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流傳出來的娃哈哈內部通知顯示,娃哈哈或將從2026年開始啟用新品牌“娃小宗”。
藍鯨新聞報道稱,一份署名杭州娃哈哈宏輝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的“關於開展2026銷售年度經銷商溝通工作通知”中稱,自娃哈哈集團創始人離世後,公司一直努力推進解決各項曆史相關遺留問題,為維護“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規性,公司決定從2026年銷售年度起,更換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這一措施如果實際實施,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或創立新的品牌。
觀察者網了解到,目前娃哈哈的市場經理已經收到這一消息。部分經銷商對此表示“通知已經收到,到時候執行情況不好說”。
觀察者網就此事向娃哈哈集團方麵進行核實,截止發稿,娃哈哈集團並未就此做出回應。
與此同時,娃哈哈近期在經營線上變動頻繁。其中多家娃哈哈旗下企業發生企業名稱變更,更名之後企業名稱成為“宏勝係”企業。
觀察者網注意到,進行更名的數家企業中,有多個企業原名中帶有“昌盛”字樣,變更之後大多為“宏勝”、“恒楓”等名稱。
同時,其中部分發生更名的企業,在今年早些時間曾發生投資人股權變更,公司股東從杜建英持股企業,變更為宗馥莉控製的企業。
值得注意是,自今年8月1日香港法院對宗馥莉和宗氏另外三名子女的財產保全案做出判決後,娃哈哈部分業務的運營劃分,以及宗馥莉旗下企業陸續出現調整。
有行業人士指出,不排除宗馥莉提前布局對組織架構和運營業務線的調整,加深對主要公司的控製,以麵對仍在持續過程中的訴訟。
“娃小宗”商標年初已經申請
信息顯示,杭州娃哈哈宏輝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即宗馥莉掌控的公司體係。
對於此次更名的原因,公司表示,“因複雜的曆史相關問題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的解決,導致公司經營始終暴露在相關法律風險之下。因此,我們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
同時強調,“在現行股權架構下,‘娃哈哈’商標的使用,須獲得娃哈哈集團全體股東的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權使用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宏勝飲料就已經對“娃小宗”這一商標名稱進行申請。當時一同申請注冊的商標名稱,還有“娃小哈”、“宗小哈”等多個名稱。到了今年5月,娃小宗首款無糖茶“凝香烏龍”就在娃哈哈官方賬號中進行公開麵世。
今年5月曾推出的“娃小宗凝香烏龍”茶
不過,一位娃哈哈一線銷售員工透露,自己在市場上推過一個月這款娃小宗無糖茶,當時反響並不熱烈:“主要還是品牌知名度的問題,市場接受度不高。”
“娃小宗”也並不是宗馥莉首次推行的新商標、新品牌。信息顯示,宏勝飲料曾經陸續注冊過“生氣啵啵”、“KELLYONE”等多個品牌商標,但產品並未打開市場局麵。
該員工認為,將娃哈哈商標變更為“娃小宗”,對企業而言是重大決定,其中的風險和難度都很大:“不排除這是一個‘煙霧彈’消息,不論最終娃哈哈品牌名稱是不是變更,‘娃小宗’的知名度至少是傳播出去了。”
對於要將娃哈哈更名為“娃小宗”的決定,娃哈哈公司層麵似乎也了解其中的難度。
上述公告中表示,“請向廣大經銷商傳達公司將持續與相關股東就‘娃哈哈’商標使用事宜保持積極溝通,爭取最大程度尋求解決方案,維護品牌價值的延續,公司將盡最大努力與所有經銷商、銷售人員一起克服困難,迎接新的挑戰。”
多家“娃哈哈昌盛”公司更名“宏勝係”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近期在業務線上調整頻繁。除了可能即將推新品牌,娃哈哈旗下多家公司出現還出現更名變動。
最近發生更名的,是原山西娃哈哈昌盛飲料公司。信息顯示,9月5日公司名稱變更為山西宏勝飲料有限公司。同時,變更前為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後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非獨資)。
企查查平台顯示,雖然更名之後公司從“娃哈哈昌盛”,變為從名稱上就能看出由宗馥莉掌握的“宏勝係”。
但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仍然是持有51%的浙江娃哈哈昌盛飲料集團有限公司。另外,持有公司49%股權的股東,也在今年早些時間發生變化,原股東榮輝投資有限公司退出,新股東為Honour
Bright Investments Limited。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娃哈哈昌盛飲料集團公司對外投資的3家“娃哈哈昌盛”公司,已經悉數更名為“宏勝係”公司。
除了上述山西公司之外,另外兩家公司分別為南陽娃哈哈昌盛飲料有限公司、重慶娃哈哈昌盛飲料有限公司。更名之後,分別為南陽宏勝恒楓飲料有限公司、重慶宏勝恒楓飲料有限公司。
觀察者網梳理後發現,近期至少有10家原“娃哈哈昌盛”公司發生更名,變更之後均為“宏勝”或“恒楓”公司,公司覆蓋領域包括飲料、食品、方便食品和罐頭食品等。
近期多家從“娃哈哈昌盛”更名為“宏勝係”的公司
股權穿透後可以看到,上述提到的浙江娃哈哈昌盛飲料集團公司,在今年2月時曾發生過變更,變更前的原股東,為杭州蕭山宏盛食品有限公司。而這家股東當中,有持股10%的三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中也有杜建英的出現。
不難看出,近期數家發生名稱和股權變更的公司,穿透之後可以發現,其曾經和杜建英持股的公司存在關聯。
同時,由於在宗慶後海外信托繼承訴訟案中其另外三名子女被公布,其中兩名男性分別為宗繼昌和宗繼盛,因此“娃哈哈昌盛”公司與杜建英及其子女的關聯,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隨著公司從“娃哈哈昌盛”更名為“宏勝係”,至少從名稱上,宗馥莉似乎也在慢慢抹去公司和杜建英及其三名子女的關係。
不過,近期發生更名的娃哈哈企業不隻有“昌盛”公司。天眼查顯示,虎林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近期就更名為虎林市宏勝飲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變更前也歸屬於宗馥莉。
從經營到股權,各項權限正在“收歸”
除了變更公司名稱,弱化企業和杜建英之間的關係,在業務上也和原本由杜建英管理的企業進行分割。
8月中旬就有網友發現,以前曾購買過娃哈哈產品的天貓旗艦店,店鋪已經更名為“同源康食品專營店”,網店客服也在回複網友的信息中表示,店鋪已經和娃哈哈沒有關係,不再進行授權合作。
觀察者網注意到,近期這家同源康食品專營店,已經不在淘寶平台顯示。
同源康食品專營店的注冊企業名稱為同源康電子商務(杭州)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三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5%,實控人和執行董事均為杜建英。
與此同時,新的娃哈哈旗艦店也已經在天貓上線。這家新的旗艦網店目前粉絲量約為20.3萬人,企業名稱為杭州恒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後為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天貓網店的經營權已經回到了宗馥莉手中。
曾有娃哈哈經銷商向觀察者網透露,之前由於線上授權的情況,娃哈哈在電商渠道定價“較亂”。
同時,宗馥莉在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希望通過電商的方式直接接觸消費者需求,為此她在當時搭建了小程序。隨著將淘寶店鋪經營權收回,娃哈哈在線上電商的經營權限也進一步集中。
對於娃哈哈經營權限的收回,除了具體的業務條線,還有公司股權的部分。
在8月初香港的信托繼承訴訟案結束後接近一個月,宗馥莉和娃哈哈法務部通過書麵形式接受了少數媒體采訪,其中透露了部分關於娃哈哈集團股權的信息。
娃哈哈法務部在公開回複中稱,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就宗馥莉一人。因為一訴訟案件的存在,所以尚未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法務部回複稱,職工持股會的股權回購在2018年已經完成,但是在宗慶後去世後,退休及離職員工對2018年自己簽署的回購協議突然以訴訟的方式提出異議。
公開信息顯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比例分別為持股29.4%的宗馥莉,持股46%的杭州上城區文旅投資,以及持股24.6%的職工持股會。
按照法務部的回複,雖然仍在訴訟過程,但持有24.6%股權的職工持股會,隻有宗馥莉一人。
晶捷品牌谘詢創始人陳晶晶認為,近期“昌盛係”大規模更名與旗艦店運營方更替,背後折射的是宗馥莉在繼承爭議背景下的權力收攏。通過去掉“娃哈哈昌盛”的標簽、統一納入“宏勝係”,將原本可能卷入遺產爭奪的企業剝離出來,強化自身的獨立掌控力。
“與此同時,電商旗艦店運營權也從杜建英係企業轉到與宗馥莉關聯的平台,意味著品牌在‘線上話語權’層麵完成了重新歸攏。”
她認為,更名潮之外,股權安排的離岸化同樣耐人尋味:“宗馥莉延續了宗慶後早年設立的一批
BVI、開曼、香港公司股權架構,把部分股權放置在離岸公司名下。一方麵有利於稅務籌劃和跨境融資,另一方麵在法律上形成隔離層,增加遺產分割的複雜性,確保資產不被輕易觸及。”
她坦言,這種“國內品牌主體+境外離岸架構”的雙重體係,使宗馥莉在內部爭議與外部博弈中都保留了更多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