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文章來源: 建設性意見 於 2025-09-27 19:06: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有一個半調侃半嚴肅的說法在瘋狂流傳:

中國不缺牛馬,隻缺驢。

這話是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負責人對媒體說的,看起來還比較權威,但其實是屁股決定腦袋的胡說八道。

真相是:

相比幾十年前,中國驢的存欄量的確是大幅減少了90%以上,從千萬頭降到了百萬頭的規模。但養驢減少的根本原因是市場不再需要那麽多驢,而不是想要驢而買不到。

所謂“中國缺驢”的說法,本質上是阿膠生產企業為不斷抬高阿膠價格而人為編造出來的謊言。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阿膠生產企業一方麵將阿膠塊賣出1000元/斤以上的奢侈品價格,另一方麵卻隻給鮮驢皮原料開出幾十元一斤的收購價格,比驢肉還低得多。養殖戶賣一張驢皮的收入占整頭驢不到30%,阿膠企業卻指望養殖戶為了一張驢皮而花兩到三年養一頭驢,這可能嗎?

之前有幾年,阿膠企業去非洲市場大規模收購驢皮,雖然支付的價格相對中國市場並沒有更高,但相對非洲國家的收入水平來說卻是比較大的一筆現金了,這就導致很多非洲家庭殺驢取皮換取現金,嚴重影響了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現在,很多非洲國家已經禁止向中國出口驢皮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驢皮收購的價格相對足夠高,多的是人願意養驢殺驢,關鍵就是阿膠企業寧願把大部分成本都用於投放廣告,而不願意給到養驢的農戶。

歸根結底,阿膠作為一種典型的智商稅產品,驅動市場靠的是廣告營銷洗腦,而不是驢皮帶來的所謂功效。

現實是,不僅驢皮在中國賣不出好價錢,驢肉也缺乏市場競爭力,所以作為肉用牲畜的驢注定隻能越來越少。

人們幾乎不再用驢來耕地拉磨,也不再用驢來運輸物資,這個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驢肉缺乏市場競爭力又是怎麽回事呢?



這還得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句名不副實的廣告語說起……

這句誇讚驢肉美味的話誕生於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年代,那時候,華北地區的平民想要吃牛肉是極為奢侈的事情,反倒是體型相對小一些、養殖數量多一些的驢偶爾能死一頭給大家開開葷(殺活驢也是極為奢侈的),因此誇讚驢肉的味道也算情有可原。

但實際上,驢肉的味道、口感相對牛肉羊肉和豬肉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優勢,不是說驢肉不好吃,而是並沒有比其他肉更好吃。甚至,煮熟切片之後其實很難分辨驢肉、豬肉和馬肉。別說我們普通消費者了,連驢業協會的工作人員都分不清……



市麵上賣的驢肉火燒,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用馬肉或豬肉(甚至母豬肉)來替代驢肉的,如果不是送去檢驗DNA,很少有客人能用舌頭分辨得出來。

而且大家不覺得奇怪嗎?都在傳驢肉多麽多麽好吃,可是除了驢肉火燒之外,你還知道或者吃過任何一道以驢肉為主要食材的菜品嗎?反正我是沒有的。

養驢雖然成本比豬牛羊略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多少,真要是驢肉特別好吃有明顯的優勢,賣驢肉菜品的餐廳不可能像現在這麽屈指可數。市場反饋早就已經證偽了“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也就剩下華北部分城市還拿它當地方驕傲了。

小結一下:

因為驢肉本身並沒有更好吃,而且養殖的成本較高,所以驢肉的市場需求一直不高,又因為阿膠企業並不願意為驢皮支付更高的溢價,市場對驢皮的需求也無法支撐養殖戶養驢的意願,所以,驢的存欄量也就越來越低了。

中國並不缺驢,隻是阿膠企業想讓你以為中國缺驢而已。

與此同時,中國這些年其實很缺牛肉,確切地說是缺平價優質的牛肉。



如今中國一年需要從海外進口牛肉約300萬噸,大約相當於600萬頭肉牛。作為對比,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如今約等於零。



和大家印象中進口牛肉主打高端市場不同,中國從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進口牛肉的真正原因是這些國家的肉牛養殖成本低,牛肉價格低,即使萬裏迢迢船運過來仍然具備優勢。

順便科普一個冷知識:中國自2001年起一直禁止進口日本牛肉,所以中國餐廳裏所有聲稱是日本和牛肉的,統統都是騙子。

進口牛肉成本低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國家的玉米和大豆成本比中國低很多,牛飼料便宜,牛肉自然也相對便宜。

實際上,中國目前人均牛肉消費量處於一個極低的水平。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中國居民人均每年直接消費牛肉3.1公斤,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不到“窮國”巴西的十分之一。

認真健身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從健康角度來說,吃牛肉就是比吃豬肉更好,中國人的牛肉消費量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不僅缺牛,而且非常缺牛,本質上還是人均耕地麵積太少,支撐不起自己養那麽多牛。

再科普一個冷知識:全世界肉牛的供應其實主要依靠耕地生產的飼料,而不是茫茫大草原。

最後再說馬,中國主要是因為曆史原因,缺少優良的賽馬和騎乘用馬種質資源,但這個距離普通人的生活比較遠,我也懂得少,就不多說了。

總而言之,中國不缺驢,但非常缺牛馬,不要被收割智商稅的阿膠企業給忽悠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清華出發,劍橋歸來,他28歲回國全職擔任教授!
華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將被帶回國
H-1B簽證衝擊“不再執著美國夢” 台籍工程師:看淡
伊朗濃縮鈾去向成謎 “十字鎬山”地下迷城加速擴建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麻煩不斷!賣了85座萬達廣場後,71歲王健林被限高了
挺加薩"簽證遭秒撤",哥倫比亞總統怒轟:美國違反國際法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丹麥等國指控俄飛行器入侵後,俄外長稱無意攻擊北約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建設性意見 2025-09-27 19:06:32



最近有一個半調侃半嚴肅的說法在瘋狂流傳:

中國不缺牛馬,隻缺驢。

這話是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負責人對媒體說的,看起來還比較權威,但其實是屁股決定腦袋的胡說八道。

真相是:

相比幾十年前,中國驢的存欄量的確是大幅減少了90%以上,從千萬頭降到了百萬頭的規模。但養驢減少的根本原因是市場不再需要那麽多驢,而不是想要驢而買不到。

所謂“中國缺驢”的說法,本質上是阿膠生產企業為不斷抬高阿膠價格而人為編造出來的謊言。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阿膠生產企業一方麵將阿膠塊賣出1000元/斤以上的奢侈品價格,另一方麵卻隻給鮮驢皮原料開出幾十元一斤的收購價格,比驢肉還低得多。養殖戶賣一張驢皮的收入占整頭驢不到30%,阿膠企業卻指望養殖戶為了一張驢皮而花兩到三年養一頭驢,這可能嗎?

之前有幾年,阿膠企業去非洲市場大規模收購驢皮,雖然支付的價格相對中國市場並沒有更高,但相對非洲國家的收入水平來說卻是比較大的一筆現金了,這就導致很多非洲家庭殺驢取皮換取現金,嚴重影響了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現在,很多非洲國家已經禁止向中國出口驢皮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驢皮收購的價格相對足夠高,多的是人願意養驢殺驢,關鍵就是阿膠企業寧願把大部分成本都用於投放廣告,而不願意給到養驢的農戶。

歸根結底,阿膠作為一種典型的智商稅產品,驅動市場靠的是廣告營銷洗腦,而不是驢皮帶來的所謂功效。

現實是,不僅驢皮在中國賣不出好價錢,驢肉也缺乏市場競爭力,所以作為肉用牲畜的驢注定隻能越來越少。

人們幾乎不再用驢來耕地拉磨,也不再用驢來運輸物資,這個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驢肉缺乏市場競爭力又是怎麽回事呢?



這還得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句名不副實的廣告語說起……

這句誇讚驢肉美味的話誕生於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年代,那時候,華北地區的平民想要吃牛肉是極為奢侈的事情,反倒是體型相對小一些、養殖數量多一些的驢偶爾能死一頭給大家開開葷(殺活驢也是極為奢侈的),因此誇讚驢肉的味道也算情有可原。

但實際上,驢肉的味道、口感相對牛肉羊肉和豬肉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優勢,不是說驢肉不好吃,而是並沒有比其他肉更好吃。甚至,煮熟切片之後其實很難分辨驢肉、豬肉和馬肉。別說我們普通消費者了,連驢業協會的工作人員都分不清……



市麵上賣的驢肉火燒,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用馬肉或豬肉(甚至母豬肉)來替代驢肉的,如果不是送去檢驗DNA,很少有客人能用舌頭分辨得出來。

而且大家不覺得奇怪嗎?都在傳驢肉多麽多麽好吃,可是除了驢肉火燒之外,你還知道或者吃過任何一道以驢肉為主要食材的菜品嗎?反正我是沒有的。

養驢雖然成本比豬牛羊略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多少,真要是驢肉特別好吃有明顯的優勢,賣驢肉菜品的餐廳不可能像現在這麽屈指可數。市場反饋早就已經證偽了“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也就剩下華北部分城市還拿它當地方驕傲了。

小結一下:

因為驢肉本身並沒有更好吃,而且養殖的成本較高,所以驢肉的市場需求一直不高,又因為阿膠企業並不願意為驢皮支付更高的溢價,市場對驢皮的需求也無法支撐養殖戶養驢的意願,所以,驢的存欄量也就越來越低了。

中國並不缺驢,隻是阿膠企業想讓你以為中國缺驢而已。

與此同時,中國這些年其實很缺牛肉,確切地說是缺平價優質的牛肉。



如今中國一年需要從海外進口牛肉約300萬噸,大約相當於600萬頭肉牛。作為對比,中國的牛肉出口量如今約等於零。



和大家印象中進口牛肉主打高端市場不同,中國從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進口牛肉的真正原因是這些國家的肉牛養殖成本低,牛肉價格低,即使萬裏迢迢船運過來仍然具備優勢。

順便科普一個冷知識:中國自2001年起一直禁止進口日本牛肉,所以中國餐廳裏所有聲稱是日本和牛肉的,統統都是騙子。

進口牛肉成本低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國家的玉米和大豆成本比中國低很多,牛飼料便宜,牛肉自然也相對便宜。

實際上,中國目前人均牛肉消費量處於一個極低的水平。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中國居民人均每年直接消費牛肉3.1公斤,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不到“窮國”巴西的十分之一。

認真健身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從健康角度來說,吃牛肉就是比吃豬肉更好,中國人的牛肉消費量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不僅缺牛,而且非常缺牛,本質上還是人均耕地麵積太少,支撐不起自己養那麽多牛。

再科普一個冷知識:全世界肉牛的供應其實主要依靠耕地生產的飼料,而不是茫茫大草原。

最後再說馬,中國主要是因為曆史原因,缺少優良的賽馬和騎乘用馬種質資源,但這個距離普通人的生活比較遠,我也懂得少,就不多說了。

總而言之,中國不缺驢,但非常缺牛馬,不要被收割智商稅的阿膠企業給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