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著微博,猛然看到一條八卦:那英老公和一美女在酒吧親密互動,結束後,兩人還上了同一輛車。
那英老公孟彤回應馬上來了,否認出軌,隻是朋友,腿傷被攙扶一下而已。
吃瓜不信瓜,這件事估計就這麽翻篇了。一開始還有點為那英憤憤不平,可轉念一想,那姐是誰呀?活到她這個份上,這又算啥大事呢?
正好我最近在追《花兒與少年》第七季,這一季的關鍵詞,是和諧。同行的7人(那英、陳數、馬思純、李沁、張雅琪、龔俊、張晚意)情緒都超級穩定。
雖然少了“扯頭花”的場麵,讓討論度下降了很多,但第七季在豆瓣被打出了8.2的高分,和吵翻天的第六季3.9分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中最讓人驚喜的就是那英——這個曾憑借“嘴比腦子快”得罪半個娛樂圈的奇女子,卻是團隊中的暖心大姐、正能量擔當。
那英年過五旬,一度擔心年輕人們會不會不帶她玩。沒想到,節目中的那英,體力絲毫不輸年輕人,大多數情況下,要靠她去活躍團隊氣氛。
比那英小9歲的陳數則是她的反麵,她慢慢悠悠,話也不多,總擔心自己成為“拖後腿”的那個人。
她們倆是典型的“高能量e人”和“低能量i人”組合,看完更新的幾期節目後,我既欣賞那英的生機勃勃,也特別能共情陳數的“自卑感”。
1.
那英強悍的身體素質
第一站是馬達加斯加,交通不是很方便,一行人輾轉很久才到達目的地。大家都有點累,唯獨那英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探險”,各種拍照記錄。
為了看野生動物狐猴,要爬一小時的山路,那英根本不覺得累,隻覺得開心。
甚至爬完之後還意猶未盡,因為“才走了8000多步”,離她的上限還遠著呢。
這可不是平地上的8000多步,是在荊棘叢生的大山裏往上爬8000多步啊!
於是,沒盡興的那英出出進進,到處找人玩,還跟著搬行李的師傅,樓上樓下跑了好幾趟,樂此不疲。
終於到了睡覺時間,那英三下五除二地刷牙、洗臉、洗頭、洗澡,躺床上五分鍾之內進入了夢鄉。
不過,強悍的那英沒能抵擋住病菌的侵襲,患上了腸胃炎,肚子一陣陣絞痛,腰都直不起來。
即便如此,她也不願掃興,集體活動都積極參加,看到當地人跳舞,體內的音樂基因按捺不住,立刻衝上去加入跳舞的隊伍。
這舞姿、這勁頭、這笑容,誰能想到她此刻正在強忍不適呢?
馬思純關心地讓她去歇一會,那英委屈巴巴:我又想跟你們玩,但它老是一陣一陣的(痛)煩人。
那英在采訪時說,她不想在弟弟妹妹們麵前表現出不舒服,因為她知道,一旦這樣,大家都沒心情玩了,都得來關心她,她會覺得很有負擔。
強撐了幾天之後,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重,那英隻好去了一趟當地醫院,拿了一堆藥回來吃,才慢慢好轉。
剛一好轉,那英又馬上肉眼可見地生龍活虎起來,拉著酒店的保潔人員就開始跳舞。
50多歲這身體素質,我真的羨慕了!
2.
那英強大的“精神力”
那英不僅在體力方麵能量滿滿,精神方麵也獨樹一幟,如龔俊所說,那英是“一個精神上的鼓舞者”。
她不擺大姐的架子,但會承擔起大姐的責任,敢於說別人不敢說的話。
第一天到酒店的時候,在路上商議行程,地陪小徐介紹說,晚上有一個夜遊活動,可以看到老鼠狐猴和小青蛙,問他們要不要參加。
大家其實都挺累了,但因為彼此間還不太熟,又不好意思拒絕,所以都猶猶豫豫的。
關鍵時候,那英站了出來。她找地陪要了夜遊動物的圖片,然後大手一揮,豪邁地說:已經看過了,不用去了!
聽她這麽說,其他人才紛紛如釋重負,附和著說不去了,先回酒店好好休息一晚。
對節目組,那英也主打一個“勇”。
最小的妹妹張雅琪在備采時,導演問了個搞事情的問題:這個事對你跟她彼此的相處有什麽影響?
那英正好從旁邊經過,立刻叫停,大聲喊道:你這就是在洗腦!人家是一個小少女,根本不懂這個,你們就各種誘導。
導演隻好放棄追問,無奈地說:那姐在這我都不敢問了。
而對團隊裏的其他成員,那英則溫柔備至、隨時隨地提供情緒價值。
第二天的爬山行程裏,在半山腰休息時,馬思純說,她特別喜歡在山中無人的地方大叫,那英迅速回應:走,咱倆去喊去!
去機場托運行李,大家都拿的是行李箱,隻有李沁拿了一個麻袋,她有點不好意思,那英說了一句“太酷了”,瞬間緩解了李沁的尷尬。
龔俊的行李超重,那英當機立斷,把自己的行李箱打開,讓龔俊放一些東西到她這裏。
看到地陪小徐,那英熱情地和他打招呼,誇他穿的衣服好看,小徐也很有梗,說自己的衣服是“白配黑,有人追”,那英接梗,說自己“我是紅,我最紅”,把坐在一旁曬太陽的陳數都給逗笑了。
陳數有點不舒服,那英在旁邊噓寒問暖,瘋狂群發消息,讓所有人都知道陳數病了。
關心其他人,熱心地幫大家解決問題,是那英的常態。偶爾享受一些“特殊照顧”,她也不推諉,欣然接受。
分配酒店房間時,弟弟妹妹們把最大的一個房間讓給那英和陳數,馬思純擔心那英不接受,還安慰她“我們怎麽都能住的”,那英本來也想客氣兩句,沒繃住笑出了聲說:其實我心裏特別美。
讓人不由得想起她的名場麵之一——和孫燕姿一起領獎,孫燕姿激動得哭了,那英也想假裝哭一下,結果沒憋住笑了出來,因為“實在太高興了”。
日常生活中和家人一起相處,那英也是這麽“高能”,她出差時,家裏人就特別鬱悶,她一回家,門還沒開呢,屋內外就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這樣活力滿滿的人,就是天選的生活伴侶和旅遊搭子啊!
3.
陳數為“能量低”而內耗
陳數則是一個和那英截然不同的“低能量人”。
出行之前,她就詳細地說了自己對旅行的要求:不能吃刺激的食物、車輛安排要合理、住宿條件不能影響睡眠……
對她來說,休息好,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因為她非常擔心自己的體能。
她做任何事情節奏都很慢,往往那英已經睡完了一覺,她還沒正式開始洗頭洗澡。
對比一下她和那英截然不同的兩種護膚畫風,那英單手揉搓,一分鍾結束戰鬥,陳數步驟繁複、手法輕柔,時間自然也就拉得長。
怪不得網友說,她倆一個是魔丸,一個是靈珠。
那英和酒店保潔跳舞嗨皮的時候,陳數正在……打坐冥想,一副“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架勢。
陳數是舞蹈演員出身,但她自己說,她肌肉素質很差,每次都需要熱身整整一堂課,才能做跳躍動作,因此渾身傷特別多。
同時,體能跟不上,又會讓她陷入精神上的內耗。
越是累,速度越是提不上去,腦子是懵的,手忙腳亂,覺得忙完了這個又忙不完那個,最後就變成幹耗。
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她習慣不跟別人講,盡量咬牙堅持,因為不想讓別人覺得她太脆弱,或者太麻煩了。
然而,麵對體能這種無法掩藏的真相、這種咬牙也實在撐不下去的困境時,她內心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自卑感。
爬了一天的山之後,其他人還有力氣說說笑笑,陳數已經直接電量清零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獨自躲在角落裏沉默。
但她其實特別想和大家說話,很害怕無法融入集體,顯得格格不入。
內耗讓陳數身心俱疲,也讓她格外羨慕那英這樣的高能量女性。
我非常能夠理解陳數,當自己精力不足、總是掉隊、需要休息半天才能回血的時候,自然會情不自禁地羨慕那些精力充沛、社交能力極強、在集體中遊刃有餘的朋友。
但是,我想對像陳數這樣的“低能量人群”說,不用羨慕,更不要內耗。
因為能量有高低,卻沒有優劣,並不是說,低能量就一定是缺陷。
每個人的特質和節奏都不一樣:有人睡四五個小時就精神飽滿,有人必須睡八小時才能清醒;有人喜歡沉浸於人群中,有人喜歡安靜地獨處;有人做事風風火火,有人習慣按部就班慢慢來。
就像陳數和那英,一個在打坐,一個在社交,對她們而言,都是恢複能量的方式。不必強迫陳數去社交,就像不能勉強那英去打坐一樣。
很喜歡一句話:能量不是用來比較的,而是用來感受的。
用心感受能量的流動,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快或慢、熱鬧或安靜、緊湊或鬆弛,都是很好的生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