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48歲油漆工地下室刷漆中毒,搶救四天後離世

48歲油漆工地下室刷漆中毒,搶救四天後離世

文章來源: 華商網 於 2025-10-09 21:05: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當我們趕到醫院時,人已經躺在ICU昏迷不醒,後來才了解到是急性中毒導致。”

10月9日,王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侄子小衛(化名)今年48歲,9月25日經同村的熟人李師傅介紹前往西鹹新區一小區某位業主家中的地下室刷地坪漆,“工頭離開施工現場後,就我侄子一個人幹活,不知是工頭提供的地坪漆有問題還是咋回事,侄子中毒暈倒了約20個小時,直到9月26日中午才被發現並送往醫院搶救。”王先生說,雖經四天搶救,小衛還是不幸離世。

小衛的表弟張凱(化名)介紹了這起悲劇發生的細節,他表示,事發後經過報警以及多方了解,表哥小衛是9月25日上午9時左右進入的工地,一起在現場的還有包工頭劉某,“當天大概上午11點多,包工頭劉某離開現場,工地隻剩下表哥一人。根據監控顯示,表哥吃完午飯後約12點50分返回工地,便再也沒有出來過。”張凱說,一直到9月26日中午12點09分許,給表哥介紹工作的李師傅接到了表哥打來的求救電話,才得知出事了,“物業緊急上門,將人送到了醫院治療,但表哥還是在10月1日淩晨不幸離世。”

記者在家屬提供的醫院9月28日出具的《診斷證明書》上看到,初步診斷為刺激性氣體中毒(地坪漆)、多髒器功能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中毒性腦病、急性腎衰竭、肝功能異常、混合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度)、橫紋肌溶解症等。

王先生說,事發後,家屬將小衛的血液、尿液及施工現場的多瓶油漆送往某檢驗機構檢測,9月27日,被告知患者身體中除了一些藥物成分外未檢測到其他常見毒物,但在送檢的液體中查到了甲苯、乙苯、二甲苯、二乙苯等。據了解,這些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進入人體,也可能通過皮膚接觸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疑暈倒約20小時無人發現

  長時間吸入大量有毒氣體

“我們都是十年的油漆工,此前經常一起幹活,沒想到他會出事情。”李師傅哽咽地說,此次刷地坪漆的活本來是包工頭劉某介紹給他的,因為自身有事走不開,便將同村的小衛介紹了過去,工錢為400元一天。李師傅說,26日中午12時許,他看到小衛發來的一段語音,稱“腿壓麻了走不動了,出不去了,趕快叫人”,打電話時人也說不清楚話。意識到不對,李師傅趕緊聯係包工頭劉某,劉某緊接著聯係了物業。

李師傅說,起初劉某稱施工地點是8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直到出事後他才知道是地下室,“油漆都是有毒的,主要是地下室不透氣,也沒有相關的設備。”李師傅說,監控上沒有看到小衛25日下午至26日中午被救期間出入的身影,加上手機上沒有任何吃飯消費及聊天的記錄,因此,李師傅推測小衛在25日下午四五點鍾便已經中毒暈倒過去,暈倒約20小時,直到26日神誌稍微清醒時才給自己打來了求救電話。

據家屬描述,事發的地下室環境密閉,“門關著,隻有很小的窗戶”,且小衛當時佩戴著口罩,僅一人獨自作業,無人巡查,這種在通風極差環境下的長時間作業,被認為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關鍵原因。“事發治療期間,包工頭劉某給了家屬3萬元用於小衛的治療,之後便表示‘沒能力再管了’。”王先生說,家屬們現在也不知如何是好,希望這件事盡快有個著落,也希望這類的悲劇不再重演。

記者了解到,小衛是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勞動村人,家中除了妻子及兩個孩子外,還有71歲的母親,作為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小衛常常外出務工,其中主要以刷地坪漆為主。“娃孝順,人勤快,在村上名聲一直挺好。”一位同村居民說,出事後,全村近百戶人家第一時間自發捐款,共計籌得5萬多元善款,遺憾的是沒能留住小衛。

“25號晚上,我發消息打電話,他一直沒回消息,我當時很著急,但不知道他是誰叫走的,也安慰自己,想著他是不是幹活累的睡著了,家裏還有兩個孩子也需要我照顧。”小衛的妻子說,丈夫出門前曾給她說過要去工地幹活,大概兩三天時間就回來……

10月9日下午,記者前往事發小區了解相關情況,物業人員稱會有專人對接采訪,現場無法告知。此外,記者聯係到施工負責人劉某,對方稱有事不便答複,截至發稿前均無回複。家屬表示,目前警方已介入。

  什麽是“苯”?如何防範?

  專家:重要的化學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這些從送檢油漆中發現的甲苯、二甲苯等物質,究竟對人體有何種具體的危害?為何在密閉空間內其危險性會急劇倍增?

西安理工大學應用化學係副教授寇融巍介紹,苯及其衍生物是常見的重要化學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因其揮發極快,常藏身於日常生活中,常見於裝修中的油漆、塗料、膠粘劑,新家具釋放的氣體,以及汽車尾氣、箱包中,是許多工業生產和日常用品中不易察覺的有害成分。

“苯中毒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中毒發生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苯時,會出現頭暈、惡心、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而危害更大的是慢性中毒,它因長期低劑量接觸所致,初期症狀隱匿,表現為持續乏力、記憶力減退,隨後可能引發牙齦出血、皮膚瘀斑、免疫力下降,嚴重時損傷造血係統,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白血病。”寇融巍說,生活中苯的常見場景包括裝修施工、家具製造等職業環境,以及新居裝修後立即入住、長期吸煙或被動吸入二手煙等日常生活場景。

寇融巍提醒,防範苯中毒需多管齊下:在源頭上,優先選擇水性漆、環保膠粘劑等無苯或低揮發性產品;在新裝修場所必須充分通風數月以上才可入住,並可配合使用空氣淨化器;在個人層麵,接觸油漆、化學品時務必佩戴防專業口罩,並堅決戒煙、避免二手煙。同時,職業人群需嚴格使用單位提供的防護設備,一旦出現不明原因乏力或出血傾向,應及時就醫排查。

  相關鏈接

  未經培訓鐵罐車內刷漆死亡 親屬獲賠70萬

據媒體此前報道,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這樣的案例——2017年4月底,劉某林答應以1500元的價格,為王某的東風牌貨車上焊製的鐵罐塗漆,用於盛裝橡膠水。

同年5月20日22時許,王某安排司機根據劉某林的引領,將車輛開至保養基地西側馬路邊。23時許,劉某林在未按照有限空間作業要求通風、檢測等準備工作情況下,組織未經過有限空間作業培訓的易某、曾某、劉某慶3人,對儲槽內壁進行塗刷油漆作業。作業現場使用的天那水、油漆、防毒麵具、滾筒等材料及工具由劉某林購買並供易某等3人使用。易某等3人在儲槽內塗刷油漆約幾分鍾,隨後爬上儲槽頂部休息,然後又重新進入儲槽內塗漆。幾分鍾後,易某等3人均暈倒在儲槽內。劉某林發現後,與易某的朋友一起對他們進行施救。不久,119救援人員也到達事故現場繼續進行救助。

經鑒定,易某符合在含有因苯、甲苯、二甲苯、氨等多種揮發性毒性物質的相對狹小密閉環境中,發生中毒性窒息死亡,經120醫務人員現場搶救無效死亡;劉某慶、曾某的傷情構成輕微傷。經檢測,易某進行刷漆作業的2#儲槽內的甲苯和二甲苯均超標,甲苯濃度是國家標準的1.7倍,二甲苯是國家標準的1.58倍。事發後,王某向易某的親屬支付賠償金70萬元。

秀英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林在組織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導致1人死亡、2人輕微傷的重大傷亡事故,其行為已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應予懲處。鑒於王某已向易某的親屬賠償經濟損失,可對劉某林酌情從輕處罰。

  工人打翻膠水中毒亡 勞務公司賠償140萬

  膠水生產者難逃連帶賠償責任

因施工中意外打翻膠水,暴露在刺激性異味環境中,最終導致死亡,某某勞務公司賠償死亡工人140餘萬元,而經審理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2023年判決——膠水生產者及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向某某勞務公司連帶支付賠償金559558.51元。

據了解,案件原告方為某某勞務公司,被告方則包括金牛區某甲建材經營部(簡稱“某甲經營部”)等單位。

2019年12月27日,成都某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與某甲經營部和某乙經營部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根據合同,他們從某甲經營部購買了由某某塗料公司生產的某甲牌UPVC排水管專用連接劑(簡稱“某甲膠水”),同時從某乙經營部購買了由某某商行生產的某乙UPVC排水管專用粘接劑(簡稱“某乙膠水”)。這些膠水被用於某某勞務公司承包的某某項目施工中。

2021年11月20日,某某勞務公司的工人朱某某在室內施工過程中意外打翻了膠水,導致他暴露在有刺激性異味的環境中長達4-5小時。下班回家後,朱某某開始出現惡心嘔吐症狀,嘔吐次數達到6-7次。隨後,2021年11月21日,朱某某被緊急送往巴中市中心醫院。醫院以“意識障礙待診,有機物中毒?”為由將其收入ICU進行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朱某某於2021年11月29日轉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繼續治療,並在2021年12月14日出院。出院時的診斷包括:中毒性腦病、精神行為異常等。緊接著,朱某某於2021年12月14日轉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接受治療。然而,不幸的是,朱某某的病情並未好轉,最終在2021年12月28日去世。死亡診斷包括:中毒性腦病、中樞性呼吸衰竭、顱內高壓、腦水腫、腦疝等。

事故發生後,某某勞務公司向受害人家屬支付了包括賠償金、撫恤金、訴訟費、鑒定費等在內的各項費用,總計達到了1401095.05元。

隨後的相關鑒定發現,“某甲膠水”和“某乙膠水”中均檢出了1,2-二氯乙烷。而朱某某死前的臨床表現符合《職業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診斷標準》(GBZ39-2016)中急性1,2-二氯乙烷的診斷原則。因此,鑒定結論為朱某某中毒死亡與其所使用的膠水存在關聯性。

基於以上情況,某某勞務公司認為某甲經營部、某乙經營部作為缺陷產品的銷售者,以及某某塗料公司、某某商行作為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應對因產品缺陷導致朱某某死亡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案涉膠水的標簽上警示說明不足,未充分履行提醒警示義務,因此存在缺陷。法院最終確認,因產品缺陷造成原告方的財產損害範圍總計為932597.51元,其中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交通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同時,法院也認為原告方在事故中存在過錯,應自行承擔部分損失。經過綜合考慮,法院最終酌定由被告方連帶賠償原告方損失的60%,即559558.51元。

最終,法院判決甲、乙膠水生產銷售方某某塗料公司、某某商行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某某勞務公司連帶支付賠償金559558.51元。

  家裏還有哪些東西可能引發中毒

  ■長期使用含鉛的錫壺溫酒

今年5月,浙江東陽市人民醫院接連收治了兩例鉛中毒的患者,血鉛值均超正常值4倍以上!而導致他們中毒的元凶,竟是源於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或行為習慣。

何先生是持續腹痛了20餘天後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他的全血鉛離子高達790μg/L(正常值<200μg/L)。進一步追問病史,發現原來他長期使用含鉛的錫壺溫酒。據內分泌科麻嘉瑜醫生介紹,鉛遇酸遇熱加速釋放,長期飲用導致慢性鉛中毒,引發了劇烈腹痛和腸道功能紊亂。

  ■回收及儲存蓄電池

陳先生也在醫院被診斷出了鉛中毒,不過他中毒的原因更為離奇——有蓄電池回收及儲存的習慣。

據胃腸外科醫生介紹,日常生活中如果對蓄電池使用、回收不當很容易引起鉛中毒。鉛中毒途徑可以有: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攝入、皮膚接觸等。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嚴格遵循蓄電池使用和回收操作,減少鉛的泄漏和揮發,防止鉛汙染環境。 據新民晚報、合肥晚報等

  律師說法

  家屬應固定關鍵證據

  為責任認定提供依據

華商報《法治周刊》專家庫成員、陝西豐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朱長江表示,這起悲劇不僅讓家屬陷入悲痛,也再次敲響了安全生產的警鍾。目前事件尚未塵埃落定,但其中涉及的責任認定與維權問題亟待厘清。

朱長江認為,從目前信息看,此事件可能涉及多方責任主體。首先是雇主(包工頭)責任,作為直接雇傭者,區別於勞動關係中勞動者需接受用人單位管理,遵守規章製度,服從工作安排,具有較強的人格和經濟從屬性等特點,雇傭關係中雇員與雇主之間無明顯管理與被管理關係,雇員自主安排工作,雇主更關注勞務成果。從廣義上講,雇傭關係可以視為勞務關係的一種特殊形式。參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上述案件中,包工頭劉某有義務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合格的產品和必要的防護設備。密閉空間作業未安排通風設施、無人監護,可能涉嫌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需承擔主要責任。”朱長江說,此外,若業主明知地下室通風極差仍要求施工,未盡到相關注意義務,也可能需承擔部分補充責任;若檢驗證實送檢油漆中含有超標或未明確標識的有毒成分(如甲苯、二甲苯),生產或銷售方可能需對產品質量問題負責。

朱長江建議,家屬應固定關鍵證據,妥善保存油漆檢測報告、醫院診斷證明、工錢結算記錄、監控錄像及證人證言,為責任認定提供依據;申請行政調查,可向應急管理部門報案,參照安全生產事故調查流程,推動對作業環境、設備合規性的專業核查;啟動法律程序:在警方調查基礎上,可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主張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若存在勞動關係爭議,可先通過仲裁確認關係,再申請工傷認定。家屬可向工會或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幫助,降低維權成本。

“這件事也帶給我們安全警示。”朱長江提醒,施工過程中,雇主需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原則,密閉空間必須配備通風與監測設備,嚴禁單人無監護作業;施工人員應拒絕危險作業,佩戴專業防護器具,出現不適立即撤離就醫;業主應選擇合規施工方,要求使用環保材料並監督安全措施落實。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鄧文迪翻盤!布局20年 2女躺贏上位 默多克3兄妹出局
疑因投資失敗 越裔華女殺2女和丈夫後 在車庫上吊…
多久能擺脫稀土卡脖子?如何做?還要小心中國這招
中國宣布免除美國擁有中國造船舶港口稅,運價回跌
摩根大通公布$1.5萬億投資計劃 量子計算股集體狂歡




24小時討論排行

一場突發的“愛國衝突” 愛國賊的表演算不算尋釁滋事?
胡錫進“寬容度變低 人們都不願在網上發聲了”引熱議
中國再打稀土牌 貝森特分析3種可能原因
魯比奧讚揚特朗普卻遭其當場質疑 迅速改口遭嘲諷
哈瑪斯重掌加薩 街頭行刑式處決異己
在報複與和解之間"拉鋸":特朗普對中國的矛盾心態
小米SU7又爆燃!雷軍,是時候停下看看後視鏡了
中國女星鼓吹“中國統治日本論” 日本全網炸鍋
地球正在變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強極端氣候來了
又一“無名氏”卡車司機被抓!官員怒:如何通過背景審查?
法國第一夫人站上法庭,證明自己不是男人
現形!加州州長候選人霸淩員工視頻曝光 民主黨切割
胡錫進: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貿易往末日裏帶
解密!中國成為“稀土王國”的戰略野心 直攻美國咽喉
小米電動車高速失控翻滾!車門難開 司機葬身火海
《生物安全法案》登場:美國對中國生物技術圍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48歲油漆工地下室刷漆中毒,搶救四天後離世

華商網 2025-10-09 21:05:44

“當我們趕到醫院時,人已經躺在ICU昏迷不醒,後來才了解到是急性中毒導致。”

10月9日,王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侄子小衛(化名)今年48歲,9月25日經同村的熟人李師傅介紹前往西鹹新區一小區某位業主家中的地下室刷地坪漆,“工頭離開施工現場後,就我侄子一個人幹活,不知是工頭提供的地坪漆有問題還是咋回事,侄子中毒暈倒了約20個小時,直到9月26日中午才被發現並送往醫院搶救。”王先生說,雖經四天搶救,小衛還是不幸離世。

小衛的表弟張凱(化名)介紹了這起悲劇發生的細節,他表示,事發後經過報警以及多方了解,表哥小衛是9月25日上午9時左右進入的工地,一起在現場的還有包工頭劉某,“當天大概上午11點多,包工頭劉某離開現場,工地隻剩下表哥一人。根據監控顯示,表哥吃完午飯後約12點50分返回工地,便再也沒有出來過。”張凱說,一直到9月26日中午12點09分許,給表哥介紹工作的李師傅接到了表哥打來的求救電話,才得知出事了,“物業緊急上門,將人送到了醫院治療,但表哥還是在10月1日淩晨不幸離世。”

記者在家屬提供的醫院9月28日出具的《診斷證明書》上看到,初步診斷為刺激性氣體中毒(地坪漆)、多髒器功能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中毒性腦病、急性腎衰竭、肝功能異常、混合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度)、橫紋肌溶解症等。

王先生說,事發後,家屬將小衛的血液、尿液及施工現場的多瓶油漆送往某檢驗機構檢測,9月27日,被告知患者身體中除了一些藥物成分外未檢測到其他常見毒物,但在送檢的液體中查到了甲苯、乙苯、二甲苯、二乙苯等。據了解,這些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進入人體,也可能通過皮膚接觸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疑暈倒約20小時無人發現

  長時間吸入大量有毒氣體

“我們都是十年的油漆工,此前經常一起幹活,沒想到他會出事情。”李師傅哽咽地說,此次刷地坪漆的活本來是包工頭劉某介紹給他的,因為自身有事走不開,便將同村的小衛介紹了過去,工錢為400元一天。李師傅說,26日中午12時許,他看到小衛發來的一段語音,稱“腿壓麻了走不動了,出不去了,趕快叫人”,打電話時人也說不清楚話。意識到不對,李師傅趕緊聯係包工頭劉某,劉某緊接著聯係了物業。

李師傅說,起初劉某稱施工地點是8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直到出事後他才知道是地下室,“油漆都是有毒的,主要是地下室不透氣,也沒有相關的設備。”李師傅說,監控上沒有看到小衛25日下午至26日中午被救期間出入的身影,加上手機上沒有任何吃飯消費及聊天的記錄,因此,李師傅推測小衛在25日下午四五點鍾便已經中毒暈倒過去,暈倒約20小時,直到26日神誌稍微清醒時才給自己打來了求救電話。

據家屬描述,事發的地下室環境密閉,“門關著,隻有很小的窗戶”,且小衛當時佩戴著口罩,僅一人獨自作業,無人巡查,這種在通風極差環境下的長時間作業,被認為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關鍵原因。“事發治療期間,包工頭劉某給了家屬3萬元用於小衛的治療,之後便表示‘沒能力再管了’。”王先生說,家屬們現在也不知如何是好,希望這件事盡快有個著落,也希望這類的悲劇不再重演。

記者了解到,小衛是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勞動村人,家中除了妻子及兩個孩子外,還有71歲的母親,作為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小衛常常外出務工,其中主要以刷地坪漆為主。“娃孝順,人勤快,在村上名聲一直挺好。”一位同村居民說,出事後,全村近百戶人家第一時間自發捐款,共計籌得5萬多元善款,遺憾的是沒能留住小衛。

“25號晚上,我發消息打電話,他一直沒回消息,我當時很著急,但不知道他是誰叫走的,也安慰自己,想著他是不是幹活累的睡著了,家裏還有兩個孩子也需要我照顧。”小衛的妻子說,丈夫出門前曾給她說過要去工地幹活,大概兩三天時間就回來……

10月9日下午,記者前往事發小區了解相關情況,物業人員稱會有專人對接采訪,現場無法告知。此外,記者聯係到施工負責人劉某,對方稱有事不便答複,截至發稿前均無回複。家屬表示,目前警方已介入。

  什麽是“苯”?如何防範?

  專家:重要的化學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這些從送檢油漆中發現的甲苯、二甲苯等物質,究竟對人體有何種具體的危害?為何在密閉空間內其危險性會急劇倍增?

西安理工大學應用化學係副教授寇融巍介紹,苯及其衍生物是常見的重要化學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因其揮發極快,常藏身於日常生活中,常見於裝修中的油漆、塗料、膠粘劑,新家具釋放的氣體,以及汽車尾氣、箱包中,是許多工業生產和日常用品中不易察覺的有害成分。

“苯中毒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中毒發生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苯時,會出現頭暈、惡心、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而危害更大的是慢性中毒,它因長期低劑量接觸所致,初期症狀隱匿,表現為持續乏力、記憶力減退,隨後可能引發牙齦出血、皮膚瘀斑、免疫力下降,嚴重時損傷造血係統,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白血病。”寇融巍說,生活中苯的常見場景包括裝修施工、家具製造等職業環境,以及新居裝修後立即入住、長期吸煙或被動吸入二手煙等日常生活場景。

寇融巍提醒,防範苯中毒需多管齊下:在源頭上,優先選擇水性漆、環保膠粘劑等無苯或低揮發性產品;在新裝修場所必須充分通風數月以上才可入住,並可配合使用空氣淨化器;在個人層麵,接觸油漆、化學品時務必佩戴防專業口罩,並堅決戒煙、避免二手煙。同時,職業人群需嚴格使用單位提供的防護設備,一旦出現不明原因乏力或出血傾向,應及時就醫排查。

  相關鏈接

  未經培訓鐵罐車內刷漆死亡 親屬獲賠70萬

據媒體此前報道,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這樣的案例——2017年4月底,劉某林答應以1500元的價格,為王某的東風牌貨車上焊製的鐵罐塗漆,用於盛裝橡膠水。

同年5月20日22時許,王某安排司機根據劉某林的引領,將車輛開至保養基地西側馬路邊。23時許,劉某林在未按照有限空間作業要求通風、檢測等準備工作情況下,組織未經過有限空間作業培訓的易某、曾某、劉某慶3人,對儲槽內壁進行塗刷油漆作業。作業現場使用的天那水、油漆、防毒麵具、滾筒等材料及工具由劉某林購買並供易某等3人使用。易某等3人在儲槽內塗刷油漆約幾分鍾,隨後爬上儲槽頂部休息,然後又重新進入儲槽內塗漆。幾分鍾後,易某等3人均暈倒在儲槽內。劉某林發現後,與易某的朋友一起對他們進行施救。不久,119救援人員也到達事故現場繼續進行救助。

經鑒定,易某符合在含有因苯、甲苯、二甲苯、氨等多種揮發性毒性物質的相對狹小密閉環境中,發生中毒性窒息死亡,經120醫務人員現場搶救無效死亡;劉某慶、曾某的傷情構成輕微傷。經檢測,易某進行刷漆作業的2#儲槽內的甲苯和二甲苯均超標,甲苯濃度是國家標準的1.7倍,二甲苯是國家標準的1.58倍。事發後,王某向易某的親屬支付賠償金70萬元。

秀英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林在組織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導致1人死亡、2人輕微傷的重大傷亡事故,其行為已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依法應予懲處。鑒於王某已向易某的親屬賠償經濟損失,可對劉某林酌情從輕處罰。

  工人打翻膠水中毒亡 勞務公司賠償140萬

  膠水生產者難逃連帶賠償責任

因施工中意外打翻膠水,暴露在刺激性異味環境中,最終導致死亡,某某勞務公司賠償死亡工人140餘萬元,而經審理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2023年判決——膠水生產者及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向某某勞務公司連帶支付賠償金559558.51元。

據了解,案件原告方為某某勞務公司,被告方則包括金牛區某甲建材經營部(簡稱“某甲經營部”)等單位。

2019年12月27日,成都某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與某甲經營部和某乙經營部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根據合同,他們從某甲經營部購買了由某某塗料公司生產的某甲牌UPVC排水管專用連接劑(簡稱“某甲膠水”),同時從某乙經營部購買了由某某商行生產的某乙UPVC排水管專用粘接劑(簡稱“某乙膠水”)。這些膠水被用於某某勞務公司承包的某某項目施工中。

2021年11月20日,某某勞務公司的工人朱某某在室內施工過程中意外打翻了膠水,導致他暴露在有刺激性異味的環境中長達4-5小時。下班回家後,朱某某開始出現惡心嘔吐症狀,嘔吐次數達到6-7次。隨後,2021年11月21日,朱某某被緊急送往巴中市中心醫院。醫院以“意識障礙待診,有機物中毒?”為由將其收入ICU進行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朱某某於2021年11月29日轉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繼續治療,並在2021年12月14日出院。出院時的診斷包括:中毒性腦病、精神行為異常等。緊接著,朱某某於2021年12月14日轉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接受治療。然而,不幸的是,朱某某的病情並未好轉,最終在2021年12月28日去世。死亡診斷包括:中毒性腦病、中樞性呼吸衰竭、顱內高壓、腦水腫、腦疝等。

事故發生後,某某勞務公司向受害人家屬支付了包括賠償金、撫恤金、訴訟費、鑒定費等在內的各項費用,總計達到了1401095.05元。

隨後的相關鑒定發現,“某甲膠水”和“某乙膠水”中均檢出了1,2-二氯乙烷。而朱某某死前的臨床表現符合《職業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診斷標準》(GBZ39-2016)中急性1,2-二氯乙烷的診斷原則。因此,鑒定結論為朱某某中毒死亡與其所使用的膠水存在關聯性。

基於以上情況,某某勞務公司認為某甲經營部、某乙經營部作為缺陷產品的銷售者,以及某某塗料公司、某某商行作為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應對因產品缺陷導致朱某某死亡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案涉膠水的標簽上警示說明不足,未充分履行提醒警示義務,因此存在缺陷。法院最終確認,因產品缺陷造成原告方的財產損害範圍總計為932597.51元,其中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交通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同時,法院也認為原告方在事故中存在過錯,應自行承擔部分損失。經過綜合考慮,法院最終酌定由被告方連帶賠償原告方損失的60%,即559558.51元。

最終,法院判決甲、乙膠水生產銷售方某某塗料公司、某某商行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某某勞務公司連帶支付賠償金559558.51元。

  家裏還有哪些東西可能引發中毒

  ■長期使用含鉛的錫壺溫酒

今年5月,浙江東陽市人民醫院接連收治了兩例鉛中毒的患者,血鉛值均超正常值4倍以上!而導致他們中毒的元凶,竟是源於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用品或行為習慣。

何先生是持續腹痛了20餘天後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他的全血鉛離子高達790μg/L(正常值<200μg/L)。進一步追問病史,發現原來他長期使用含鉛的錫壺溫酒。據內分泌科麻嘉瑜醫生介紹,鉛遇酸遇熱加速釋放,長期飲用導致慢性鉛中毒,引發了劇烈腹痛和腸道功能紊亂。

  ■回收及儲存蓄電池

陳先生也在醫院被診斷出了鉛中毒,不過他中毒的原因更為離奇——有蓄電池回收及儲存的習慣。

據胃腸外科醫生介紹,日常生活中如果對蓄電池使用、回收不當很容易引起鉛中毒。鉛中毒途徑可以有: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攝入、皮膚接觸等。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嚴格遵循蓄電池使用和回收操作,減少鉛的泄漏和揮發,防止鉛汙染環境。 據新民晚報、合肥晚報等

  律師說法

  家屬應固定關鍵證據

  為責任認定提供依據

華商報《法治周刊》專家庫成員、陝西豐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朱長江表示,這起悲劇不僅讓家屬陷入悲痛,也再次敲響了安全生產的警鍾。目前事件尚未塵埃落定,但其中涉及的責任認定與維權問題亟待厘清。

朱長江認為,從目前信息看,此事件可能涉及多方責任主體。首先是雇主(包工頭)責任,作為直接雇傭者,區別於勞動關係中勞動者需接受用人單位管理,遵守規章製度,服從工作安排,具有較強的人格和經濟從屬性等特點,雇傭關係中雇員與雇主之間無明顯管理與被管理關係,雇員自主安排工作,雇主更關注勞務成果。從廣義上講,雇傭關係可以視為勞務關係的一種特殊形式。參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上述案件中,包工頭劉某有義務提供安全的作業環境、合格的產品和必要的防護設備。密閉空間作業未安排通風設施、無人監護,可能涉嫌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需承擔主要責任。”朱長江說,此外,若業主明知地下室通風極差仍要求施工,未盡到相關注意義務,也可能需承擔部分補充責任;若檢驗證實送檢油漆中含有超標或未明確標識的有毒成分(如甲苯、二甲苯),生產或銷售方可能需對產品質量問題負責。

朱長江建議,家屬應固定關鍵證據,妥善保存油漆檢測報告、醫院診斷證明、工錢結算記錄、監控錄像及證人證言,為責任認定提供依據;申請行政調查,可向應急管理部門報案,參照安全生產事故調查流程,推動對作業環境、設備合規性的專業核查;啟動法律程序:在警方調查基礎上,可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主張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若存在勞動關係爭議,可先通過仲裁確認關係,再申請工傷認定。家屬可向工會或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幫助,降低維權成本。

“這件事也帶給我們安全警示。”朱長江提醒,施工過程中,雇主需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原則,密閉空間必須配備通風與監測設備,嚴禁單人無監護作業;施工人員應拒絕危險作業,佩戴專業防護器具,出現不適立即撤離就醫;業主應選擇合規施工方,要求使用環保材料並監督安全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