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後,菏澤市牡丹區第22中學“初一94個班,每個班64人”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
9月19日,紅星新聞報道《一個年級94個班,“超級中學”背後的名校光環和聚集效應》。隨後,菏澤市牡丹區教體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和解釋。他介紹了近半個月以來,牡丹區在多校區分流、統籌教育資源、新學校規劃等方麵采取的優化舉措,力圖給學生和家長提供更舒適、優質的教育。
▲建設中的天香學校? 據大眾網
——問題——
適齡人口數量仍處在高位
城鎮化帶來人口聚集,生源較多
該工作人員表示,22中出現超大校額的原因是,菏澤義務教育適齡人口數量目前仍處在高位,在前幾年的城鎮化和城市改造過程中,22中所在區域聚集了大量進城務工人員,新建成小區的適齡人口較多,同時周邊是繁華商業區,隨遷子女較多,導致人口密集,生源較多。
此前區教體局按規定將22中的兩個小學新校區進行了調整,讓部分學生到新校區上課,但距離有點遠,大概2公裏,一些家長不理解,覺得有負擔。“經我們做解釋工作後,大家也能接受了。”
針對“22中招生計劃中覆蓋12所小學,而區教體局公布的對口直升招生範圍中僅有8所小學”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教體局公布的8所小學都是公辦小學,其他4所中,雙河小學已被撤並入花城小學,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已經劃歸魯西新區。“還有兩所民辦小學,沒有必要納入專門範疇,家長根據實際居住地申請就行。”該工作人員說,這4所學校的學生既可以到22中上學,也可以到實驗中學入學。
——現狀——
當地小學招生規模已開始萎縮
有小學今年僅招生一個班
該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校額過大問題引起網絡熱議後,山東省教育廳調研了菏澤市,牡丹區做了相關化解措施和方案的詳細匯報。
針對目前校額、班額過大,教學和活動擁擠的問題,目前牡丹區已經製定了校區分配辦法。
該工作人員稱,近年菏澤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牡丹區每年的出生人口以2000(人)的幅度遞減,以前高峰時出生2萬人,去年隻出生8000人”。因此,當地小學招生規模已開始萎縮。
該工作人員表示,菏澤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0%以上,未來城區虹吸鄉村人口的趨勢會大大減弱,目前牡丹區的整體學位情況是逐漸空餘的,鄉村學校開始合校並點。
▲2025年牡丹區城區學校招生計劃(部分) 據牡丹區政府官網
“將來小學人少了,就會合並學校,空出來的小學,我們完善一些功能建設,比如配置初中實驗室設備、改建操場,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將它們變成中學分校。”該工作人員說。
例如,九年一貫製的北苑學校,近年招生人數逐漸減少。牡丹區計劃把北苑學校的小學生源分流到附近其他學校,然後將其改建為青年路校區,作為22中教育集團的新分校。
紅星新聞記者在牡丹區政府官網看到,2025年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中,包括北苑學校在內的4所小學均僅招生2個班,學生90人。還有2所小學,均僅招生1個班,人數45人。
——規劃——
整合現有教育設施資源
擴大公辦率,提高利用率
紅星新聞此前報道,菏澤公辦初中不多,公立高中僅有3所,導致家長和學生因“名校效應”而湧入少數學區。
對此,菏澤從2024年底開始建設一所新的市直高中,規劃190畝,容納在校生約4500人。
工作人員透露,近期,牡丹區還將向市裏申報用地規劃,建一所牡丹區直高中,增加公辦高中學位。“生源高峰是呈梯次、波浪式抵達的。現在規劃建設,就可以為現在的初中學生以後進入高中打好一個基礎。”
▲建設中的菏澤市直高中 據大眾網
該工作人員稱,牡丹區還將統籌現有的職業學校資源,增加公辦職業學校的學位,減輕家長負擔。“市區兩級已經開過幾次協調會了,我們的目的就是擴大公辦率,擴大優質資源的覆蓋麵。”
改擴建學校,也要防範資源浪費。加上將於明年4月建成交付天香校區,22中將有5個校區。該工作人員表示,菏澤初中生源的高峰大概還有4年就過去了,“因此我們更注重整合現有的教育設施資源,以降低校額為目標,提高閑置學校和教室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