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一個熱搜分外耀眼。
這個詞條,關於當下最火的女演員,辛芷蕾。
說起來很有意思,前不久,VOGUE雜誌召集內娛女演員拍了一張群像照,辛芷蕾的位置還不算顯眼。
在寄語中,她是這麽寫的。
很快,辛芷蕾就憑借電影《日掛中天》拿下了威尼斯影後,她也成了華人女演員第三位獲得者。
昨天的VOGUE:安排!

知道辛芷蕾拿下如此重要的獎項後,就決定要好好寫一寫她。
思來想去發現,其實“影後想要 影後得到”這八個字,似乎就是對她不凡經曆的最好總結了。
辛芷蕾
仔細翻看辛芷蕾的履曆,客觀來說,不算厚重。
但,她總能不時地憑借一個新的角色閃耀光芒,並讓自己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而這些榮光背後,盡是辛酸。




說得直白一些,她不是資源咖,沒有資本的強勢力捧,所以,她隻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主爭奪。
鋒芒畢露自然會招來異樣眼光,但辛芷蕾沒有退卻,反而始終逆流前行。
她一直都是如此,既有“影後想要”的衝動和熱情,也有“影後得到”的打拚與實力。
“想要”,換個說法就是“欲望”。
所以也有人將辛芷蕾形容成是“把欲望與野心寫在臉上的女演員”。
在推崇內斂與含蓄的環境下,這並不算是讚揚。
可辛芷蕾偏偏喜歡如此。
並且,她從來都以擁有欲望、展示欲望、努力實現欲望為傲。

她為何敢於如此坦白?
因為真的需要。
2018年,她踏上《星空演講》的舞台,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麵對那麽多的觀眾,她顯然有些緊張,身體會不由顫抖。
但她相信,越是讓人恐懼的事情,就越值得去做。

辛芷蕾非常真摯地分享了不少生命經曆。
比如在上學時,她喜歡一個男孩,周圍的女性好友都勸她要含蓄,要克製,不要主動表露心意,因為,太容易得到的就不被珍惜。
然而,她並未遵從。
後來,她被甩了,經曆了長久的痛苦。
但她沒有後悔,因為爭取過。
從家境來說,辛芷蕾並不富裕,甚至很拮據,父親重病癱瘓在床,母親要照顧他,無法工作。
於是,辛芷蕾不得不成為家裏的頂梁柱。
因為收入有限,她無法實現父親買電腦的心願,父親去世後,她隻能在每年的忌日燒紙電腦;肝癌晚期的姥爺去北京治療,她想帶姥爺吃頓好的但卻左支右絀。

對愛情、對物質有欲望,真的有錯嗎?
換種表述,這其實是對青春戀愛、對滿足家人需求的真摯向往。

做演員後,辛芷蕾又有宏願,她曾在微博上打趣說道,自己要做國際巨星。
欲望與野心,再次裸露在大眾視野。
但在她拿下影後之前,那些辛酸往事幾乎無人在意。
因緣際會,辛芷蕾闖入演藝圈,長久沒有戲拍,她把每一次機會都當作救命稻草。
參演電視劇版《畫皮》,她拿到了小小的角色素素,一個盲人姑娘,她傾其所有,將其演繹得真實、可愛、靈動。

不過,她仍然沒什麽選擇的餘地,盡是在一些影視劇中充當可有可無的配角。
辛芷蕾再次展露洶湧的欲望,是因為劇集《擁抱星星的月亮》,導演是丁黑。
她看了人物介紹後,有了強烈的表演欲,她能深深共情角色的經曆,能夠感知她的喜怒哀樂,這個角色非她不可。
第一次麵試,她拚盡全力講述和表演,但被否了。
但她沒有放棄,再一次爭取,甚至當眾強調沒有人比她更適合這個角色,這種耿直率真顯然並不討喜。
可,相比討好他人,作品才更重要。
最終,她拿下了這個角色,且貢獻了精彩的演繹。

她回過頭問過導演,為什麽還是定了她?
導演說,就是她不斷剖析角色、不斷講述經曆的堅持打動了她。

所以你看。
欲望是有用的。
而向好的欲望,也可以替換成其他詞語,比如理想。
辛芷蕾在回想自己的演藝經曆時曾經感慨過,她想演的角色,總是要經曆四五次麵試,總是那麽不順。
好在,她都堅持了下來。
再後來,辛芷蕾有機會出演自己第一部電影,《長江圖》。
她以內斂而細膩的表演,分別呈現了少女、漁婦、修行者的不同狀態,既有清純爛漫的一麵,又有如同佛像般莊嚴的一麵。


在采訪中,她被問到自己的職業規劃,她坦率地說,運氣好時能接到《長江圖》這樣的作品,但拍文藝片很難讓自己被大眾熟知,她必須要妥協:演什麽能火,就演什麽。
是的,她又有要紅的欲望了。
她從不排斥爆紅與名利的掛鉤關係,不過,她更在意的是,紅了,就有更多的選擇權。
但作為演員,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角色演好,為作品增色。
她接拍《繡春刀II:修羅戰場》,以利落的動作、犀利的眼神詮釋了俠女式的風采,演出了一種鎮定從容的殺氣騰騰。

在《如懿傳》中,她出演金玉妍,扮相出眾,並通過表演呈現出了一個反派的複雜性,賦予了角色深度。

按道理來說,有了兩個這麽好的角色,辛芷蕾早該逆襲飛升了,可她沒有這種機遇。
她不得不走上真人秀《演員的誕生》的舞台,或者接演《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這樣4分不到的爛片。
很憤慨,很無奈?
或許有吧。
但從那些作品來看,她始終以飽滿的欲望迎接每一次機會,走好每一個腳印。
上綜藝《花兒與少年·絲路季》,她不凹人設,反而以自然鬆弛的狀態俘獲大眾的喜愛。

出演王家衛執導的劇集《繁花》,她又呈現了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李李,作為一個闖入者進入上海灘,鋒芒畢露,野心十足,時而鋒利,時而柔情,辛芷蕾以精準的肢體語言與內斂克製的眼神戲詮釋出了角色的多種層次。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辛芷蕾下了大功夫,單單為了完成走路姿態,她就花了兩年時間集中學習拉丁舞、探戈等,曾經練到磨破腳皮。
而從采訪中也能看到,她因為李李的某個走位動作而困惑,當麵跟大導演王家衛提出質疑。
她認真又耿直,不會因為對方的權威而退卻,一切都為了更好地完成角色。
對辛芷蕾來說,電影《日掛中天》自然是一個重要的、全新的起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85花排位都是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此前,辛芷蕾似乎都沒在討論範圍之內。
而“威尼斯影後”的頭銜,讓她 彎道 超越 ,一舉打亂了既定的格局。
似乎,現實裏辛芷蕾,成了《繁花》中李李那樣的闖入者形象,用作品和實力寫下屬於自己的奇跡。
如果,她的成功能攪動內娛,激發出其他演員的野望,那對觀眾而言無疑也是好事。

回顧辛芷蕾的履曆,角色本身良莠不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像內娛影視市場泥沙俱下的一種縮影。
不過,她憑借著對每一個角色的用心雕琢,還是把自己鍛造成了真金。
而現在,她找到了發光的機會,站到了屬於她的位置。
在威尼斯電影節的舞台上,她對所有女孩說,要大膽去想,大膽去做。
這麽來看,辛芷蕾的故事又很勵誌,富有啟示。
每個人都應該保持欲望,直麵欲望。
更重要的是,不管會不會成功,都要不懈追逐,從容積累,讓實力配得上野心,然後,等待幸運之神的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