“對促進各國友誼、裁減常備軍隊或召開與推動和平會議貢獻最大的人”。

接著,我們被請出會議室,門關上了——決策時刻正式展開。而整個評選過程中,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特朗普。

這位全球最具權勢的人物渴望獲得全球最具聲望的獎項。他似乎對此執念深重。

在演講與記者會上,他多次列舉自己“解決了七場戰爭”,並自誇理應獲獎,甚至表示“每個人都說我該得獎”。但他上月在維吉尼亞對軍人說:“他們會把獎給某個什麽都沒做的人,給那個寫了一本關於特朗普心智的書的人……這將是對我們國家的巨大侮辱。”

世界領袖似乎也察覺到“諾貝爾式讚美”是打動特朗普的方式。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公開展示提名信;阿塞拜疆總統在記者會上對特朗普說他應得此獎;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已提名特朗普,獲得了他的讚賞。

特朗普的內閣成員也紛紛響應。在鏡頭前,他的首席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激動表示,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諾貝爾委員會能認可特朗普是“該獎項曆史上最傑出的候選人”。

約根·瓦特內·弗裏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麵對外界壓力似乎毫不動搖。

“每年我們都會收到成千上萬封信件、電子郵件與請求,大家都說‘這個人才是你們應該選的’——所以這種宣傳與壓力,其實並不新鮮。”他對BBC表示。

但他也以外交語氣補充,今年前所未有的關注確實引起了委員會的注意。

“我們感受到世界正在傾聽、正在討論,而討論如何實現和平本身就是好事。我們必須堅守原則、堅定立場……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由該國議會任命,成員通常是退休議員,盡管他們極力維護獨立性,但許多人也持有鮮明立場。

弗裏德內斯目前領導一個致力於言論自由的挪威組織,過去曾批評“即使在民主國家也出現打壓行為”,並點名特朗普。

挪威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曾致電前北約秘書長、現任挪威財政部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為自己爭取諾貝爾和平獎。

外界也公開討論:若特朗普未獲獎,他是否可能對挪威發難。這並非空穴來風——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獎後,北京與奧斯陸斷絕外交關係並實施經濟製裁,僵局持續六年。

那麽,美國這位極具爭議的總統真的有可能得獎嗎?

他在國內外確實擁有支持者,但和平研究機構PRIO的主任妮娜·格雷格(Nina Graeger)告訴BBC,特朗普獲獎的機率“非常低”。

“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與巴黎氣候協定,如果再看他曾試圖從丹麥手中收購格陵蘭的想法……這些行為並不有利於國際合作。”

再加上對抗議者以及批評他的記者與學者的打壓,妮娜·格雷格總結道:“我認為這些都指向一個不和平的方向。”

對特朗普而言,一項障礙是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已於一月底截止——當時共有338位候選人——以便委員會有足夠時間進行評估,而他在那個月才重新就任總統。

但如果他的加沙和平計劃得以落實並持續——特朗普於周四晚間宣布以色列與哈馬斯已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格雷格認為他明年可能成為有力競爭者。“到時候,想忽視他都會變得困難,”她表示。

奧斯陸大學的“戰爭、和平與諾貝爾獎”課程成為熱烈辯論的場域。

“得主身上總帶著一種優雅與謙遜,”希臘碩士生薩諾斯·馬裏齊斯(Thanos Marizis)在圖書館與友人討論時說道,“這個獎是為了表彰你為人類和平所做的努力,而不是為了你個人的利益。”

21歲的凱瑟琳·萊特(Kathleen Wright)則更進一步批評:“看到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的人獲得這項殊榮——像是被塔利班槍擊的少女馬拉拉·尤薩夫劄伊——然後你卻為了自我膨脹到處奔走,讓朋友打電話給委員會,我覺得這很可笑,也很不尊重。”

她認為這個獎項的意義在於表彰那些默默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和平的努力不隻是從領袖開始,而是從那些小型團體開始——我認為這才值得被讚揚。”

當然,許多世界領袖也曾獲獎。諾貝爾委員會會議室牆上掛著四位曾獲和平獎的美國總統照片,其中包括奧巴馬——他在上任數月後即獲獎。這讓他的繼任者感到不滿。特朗普總統曾抱怨:“如果我叫奧巴馬,我早就十秒內拿到諾貝爾獎了。”

這些牆麵見證了自1901年以來得主們所對抗的議題:戰爭、種族隔離、核武、氣候變化。

今年的評選或許會因白宮的積極宣傳而蒙上一層陰影。但如果特朗普想知道委員會門後發生了什麽、誰提名了他、他與誰競爭——他將麵臨一個問題:這些文件將保密整整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