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山東菏澤女子李雪珂七年前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生育三個混血子女的事件再引熱議。這位曾斥資 50
萬元在泰國購買英國捐精者精子的單親媽媽,如今生活狀態曝光引發多方關注。
李雪珂的人生故事遠比報道中更具張力。1990 年她出生在菏澤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在她 3
歲時分開,母親靠著種地和打零工把她拉扯大。貧瘠的成長環境讓她早早懂事,16 歲那年,身高已經竄到 178
厘米的她被模特經紀公司看中,瞞著母親偷偷跑到濟南參加培訓。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走台時,腳磨出的血泡染紅了舞鞋,她咬著牙完成了三個小時的訓練。這段經曆讓她明白,想要擺脫現狀隻能靠自己拚。
李雪珂(資料圖)
20
歲時,看到朋友圈有人賣化妝品,她拿著做模特攢下的兩萬塊錢試水微商。最初每天隻睡四個小時,騎著電動車穿梭在濟南的大街小巷送貨,因為記錯地址被客戶罵過,也因為產品包裝簡陋被質疑是假貨。轉折點出現在
2015
年,她敏銳地發現美妝培訓市場的空白,用全部積蓄在濟南開了第一家美妝學校。為了招到學生,她帶著團隊在商場門口免費化妝,一個月下來,手上的皮膚因為頻繁接觸化妝品變得粗糙脫皮。靠著這股狠勁,三年時間她就在全國
12 個城市開設分校,學員數量突破一萬人,個人資產也突破億元。
感情路上的坎坷讓她對婚姻徹底失去期待。23 歲時遇到的第一個男友,以投資為名陸續借走她 80 萬後消失;26
歲談的對象控製欲極強,甚至會翻她的手機刪除客戶微信;28
歲那次戀情,對方要求她放棄事業回歸家庭,爭執最激烈時摔碎了她辦公室的獎杯。三次失敗的感情讓她在 29
歲生日那天做出決定:不結婚,但要個孩子。
國內醫療機構明確拒絕了她的輔助生殖請求,理由是不符合 "已婚且有醫學指征"
的規定。她托朋友打聽,得知泰國部分醫院接受單身女性的試管嬰兒申請。2018 年初,她帶著母親飛到曼穀,在一家擁有 20
年曆史的生殖中心,從厚厚的捐精者資料裏選中了編號為 B734 的英國捐贈者 —— 資料顯示對方是劍橋大學畢業生,身高 188
厘米,擅長鋼琴和馬術。整個過程比想象中複雜,促排卵階段每天要打三針,取卵時全麻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醫生
"卵子質量怎麽樣"。當醫生告知三個胚胎全部成功著床時,她抱著母親哭了半個小時。
2019 年春天,三個孩子在濟南降生,兩男一女的組合讓她欣喜不已。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她當年就舉家搬到杭州,在西溪濕地附近買下
800
平米的別墅,光兒童房就占了整整一層。雇傭的三個保姆各有分工:張姐負責飲食營養,每天變著花樣做適合幼兒的輔食;李姐專攻早教,從孩子會爬開始就進行雙語啟蒙;王姐則管著日常起居,光是每天清洗的奶瓶就能堆成小山。她自己則堅持每晚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哪怕直播到深夜,也要隔著監控看孩子們睡著才休息。
李雪珂(資料圖)
孩子們 3 歲時,她把他們送進杭州一所知名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加上馬術、擊劍、鋼琴等興趣班費用超過 120
萬。大兒子性格沉穩,在學校數學競賽中拿過獎;二女兒繼承了她的模特基因,在童裝秀上台風穩健;小兒子最黏人,每次她出差都會抱著行李箱不讓走。去年母親節,孩子們用歪歪扭扭的漢字寫了賀卡,上麵畫著一個長頭發的女人牽著三個小人,這張畫現在被她設成了手機屏保。
在抖音上,她的賬號 "雪珂和三小隻" 積累了 230 萬粉絲。直播時經常能看到孩子們在鏡頭後跑來跑去,有次小兒子突然搶過話筒喊
"媽媽是超人",瞬間衝上熱搜。靠著直播帶貨,她的美妝品牌年銷售額突破 8000
萬,還投資了兩家生物科技公司。有粉絲質疑她利用孩子博眼球,她隻是淡淡回應:"我記錄生活,也靠這個生活,沒什麽好藏的。"
社會對她的評價始終分裂。小區裏的老太太們私下議論 "沒男人怎麽行",但年輕媽媽們卻羨慕她的經濟獨立。某婚戀網站做過專項調查,超過
62% 的 90 後女性認為 "李雪珂的選擇值得尊重",而 70 後群體中這個比例隻有
29%。教育專家在訪談中提醒,混血孩子在青春期可能麵臨身份認同困惑,她看到後專門請了心理谘詢師定期給孩子做引導。
法律界對這類案例的討論從未停止。2023 年上海一位 32
歲的外企高管起訴某醫院拒絕為其凍卵,法院最終以《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為由駁回訴求。但同年深圳有醫院悄悄推出
"單身女性生育谘詢服務",雖然不提供實際操作,卻被解讀為政策鬆動的信號。今年初,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建議》,引發
300 多萬人次的討論。
李雪珂(資料圖)
生活中的新變化是她和一位 00 後男友的戀情。男孩是她公司的直播運營,比她小 12
歲,第一次上門就給孩子們做了可樂雞翅,沒想到三個小家夥吃得津津有味。他們一起帶孩子去迪士尼,男孩耐心地陪每個孩子坐了三遍旋轉木馬。被問會不會結婚,她笑著搖頭:"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