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文章來源: 老孫薦讀 於 2025-10-04 23:08: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接連聽到兩件事情:

我的一位學生,前一段時間做留守兒童研究。最近她告訴我,我研究著研究著,突然發現留守兒童沒有了。為什麽?因為他們的父母在外地找不到工作,都回家了。這樣,留守兒童自然就不存在了。

還有一位朋友家的阿姨,前些天回了一趟農村,回來後這位阿姨感歎說,他們村的農民現在感覺生活壓力挺大的,負擔挺重的。很多農民家裏的經濟情況都不是很好。

聽到這兩件事,心情有點沉重。在過去的幾年中,雖然也知道經濟的情況不好,但接觸的更多是做企業的朋友,至少是城裏人,而農村的情況接觸的不多。現在看,應當關心關心農村的情況了。

總的背景是,現在靠地吃飯,已經越來越沒有可能。2025年的數據顯示,小麥收購價每斤1.3元,玉米1.2元,與10年前幾乎持平,而同期化肥價格上漲40%,柴油價格上漲60%,種子價格翻倍。河南的一位農民算賬:一畝小麥總成本約1200元,畝產1000斤,收入1300元,淨利僅100元,"連進城打工三天的工資都不如"。

種糧虧本已經不是個別的現象。河南周口的一位種糧大戶計算,畝產1100斤小麥,扣除地租、化肥、機械成本後,每畝淨虧83元。

從表麵看,種糧虧本的直接原因是農資價格持續攀升。全球化肥價格在2023年暴漲後,2025年國內尿素價格仍維持在2800元/噸高位。河北邯鄲一位農民的賬本顯示:複合肥價格從2020年的120元/袋漲至180元/袋,農藥每畝增加35元,柴油春灌用油成本翻倍。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追問下去,事情比這個複雜。即使沒有農資價格的攀升,農民就能靠種地維持生計嗎?答案是,也不太可能。

在本世紀的前十年,農民的生活曾經一度有明顯改善。當時我到貴州去,農民反映最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農業稅和其他一些收費取消了,二是新農合的推廣使農民得到實惠,三是打工收入的增加。其中後者是更主要的因素。

資料顯示,從 2005 年到2010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從1175 元增至2431 元,年均增長 15.7%,占總收入比重從 36.1% 提升至 40.2%。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農民家庭翻新了房子,購買了家電,有的甚至購買了小汽車。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也從 2005 年的 45.5% 降至 2010 年的 41.1%。

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是這些年農村狀況改善的根本原因。202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9973萬人,2025年接近3億人。但在最近幾年間,尤其是從2023年到2025年農民工失業返鄉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過去的幾年裏,受衝擊最大的是建築業和製造業,分別減少近1000萬和數百萬工作崗位。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民工。

在這當中,有些人回到家鄉後,自己創業,而且從統計的人數看,規模還不小,但實際效果與表麵數字有很大出入。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久經風浪的企業家們都很難掙錢,這些返鄉創業者又會有多大空間?

關於農民工就業機會減少的原因,這裏要多說幾句。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的討論了。大家說得比較多的,我就不說了。我在這裏想特別強調下麵這兩點:

一是住宿餐飲等服務業的蕭條。我們都知道,住宿餐飲這樣的服務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強。但在最近的幾年中,這些服務行業的情況非常不樂觀。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1—6月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表明,5135家法人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2%,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7%。尤其是住宿業的1613家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3%,利潤總額僅5980萬元,降幅達92.9%,平均下來,上半年每家隻賺了37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來自農村務工人員就業機會的減少,就可以想象了。

二是自動化替代。現在,很多生產領域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被機器和智能設備所取代,特別是製造業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力被排擠被淘汰的現象與日俱增,而且將來還會更加嚴重。

農民工失業的直接影響是農民貨幣收入的減少。某勞務輸出大省測算,該省100萬農民工失崗返鄉將直接造成農民人均減收70元;若全年不能再就業,將使全省農民人均減收430元。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這裏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農村人口的老齡化。

要知道,我國農村老齡化程度是顯著高於城市的,而且呈現加速深化趨勢。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村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23.81%,比城鎮高出7.99 個百分點。這一結構性差異在 2025 年進一步擴大,農村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過20%,空巢率高達62%,遠超城市的 45%。

老齡化的加重,直接造成兩方麵的問題。

第一,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障問題。2025年,城鎮職工月均養老金為3200元,而農民僅240元,差距達14倍。新農合醫保報銷比例僅50%-70%,且許多藥品不在目錄內。"攢了十年的養老錢,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狀況並沒有根本改變。

第二,以地養老越來越不現實。首先是前麵說的,種地不掙錢。其次是前麵說過的,農村空巢率高達62%,遠超城市的 45%,部分農村地區空巢老人比例高達70%,而且許多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失能率遠高於城市。三是這些老年人年事已高,勞動能力越來越差。有數據顯示,70%的農村70歲以上老人仍在務農。但再過幾年呢?

除了老齡化之外,農民負擔重的另一個因素是教育。 現在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普及率不斷提高,讓農村家庭讀書成為最重的負擔。有人計算,一般一個農村孩子的教育費用在5萬元左右,基本是一個農民家庭兩個勞動力5年以上的收入。

說到這裏,有朋友可能會說,您別光說問題啊,有什麽辦法嗎?

老實說,一個退休老頭能有什麽辦法?寫這篇文章也無非是呼籲這個問題應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因為首先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擺在什麽樣的位置上。

應當說,這些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部門已經出台了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有關專家也提出不少的政策建議。但基本的狀況仍然沒有根本扭轉。

所以我說關鍵的問題,還是我們要把這個問題擺在什麽樣的位置上,是思路的問題。

據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張翼建議未來十年中央財政每年投入3000億元,將基礎養老金提升至500元/月。全國人大代表盧慶國建議將參與新農保的農民養老金標準提高至500元/月。 全國人大代表侯二河提議提取央企利潤的5%設立"農民養老補償基金"。

這些具體的建議在現實中是否可行,我不知道,但我想,這些建議體現了一個東西,我們的思路是應該有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裏與國王見麵秘密內容泄露 威廉繼位將集中清算
馬斯克曬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練功夫 招式精準應對
中國國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溫柔陷阱”從天而降
王誌安:隻要能解封,“讓我喊台灣獨立萬歲都可以”
清華登頂多項全球計算機科學榜 “衝擊美國主導地位”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警告川普政府!若援烏"戰斧飛彈"俄美關係全麵升級
美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將辭職信曝光
川普授權!向芝加哥部署300國民兵,解決"失控犯罪"
“China Travel”火爆背後,3500萬外國遊客的難題
特朗普想上1美元紀念幣 美國教授:過不了法律這關
加薩女性被逼"用肉體換食物"!性侵惡狼竟全是救援人員
政府關門危機持續,加州州長呼籲民主黨堅定立場
川普:以色列同意撤軍線,哈瑪斯確認後停火將立即生效
聯邦法官暫時阻止特朗普在波特蘭市部署國民警衛隊
知名網紅在攀岩時失足墜崖,直播間觀眾目睹墜亡瞬間
五角大廈人事風暴!美防長再出手「開除海軍幕僚長」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諾貝爾和平獎10日揭曉!專家:川普得獎機會渺茫
全球最大的實體書城剛開業,國慶期間麵臨"毒氣"爭議
特朗普前丈母娘過99歲生日,伊萬卡和弟弟為她祝壽
土耳其總統:哈馬斯已做好和平準備 一扇“機會之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老孫薦讀 2025-10-04 23:08:53



最近接連聽到兩件事情:

我的一位學生,前一段時間做留守兒童研究。最近她告訴我,我研究著研究著,突然發現留守兒童沒有了。為什麽?因為他們的父母在外地找不到工作,都回家了。這樣,留守兒童自然就不存在了。

還有一位朋友家的阿姨,前些天回了一趟農村,回來後這位阿姨感歎說,他們村的農民現在感覺生活壓力挺大的,負擔挺重的。很多農民家裏的經濟情況都不是很好。

聽到這兩件事,心情有點沉重。在過去的幾年中,雖然也知道經濟的情況不好,但接觸的更多是做企業的朋友,至少是城裏人,而農村的情況接觸的不多。現在看,應當關心關心農村的情況了。

總的背景是,現在靠地吃飯,已經越來越沒有可能。2025年的數據顯示,小麥收購價每斤1.3元,玉米1.2元,與10年前幾乎持平,而同期化肥價格上漲40%,柴油價格上漲60%,種子價格翻倍。河南的一位農民算賬:一畝小麥總成本約1200元,畝產1000斤,收入1300元,淨利僅100元,"連進城打工三天的工資都不如"。

種糧虧本已經不是個別的現象。河南周口的一位種糧大戶計算,畝產1100斤小麥,扣除地租、化肥、機械成本後,每畝淨虧83元。

從表麵看,種糧虧本的直接原因是農資價格持續攀升。全球化肥價格在2023年暴漲後,2025年國內尿素價格仍維持在2800元/噸高位。河北邯鄲一位農民的賬本顯示:複合肥價格從2020年的120元/袋漲至180元/袋,農藥每畝增加35元,柴油春灌用油成本翻倍。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追問下去,事情比這個複雜。即使沒有農資價格的攀升,農民就能靠種地維持生計嗎?答案是,也不太可能。

在本世紀的前十年,農民的生活曾經一度有明顯改善。當時我到貴州去,農民反映最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農業稅和其他一些收費取消了,二是新農合的推廣使農民得到實惠,三是打工收入的增加。其中後者是更主要的因素。

資料顯示,從 2005 年到2010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從1175 元增至2431 元,年均增長 15.7%,占總收入比重從 36.1% 提升至 40.2%。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農民家庭翻新了房子,購買了家電,有的甚至購買了小汽車。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也從 2005 年的 45.5% 降至 2010 年的 41.1%。

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是這些年農村狀況改善的根本原因。202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9973萬人,2025年接近3億人。但在最近幾年間,尤其是從2023年到2025年農民工失業返鄉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過去的幾年裏,受衝擊最大的是建築業和製造業,分別減少近1000萬和數百萬工作崗位。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民工。

在這當中,有些人回到家鄉後,自己創業,而且從統計的人數看,規模還不小,但實際效果與表麵數字有很大出入。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久經風浪的企業家們都很難掙錢,這些返鄉創業者又會有多大空間?

關於農民工就業機會減少的原因,這裏要多說幾句。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的討論了。大家說得比較多的,我就不說了。我在這裏想特別強調下麵這兩點:

一是住宿餐飲等服務業的蕭條。我們都知道,住宿餐飲這樣的服務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強。但在最近的幾年中,這些服務行業的情況非常不樂觀。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1—6月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表明,5135家法人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2%,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7%。尤其是住宿業的1613家單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3%,利潤總額僅5980萬元,降幅達92.9%,平均下來,上半年每家隻賺了37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來自農村務工人員就業機會的減少,就可以想象了。

二是自動化替代。現在,很多生產領域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被機器和智能設備所取代,特別是製造業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力被排擠被淘汰的現象與日俱增,而且將來還會更加嚴重。

農民工失業的直接影響是農民貨幣收入的減少。某勞務輸出大省測算,該省100萬農民工失崗返鄉將直接造成農民人均減收70元;若全年不能再就業,將使全省農民人均減收430元。

孫立平:該關心一下農村了

這裏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農村人口的老齡化。

要知道,我國農村老齡化程度是顯著高於城市的,而且呈現加速深化趨勢。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村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23.81%,比城鎮高出7.99 個百分點。這一結構性差異在 2025 年進一步擴大,農村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過20%,空巢率高達62%,遠超城市的 45%。

老齡化的加重,直接造成兩方麵的問題。

第一,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障問題。2025年,城鎮職工月均養老金為3200元,而農民僅240元,差距達14倍。新農合醫保報銷比例僅50%-70%,且許多藥品不在目錄內。"攢了十年的養老錢,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狀況並沒有根本改變。

第二,以地養老越來越不現實。首先是前麵說的,種地不掙錢。其次是前麵說過的,農村空巢率高達62%,遠超城市的 45%,部分農村地區空巢老人比例高達70%,而且許多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失能率遠高於城市。三是這些老年人年事已高,勞動能力越來越差。有數據顯示,70%的農村70歲以上老人仍在務農。但再過幾年呢?

除了老齡化之外,農民負擔重的另一個因素是教育。 現在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普及率不斷提高,讓農村家庭讀書成為最重的負擔。有人計算,一般一個農村孩子的教育費用在5萬元左右,基本是一個農民家庭兩個勞動力5年以上的收入。

說到這裏,有朋友可能會說,您別光說問題啊,有什麽辦法嗎?

老實說,一個退休老頭能有什麽辦法?寫這篇文章也無非是呼籲這個問題應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因為首先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擺在什麽樣的位置上。

應當說,這些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部門已經出台了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有關專家也提出不少的政策建議。但基本的狀況仍然沒有根本扭轉。

所以我說關鍵的問題,還是我們要把這個問題擺在什麽樣的位置上,是思路的問題。

據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張翼建議未來十年中央財政每年投入3000億元,將基礎養老金提升至500元/月。全國人大代表盧慶國建議將參與新農保的農民養老金標準提高至500元/月。 全國人大代表侯二河提議提取央企利潤的5%設立"農民養老補償基金"。

這些具體的建議在現實中是否可行,我不知道,但我想,這些建議體現了一個東西,我們的思路是應該有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