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短劇中的道德與國情:不能反抗祖宗,沒有超級英雄

短劇中的道德與國情:不能反抗祖宗,沒有超級英雄

文章來源: 正麵連接 於 2025-09-12 20:11: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5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下發一份“管理提示”,強調微短劇創作要“爽”而有度。

爽的邊界在哪裏?多大的劑量是安全的?

我訪談了短劇的創作者、表演者、審查者,了解了短劇的生產和審核流程。那根紅線是存在的。短劇製作者們知道如何“合法擦邊”,如何讓人物有足夠的理由造反,如何創作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級英雄,並且會在和監管的碰撞中找到“癲”的正確劑量。

我們都以為短劇的特點是虛假誇張、無底線,但實際上這種文藝作品也有自己的道德基礎,並且因為生產時間、成本等的要求,更加需要符合中國國情,才能生存發展。

短劇的道德迎合普通人,也影響著更多普通人。截至2025年6月,中國的微短劇用戶已經達到6.96億,占全部網民(11.23億)的六成還多。短劇創作確實成了一項“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工作。

短劇如何爽而有度

鼓風機吹動帷幔,從中撕開了一條裂縫。鏡頭趁機直入,“窺探”到了帷幔背後男女之間的互相撕扯:皇帝動手扯下了臣子妻子的華服,鏡頭中的女子霎時露出了半個肩膀。

這是短劇《惹她幹嘛,她二嫁但皇帝心尖寵》第一集開頭前10秒鍾的畫麵。第二個10秒,鏡頭中偷情的男女繼續拉扯,開始吻肩、摸臉、掐脖子。按照鏡頭慣性,下一個10秒,觀眾以為演員會露出更多身體部位。

這是短劇的優勢,區別於正襟危坐的長劇和電影,懂人性、懂欲望。“最早做短劇和最靠短劇掙錢的群體其實就是之前推廣小黃文的那批人”,一位行業內人士說。“所以短劇會讓觀眾驚喜於,還能看到這個”。

不過接下來觀眾預期中的鏡頭並沒有出現。這不是因為製片方不想,而是演員如果繼續露下去的話,劇集會無法過審。接下來的畫麵中,演員也就隻是繼續露出了那半個肩膀。

這部劇的導演是King,他說:可以理解為這是導演在勾著觀眾上當。

中國的影視作品不實行分級製度,而是實行審查製度。一般認為這是由於難以有效控製青少年觀眾等人群進入市場、影院、網絡和網吧,觀看越級電影,所以對相應的鏡頭由統一的審查代替了分級。“這是想保持人的純潔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文藝希望能夠熏陶人,培養高雅的誌趣,遠離低級趣味,以保持思想上的純潔”。

欲望可以被壓製,但無法被消除。所以King虛晃一槍的鏡頭,會吸引很多觀眾點擊進這部短劇。“短劇能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色情和暴力劇情的存在”,一位影視行業的投資人說。因為這些都是大家想看,卻在常規影視劇集中看不到的。

對於導演拍攝的畫麵和觀眾的期待,一位從事短劇審核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隻要畫麵沒有觸犯廣電總局規定的不能露出敏感部位的要求,他一般都會以包容的心態放行。“那就僅是兩具肉體堆在一起而已,純商業行為,對於世道人心、公序良俗形不成啥衝擊”。這是短劇被包容的基礎。

不過,業內偶爾也會有爭議。那是一副男女主被被子裹得嚴嚴實實並排躺在床上的畫麵,女生拿手撫摸男生的臉部輪廓。這個鏡頭讓審核人員感到不適,從影視創作的專業角度而言,這個鏡頭和前後劇情沒有銜接:作品既沒有交代某個故事事件引發了這個曖昧場景,這個撫摸也沒有引發另一個故事事件。它沒有押上台麵的故事價值,談不上是一個故事事件,這個孤零零的鏡頭單純是出於一種男色凝視。讓審核人員舉棋不定的是,它僅暗示片中男女主發生了性行為,根據劇情設定,這兩人是剛認識不久的一對戀人。所以前述業內人士問同事:這個鏡頭暗示了婚前性行為,這種呈現感覺無處不在,這個,你怎麽看?

被詢問方答複稱:這個無所謂吧?現在不是鼓勵生育嗎?微短劇現在都是先下迷藥,再懷孕,再愛情。現在婚前性行為已經很普遍了,影視作品如果對這類內容進行限製,內容就更受限了。

但詢問方並沒有被說服,在他看來,這個畫麵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婚前性行為的合理與否,而是這部短劇並沒有清晰交代男女主的情感脈絡,本質上這牽涉到劇中人物的性道德問題。“國外甚至港台地區,對於性都是有原則和道德感的。但是這部短劇,沒有情節,這個片段就像是平白無故插入的一段婚前性行為廣告”。

不過,本著廣電機構對短劇要包容、要扶持的工作原則,這部劇和上述有爭議的畫麵最後還是被編審放行了,因為這部劇的主題和內核被認為都很正。審核人員的這種開明態度為短劇導演製造了延續短劇商業模式的空間。

短劇中的道德與國情:不能反抗祖宗,沒有超級英雄

當導演礙於審查規定讓觀眾看裸露畫麵的願望落空後,為了繼續留住他們,King用紗巾蒙住了鏡頭,讓男女主繼續撕扯著入鏡,紗巾加持下,意境朦朧,鏡頭外的人可以無限遐想。這被導演稱為“合法擦邊”。

合法性在於,沒有人能扒開觀眾的腦袋看看他們到底遐想到了什麽程度,而根據白紙黑字的規章製度,廣電單位也無法認定這種程度的擦邊鏡頭有動搖世道人心的力量。“畢竟畫麵沒有露點,不需要卡”。

什麽樣的會被卡?這是一個被要求整改的案例:劇集背景設定在古代的仙俠世界,男主為了救女主采取了人工呼吸和心髒按摩的措施。審核員認為這不符合常識,人工呼吸和心髒按壓是現代醫學知識,怎麽會出現在古代?本著求真的態度,審核員查閱了文獻,果然發現,古羅馬的人工呼吸用的是風箱,而古代中國沒有相關的記載。

最終,審核意見為:鑒於這是一部古裝劇,如果劇集一定要呈現人工呼吸的橋段,請按照《金匱要略》的記載使用蘆葦,本著古代中國男女授受不親的原則,展現心肺複蘇時的胸外按壓需女性施展,以免故事情節為刻意展示對女性進行的猥褻。

這位審查人員說,“其實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劇情是想表演摸女性的胸和親女性的嘴唇。想看摸胸和親嘴沒什麽,但不能打著心肺複蘇和人工呼吸的旗號”。

另一部名為《不漏聲色的愛,老師你別走》的短劇,言語、畫麵低俗,是打著師生旗號的軟色情植入,這樣的劇集也絕對不會過審。

“這就是短劇的‘度’”,廣電機構的某位負責人表示。負責對短劇進行管理的單位曾多次下發關於短劇要“爽而有度”的宣傳指導,“爽”作為一種感官刺激,如何進行“度”的限製?

“‘度’意指日常生活的理性。舉個例子,喝咖啡沒問題,但是如果想直接把咖啡因萃取出來,讓人填鴨式服用,然後導致大腦皮層失控,進而行為失當,那就不行了”。

造反要有合法性

行為失當在短劇中的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譬如,在《庶女攻略》中,皇帝為了表示對庶女玉禎的愛,宣布廢除翻牌子製度,要搞一夫一妻製。但短劇管理方認為,劇集對男主角人物的塑造無中生有地美化了男人的人性。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失當。

《惹她幹嘛,她二嫁但皇帝心尖寵》也有類似的劇情設計:身為皇帝的男主為了已嫁為人婦的女主,拒絕了所有參加選秀的秀女。但對於導演來說更難處理的是接下來的情節:男二是女主的丈夫,他被皇帝奪妻,奮起造反,並在造反途中大肆屠殺百姓。



King執導了這部劇的全部劇集,第一次見到他時,他正在橫店華夏文化園的拍攝片場對著空氣罵罵咧咧,說劇情降智。對著空氣紓解完,他又迅速切換到了彬彬有禮的拍攝狀態。不過直到劇集殺青,他都沒搞懂,男二造反就造反吧,為啥非要屠殺百姓呢?

他認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過審——男二傷及無辜百姓的行為會削弱他起兵造反的正當性,讓他的造反失去合法性,符合亂臣賊子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傳統價值。

這樣的價值設定傳承自長劇。事實上,短劇中的“硬核”價值觀多是在臨摹長劇,因為對價值觀呈現的方式是決定劇集能否過審的絕對底線。就像廣電機構的工作人員所透露的:文藝作品,有統一的指導方針。

所以當《楚漢傳奇》、《隋唐英雄傳》之類聚焦於推翻前朝殘暴統治的劇集從熒幕上消失後,聰明的影視劇導演就知道了該如何對造反者們定性。這種默契延續到了短劇中,導致短劇中的造反者道德權威一定是受損的(譬如亂殺百姓)。

King覺得這種劇情設計很不合理,“男二像被莫名奪舍了一樣”,但他又實在想不出辦法如何在過審的基礎上把它修改得更讓人信服,隻能任其荒謬下去。或許這也是很多導演的苦惱,有時候打不過隻能放棄,所以現在霸屏的古裝劇中,隻剩下修仙、魔道、宮鬥、宅鬥。

癲的邊界

關注短劇之後,大數據給我推送了一部女尊題材的短劇切片,切片中,女主為當朝皇後,目睹太監在皇帝的授意下,將受寵妃嬪的孩子與她的孩子偷偷進行了調換,之後太監更是直接將女主的孩子溺死在了池塘(這個孩子也是皇帝親生的),而女主目睹一切發生卻沒有任何反應。

一位網友在評論區發了一個捂臉的表情,並附帶一句話:“這也太癲了”。

但這隻是開胃小菜。之後的劇情揭示,女主一切的隱忍隻是為了在被調換的孩子長大後,她起兵造反,直接廢掉皇帝,再將皇位傳給由她撫養長大的妃嬪的孩子。後續劇情還有親生母子離心、異族血緣之類的奇思妙想。

我把看到的切片以及網友的評論都發給了另一名短劇導演丁譯文,初衷是想收獲導演對這種劇集的批判。但出乎意料,丁譯文告訴我,他認為“癲”是一個好評,如果他是這部劇的導演,會把劇情做得更癲。

“觀眾覺得癲,說明劇情超出了他們的預期,那這就是一部好劇。如果劇情都能被猜中了,那觀眾幹嘛還要花錢看短劇呢?”

思路打開,我竟突然覺得短劇中一胎生了99個兒子、豪門少爺愛上了和父母同輩的保潔阿姨、親子鑒定結果相似度0%的劇情,是合情的。雖然最後一個案例被專業醫生站出來進行了科普:0%相當於生了個插座,就算生個瓜子,也還有15%到25%的基因相似度。

網友給短劇編劇提供了新的劇本思路:下次就寫霸道總裁生了個插座;大熊貓和人的基因相似度超過了50%,請霸總申請大熊貓的撫養權。甚至在虛幻、浮華的仙俠故事中內嵌了樣板戲風格的情節,並直接點題說呈現的就是樣板戲。審核員對此很無語,“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是蠢還是壞?搞出了這種荒腔走板的東西。”

每隔一段時間,各方都會試圖規範這類荒腔走板的劇集,並為短劇的發展指明方向。這有用嗎?“沒用”,相關工作人員回答。因為市場的力量實在太強大,就像在編戶齊民的明朝,士大夫的思想空間受到鉗製後,轉頭寫出了《金瓶梅》,“人民群眾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

那麽“癲”的邊界到底在哪兒呢?我問導演King:你們真的有可能會拍特朗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麽?他說應該不會,因為需要考慮兩國影響,“畢竟我們國家是熱愛和平的”。

除去涉及國家政治的題材,以及建國後動物不能成精的硬性規定,短劇世界的禁忌是由不斷“陣亡”的劇集暗示出來的。

譬如,因被認為渲染極端倫理複仇而被下架的《黑蓮花上位手冊》,便是前車之鑒。“在這之後,就沒人拍這種劇集了,資方也不會投”,King說。

那打工牛馬奮起反抗996是可以拍的嗎?“可以,但是需要穿越到古代,因為當代社會是一個美好的社會”。同樣的邏輯,暴力、血腥、黑社會也得穿越到古代,否則就否認了政府掃黑除惡的成果。



當然在專業的審核意見中,涉暴力劇情被視為“模糊了法治邊界”。而且警察和黑社會是不能平起平坐的,警察更不能認可相關概念的存在,否則便是矮化了代表公共安全與秩序的國家機關形象,弱化了代表暴力機器的警察局的力量感,與現代文明的社會治理理念格格不入;即使必須要承認灰色地帶的存在,警方也必須展示出蔑視、居高臨下的姿態。

但是,《狂飆》仍然被拍出來了。短劇製片人邢棟(化名)對此回答說,“(因為)那是長劇,一部短劇的投資才幾十萬不到100萬,哪有錢去疏通關係。” 他說,要想拍,隻能穿越。

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今年3月份曾針對短劇市場發布過一份《管理提示》,再次指示短劇要“爽”而有度。對於“穿越”類滿足受眾擺脫現實束縛、體驗不同人生的心理需求的題材,《管理提示》指出切忌沉迷於恣意編織和過度娛樂化的表達,應當在鼓勵創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滿足受眾好奇與期待的同時,堅守創作的生活邏輯、法治邏輯、曆史邏輯、科學邏輯,觀照現實,關注時代精神,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導演丁譯文覺得,這是短劇的難以承受之重,他拒絕通過短劇對觀眾進行教育。他認為,短劇就是商品,不應該有價值觀。

“如果觀眾想被教育,那他們去看長劇、去看電影、去看各級電視台的新聞聯播和宣傳片不就好了嗎?”

國情

霸總、單親媽媽、皇帝、貴妃、婆婆、媳婦兒、庶女、王爺、保潔員、快遞員、外賣員甚至熊孩子,在短劇世界裏是絕對的主角。而且他們的人生必須要經曆卑微到塵埃的絕境,有時候甚至是接二連三的絕境。

製片人邢棟認為,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設定,因為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完全開了外掛,能夠連續打怪升級,就和綠巨人、鋼鐵俠之類的美式超級英雄沒區別了,而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從來沒有綠巨人、鋼鐵俠之類的設定,這自然也不會符合中國人對成功人生的想象。“文化和社會生活是一體的”,他說。

美國的小男孩兒小女孩兒們,都夢想當總統,想當總統不是僭越,這種文化底色讓中文互聯網一度對於美國真的上演了短劇《特朗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的謠言深信不疑。

不過畢竟中國的短劇觀眾沒有當美國總統的想象,所以超級英雄式的設定也無法平移到中國的短劇中。

“綠巨人和鋼鐵俠來送外賣?那是一副怎樣的畫麵?我想不出來”,邢棟說。

King的另外一個身份是知名導演陳凱歌的徒弟,他曾跟著師傅在《妖貓傳》和《長津湖》劇組工作。King並不讚成師傅那一輩的國內導演們對西方個人英雄主義題材的欣賞,他覺得他們被西方文化影響了。在他看來,中國式的超級英雄應該是屬於集體的,會為了集體利益勇於犧牲自我,就像那些作戰英雄。

所以,對於劇本中一些他認為太扭曲的三觀,拍攝時King會盡量想辦法把它合理化。那什麽樣的三觀會是好的三觀呢?

“不要瞧不起沒錢的人,窮人當家做主,還有就是為人民服務”,King說。他來自毛主席的故鄉,每次溝通都會給我發一個“為人民服務”的表情包。



在拍攝中,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自己對社會的理解,去合理化一些劇情,也是李慷作為短劇導演的職業操作。

采訪開始時,他剛剛在成都殺青一部霸道總裁愛上離異帶娃媽媽的短劇。你相信這個故事嗎?我問他。他回答說,作為導演,他必須相信,因為隻有他相信了,觀眾才會信。

為了讓觀眾更好的相信,他刻意淡化了“霸總”和“離異母親”兩個身份之間的對立。他將離異帶娃的媽媽合理化為了霸總的白月光;媽媽在照顧孩子時的無微不至和母性光輝的發散也給霸總帶去了情感衝擊,因為在李慷新增加的設定中,小時候的霸總缺乏親情關懷;更重要的是,和霸總在一起後,不再缺錢的離異媽媽仍然保持了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而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持續打動著霸總。

這種將個人對生活的理解滲透到作品中的操作,還產出了一個讓李慷引以為傲的案例,那是他的一部爆款劇,播放量達到了5.3億。

這部爆款劇的初始劇本中,父親會無端討厭自己的大兒子,更喜歡二兒子和三女兒。劇情設定中,父親一直在打壓大兒子。直到大兒子的女兒回來,開始反抗自己的爺爺。

李慷認為這種反抗不合理,他向編劇建議:根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即使爺爺打罵爸爸,作為孫輩也是不能反抗的,“那是你祖宗,你怎麽能反抗呢?”

因此李慷把大兒子的設定改成一個不爭不搶的人,把二兒子和三女兒設置成更絕對的壞人,然後再將孫女的反抗對象從爺爺換成了非直係血緣的叔叔和姑姑。

不過,李慷拒絕將壞人臉譜化,“壞人也應該有人性的弧光”,他說。讓壞人變得更壞,隻是為了突出主角行為的合理性。

在丁譯文看來,相對於偉光正的長劇,短劇的優勢在於可以靈活呈現人物壞的一麵,“太極是分陰陽的,如果沒有黑的一麵,根本對比不出白的一麵有多白,所以一定要有暗才能襯托亮。當常規的劇本不讓好人和主角有黑暗麵的時候,亮的部分也就很難被充分體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講,短劇無疑代表了更先進的生產力。譬如,短劇中,穿越回80年代的家庭主婦可以回擊曾經欺辱過她的婆婆和小叔子。在很多影視劇的觀念中,隻有真、善 、美、忍是優秀品質,反擊是不被允許和接受的。現在,觀眾為這種短劇劇情的慷慨解囊是對劇中人物行為的讚賞和支持,也是思想解放。“這本質上更是對怨婦的扶正”,邢棟說。

“而且長劇不可能讓人平白無故的暴富一下,或者擁有得天獨厚的戰力,然後去藐視天下,也不可能讓一個女生成為女尊去擁有無數男寵,但這些都是觀眾想要的”,丁譯文告訴我。

另外還有太多人想回到改革開放的時代,去抓住錯過的機遇,以實現人生的翻盤。但在現實世界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同樣隻有在短劇中才能做到。

那為什麽短劇可以做到呢?這牽涉到了一個行業秘密。根據有關規定,影視行業投資額超過50萬的劇集,需交由國家廣電總局進行審核,30萬至50萬投資額的劇集則由省級廣電單位審核,30萬以下的不需要審核。

作為製片人,為了繞開國家廣電總局,邢棟寧可將投資額超過50萬的項目拆分成上下兩部,分開進行製作。甚至有些影視製作公司還會對外謊報數額,比如請演員花了10萬,對外宣稱隻花了5萬。這一點得到了業內人員的確認:“大家都假裝自己的投資在30萬以下”。

所以,大量的短劇其實沒有被廣電機構審過。

但是導演們自己心裏還是有杆秤的。譬如,建國後動物是萬萬不能成精的。更重要的是,觀眾一旦發現了“有毒”劇集,可以隨時舉報。被舉報下架後的項目,會導致資方的投資難以收回,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

廣電相關機構的負責人也表示:短劇這一影視形式沒有能力承載特別宏大的主題和厚重的敘事,商業屬性更加明顯,而商人為了掙錢,做事會非常有分寸。

多方加持之下,短劇就被很多人貼上了low、俗、離譜、辣眼睛的標簽。但King不這樣認為,他始終覺得短劇的道德感可比現實高太多了。“短劇中對壞人的描述有時候雖然很降智、很離譜,但我覺得現實更降智、更離譜,比如邯鄲三個未成年人把另一個小孩兒打死了。短劇裏的壞人壞的是有原因的,另外,都能成功播出來了,它又能壞到哪裏去?現實中有太多東西播不出來了”。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導演King曾拍攝過一段劇集,根據劇情設定,男主帶著女主去到了全世界最奢侈的服裝店,男主告訴店員,把世界上最貴的那件衣服給他“叉”下來。“叉”這一動作多出現在鄉村大集和縣城裏的服裝攤上,一開始King不理解“叉”為何在編劇的筆下會與全世界最奢侈的服裝店兼容。

剛開始執導短劇的時候,他會拿著劇本去找編劇:這樣寫對嗎?這不是把觀眾當傻子嗎?

不過劇的火爆告訴他,編劇就是對的。後來他懂了,那是編劇所處的真實世界和其想象中的世界的融合。而編劇身處的真實與想象,與短劇觀眾恰恰是一致的。

如果由一個從來沒有到達過短劇觀眾世界的人來寫同樣的劇情,他很可能會將場景設置在買手店,然後提前預約好的專屬sale會瞻前馬後,有專門的VIP試衣室和試衣人員,客人更無需去發號“叉”的指令。不過這不會符合短劇觀眾的期待,隻有下沉世界的編劇才能寫出他們的所思所想。

“人是無法合理想象自己從來沒有抵達過的階層和世界的”,King說。

這就像出身南京第一豪門望族的曹雪芹可以在《紅樓夢》中寫翡翠羽衣、金鳳鱘龍翅、麵筋蘆蒿糟蒸鰣魚、苡米野雞湯、糟香掌信、鬆仁鵝油卷,而續寫《紅樓夢》的高鶚隻會讓林黛玉吃“麻油醋拌五香大頭菜”。

林黛玉吃香油拌大頭菜的違和與短劇世界裏的霸道總裁揮一揮衣袖就為公交車卡充值了500萬人民幣、沒有護照和簽證的霸總仍然可以毫無阻礙的周遊世界,底色是一樣的。

後者也是King真實拍攝過的短劇素材,這也是短劇編劇提供給他的世界觀。成為短劇導演後,他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去順從編劇和觀眾的世界觀,而不是去違背,隻有這樣,拍出來的劇才會有人看。他現在的執導原則就是,盡最大努力去還原編劇的劇本。他給編劇的備注是“編劇爹”。

King擁有導演和表演的雙碩士學位,碩士期間,是公認的同寢室四個學生中最優秀的那一個。離開學校後,他進入了師傅陳凱歌的劇組,在那裏,見識到了什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正是在陳凱歌的劇組,King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師傅的階層,這和努力無關。

所以他從來不相信階層跨越的故事,但這不影響他願意去拍攝編劇筆下的世界。訪談中他反複跟我強調,編劇是最懂短劇觀眾、最懂人性的人。

而居高臨下的教導和兀自評價他人眼中世界的行為則注定是傲慢和令人討厭的。“很多人忽視了,世界是分層的”,他說。



丁譯文是受訪者中唯一一個沒有接觸過長劇和電影的從業者,他的創業公司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短劇爆發時,為了掙錢而一頭紮入了這個新新世界。他從來沒有過和編劇“較真兒”的經曆,身上也沒有背負“藝術”、“理想”這些沉重且奢侈的包袱。在他眼裏,短劇就是商品。

“短劇是我們國家最遵從市場經濟規律的商品,觀眾是付費方,他們想看什麽,我們就應該拍什麽。如果我們拍的不是他們想看的,他們會拒絕付費。多麽公平”。

作為製片人,邢棟需要對短劇的受眾進行畫像描摹,在對大量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他總結出了短劇觀眾特質的最大公約數:這是一個不被人關注、每天的努力就是為了生存、無法做到衣錦還鄉,更沒有改寫人生的機會和力量,內心極度落寞的群體。

根據這樣的結論,包括製片人、編劇、導演在內的短劇製作團隊,主要職責便是依據畫像為目標群體定製他們想看的劇情,直擊他們內心。所以短劇成為了在出租屋裏花9塊9就能買到的心靈按摩。

供需與內卷

丁譯文致力於成為一個優秀的商品供應方,會花大量時間去捕捉身邊的蛛絲馬跡,感受觀眾的喜好。

女性主義的崛起和女性綜藝的火爆讓他感受到了市場的風向。他會在工作間隙追問他身邊的女性朋友們,她們渴望什麽樣的情感關係?她們想象中的男性魅力是怎樣的?

他會在自己執導的短劇中夾帶私貨插入一點女孩子之間的相處劇情,呈現女生之間情感的細膩與美好。

但也不能太過,他曾在朋友圈轉發過別人拍的耽美劇情片段,很快鏈接就被404了。“看來還是不允許拍”。

同樣因為廣電總局的限製,他無法展示更為直觀的畫麵,光影和色彩就成為了營造美好的工具。他發來了一張拍攝現場監視器的畫麵,鏡頭背光,女孩兒們周身的主要色調為暖橘色,畫麵整體氣氛柔和溫暖。

“女孩子之間的情感真好”,他說。

所以你是個女性主義者嗎?我問道。他否認,說他不想把自己的作品抬高到任何“主義”的高度,更不想從作品裏提煉任何思想。他隻想為觀眾提供有關戀愛、情感的美好觀感。

“我就是一個直男,一個覺得其他短劇直男導演們拍攝的情感鏡頭太過暴力和粗魯的人”。

在橫店采訪期間,我去到了華夏文化園、青芒果劇場和玖點片場,這是橫店短劇劇組紮堆的幾個拍攝場地,前者主要提供古裝場景,後兩者用於現代劇取景。

在華夏文化園,《玉腰奴》劇組正在拍攝:身穿黑色長袍的男主齜牙咧嘴掐住女主脖子,女主開始吐血,同一個場景,全景、懟臉、側臉、逆光、正反光鏡頭依次進行,女演員不斷的喝紅色顏料,拍攝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因為這是一場重頭戲”,在背著導演的地方,一位劇組工作人員偷偷告訴我。

而青芒果劇場和玖點片場正在表演把女主角摔到床上、男主用力捏著女主下巴大喊“你想怎樣”的情節。為了拍出美感,第一個女孩兒被摔了一次又一次,另一個女主角則在導演喊哢後捂著下半張臉待了近半個小時。

短劇男演員申浩男曾在直播中說,他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去鎖喉、去掐人脖子,還要拿繩子把人綁著,把女主的頭按到水裏,還要抱著女主去跳河。

為什麽這類劇情會流行?“因為虐最容易供給”,丁譯文說。輪回感、宿命感、抽離感之類的感性畫麵對導演的鏡頭語言要求比較高,不是所有的短劇導演都有實力進行這樣的高階表達。相比之下,“虐”的門檻最低。

而且觀眾也願意為“虐”買單。在爆裂短劇、DataEye等多個平台的短劇熱度排行榜中,虐戀占據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天下。

“這其實還是基於市場供需關係進行的生產”,李慷表示。他認為虐戀本身就是一款產品,有些觀眾就是喜歡看,帶著產品思維出發去看待這件事情,完全合理。

以“危險”為底色,除強製愛外,短劇還衍生出了包括小媽、骨科、女尊在內的多類型劇集,後者也是丁譯文想要嚐試的題材,他想給觀眾提供更多的商品選擇。

而商品生產,他認為最好的模式應該像富士康一樣,策劃、編劇、導演、製片都是流水線上的操作工:策劃負責捕捉用戶喜好,然後交由編劇進行文字生產,再由導演進行最終的視聽語言呈現,最後由製片方進行製作。“每個人都是生產環節上的螺絲釘,這樣的生產效率是最高的”。

商品邏輯也對短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快。製片人邢棟在訪談中反複強調,時間就是短劇的生命,因為短劇行業的推陳出新速度實在太快,越短的拍攝周期越能確保投資方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

譬如,當下最為火熱的選題是宗馥莉的繼承者之戰,數不清的短劇製作公司在使用AI加人工輔助的模式生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現代的、古代的、穿越的多套流水線劇本。之後多個劇組會同時開工,不出一個月的時間,市場上就會充斥大量的“繼承者”劇集。而隻有最早投入市場的那一批,才能獲得平台最多的流量扶持,然後賺到最多的錢。

這種高周轉的快速賺錢方式也促使越來越多的熱錢開始湧入短劇行業,今年7月,京東集團以最高140萬元年薪公開招聘短劇內容策略運營崗,創行業薪資新高,這被認為是京東在加速布局短劇市場,即將開辟與快手、美團、字節跳動、咪咕視頻等平台的新戰場。

不過競爭的加劇讓行業越來越卷——主要體現在不斷被壓縮的拍攝時長和拍攝預算上,這是受訪導演們的共同遭遇。丁譯文形容,這就像淘寶,一雙襪子,有人賣一塊錢,就有人賣9毛,競爭之下,大家隻能血淋淋的拚刺刀。

也因此,短劇導演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創作能力,而是效率高,能“熬”。King的最高記錄是,有一次連續拍了52個小時。丁譯文說,當其他導演需要7天才能完成的拍攝,他隻用5天就能拍完,其他人“卷”到5天的時候,他已經將作業流程優化到了3天,而當其他人也能在3天內拍完時,他可以隻用兩天。甚至現在,隻需一天半的時間外加8個人的團隊、兩盞燈、一台攝像機,以及一萬塊錢的預算,他就能拍出一部可以被市場接納的30集共計30分鍾的微短劇。

7月18號和28號,King有兩部劇接連在武漢開機,劇情是他拍過無數次的霸總和虐戀題材,這兩部劇之後,還有很多部他同樣拍過無數次的題材在等著他。“根本拍不完”,他說。有一天他在朋友圈發文:感覺自己越來越像王晶了。

在我們最近一次的交流中,他直言特別累,正被越來越低的拍攝預算壓得喘不過氣,而同樣長達150分鍾的劇集,拍攝周期也從原來的9天被壓縮成了6天。

所以離開大導演的劇組有沒有後悔過?我再次問他。他還是同樣的回答:沒有。於經濟層麵,他還有房貸要還,持續不斷的拍攝邀約可以讓他一直有錢掙;於工作成就方麵,師傅在拍《誌願軍》,而他拍的是另一種精神慰藉,所以沒什麽可失落的。“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在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他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孩子一走,配偶終於處成道友
柯克槍擊案嫌犯:從四年總統獎學金優等生到槍手
“有些人被槍殺”正常?說完,他被槍殺
羅永浩的直播回應結束了,西貝的夜靜悄悄
石家莊突發巨響,有居民稱“房子玻璃都震動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麽?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為警官 雙親象黨 曾扮川普過萬聖
美商務部長爆料:特朗普想讓哈佛大學投建職業學校
一泡尿判賠海底撈220萬,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的巴基斯坦人
法德英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醞釀製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被美拘留的韓國工人:不認為有人還想留在美國
尼泊爾誕生史上首位女總理 曾留學印度 打貪“零容忍”
馬斯克xAI被曝裁員至少500人,Grok 團隊是重災區
印度欲彎道超車中國 搶先祭出“核動力航母”計劃
哈裏斯一席話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麽淺薄
專訪西貝賈國龍:我現在陷入自證清白循環
貝索斯新妻和C羅未婚妻罕見同框,比拚30克拉鑽戒
哈裏王子和查爾斯國王會麵,父子有望修複關係
當輿論開始倒向對方,西貝能贏羅永浩嗎?
“一人200元班費,全班近1萬元要用到什麽時候”?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短劇中的道德與國情:不能反抗祖宗,沒有超級英雄

正麵連接 2025-09-12 20:11:56

2025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下發一份“管理提示”,強調微短劇創作要“爽”而有度。

爽的邊界在哪裏?多大的劑量是安全的?

我訪談了短劇的創作者、表演者、審查者,了解了短劇的生產和審核流程。那根紅線是存在的。短劇製作者們知道如何“合法擦邊”,如何讓人物有足夠的理由造反,如何創作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級英雄,並且會在和監管的碰撞中找到“癲”的正確劑量。

我們都以為短劇的特點是虛假誇張、無底線,但實際上這種文藝作品也有自己的道德基礎,並且因為生產時間、成本等的要求,更加需要符合中國國情,才能生存發展。

短劇的道德迎合普通人,也影響著更多普通人。截至2025年6月,中國的微短劇用戶已經達到6.96億,占全部網民(11.23億)的六成還多。短劇創作確實成了一項“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工作。

短劇如何爽而有度

鼓風機吹動帷幔,從中撕開了一條裂縫。鏡頭趁機直入,“窺探”到了帷幔背後男女之間的互相撕扯:皇帝動手扯下了臣子妻子的華服,鏡頭中的女子霎時露出了半個肩膀。

這是短劇《惹她幹嘛,她二嫁但皇帝心尖寵》第一集開頭前10秒鍾的畫麵。第二個10秒,鏡頭中偷情的男女繼續拉扯,開始吻肩、摸臉、掐脖子。按照鏡頭慣性,下一個10秒,觀眾以為演員會露出更多身體部位。

這是短劇的優勢,區別於正襟危坐的長劇和電影,懂人性、懂欲望。“最早做短劇和最靠短劇掙錢的群體其實就是之前推廣小黃文的那批人”,一位行業內人士說。“所以短劇會讓觀眾驚喜於,還能看到這個”。

不過接下來觀眾預期中的鏡頭並沒有出現。這不是因為製片方不想,而是演員如果繼續露下去的話,劇集會無法過審。接下來的畫麵中,演員也就隻是繼續露出了那半個肩膀。

這部劇的導演是King,他說:可以理解為這是導演在勾著觀眾上當。

中國的影視作品不實行分級製度,而是實行審查製度。一般認為這是由於難以有效控製青少年觀眾等人群進入市場、影院、網絡和網吧,觀看越級電影,所以對相應的鏡頭由統一的審查代替了分級。“這是想保持人的純潔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文藝希望能夠熏陶人,培養高雅的誌趣,遠離低級趣味,以保持思想上的純潔”。

欲望可以被壓製,但無法被消除。所以King虛晃一槍的鏡頭,會吸引很多觀眾點擊進這部短劇。“短劇能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色情和暴力劇情的存在”,一位影視行業的投資人說。因為這些都是大家想看,卻在常規影視劇集中看不到的。

對於導演拍攝的畫麵和觀眾的期待,一位從事短劇審核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隻要畫麵沒有觸犯廣電總局規定的不能露出敏感部位的要求,他一般都會以包容的心態放行。“那就僅是兩具肉體堆在一起而已,純商業行為,對於世道人心、公序良俗形不成啥衝擊”。這是短劇被包容的基礎。

不過,業內偶爾也會有爭議。那是一副男女主被被子裹得嚴嚴實實並排躺在床上的畫麵,女生拿手撫摸男生的臉部輪廓。這個鏡頭讓審核人員感到不適,從影視創作的專業角度而言,這個鏡頭和前後劇情沒有銜接:作品既沒有交代某個故事事件引發了這個曖昧場景,這個撫摸也沒有引發另一個故事事件。它沒有押上台麵的故事價值,談不上是一個故事事件,這個孤零零的鏡頭單純是出於一種男色凝視。讓審核人員舉棋不定的是,它僅暗示片中男女主發生了性行為,根據劇情設定,這兩人是剛認識不久的一對戀人。所以前述業內人士問同事:這個鏡頭暗示了婚前性行為,這種呈現感覺無處不在,這個,你怎麽看?

被詢問方答複稱:這個無所謂吧?現在不是鼓勵生育嗎?微短劇現在都是先下迷藥,再懷孕,再愛情。現在婚前性行為已經很普遍了,影視作品如果對這類內容進行限製,內容就更受限了。

但詢問方並沒有被說服,在他看來,這個畫麵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婚前性行為的合理與否,而是這部短劇並沒有清晰交代男女主的情感脈絡,本質上這牽涉到劇中人物的性道德問題。“國外甚至港台地區,對於性都是有原則和道德感的。但是這部短劇,沒有情節,這個片段就像是平白無故插入的一段婚前性行為廣告”。

不過,本著廣電機構對短劇要包容、要扶持的工作原則,這部劇和上述有爭議的畫麵最後還是被編審放行了,因為這部劇的主題和內核被認為都很正。審核人員的這種開明態度為短劇導演製造了延續短劇商業模式的空間。

短劇中的道德與國情:不能反抗祖宗,沒有超級英雄

當導演礙於審查規定讓觀眾看裸露畫麵的願望落空後,為了繼續留住他們,King用紗巾蒙住了鏡頭,讓男女主繼續撕扯著入鏡,紗巾加持下,意境朦朧,鏡頭外的人可以無限遐想。這被導演稱為“合法擦邊”。

合法性在於,沒有人能扒開觀眾的腦袋看看他們到底遐想到了什麽程度,而根據白紙黑字的規章製度,廣電單位也無法認定這種程度的擦邊鏡頭有動搖世道人心的力量。“畢竟畫麵沒有露點,不需要卡”。

什麽樣的會被卡?這是一個被要求整改的案例:劇集背景設定在古代的仙俠世界,男主為了救女主采取了人工呼吸和心髒按摩的措施。審核員認為這不符合常識,人工呼吸和心髒按壓是現代醫學知識,怎麽會出現在古代?本著求真的態度,審核員查閱了文獻,果然發現,古羅馬的人工呼吸用的是風箱,而古代中國沒有相關的記載。

最終,審核意見為:鑒於這是一部古裝劇,如果劇集一定要呈現人工呼吸的橋段,請按照《金匱要略》的記載使用蘆葦,本著古代中國男女授受不親的原則,展現心肺複蘇時的胸外按壓需女性施展,以免故事情節為刻意展示對女性進行的猥褻。

這位審查人員說,“其實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劇情是想表演摸女性的胸和親女性的嘴唇。想看摸胸和親嘴沒什麽,但不能打著心肺複蘇和人工呼吸的旗號”。

另一部名為《不漏聲色的愛,老師你別走》的短劇,言語、畫麵低俗,是打著師生旗號的軟色情植入,這樣的劇集也絕對不會過審。

“這就是短劇的‘度’”,廣電機構的某位負責人表示。負責對短劇進行管理的單位曾多次下發關於短劇要“爽而有度”的宣傳指導,“爽”作為一種感官刺激,如何進行“度”的限製?

“‘度’意指日常生活的理性。舉個例子,喝咖啡沒問題,但是如果想直接把咖啡因萃取出來,讓人填鴨式服用,然後導致大腦皮層失控,進而行為失當,那就不行了”。

造反要有合法性

行為失當在短劇中的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譬如,在《庶女攻略》中,皇帝為了表示對庶女玉禎的愛,宣布廢除翻牌子製度,要搞一夫一妻製。但短劇管理方認為,劇集對男主角人物的塑造無中生有地美化了男人的人性。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失當。

《惹她幹嘛,她二嫁但皇帝心尖寵》也有類似的劇情設計:身為皇帝的男主為了已嫁為人婦的女主,拒絕了所有參加選秀的秀女。但對於導演來說更難處理的是接下來的情節:男二是女主的丈夫,他被皇帝奪妻,奮起造反,並在造反途中大肆屠殺百姓。



King執導了這部劇的全部劇集,第一次見到他時,他正在橫店華夏文化園的拍攝片場對著空氣罵罵咧咧,說劇情降智。對著空氣紓解完,他又迅速切換到了彬彬有禮的拍攝狀態。不過直到劇集殺青,他都沒搞懂,男二造反就造反吧,為啥非要屠殺百姓呢?

他認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過審——男二傷及無辜百姓的行為會削弱他起兵造反的正當性,讓他的造反失去合法性,符合亂臣賊子注定要走向失敗的傳統價值。

這樣的價值設定傳承自長劇。事實上,短劇中的“硬核”價值觀多是在臨摹長劇,因為對價值觀呈現的方式是決定劇集能否過審的絕對底線。就像廣電機構的工作人員所透露的:文藝作品,有統一的指導方針。

所以當《楚漢傳奇》、《隋唐英雄傳》之類聚焦於推翻前朝殘暴統治的劇集從熒幕上消失後,聰明的影視劇導演就知道了該如何對造反者們定性。這種默契延續到了短劇中,導致短劇中的造反者道德權威一定是受損的(譬如亂殺百姓)。

King覺得這種劇情設計很不合理,“男二像被莫名奪舍了一樣”,但他又實在想不出辦法如何在過審的基礎上把它修改得更讓人信服,隻能任其荒謬下去。或許這也是很多導演的苦惱,有時候打不過隻能放棄,所以現在霸屏的古裝劇中,隻剩下修仙、魔道、宮鬥、宅鬥。

癲的邊界

關注短劇之後,大數據給我推送了一部女尊題材的短劇切片,切片中,女主為當朝皇後,目睹太監在皇帝的授意下,將受寵妃嬪的孩子與她的孩子偷偷進行了調換,之後太監更是直接將女主的孩子溺死在了池塘(這個孩子也是皇帝親生的),而女主目睹一切發生卻沒有任何反應。

一位網友在評論區發了一個捂臉的表情,並附帶一句話:“這也太癲了”。

但這隻是開胃小菜。之後的劇情揭示,女主一切的隱忍隻是為了在被調換的孩子長大後,她起兵造反,直接廢掉皇帝,再將皇位傳給由她撫養長大的妃嬪的孩子。後續劇情還有親生母子離心、異族血緣之類的奇思妙想。

我把看到的切片以及網友的評論都發給了另一名短劇導演丁譯文,初衷是想收獲導演對這種劇集的批判。但出乎意料,丁譯文告訴我,他認為“癲”是一個好評,如果他是這部劇的導演,會把劇情做得更癲。

“觀眾覺得癲,說明劇情超出了他們的預期,那這就是一部好劇。如果劇情都能被猜中了,那觀眾幹嘛還要花錢看短劇呢?”

思路打開,我竟突然覺得短劇中一胎生了99個兒子、豪門少爺愛上了和父母同輩的保潔阿姨、親子鑒定結果相似度0%的劇情,是合情的。雖然最後一個案例被專業醫生站出來進行了科普:0%相當於生了個插座,就算生個瓜子,也還有15%到25%的基因相似度。

網友給短劇編劇提供了新的劇本思路:下次就寫霸道總裁生了個插座;大熊貓和人的基因相似度超過了50%,請霸總申請大熊貓的撫養權。甚至在虛幻、浮華的仙俠故事中內嵌了樣板戲風格的情節,並直接點題說呈現的就是樣板戲。審核員對此很無語,“不知道編劇和導演是蠢還是壞?搞出了這種荒腔走板的東西。”

每隔一段時間,各方都會試圖規範這類荒腔走板的劇集,並為短劇的發展指明方向。這有用嗎?“沒用”,相關工作人員回答。因為市場的力量實在太強大,就像在編戶齊民的明朝,士大夫的思想空間受到鉗製後,轉頭寫出了《金瓶梅》,“人民群眾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

那麽“癲”的邊界到底在哪兒呢?我問導演King:你們真的有可能會拍特朗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麽?他說應該不會,因為需要考慮兩國影響,“畢竟我們國家是熱愛和平的”。

除去涉及國家政治的題材,以及建國後動物不能成精的硬性規定,短劇世界的禁忌是由不斷“陣亡”的劇集暗示出來的。

譬如,因被認為渲染極端倫理複仇而被下架的《黑蓮花上位手冊》,便是前車之鑒。“在這之後,就沒人拍這種劇集了,資方也不會投”,King說。

那打工牛馬奮起反抗996是可以拍的嗎?“可以,但是需要穿越到古代,因為當代社會是一個美好的社會”。同樣的邏輯,暴力、血腥、黑社會也得穿越到古代,否則就否認了政府掃黑除惡的成果。



當然在專業的審核意見中,涉暴力劇情被視為“模糊了法治邊界”。而且警察和黑社會是不能平起平坐的,警察更不能認可相關概念的存在,否則便是矮化了代表公共安全與秩序的國家機關形象,弱化了代表暴力機器的警察局的力量感,與現代文明的社會治理理念格格不入;即使必須要承認灰色地帶的存在,警方也必須展示出蔑視、居高臨下的姿態。

但是,《狂飆》仍然被拍出來了。短劇製片人邢棟(化名)對此回答說,“(因為)那是長劇,一部短劇的投資才幾十萬不到100萬,哪有錢去疏通關係。” 他說,要想拍,隻能穿越。

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今年3月份曾針對短劇市場發布過一份《管理提示》,再次指示短劇要“爽”而有度。對於“穿越”類滿足受眾擺脫現實束縛、體驗不同人生的心理需求的題材,《管理提示》指出切忌沉迷於恣意編織和過度娛樂化的表達,應當在鼓勵創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滿足受眾好奇與期待的同時,堅守創作的生活邏輯、法治邏輯、曆史邏輯、科學邏輯,觀照現實,關注時代精神,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導演丁譯文覺得,這是短劇的難以承受之重,他拒絕通過短劇對觀眾進行教育。他認為,短劇就是商品,不應該有價值觀。

“如果觀眾想被教育,那他們去看長劇、去看電影、去看各級電視台的新聞聯播和宣傳片不就好了嗎?”

國情

霸總、單親媽媽、皇帝、貴妃、婆婆、媳婦兒、庶女、王爺、保潔員、快遞員、外賣員甚至熊孩子,在短劇世界裏是絕對的主角。而且他們的人生必須要經曆卑微到塵埃的絕境,有時候甚至是接二連三的絕境。

製片人邢棟認為,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設定,因為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完全開了外掛,能夠連續打怪升級,就和綠巨人、鋼鐵俠之類的美式超級英雄沒區別了,而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從來沒有綠巨人、鋼鐵俠之類的設定,這自然也不會符合中國人對成功人生的想象。“文化和社會生活是一體的”,他說。

美國的小男孩兒小女孩兒們,都夢想當總統,想當總統不是僭越,這種文化底色讓中文互聯網一度對於美國真的上演了短劇《特朗普愛上在白宮做保潔的我》的謠言深信不疑。

不過畢竟中國的短劇觀眾沒有當美國總統的想象,所以超級英雄式的設定也無法平移到中國的短劇中。

“綠巨人和鋼鐵俠來送外賣?那是一副怎樣的畫麵?我想不出來”,邢棟說。

King的另外一個身份是知名導演陳凱歌的徒弟,他曾跟著師傅在《妖貓傳》和《長津湖》劇組工作。King並不讚成師傅那一輩的國內導演們對西方個人英雄主義題材的欣賞,他覺得他們被西方文化影響了。在他看來,中國式的超級英雄應該是屬於集體的,會為了集體利益勇於犧牲自我,就像那些作戰英雄。

所以,對於劇本中一些他認為太扭曲的三觀,拍攝時King會盡量想辦法把它合理化。那什麽樣的三觀會是好的三觀呢?

“不要瞧不起沒錢的人,窮人當家做主,還有就是為人民服務”,King說。他來自毛主席的故鄉,每次溝通都會給我發一個“為人民服務”的表情包。



在拍攝中,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自己對社會的理解,去合理化一些劇情,也是李慷作為短劇導演的職業操作。

采訪開始時,他剛剛在成都殺青一部霸道總裁愛上離異帶娃媽媽的短劇。你相信這個故事嗎?我問他。他回答說,作為導演,他必須相信,因為隻有他相信了,觀眾才會信。

為了讓觀眾更好的相信,他刻意淡化了“霸總”和“離異母親”兩個身份之間的對立。他將離異帶娃的媽媽合理化為了霸總的白月光;媽媽在照顧孩子時的無微不至和母性光輝的發散也給霸總帶去了情感衝擊,因為在李慷新增加的設定中,小時候的霸總缺乏親情關懷;更重要的是,和霸總在一起後,不再缺錢的離異媽媽仍然保持了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而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持續打動著霸總。

這種將個人對生活的理解滲透到作品中的操作,還產出了一個讓李慷引以為傲的案例,那是他的一部爆款劇,播放量達到了5.3億。

這部爆款劇的初始劇本中,父親會無端討厭自己的大兒子,更喜歡二兒子和三女兒。劇情設定中,父親一直在打壓大兒子。直到大兒子的女兒回來,開始反抗自己的爺爺。

李慷認為這種反抗不合理,他向編劇建議:根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即使爺爺打罵爸爸,作為孫輩也是不能反抗的,“那是你祖宗,你怎麽能反抗呢?”

因此李慷把大兒子的設定改成一個不爭不搶的人,把二兒子和三女兒設置成更絕對的壞人,然後再將孫女的反抗對象從爺爺換成了非直係血緣的叔叔和姑姑。

不過,李慷拒絕將壞人臉譜化,“壞人也應該有人性的弧光”,他說。讓壞人變得更壞,隻是為了突出主角行為的合理性。

在丁譯文看來,相對於偉光正的長劇,短劇的優勢在於可以靈活呈現人物壞的一麵,“太極是分陰陽的,如果沒有黑的一麵,根本對比不出白的一麵有多白,所以一定要有暗才能襯托亮。當常規的劇本不讓好人和主角有黑暗麵的時候,亮的部分也就很難被充分體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講,短劇無疑代表了更先進的生產力。譬如,短劇中,穿越回80年代的家庭主婦可以回擊曾經欺辱過她的婆婆和小叔子。在很多影視劇的觀念中,隻有真、善 、美、忍是優秀品質,反擊是不被允許和接受的。現在,觀眾為這種短劇劇情的慷慨解囊是對劇中人物行為的讚賞和支持,也是思想解放。“這本質上更是對怨婦的扶正”,邢棟說。

“而且長劇不可能讓人平白無故的暴富一下,或者擁有得天獨厚的戰力,然後去藐視天下,也不可能讓一個女生成為女尊去擁有無數男寵,但這些都是觀眾想要的”,丁譯文告訴我。

另外還有太多人想回到改革開放的時代,去抓住錯過的機遇,以實現人生的翻盤。但在現實世界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同樣隻有在短劇中才能做到。

那為什麽短劇可以做到呢?這牽涉到了一個行業秘密。根據有關規定,影視行業投資額超過50萬的劇集,需交由國家廣電總局進行審核,30萬至50萬投資額的劇集則由省級廣電單位審核,30萬以下的不需要審核。

作為製片人,為了繞開國家廣電總局,邢棟寧可將投資額超過50萬的項目拆分成上下兩部,分開進行製作。甚至有些影視製作公司還會對外謊報數額,比如請演員花了10萬,對外宣稱隻花了5萬。這一點得到了業內人員的確認:“大家都假裝自己的投資在30萬以下”。

所以,大量的短劇其實沒有被廣電機構審過。

但是導演們自己心裏還是有杆秤的。譬如,建國後動物是萬萬不能成精的。更重要的是,觀眾一旦發現了“有毒”劇集,可以隨時舉報。被舉報下架後的項目,會導致資方的投資難以收回,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

廣電相關機構的負責人也表示:短劇這一影視形式沒有能力承載特別宏大的主題和厚重的敘事,商業屬性更加明顯,而商人為了掙錢,做事會非常有分寸。

多方加持之下,短劇就被很多人貼上了low、俗、離譜、辣眼睛的標簽。但King不這樣認為,他始終覺得短劇的道德感可比現實高太多了。“短劇中對壞人的描述有時候雖然很降智、很離譜,但我覺得現實更降智、更離譜,比如邯鄲三個未成年人把另一個小孩兒打死了。短劇裏的壞人壞的是有原因的,另外,都能成功播出來了,它又能壞到哪裏去?現實中有太多東西播不出來了”。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導演King曾拍攝過一段劇集,根據劇情設定,男主帶著女主去到了全世界最奢侈的服裝店,男主告訴店員,把世界上最貴的那件衣服給他“叉”下來。“叉”這一動作多出現在鄉村大集和縣城裏的服裝攤上,一開始King不理解“叉”為何在編劇的筆下會與全世界最奢侈的服裝店兼容。

剛開始執導短劇的時候,他會拿著劇本去找編劇:這樣寫對嗎?這不是把觀眾當傻子嗎?

不過劇的火爆告訴他,編劇就是對的。後來他懂了,那是編劇所處的真實世界和其想象中的世界的融合。而編劇身處的真實與想象,與短劇觀眾恰恰是一致的。

如果由一個從來沒有到達過短劇觀眾世界的人來寫同樣的劇情,他很可能會將場景設置在買手店,然後提前預約好的專屬sale會瞻前馬後,有專門的VIP試衣室和試衣人員,客人更無需去發號“叉”的指令。不過這不會符合短劇觀眾的期待,隻有下沉世界的編劇才能寫出他們的所思所想。

“人是無法合理想象自己從來沒有抵達過的階層和世界的”,King說。

這就像出身南京第一豪門望族的曹雪芹可以在《紅樓夢》中寫翡翠羽衣、金鳳鱘龍翅、麵筋蘆蒿糟蒸鰣魚、苡米野雞湯、糟香掌信、鬆仁鵝油卷,而續寫《紅樓夢》的高鶚隻會讓林黛玉吃“麻油醋拌五香大頭菜”。

林黛玉吃香油拌大頭菜的違和與短劇世界裏的霸道總裁揮一揮衣袖就為公交車卡充值了500萬人民幣、沒有護照和簽證的霸總仍然可以毫無阻礙的周遊世界,底色是一樣的。

後者也是King真實拍攝過的短劇素材,這也是短劇編劇提供給他的世界觀。成為短劇導演後,他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去順從編劇和觀眾的世界觀,而不是去違背,隻有這樣,拍出來的劇才會有人看。他現在的執導原則就是,盡最大努力去還原編劇的劇本。他給編劇的備注是“編劇爹”。

King擁有導演和表演的雙碩士學位,碩士期間,是公認的同寢室四個學生中最優秀的那一個。離開學校後,他進入了師傅陳凱歌的劇組,在那裏,見識到了什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正是在陳凱歌的劇組,King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終其一生都到達不了師傅的階層,這和努力無關。

所以他從來不相信階層跨越的故事,但這不影響他願意去拍攝編劇筆下的世界。訪談中他反複跟我強調,編劇是最懂短劇觀眾、最懂人性的人。

而居高臨下的教導和兀自評價他人眼中世界的行為則注定是傲慢和令人討厭的。“很多人忽視了,世界是分層的”,他說。



丁譯文是受訪者中唯一一個沒有接觸過長劇和電影的從業者,他的創業公司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短劇爆發時,為了掙錢而一頭紮入了這個新新世界。他從來沒有過和編劇“較真兒”的經曆,身上也沒有背負“藝術”、“理想”這些沉重且奢侈的包袱。在他眼裏,短劇就是商品。

“短劇是我們國家最遵從市場經濟規律的商品,觀眾是付費方,他們想看什麽,我們就應該拍什麽。如果我們拍的不是他們想看的,他們會拒絕付費。多麽公平”。

作為製片人,邢棟需要對短劇的受眾進行畫像描摹,在對大量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他總結出了短劇觀眾特質的最大公約數:這是一個不被人關注、每天的努力就是為了生存、無法做到衣錦還鄉,更沒有改寫人生的機會和力量,內心極度落寞的群體。

根據這樣的結論,包括製片人、編劇、導演在內的短劇製作團隊,主要職責便是依據畫像為目標群體定製他們想看的劇情,直擊他們內心。所以短劇成為了在出租屋裏花9塊9就能買到的心靈按摩。

供需與內卷

丁譯文致力於成為一個優秀的商品供應方,會花大量時間去捕捉身邊的蛛絲馬跡,感受觀眾的喜好。

女性主義的崛起和女性綜藝的火爆讓他感受到了市場的風向。他會在工作間隙追問他身邊的女性朋友們,她們渴望什麽樣的情感關係?她們想象中的男性魅力是怎樣的?

他會在自己執導的短劇中夾帶私貨插入一點女孩子之間的相處劇情,呈現女生之間情感的細膩與美好。

但也不能太過,他曾在朋友圈轉發過別人拍的耽美劇情片段,很快鏈接就被404了。“看來還是不允許拍”。

同樣因為廣電總局的限製,他無法展示更為直觀的畫麵,光影和色彩就成為了營造美好的工具。他發來了一張拍攝現場監視器的畫麵,鏡頭背光,女孩兒們周身的主要色調為暖橘色,畫麵整體氣氛柔和溫暖。

“女孩子之間的情感真好”,他說。

所以你是個女性主義者嗎?我問道。他否認,說他不想把自己的作品抬高到任何“主義”的高度,更不想從作品裏提煉任何思想。他隻想為觀眾提供有關戀愛、情感的美好觀感。

“我就是一個直男,一個覺得其他短劇直男導演們拍攝的情感鏡頭太過暴力和粗魯的人”。

在橫店采訪期間,我去到了華夏文化園、青芒果劇場和玖點片場,這是橫店短劇劇組紮堆的幾個拍攝場地,前者主要提供古裝場景,後兩者用於現代劇取景。

在華夏文化園,《玉腰奴》劇組正在拍攝:身穿黑色長袍的男主齜牙咧嘴掐住女主脖子,女主開始吐血,同一個場景,全景、懟臉、側臉、逆光、正反光鏡頭依次進行,女演員不斷的喝紅色顏料,拍攝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因為這是一場重頭戲”,在背著導演的地方,一位劇組工作人員偷偷告訴我。

而青芒果劇場和玖點片場正在表演把女主角摔到床上、男主用力捏著女主下巴大喊“你想怎樣”的情節。為了拍出美感,第一個女孩兒被摔了一次又一次,另一個女主角則在導演喊哢後捂著下半張臉待了近半個小時。

短劇男演員申浩男曾在直播中說,他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去鎖喉、去掐人脖子,還要拿繩子把人綁著,把女主的頭按到水裏,還要抱著女主去跳河。

為什麽這類劇情會流行?“因為虐最容易供給”,丁譯文說。輪回感、宿命感、抽離感之類的感性畫麵對導演的鏡頭語言要求比較高,不是所有的短劇導演都有實力進行這樣的高階表達。相比之下,“虐”的門檻最低。

而且觀眾也願意為“虐”買單。在爆裂短劇、DataEye等多個平台的短劇熱度排行榜中,虐戀占據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天下。

“這其實還是基於市場供需關係進行的生產”,李慷表示。他認為虐戀本身就是一款產品,有些觀眾就是喜歡看,帶著產品思維出發去看待這件事情,完全合理。

以“危險”為底色,除強製愛外,短劇還衍生出了包括小媽、骨科、女尊在內的多類型劇集,後者也是丁譯文想要嚐試的題材,他想給觀眾提供更多的商品選擇。

而商品生產,他認為最好的模式應該像富士康一樣,策劃、編劇、導演、製片都是流水線上的操作工:策劃負責捕捉用戶喜好,然後交由編劇進行文字生產,再由導演進行最終的視聽語言呈現,最後由製片方進行製作。“每個人都是生產環節上的螺絲釘,這樣的生產效率是最高的”。

商品邏輯也對短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快。製片人邢棟在訪談中反複強調,時間就是短劇的生命,因為短劇行業的推陳出新速度實在太快,越短的拍攝周期越能確保投資方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

譬如,當下最為火熱的選題是宗馥莉的繼承者之戰,數不清的短劇製作公司在使用AI加人工輔助的模式生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現代的、古代的、穿越的多套流水線劇本。之後多個劇組會同時開工,不出一個月的時間,市場上就會充斥大量的“繼承者”劇集。而隻有最早投入市場的那一批,才能獲得平台最多的流量扶持,然後賺到最多的錢。

這種高周轉的快速賺錢方式也促使越來越多的熱錢開始湧入短劇行業,今年7月,京東集團以最高140萬元年薪公開招聘短劇內容策略運營崗,創行業薪資新高,這被認為是京東在加速布局短劇市場,即將開辟與快手、美團、字節跳動、咪咕視頻等平台的新戰場。

不過競爭的加劇讓行業越來越卷——主要體現在不斷被壓縮的拍攝時長和拍攝預算上,這是受訪導演們的共同遭遇。丁譯文形容,這就像淘寶,一雙襪子,有人賣一塊錢,就有人賣9毛,競爭之下,大家隻能血淋淋的拚刺刀。

也因此,短劇導演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創作能力,而是效率高,能“熬”。King的最高記錄是,有一次連續拍了52個小時。丁譯文說,當其他導演需要7天才能完成的拍攝,他隻用5天就能拍完,其他人“卷”到5天的時候,他已經將作業流程優化到了3天,而當其他人也能在3天內拍完時,他可以隻用兩天。甚至現在,隻需一天半的時間外加8個人的團隊、兩盞燈、一台攝像機,以及一萬塊錢的預算,他就能拍出一部可以被市場接納的30集共計30分鍾的微短劇。

7月18號和28號,King有兩部劇接連在武漢開機,劇情是他拍過無數次的霸總和虐戀題材,這兩部劇之後,還有很多部他同樣拍過無數次的題材在等著他。“根本拍不完”,他說。有一天他在朋友圈發文:感覺自己越來越像王晶了。

在我們最近一次的交流中,他直言特別累,正被越來越低的拍攝預算壓得喘不過氣,而同樣長達150分鍾的劇集,拍攝周期也從原來的9天被壓縮成了6天。

所以離開大導演的劇組有沒有後悔過?我再次問他。他還是同樣的回答:沒有。於經濟層麵,他還有房貸要還,持續不斷的拍攝邀約可以讓他一直有錢掙;於工作成就方麵,師傅在拍《誌願軍》,而他拍的是另一種精神慰藉,所以沒什麽可失落的。“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在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