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投資失敗,家族企業破產,十億身家轉頭空。朋友轉身離去,夫妻分道揚鑣,曾穿梭於名利場的“我”,被推到了重生試煉場。為維持生計,我和現任丈夫創業開起了咖啡店——這一次,我要親手掙回自己的人生。
這條與短劇劇情高度雷同的微博熱搜,實為短視頻博主“負家千金”的真實故事。就在9月,她接受前新世相資深編輯采訪,分享自己的破產生活,給群眾吃了瓜、給自己漲了粉。

而早在此次“負家千金”走紅前,“破產”就已成為起號密碼,在圖文和短視頻均享有流量。最開始,還隻是真正的破產有錢人,講述他們急轉直下的失意人生,為圍觀群眾提供一點茶餘飯後的談資。到如今,留學生、中產家庭、乃至普通打工人都紛紛下場,試圖分一碗“破產飯”。
當炫富變得充滿風險,“破產”敘事能否取而代之?無論如何,這大概總能提供一點安慰:破產了不用怕,先掏出手機拍下來。

在“負家千金”被送上微博熱搜之前,她的創作生涯早就在小紅書開啟。隻不過,她的往期內容側重時尚生活,主要是向粉絲展示當初衝動消費買來的各種“戰利品”,帶領網友重溫“經濟上行”的殘影。
這是“真”破產博主的共性。在他們的黃金時代,本人或家族真正富過,有過一擲千金的豪氣。破產之後,他們窮得隻剩下一整牆的限量愛馬仕和滿車庫的超跑豪車。就比如“負家千金”,雖然已經變賣過很多包包、首飾填補家用,但手裏也還有不少翡翠玉石之類的貶值奢侈品。低價賣出可惜,索性留下給自己提供情緒價值。

拜物聖經也就成為其創作之源。“負家千金”便將這些奢侈品作為道具,結合消費文化、曆史背景來給粉絲做時尚、藝術科普。也有破產富二代教網友如何選擇保值的跑車,從專業角度分析二手市場行情。這都是真金白銀買出來的經驗,他們來當時尚博主、帶貨博主,自然具備一定可信度。
這條賽道至今無人超越的真神,當屬章小蕙。在“破產”界深耕數十年,“破產”形象深入幾代人心。當年與鍾鎮濤離婚後,她就給雜誌寫時尚專欄,後來還開過二手店。2018年,章小蕙走到線上,開始在微信公眾號活躍。後來轉戰小紅書做直播帶貨,混得風生水起。
章小蕙是真正的戀物主義者,即便當年背負巨額債務差點破產,也沒能降低她對消費的熱情,也因此形成了更加係統化的內容輸出。相形之下,絕大多數年輕破產博主是為了消費而消費,至多能分享一些碎片化心得,還沒人能做到章小蕙那樣的高度。

簡言之,起號可以,大火很難。供職於MCN機構的劍英(化名)告訴硬糖君,他們之前就關注過負家千金,但觀望後沒有簽約,因為覺得她的情緒不夠飽滿。“缺乏分享的熱情,太淡了,這樣沒辦法調動粉絲。她寧願創業賣咖啡,也沒有選擇奢侈品服務行業,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這次意外走紅,或許給“負家千金”帶來了新機會。她現在已經把進度條拉到“創業”新階段,跟大家分享開店相關話題。相較以前,內容的大眾性和豐富度都有所提升。與此同時,“負家千金”也在嚐試直播,盡可能地維持熱度。
但站在專業創作者的角度,“負家千金”的轉型還是慢了點。據劍英介紹,除真富人奢侈消費派,破產博主目前還有兩大流派:留學生派和中產家庭。MCN機構一般會直接簽下具有爆款潛質的賬號,雙方合作走分成模式。“這裏麵真正擁有過億資產的少之又少。祖上富過的可能還要體麵,沒辦法完全放平心態做博主。”
雖說都曾在華麗國度浮蕩流盡冷汗,但破產三大流派的創作側重點各有不同。真千金仍在記錄破產後的生活方式、舊日夢影,留學生已經走上極限求生、集思廣益路線——爸媽突然被限高,自己學費、生活費沒著落,發帖求助到底該怎麽辦,然後一步步開始做重啟人生的主線任務。

中產破產則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夫妻雙雙失業是“破產頂配”,他們的永恒話題是如何調整心態、降本增效。而無論哪種,其內容的最終歸宿,都可以是職場和情感。
最讓硬糖君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普通打工人也能蹭上“破產”的話題紅利。什麽月薪三千被辭退、小鎮青年“破產”後的迷茫與自我成長。不是,咱何以言“產”?這不事前事後都是無產階級接班人麽!

目前來看,“負家千金”所代表的真破產博主,對大眾最具吸引力的其實不是物質是心態。在小紅書,她堅持更新的奇葩奢侈品係列,雖然積累了一定熱度,但流量遠不如一條抖音采訪視頻。隻有通過更直觀的對話,那種曆經風雨後的心態變化才能充分展現,這也是旁人最感興趣的東西。

大量新粉絲跑去關注“負家千金”的賬號,也拋出了更多大眾感興趣的話題。其中最高頻的提問就是破產後的人際關係變化,以及如何養成更穩定的內核。走上坡路是人捧人高,走下坡路是世態炎涼,這種最通俗的道理,細節卻是百品不厭的。
比如最近的熱播劇《許我耀眼》裏,女主因身份造假選擇離婚,失去丈夫的資源後,她也不得不辭掉主持人的工作,從小主播幹起。而直播公司老板得知她是豪門“棄婦”,第一時間表示,隻要她願意分享點闊太太的八卦私生活,立馬就能升職加薪。
劍英的團隊也觀察到,近兩年熱門內容的最大共性就是“撕裂感”,隻要願意把任何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就能收獲流量。這東西可以是財產、愛情、職場等等,離婚測評博主韓安冉的流量根基也在於此。

相較而言,“負家千金”還是傳統自媒體思維,仍講究輸出有質感的內容。而以起號為目的的破產創作者則不同,他們唯一追求的就是:一種內容,多種詮釋。人設都是被奪走氣運的天之驕子,但調動的情緒完全不同,粉絲群體也因此各有差別。
在破產留學生賽道,“聽勸”是最好的人設濾鏡。他們開啟重生劇本的同時,就要交出人生的主導權,通過“我現在應該怎麽做”、“我要如何過普通生活”來留出共創空間,給熱心網友教人做事的機會。這既能極大提升粉絲互動性,也能從評論區直接汲取創作靈感。

破產中產則更適合走利他路線。劍英團隊正在運營的一個相關賬號,前期憑借丈夫大廠失業、妻子身懷二胎、豪宅低價拋售、重返老家打怪的連續劇情,已在全網積累十多萬粉絲。接下來,他們計劃讓該賬號向職場賽道轉型,專教年輕人如何擇業、麵試、做自媒體等,同步推出相關付費谘詢服務。
總之,家長裏短雖然吸睛,但如果情節本身缺乏變化,觀眾看多了也會膩。粉絲達到一定量級後,破產賬號必須向更大眾娛樂或更垂直變現的方向靠攏。
當然,任何流派的破產博主都必須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你最好在人設中直接摻雜一些明顯瑕疵,來強化這種“討厭”。就比如,互聯網對“中產”的定義是最模糊的,你隻要擁有一些條件就可以自稱中產。但這個過程中,你又要含糊地暴露自己其實沒有達到中產水平。網友自然就會圍繞這一點不斷討論、乃至互撕。
取材自真實生活的短視頻,都是讓吃瓜群眾看《楚門的世界》。人們熱衷尋找“穿幫”鏡頭,這種自證“心明眼亮”的尋找過程,本身就能激起強烈的表達欲和勝負欲,成為流量源泉。

很長一段時間裏,廣大網友都對炫富內容更感興趣,故而催生了王紅權星、玲子等一眾豪門網紅。我們其實鮮少看到深入探討由富轉貧的內容。
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高調、精致的生活雖然能讓普通人驚歎,但炫富網紅也要接受更嚴苛的道德審判,任何舉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加之監管、平台整頓炫富內容,炫富起號已變成一件高風險、低性價比的事。

於是,哭窮又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不過,這種創作也有限製。咱普通老百姓大多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突然出來哭訴日子難過,實在也缺乏賣點。若隻想圍觀平凡生活,我們看自己就足夠了。
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創作者最先等到了他們的春天。以小英、有金夫婦為代表的農村網紅,本身生活條件艱苦,且都是能把苦日子過出花來的人,展現出來的旺盛生命力讓人欲罷不能,收獲了數百萬乃至千萬粉絲的喜愛。複製農村網紅,也曾是熱門的起號方式。
現在,流量終於輪到了破產博主。其實從2021年開始,“破產”賽道就已經在直播間起勢,羅永浩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在他之後,許多老板、企業家也試圖複製這條路徑,以拯救自己瀕臨破產的公司和品牌,例如鍾薛高創始人。

這些非常規破產網紅的特殊性在於,他們本身已具備一定知名度,更容易熬過冷啟動階段。而2024年,新一批富二代、留學生、中產家庭的加入,才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內容趨勢,吸引了更多創作者與MCN機構前來布局。
說到底,當階層流動放緩,年輕人更願意相信一代人的拚搏,比不過幾代人的積累。人們潛意識裏認為貧窮是一種難以改變的命運,因而更欣賞那些生在“羅馬”的少爺小姐。豪門網紅,便是網友窺探上流社會的窗口。
但最近兩年,有錢人親手揭下了自己的神秘麵紗,吃瓜群眾發現,他們的姿態遠不如想象中優雅。從黃楊鈿甜的“天價耳環”風波,到虞書欣遭遇的“真假滬上公主”質疑,種種爭論至今未休,反映的正是大眾情緒的微妙轉變。
那麽問題來了,“羅馬”坍塌之後會是怎樣?
在短視頻裏,破產博主們脫下華服、穿上短衫,用登高跌重的人生來撫平普通人的焦慮與不甘。硬糖君不止一次刷到,網友在看完破產博主的內容後,真情實感地寫下小作文感慨:“人生真的不會輕易完蛋,比起大起大落,我突然能接受爸媽平凡、自己平凡了。”

追捧豪門網紅或破產博主,或許都是同一種“恐弱”心理的變體,害怕自己過不上那樣的人生,也害怕自己過上那樣的人生後又失去一切。如果都是起號的方式,硬糖君倒是更願意看破產題材,努力與生活周旋的樣子終究更加可愛——沒錯,說的就是《破產姐妹》卡洛琳。
by 劉小土,From 娛樂硬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