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AI行業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普通人轉行卻被割韭菜

AI行業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普通人轉行卻被割韭菜

文章來源: 穀雨數據 於 2025-09-14 18:55: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AI領域的天價年薪神話不斷上演。

在美國矽穀科技公司,頂級AI人才的待遇已堪比體育巨星。據報道,馬克·紮克伯格親自下場,向原OpenAI研究員Yu Jiahui開出一億美元的挖角費。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25年(2024-2025 賽季)收入最高的10位運動員名單中,籃球運動員凱文.杜蘭特收入排第十,為1.014億美元。

Google DeepMind為頂尖研究員提供的年薪,甚至可能超過2000萬美元。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當前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研究員的薪資已飆升至300萬至700萬美元區間,比2022年暴漲50%。

國內情況同樣如此。AI行業獵頭在報道中透露,今年應屆博士生的頂級年薪已從200萬邁向300萬,且這還不是全部收入。《晚點latepost》報道,某篇AI論文的署名作者——其中包括還沒畢業的博士生,都曾與張一鳴單獨見麵。

然而,在這些天價薪資的背後,是一場僅屬於極少數精英的“人才爭奪戰”。它與絕大多數普通人,甚至與人工智能專業的普通畢業生,都幾乎毫無關係。

01

門檻極高的AI技術崗,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

根據獵聘大數據,今年上半年人才最緊缺的20個職能崗位中,有4個都來自AI領域,其中搜索算法崗位最為緊俏。

當前AI行業缺乏核心技術人才,尤其是關鍵的技術研發類崗位,需求同比增長了近六成。雖然技術支持類崗位需求也有增長,但漲幅隻有35%左右。

AI行業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普通人轉行卻被割韭菜

麵對核心人才稀缺的局麵,企業紛紛以高薪搶人。

獵聘大數據顯示,AI行業技術崗位中,超三成年薪在50萬元以上,占比是互聯網行業(18.64%)的兩倍左右,更是全行業平均水平(6.4%)的近5倍。此外,AI技術崗高薪職位的比例增速也是最快的,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近五成。



然而,這些誘人的高薪,與大多數普通畢業生和求職者關係甚微。

AI行業技術崗的門檻極高。超過7成從業者擁有碩博學曆,近一半都畢業於985、211名校。



例如,小紅書在校招“Red Star頂尖人才計劃”中,AI技術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明確注明優先考慮在頂級會議或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的畢業生。



圖源:小紅書招聘官網

即使擁有頂尖的學曆和過硬的學術能力,也隻是剛剛摸到進入AI技術領域的門檻。如今,企業真正急需的AI人才,不僅要有紮實的技術基礎,更要具備與實踐相關的經驗和能力。

前程無憂的《2026屆校招市場AI人才需求報告》顯示,六成企業強調數學與算法基礎,而實習項目或競賽經曆緊隨其後,同樣被超過半數的企業重視。相比之下,名校學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僅有不到三成企業特別看重,重要性排名第五。

這並不是說學曆不重要,而是像名校畢業、碩博學曆這樣的背景,已經成為了進入這個行業的“基本配置”。企業在招聘中並非完全排除學曆不突出的候選人,但它們真正爭搶的,是那些同時具備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的極少數骨幹技術人才。

然而,即使企業願意高薪,依然麵臨著“人才荒”。超參數科技CTO張正生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當下既懂AI技術、又理解行業應用場景的複合型人才“非常稀缺”。許多公司都表示,盡管國內高校大量開設AI專業,但畢業生與產業需求之間仍存在明顯差距,導致“HR幾乎每天都在翹首以待”,卻依然招不到合適的人。

02

普通工科畢業生,爭搶基礎崗位

AI的“淘金熱”,也吸引了大量普通工科畢業生,他們湧入這個看似火熱的行業,卻發現自己隻能爭奪寥寥無幾的入門級崗位。

一位來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畢業生,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坦言,他拿到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算法工程師助理offer。在他看來,AI行業雖然價值高,但用人門檻也高得嚇人。在求職平台牛客網上,許多AI崗位已經將碩博學曆設為硬性門檻,導致大量隻有本科學曆、且非名校出身的畢業生,在簡曆初篩階段就被淘汰。

如果說學曆是第一道關卡,那麽與行業脫節的知識體係則是第二道難題。

根據麥可思數據,2023屆48%的計算機類本科畢業生都認為“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這比本科各專業的平均水平(37%)高出不少。即使是人工智能專業的學生,如果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也很難跟上行業飛速迭代的步伐,更別提積累創新研究成果或項目經驗了。

在三聯生活實驗室的采訪中,有計算機專業學生坦言,計算機專業卷的是麵向新知識的自學能力。“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細分領域的技術每年都在迭代,但這些知識課本裏都沒有。”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你在大學裏‘躺平’四年,畢業後可能連大廠的招聘需求都看不懂。”

03

AI浪潮下的程序員危機:被替代與年齡歧視

更加殘酷的是,相比文科和社科專業看重的溝通能力,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最依賴的核心技能——編程,恰恰是AI最容易替代的範疇。



AI的衝擊不僅壓縮了普通畢業生的入門崗位,也正成為企業裁員的推手,尤其對中年程序員群體構成了巨大的生存威脅。

據報道,紮克伯格在2025年表示,“今年,AI可以達到中級軟件工程師的編程水平。”

這個趨勢在微軟的裁員潮中得到了印證。《財經》報道指出,微軟被裁的員工中有近四成是軟件工程師。微軟正積極用AI改變傳統程序員的工作模式,要求他們學會向AI發指令來完成開發任務,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零開始編寫代碼。微軟開發者部門總裁Julia Liuson在內部郵件中態度明確:“人工智能已成為必需品,不能再選擇不用。”

隨著AI技術的突飛猛進,高科技公司的初級工程師崗位正在被逐步取代。2025年2月,美國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失業率高達7.5%,高居所有專業第七位。《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也指出,在互聯網行業就業的本科生中,傳統的開發、測試、運維、技術支持等崗位占比明顯下降,而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比重則在上升。

傳統程序員崗位岌岌可危,那麽轉行AI是否會成為新的趨勢呢?然而,就算是基礎紮實、經驗豐富的中年程序員,也可能在AI行業招聘時麵臨年齡歧視。

AI行業整體呈現高度年輕化。數據顯示,國內六成從業者都在30歲以下,超過35歲的從業者占比僅一成多。



在國外的AI領域存在同樣的趨勢。

非營利組織Generation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AI相關崗位的招聘中,即使中年求職者的整體表現與年輕人並無差異,企業仍然明顯偏好35歲以下的求職者。25到34歲是最受歡迎的年齡段,而一旦超過35歲,求職者的錄用幾率隨其年齡增長而下降。

04

想靠培訓班轉行AI的普通人,被割韭菜

當AI的浪潮席卷而來,許多不具備相關經驗和學術背景的普通人,都不願錯過這個看似觸手可及的風口。

正是捕捉到人們害怕跟不上時代的焦慮,網絡上湧現出大量AI培訓班。從試圖掌握新技術的中老年人,到想提高就業競爭力的畢業生,乃至計劃開網店做無人直播的創業者,都曾為商家的“虛假宣傳”而心動過。



然而,對於真正的從業者來說,進入AI行業絕非易事。很難相信隻靠培訓班,就能讓完全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普通人轉行。在新周刊的報道中,AI業內人士麵對培訓課程表指出,“這不是一招半式能練成的,工程師們也經曆過很長時間的專業培訓”。

在AI重塑各行各業、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今天,頂尖人才的明星級待遇固然吸引人,但我們很容易被這樣的故事投入過多的注意力,以至於忘記思考和追問,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人工智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我們如何麵對這樣一個人類科技飛速變革的時代,找到自身位置、創造獨有的價值呢?或許,在追逐風口之外,也是時候重新找回每個人最具人性、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那部分能力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默多克1590億爭產,鄧文迪成最大贏家
柯克槍擊案疑犯"不配合"調查,猶他州長多次批評社群媒體
2.5萬人丟飯碗!川普政府大刀砍聯邦雇員,法院裁定違法
“天價墓地”,變天了
矽穀這群人,放棄酒精與娛樂,唯一信仰是萬億市值




24小時討論排行

轉發柯克2年前發言後 大學教授因“不當言論”被解雇
解放軍殺氣騰騰:“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在寶島上”
貝森特:如歐洲不先行動 美方不對中國加征俄油關稅
福克斯主持人公開喊“遊民應被處死” 遭出征道歉
猶他州長怒噴社交媒體:這些平台是毒瘤 算法太邪惡!
對美施壓?中國對輝達啟動反壟斷調查
紐約時報:特朗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
美航 達美 聯航宣布:對柯克案發不當言論員工全數停職
中國“大一統”罪人:他讓越南徹底脫離華夏版圖
李承鵬最新文章:跳舞的媽媽
和解!華女遭警員開槍重傷 獲賠$675萬 官方罕見認錯
柯克案嫌犯熱愛獸迷文化 跨性別伴侶曾讚揚拜登
他到底是極右還是極左?刺殺科克者的心理畫像
美國罕見提“台灣未定論” 批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文件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報,員工當場被開除
“對兩黨均感失望” 柯克案嫌犯政治傾向“成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AI行業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普通人轉行卻被割韭菜

穀雨數據 2025-09-14 18:55:41



最近,AI領域的天價年薪神話不斷上演。

在美國矽穀科技公司,頂級AI人才的待遇已堪比體育巨星。據報道,馬克·紮克伯格親自下場,向原OpenAI研究員Yu Jiahui開出一億美元的挖角費。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25年(2024-2025 賽季)收入最高的10位運動員名單中,籃球運動員凱文.杜蘭特收入排第十,為1.014億美元。

Google DeepMind為頂尖研究員提供的年薪,甚至可能超過2000萬美元。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當前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研究員的薪資已飆升至300萬至700萬美元區間,比2022年暴漲50%。

國內情況同樣如此。AI行業獵頭在報道中透露,今年應屆博士生的頂級年薪已從200萬邁向300萬,且這還不是全部收入。《晚點latepost》報道,某篇AI論文的署名作者——其中包括還沒畢業的博士生,都曾與張一鳴單獨見麵。

然而,在這些天價薪資的背後,是一場僅屬於極少數精英的“人才爭奪戰”。它與絕大多數普通人,甚至與人工智能專業的普通畢業生,都幾乎毫無關係。

01

門檻極高的AI技術崗,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

根據獵聘大數據,今年上半年人才最緊缺的20個職能崗位中,有4個都來自AI領域,其中搜索算法崗位最為緊俏。

當前AI行業缺乏核心技術人才,尤其是關鍵的技術研發類崗位,需求同比增長了近六成。雖然技術支持類崗位需求也有增長,但漲幅隻有35%左右。

AI行業50萬年薪也招不到人,普通人轉行卻被割韭菜

麵對核心人才稀缺的局麵,企業紛紛以高薪搶人。

獵聘大數據顯示,AI行業技術崗位中,超三成年薪在50萬元以上,占比是互聯網行業(18.64%)的兩倍左右,更是全行業平均水平(6.4%)的近5倍。此外,AI技術崗高薪職位的比例增速也是最快的,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近五成。



然而,這些誘人的高薪,與大多數普通畢業生和求職者關係甚微。

AI行業技術崗的門檻極高。超過7成從業者擁有碩博學曆,近一半都畢業於985、211名校。



例如,小紅書在校招“Red Star頂尖人才計劃”中,AI技術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明確注明優先考慮在頂級會議或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的畢業生。



圖源:小紅書招聘官網

即使擁有頂尖的學曆和過硬的學術能力,也隻是剛剛摸到進入AI技術領域的門檻。如今,企業真正急需的AI人才,不僅要有紮實的技術基礎,更要具備與實踐相關的經驗和能力。

前程無憂的《2026屆校招市場AI人才需求報告》顯示,六成企業強調數學與算法基礎,而實習項目或競賽經曆緊隨其後,同樣被超過半數的企業重視。相比之下,名校學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僅有不到三成企業特別看重,重要性排名第五。

這並不是說學曆不重要,而是像名校畢業、碩博學曆這樣的背景,已經成為了進入這個行業的“基本配置”。企業在招聘中並非完全排除學曆不突出的候選人,但它們真正爭搶的,是那些同時具備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的極少數骨幹技術人才。

然而,即使企業願意高薪,依然麵臨著“人才荒”。超參數科技CTO張正生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當下既懂AI技術、又理解行業應用場景的複合型人才“非常稀缺”。許多公司都表示,盡管國內高校大量開設AI專業,但畢業生與產業需求之間仍存在明顯差距,導致“HR幾乎每天都在翹首以待”,卻依然招不到合適的人。

02

普通工科畢業生,爭搶基礎崗位

AI的“淘金熱”,也吸引了大量普通工科畢業生,他們湧入這個看似火熱的行業,卻發現自己隻能爭奪寥寥無幾的入門級崗位。

一位來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畢業生,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坦言,他拿到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算法工程師助理offer。在他看來,AI行業雖然價值高,但用人門檻也高得嚇人。在求職平台牛客網上,許多AI崗位已經將碩博學曆設為硬性門檻,導致大量隻有本科學曆、且非名校出身的畢業生,在簡曆初篩階段就被淘汰。

如果說學曆是第一道關卡,那麽與行業脫節的知識體係則是第二道難題。

根據麥可思數據,2023屆48%的計算機類本科畢業生都認為“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這比本科各專業的平均水平(37%)高出不少。即使是人工智能專業的學生,如果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也很難跟上行業飛速迭代的步伐,更別提積累創新研究成果或項目經驗了。

在三聯生活實驗室的采訪中,有計算機專業學生坦言,計算機專業卷的是麵向新知識的自學能力。“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細分領域的技術每年都在迭代,但這些知識課本裏都沒有。”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你在大學裏‘躺平’四年,畢業後可能連大廠的招聘需求都看不懂。”

03

AI浪潮下的程序員危機:被替代與年齡歧視

更加殘酷的是,相比文科和社科專業看重的溝通能力,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最依賴的核心技能——編程,恰恰是AI最容易替代的範疇。



AI的衝擊不僅壓縮了普通畢業生的入門崗位,也正成為企業裁員的推手,尤其對中年程序員群體構成了巨大的生存威脅。

據報道,紮克伯格在2025年表示,“今年,AI可以達到中級軟件工程師的編程水平。”

這個趨勢在微軟的裁員潮中得到了印證。《財經》報道指出,微軟被裁的員工中有近四成是軟件工程師。微軟正積極用AI改變傳統程序員的工作模式,要求他們學會向AI發指令來完成開發任務,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零開始編寫代碼。微軟開發者部門總裁Julia Liuson在內部郵件中態度明確:“人工智能已成為必需品,不能再選擇不用。”

隨著AI技術的突飛猛進,高科技公司的初級工程師崗位正在被逐步取代。2025年2月,美國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失業率高達7.5%,高居所有專業第七位。《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也指出,在互聯網行業就業的本科生中,傳統的開發、測試、運維、技術支持等崗位占比明顯下降,而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比重則在上升。

傳統程序員崗位岌岌可危,那麽轉行AI是否會成為新的趨勢呢?然而,就算是基礎紮實、經驗豐富的中年程序員,也可能在AI行業招聘時麵臨年齡歧視。

AI行業整體呈現高度年輕化。數據顯示,國內六成從業者都在30歲以下,超過35歲的從業者占比僅一成多。



在國外的AI領域存在同樣的趨勢。

非營利組織Generation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AI相關崗位的招聘中,即使中年求職者的整體表現與年輕人並無差異,企業仍然明顯偏好35歲以下的求職者。25到34歲是最受歡迎的年齡段,而一旦超過35歲,求職者的錄用幾率隨其年齡增長而下降。

04

想靠培訓班轉行AI的普通人,被割韭菜

當AI的浪潮席卷而來,許多不具備相關經驗和學術背景的普通人,都不願錯過這個看似觸手可及的風口。

正是捕捉到人們害怕跟不上時代的焦慮,網絡上湧現出大量AI培訓班。從試圖掌握新技術的中老年人,到想提高就業競爭力的畢業生,乃至計劃開網店做無人直播的創業者,都曾為商家的“虛假宣傳”而心動過。



然而,對於真正的從業者來說,進入AI行業絕非易事。很難相信隻靠培訓班,就能讓完全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普通人轉行。在新周刊的報道中,AI業內人士麵對培訓課程表指出,“這不是一招半式能練成的,工程師們也經曆過很長時間的專業培訓”。

在AI重塑各行各業、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今天,頂尖人才的明星級待遇固然吸引人,但我們很容易被這樣的故事投入過多的注意力,以至於忘記思考和追問,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人工智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我們如何麵對這樣一個人類科技飛速變革的時代,找到自身位置、創造獨有的價值呢?或許,在追逐風口之外,也是時候重新找回每個人最具人性、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那部分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