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在明與川普8月在白宮會晤。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雖然首爾早已跟華府達成15%關稅共識,後續談判卻出現重大分歧,因此至今仍維持25%高額稅率。隨著美國對日本汽車課征的15%關稅將於16日生效,業界人士紛紛擔心,現代汽車(Hyundai)在美國失去競爭優勢。
根據日媒《朝日新聞》報導,美國9日發布在聯邦公報的「美日貿易協議」行政命令預計16日生效,內容包括對日本汽車征收的15%關稅等。
相較之下,韓美貿易協議卻陷入僵局,迄今不見突破跡象。盡管7月底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華府把南韓對等關稅從25%調降至15%,首爾也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8月南韓總統李在明與川普會晤時,更確認了協議的大方向,但投資結構及資金運作模式的細節,卻遲遲無法敲定。

▲業者擔心現代汽車在美國的競爭力。
隨著川普政府預告本月底終止電動車稅收抵免,油電混合車在美國市場的需求預計上升。業者擔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關稅差距,現代汽車的盈利能力,將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
此外,現代汽車在美銷售的油電混合車款,幾乎全部仰賴從南韓進口。相較之下,日本車廠大多數的油電混合車已在美國量產,關稅衝擊較小。

現代汽車原本計畫將喬治亞州工廠轉型擴建為油電混合車生產基地,增加在地產能,未料4日發生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突襲的大規模逮捕事件後,人力派遣麵臨困難。一名業界人士認為,「(首爾)政府應該盡快透過後續協商,解決關稅與廠房擴建問題。」
與此同時,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資深研究員貝克(Dean Baker)等觀點也認為,與其為了降低關稅而向川普政府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不如用以支持韓國的出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