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文章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於 2025-09-28 02:09: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波音公司最新同意支付至少5萬美元(約合35.7萬元人民幣),以了結知名“吹哨人”約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家屬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訴訟。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波音支付5萬美元

達成“全麵最終且保密”的和解協議

根據波音周五(9月26日)提交給查爾斯頓聯邦法院、請求法官批準的文件,雙方達成了“全麵的、最終的(不再有後續訴訟)且保密的”和解協議。

並且此和解將撤銷巴尼特本人及其遺產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賠,包括他在去世時仍在進行的案件。

換句話說,就是波音和巴尼特家屬“一攬子”私下和解,徹底了結現有和潛在的所有法律糾紛,之後雙方都不能再就這些事情追責或提告。

需要指出的是,和解的具體條款(包括波音可能支付的額外金額)未予披露。在5萬美元的非正常死亡和解金中,2萬美元將用於支付律師費和相關費用,剩餘款項支付給原告。

根據文件,波音“否認並持續否認公司任何行為”導致了巴尼特的傷害或死亡。

波音還通過郵件告訴媒體:“我們對巴尼特先生的去世感到難過,並在達成這一解決方案之際向其家屬致以慰問。波音在數年前已采取行動審查並處理巴尼特提出的問題。”

截至9月26日收盤,波音股價大漲,報221.26美元,但距離其2019年的高點已經腰斬。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殺”

波音“吹哨人”死亡,警方:自殺

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3月9日,曾在波音工作32年並曝光公司質量控製問題的約翰·巴尼特原定當天出庭指認波音誹謗,卻被發現疑似死於自殺。巴尼特2010年在北查爾斯頓工廠出任質控經理,201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2019年爆料波音生產安全問題。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殺。”——美媒曝出的波音公司退休員工約翰·巴尼特與好友的對話,讓波音周圍的謎團越來越大。

62歲的巴尼特曾經在波音公司工作30多年,長期擔任質量控製經理。他多次爆料客機製造問題和公司內部亂象,被外界稱為波音“吹哨人”。



當地時間2024年3月9日,他被發現死於一輛貨車內,美國警方判定為“開槍自殺”。而在當天,他原本要就一起與波音有關的訴訟案出庭作證。他的律師近日公布的起訴書副本顯示,波音涉嫌多年來“報複”巴尼特,包括調低他的工作績效評分、調離原團隊、列入黑名單等。這不免引起外界的諸多猜想與質疑。

兩個月後第二名“吹哨人”病故

“肺部完全粘住,充滿了大量細菌”

據央視新聞去年5月3日報道,繼約翰·巴尼特在3月自殺後,美國波音公司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問題又一名舉報人喬舒亞·迪安4月30日突發疾病去世,終年45歲。家屬說,兩周前,迪恩突然因呼吸困難就醫並住院,隨後病情不斷惡化,被確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醫生無力回天。



△喬舒亞·迪安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迪安母親稱,迪安突然呼吸困難立刻就醫並住院,醫生在他的肺部發現大量的細菌,肺部幾乎被完全充滿。短短幾天,迪恩的肺進入衰竭狀態,隻能依靠ECMO生命支持機器來完成心髒和肺部的工作。其母親還表示,迪安去世前一天晚上,俄克拉荷馬州的醫務人員對他的肺部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醫生稱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迪恩的肺部被完全粘住了。

據《西雅圖時報》5月1日報道,迪安住在堪薩斯州威奇托市,身體一向很好,生活方式健康,保持鍛煉,也對飲食十分注意。

迪安曾在勢必銳航空係統公司(Spirit)擔任質量檢測員,是最早一批指控勢必銳高層忽視737 MAX機型製造過程存在缺陷的舉報人之一。勢必銳是波音的機身主要供應商,於2005年從波音飛機製造商中剝離出來。

利潤至上+政商勾結

近年來,波音飛機頻頻發生事故。

作為“美國製造”的龍頭品牌,波音公司有上百年曆史。它憑借安全性能和工程實力被視為“美國的驕傲”。其中,波音737、747係列飛機是它輝煌時期的象征。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當別的國家借鑒波音經驗不斷提升製造業水平之時,美國經濟卻“脫實向虛”,把精益求精的工程師文化拋在腦後。分析人士認為,波音公司的生產和製造亂象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原因在於重股票輕質量、領導層更迭頻繁、缺乏問責機製等。



特別是在1997年並購麥道後,波音公司的企業文化發生了改變,從原本信奉“管好質量”變成了“盈利至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外媒近日分析稱,這種過於追求盈利的導向,使波音一味強調成本,給產品質量留下隱患。巴尼特生前曾爆料,波音公司為趕工放鬆品質把控,甚至有員工從廢料箱撿回零件進行安裝。公司內部滋生出一種“隱瞞文化”,把利潤看得比安全更重要,悲劇自然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兩架波音737 MAX飛機分別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亞墜毀,造成346人死亡。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指出,這兩起墜機事件給“航空史上商業飛行最安全的時期”畫上了休止符,也讓波音備受質疑。

今年6月,波音宣布將花費超13億美元和解兩起空難訴訟,含罰款、賠償及整改費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顯示,波音公司5月29日與美司法部簽署不起訴協議,但需承擔三項主要義務:支付總計4.872億美元刑事罰款;向埃塞航空302航班、印尼獅航610航班空難遇難者繼承人或受益人支付總額達4.445億美元賠償金;在協議期內投入4.55億美元用於合規、安全和質量項目,並聘請獨立合規顧問評估整改進展。

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是造成波音飛行問題的深層因素。幾十年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為節省經費,將部分飛機安全認證工作外包給波音等飛機製造商,相當於“把裁判權交到了運動員手裏”。

其中,很多“運動員兼裁判員”還是美國政府前雇員。美國運輸部前監察長夏沃曾坦言,“可能前一天你還在審核飛機,第二天你就為航空公司工作”。為了利益,很多美國政府官員有意在行業審查中“放水”。這也是為何有評論稱,波音“安全門”背後是美式“旋轉門”。2020年,波音公開的內部通訊記錄顯示,部分員工早就知道737 MAX係列客機存在問題,嘲諷這款客機是由“小醜設計、猴子監管”。



不光如此,不少美國前政府官員還甘願成為企業的說客。根據無黨派組織“公開秘密”數據,2023年美國航空運輸行業的遊說資金總額超過1億美元,共有1018名說客,其中65.03%是前政府雇員,排名第一的遊說企業正是波音。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H-1B簽證衝擊“不再執著美國夢” 台籍工程師:看淡
伊朗濃縮鈾去向成謎 “十字鎬山”地下迷城加速擴建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清華出發,劍橋歸來,他28歲回國全職擔任教授!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麻煩不斷!賣了85座萬達廣場後,71歲王健林被限高了
挺加薩"簽證遭秒撤",哥倫比亞總統怒轟:美國違反國際法
丹麥等國指控俄飛行器入侵後,俄外長稱無意攻擊北約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8 02:09:12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波音公司最新同意支付至少5萬美元(約合35.7萬元人民幣),以了結知名“吹哨人”約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家屬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訴訟。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波音支付5萬美元

達成“全麵最終且保密”的和解協議

根據波音周五(9月26日)提交給查爾斯頓聯邦法院、請求法官批準的文件,雙方達成了“全麵的、最終的(不再有後續訴訟)且保密的”和解協議。

並且此和解將撤銷巴尼特本人及其遺產代表提起的所有索賠,包括他在去世時仍在進行的案件。

換句話說,就是波音和巴尼特家屬“一攬子”私下和解,徹底了結現有和潛在的所有法律糾紛,之後雙方都不能再就這些事情追責或提告。

需要指出的是,和解的具體條款(包括波音可能支付的額外金額)未予披露。在5萬美元的非正常死亡和解金中,2萬美元將用於支付律師費和相關費用,剩餘款項支付給原告。

根據文件,波音“否認並持續否認公司任何行為”導致了巴尼特的傷害或死亡。

波音還通過郵件告訴媒體:“我們對巴尼特先生的去世感到難過,並在達成這一解決方案之際向其家屬致以慰問。波音在數年前已采取行動審查並處理巴尼特提出的問題。”

截至9月26日收盤,波音股價大漲,報221.26美元,但距離其2019年的高點已經腰斬。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殺”

波音“吹哨人”死亡,警方:自殺

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3月9日,曾在波音工作32年並曝光公司質量控製問題的約翰·巴尼特原定當天出庭指認波音誹謗,卻被發現疑似死於自殺。巴尼特2010年在北查爾斯頓工廠出任質控經理,201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2019年爆料波音生產安全問題。

“如果我出事,我一定不是自殺。”——美媒曝出的波音公司退休員工約翰·巴尼特與好友的對話,讓波音周圍的謎團越來越大。

62歲的巴尼特曾經在波音公司工作30多年,長期擔任質量控製經理。他多次爆料客機製造問題和公司內部亂象,被外界稱為波音“吹哨人”。



當地時間2024年3月9日,他被發現死於一輛貨車內,美國警方判定為“開槍自殺”。而在當天,他原本要就一起與波音有關的訴訟案出庭作證。他的律師近日公布的起訴書副本顯示,波音涉嫌多年來“報複”巴尼特,包括調低他的工作績效評分、調離原團隊、列入黑名單等。這不免引起外界的諸多猜想與質疑。

兩個月後第二名“吹哨人”病故

“肺部完全粘住,充滿了大量細菌”

據央視新聞去年5月3日報道,繼約翰·巴尼特在3月自殺後,美國波音公司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問題又一名舉報人喬舒亞·迪安4月30日突發疾病去世,終年45歲。家屬說,兩周前,迪恩突然因呼吸困難就醫並住院,隨後病情不斷惡化,被確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醫生無力回天。



△喬舒亞·迪安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迪安母親稱,迪安突然呼吸困難立刻就醫並住院,醫生在他的肺部發現大量的細菌,肺部幾乎被完全充滿。短短幾天,迪恩的肺進入衰竭狀態,隻能依靠ECMO生命支持機器來完成心髒和肺部的工作。其母親還表示,迪安去世前一天晚上,俄克拉荷馬州的醫務人員對他的肺部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醫生稱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迪恩的肺部被完全粘住了。

據《西雅圖時報》5月1日報道,迪安住在堪薩斯州威奇托市,身體一向很好,生活方式健康,保持鍛煉,也對飲食十分注意。

迪安曾在勢必銳航空係統公司(Spirit)擔任質量檢測員,是最早一批指控勢必銳高層忽視737 MAX機型製造過程存在缺陷的舉報人之一。勢必銳是波音的機身主要供應商,於2005年從波音飛機製造商中剝離出來。

利潤至上+政商勾結

近年來,波音飛機頻頻發生事故。

作為“美國製造”的龍頭品牌,波音公司有上百年曆史。它憑借安全性能和工程實力被視為“美國的驕傲”。其中,波音737、747係列飛機是它輝煌時期的象征。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當別的國家借鑒波音經驗不斷提升製造業水平之時,美國經濟卻“脫實向虛”,把精益求精的工程師文化拋在腦後。分析人士認為,波音公司的生產和製造亂象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原因在於重股票輕質量、領導層更迭頻繁、缺乏問責機製等。



特別是在1997年並購麥道後,波音公司的企業文化發生了改變,從原本信奉“管好質量”變成了“盈利至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外媒近日分析稱,這種過於追求盈利的導向,使波音一味強調成本,給產品質量留下隱患。巴尼特生前曾爆料,波音公司為趕工放鬆品質把控,甚至有員工從廢料箱撿回零件進行安裝。公司內部滋生出一種“隱瞞文化”,把利潤看得比安全更重要,悲劇自然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兩架波音737 MAX飛機分別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亞墜毀,造成346人死亡。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指出,這兩起墜機事件給“航空史上商業飛行最安全的時期”畫上了休止符,也讓波音備受質疑。

今年6月,波音宣布將花費超13億美元和解兩起空難訴訟,含罰款、賠償及整改費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顯示,波音公司5月29日與美司法部簽署不起訴協議,但需承擔三項主要義務:支付總計4.872億美元刑事罰款;向埃塞航空302航班、印尼獅航610航班空難遇難者繼承人或受益人支付總額達4.445億美元賠償金;在協議期內投入4.55億美元用於合規、安全和質量項目,並聘請獨立合規顧問評估整改進展。

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是造成波音飛行問題的深層因素。幾十年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為節省經費,將部分飛機安全認證工作外包給波音等飛機製造商,相當於“把裁判權交到了運動員手裏”。

其中,很多“運動員兼裁判員”還是美國政府前雇員。美國運輸部前監察長夏沃曾坦言,“可能前一天你還在審核飛機,第二天你就為航空公司工作”。為了利益,很多美國政府官員有意在行業審查中“放水”。這也是為何有評論稱,波音“安全門”背後是美式“旋轉門”。2020年,波音公開的內部通訊記錄顯示,部分員工早就知道737 MAX係列客機存在問題,嘲諷這款客機是由“小醜設計、猴子監管”。



不光如此,不少美國前政府官員還甘願成為企業的說客。根據無黨派組織“公開秘密”數據,2023年美國航空運輸行業的遊說資金總額超過1億美元,共有1018名說客,其中65.03%是前政府雇員,排名第一的遊說企業正是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