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財經,作者: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文章摘要
王健林因萬達集團1.86億元強製執行被限高消費,凸顯萬達巨額債務問題。債務源於2016年港股退市對賭協議失敗,累計數百億。萬達頻繁折價出售萬達廣場等核心資產回血,但股權凍結加劇融資和流動性困境,高杠杆商業模式在房市下行中崩塌。
• 限高原由:王健林因經濟糾紛被限製高消費,出行生活受限。
• 債務起源:2016年港股退市對賭協議失敗引發數百億回購義務。
• 資產折價拋售:萬達廣場等核心資產打折賣出,加速資金回籠但虧損嚴重。
• 股權凍結效應:多起股權凍結切斷融資渠道,陷資金惡性循環。
• 財務壓力增大:短期借款暴增190%,流動負債近千億加重風險。
• 模式崩塌:高杠杆“以售養租”依賴房市下行失效,麵臨係統性危機。
那個在鏡頭前教育年輕人“先定一個小目標,掙它一個億”的王老板王健林,因為1.8個“小目標”,被限製高消費了。
他曾在很多場合說起萬達廣場是自己的心頭肉,“其他都可放手,唯獨萬達廣場不能”。頻繁割肉卻並沒有換來喘息餘地,不僅王健林背負的沉重債務沒有卸下,現在這位昔日華人首富的日常出行都將受到牽製——通常限製消費令限製內容包括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交通工具、入住星級酒店、旅遊度假等,這意味著他將作別“雲端行宮隨時待命、總統套房提前預留”的奢侈生活。
王健林賣萬達廣場,怎麽就越賣越窮,甚至賣到自己連飛機都坐不起了?

一、“小目標”難倒王健林
王健林此次被限製高消費,背後仍是萬達集團投射的陰影。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製高消費。案件流程顯示,此前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等被強製執行1.86億。

另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4億餘元,執行法院為北京金融法院,立案時間為2025年9月8日。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9月,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內一般貿易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大連合興投資有限公司、王健林共同持股。
對此次被限高,萬達集團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此次是由於萬達下屬項目公司經濟糾紛導致,事實上之前雙方一直在通過多種方式協商解決,我們也正在了解具體情況,本次或因在執行層麵信息不對稱導致。”
這並非大連萬達係公司年內首次被限高。今年7月,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大連萬達集團旗下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春遠被限製高消費,涉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
二、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表麵上,王健林此次被限高與1.86億元的強製執行有關。而這筆數目,隻是萬達債務冰山的一角。
王健林和其商業帝國所麵臨的困境,還得追究到2016年從港股退市後,試圖A股上市並簽署對賭協議。
根據彼時萬達商業與投資者簽署的對賭協議,萬達商業需在港股退市後滿兩年或於2018年8月31日前在內地主板上市。如若失敗,萬達將要支付高達400億港幣進行股權回購。
但直到2017年,萬達仍在A股苦苦排隊,再加上海外項目突遭停貸,2019年萬達的負債一度達到了近3000億元。
麻煩接踵而至。2024年10月,永輝超市起訴大連禦錦貿易有限公司,要求支付36.39億元股權轉讓尾款及違約金,並追究王健林等擔保方的連帶責任,總金額達38.59億元。同月,蘇寧易購申請仲裁,要求萬達集團支付50.4億元回購款,並主張萬達商管承擔連帶責任。
麵對巨額債務償還壓力,萬達集團及其旗下公司近年來不斷通過處置資產來回籠資金。
今年5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一則公示信息顯示,大連萬達商管旗下48家公司股權,將被太盟、高和豐德等機構組成的聯合體收購,接盤方還包括騰訊控股、陽光人壽等。
上述48家公司均是萬達廣場的項目公司,分別位於北京、廣州、上海、合肥、重慶、武漢等一二線城市,涵蓋萬達商業版圖中的核心優質資產。

2025年以來,萬達陸續有7座萬達廣場被零散出售。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最近兩年多王健林已經賣超78座萬達廣場。
事實上,自2017年危機伊始,王健林一直在賣資產,轉手板塊包括萬達文化的旅行社業務、酒店業務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場下行和急於變現的雙重壓力下,萬達出售資產幾乎必然麵臨大幅折價。以前文提到的48座萬達廣場為例,媒體報道稱這筆交易金額或將達到500億元,粗略計算,平均每個廣場價格為10.4億元。
而去年8月,此次資產包中包含的杭州拱墅萬達廣場曾傳出掛牌出售的消息,當時報價為14.8億元,年租金大約1.09億元,整體回報率8個點以上。據媒體報道,去年每座萬達廣場的平均估值在15億元左右。據此計算,此次出售48座核心區域的萬達廣場,可以說是打了“骨折價”。
資產降價賣、債務還不清,股權凍結引發了更致命的連鎖反應。
今年3月份,萬達新增80億元股權被凍結。愛企查風險信息顯示,3月20日,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新增1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80億元人民幣,凍結期限自2025年3月18日至2028年3月17日。
截至目前,大連萬達集團被執行金額約142.93億元,共計有57條股權凍結信息。其中9月以來,共有5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凍結股權145.33億元。
股權一旦被凍結,往往意味著喪失兩個關鍵功能——一是無法抵押融資,即切斷通過股權質押獲取新資金的渠道;二是難以正常轉讓,即使找到買家,凍結狀態下的股權交易較為複雜,大大降低了資產流動性。
眼下,王健林名下有42家公司,僅10家處於存續或者遷出狀態,其餘屬吊銷或者注銷狀態。
外界從萬達商管的財報上可以感受到萬達目前的具體壓力。作為萬達核心企業的萬達商管,近年來還在加大“借錢”力度。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短期借款38.9億元,上年同期為13.39億元,同比增長190.47%;長期借款1064.61億元,較2023年底增加了130.57億元,同比增長近14%。
當季,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400.84億元,應付債券約61.91億元,流動負債合計約914.2億元。
一麵是資產出售的速度難以跟上還債的速度;另一麵是股權陷入越缺錢越被凍結、越被凍結越缺錢的惡性循環。資產流血變現的萬達,債務卻如鐵壁合圍。
三、高杠杆帝國的崩塌
萬達今日的困境,某種意義上是王健林賴以成功的“高杠杆、重資產”商業模型,在時代變遷下的必然終局。
這套商業模式曾經讓王健林登頂首富。萬達傳統的“以售養租”策略,運作的根本邏輯是通過開發銷售住宅等業務產生的利潤,支撐持有和運營萬達廣場等所需的長期投入。
“以售養租”模式成立的前提是,銷售和融資兩條渠道必須時刻暢通。一方麵,住宅市場必須持續火熱,才能保證資金迅速回籠;另一方麵,銀行和金融機構必須願意提供源源不斷的貸款,以支撐新項目的滾動開發。
然而,當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通道,打擊接踵而至。住宅銷售大幅放緩,意味著萬達的現金回血能力驟降。伴隨著金融監管趨嚴、融資渠道收緊,萬達也很難繼續借新還舊。
種種不利因素,讓先前基於市場繁榮預期而累積的巨額債務,成為壓頂泰山。王健林構建的高杠杆帝國,也趨於崩塌。
麵對殘酷現實,王健林尚未停止奔走的步伐。他最近一次公開露麵是今年8月底,據克拉瑪依市融媒體中心報道,8月20日至21日,王健林在克拉瑪依考察招商引資、文旅發展等工作。
外界希望王健林被限消不會是故事的結局。當潮水退去,王健林和他的萬達需要在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規則和市場環境中,重新證明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智慧,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財經,作者: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