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河南鄭州中牟新區第三高級中學舉辦的一場“家校共育”活動,在短視頻平台引發軒然大波。畫麵中,多名家長跪在操場地麵上,學生疑似蒙著眼睛、被攙扶著從家長背上“踩過”。音樂聲、哭泣聲、掌聲交織在一起,這原本旨在“喚醒孩子感恩之心”的活動,被網友稱為“愧疚式教育”的荒唐一幕。
學生們疑似被蒙上眼睛、在老師和同學攙扶下從家長背上經過
據校方10月6日晚發布的情況說明,9月30日,該校高一年級在教師節前夕開展“家校共育·感恩教育”活動。部分班級在“取得家長同意”的前提下,設計了“親子互動”環節,希望讓學生感受父母的辛勞、激發感恩情感。
然而,活動現場的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後,畫麵內容令無數網友震驚。視頻顯示,十餘名家長整齊跪在地上,一些人背上鋪著墊子,學生們疑似被蒙上眼睛、在老師和同學攙扶下從家長背上經過。有家長明顯表情僵硬,部分學生則在摘下眼罩後情緒崩潰。據目擊者稱,活動現場播放著煽情音樂,還有主持人朗誦“爸爸媽媽,我愛你”的台詞。
有一段畫麵顯示,一名女學生摘下眼罩後才意識到自己剛剛“踩”的是父母,當場泣不成聲。
這一幕讓許多網友感到憤怒:“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該建立在羞辱家長的前提上。”
部份學生在摘下眼罩後情緒崩潰
短短數小時內,“家長跪成一排被學生踩踏”迅速登上熱搜。有網友指出,這類“感恩教育”往往披著道德的外衣,卻在無形中製造情緒綁架。學生蒙眼踩過父母的背,是為了“感恩”?還是製造“負罪感”?這不是教育,而是一種情感操控。
不少家長也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憤怒與反思。“如果我孩子的學校要求我下跪,我不會同意。這種教育方式隻會讓孩子感到恐懼或愧疚,而不是懂得感恩。”
也有少數家長表示,自己參加活動前被提前“征求意見”,以為隻是親子互動,卻沒想到會有如此極端的形式。“我們當時也很尷尬,但老師說是課程環節的一部分,不想讓孩子難堪,就配合了。”
少數網友在了解到這起感恩教育活動後表示:“很形象,就是現在家庭教育的形式體現,讓學生們切實體會到了是踩在父母肩上,是父母托舉著他們成長的。”不過也有網友反駁道:“子女是踩在父母肩上成才的是一種比喻,不是真的搞出一次踩在父母身上的活動。”
網友們的評論(圖源今日頭條評論區截圖)
10月6日晚,鄭州市中牟新區第三高級中學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說明”並向社會公開致歉。聲明中寫道:“活動初衷是加強家校溝通,增進親情與感恩意識,但在具體環節設計上考慮不周,部分形式不當,造成了誤解和不良影響。對此,我們深表歉意。”
校方還強調,活動是在個別班級中、在“部分家長同意”後開展的,並非全校統一安排。學校表示,今後將“認真反思,嚴格規範各類教育活動形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記者從中牟縣教育局獲悉,教育局已接到學生家長投訴,並介入調查。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已將情況上報並要求學校提交詳細報告。
鄭州市中牟新區第三高級中學發布的“情況說明”
這場“感恩教育”活動的初衷,也許是希望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然而,當感恩被“儀式化”甚至“戲劇化”,教育的真誠就容易被形式掩蓋。
近年來,國內類似“感恩課堂”“跪母謝恩”事件屢見不鮮。2019年,江蘇某中學曾要求學生在操場上集體向家長下跪行禮;2021年,四川一小學組織學生給父母洗腳、痛哭懺悔,也曾引發爭議。有教育學者指出,這類活動往往出於“情感教育”的良好願望,卻在執行中失去理性,變成“煽情教育”或“愧疚教育”。
截至目前,中牟縣教育局的調查結果尚未公布,涉事學校已暫停類似活動。“真正的感恩教育應建立在平等與理解的基礎上。”有從事教育研究的業內人士表示,“讓孩子用行動去分擔家務、陪伴父母、理解他們的辛勞,比製造一次集體流淚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