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這個動作不能堅持10秒,危險!

這個動作不能堅持10秒,危險!

文章來源: 生命時報 於 2025-08-18 08:59: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雙臂平舉,單腳站立,這個考驗平衡的動作,你能堅持多久?

平衡力看似尋常,卻需要視覺、肌肉、神經等多個係統的精密協作,是衡量健康和長壽的關鍵指標。

近日,美國《科學報告》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平衡力差的人,跌倒、喪失獨立生活能力、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平衡力下降,死亡風險增加44%

在此次研究中,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對4378名平均年齡61.2歲的參與者進行了三項測試:步速測試、椅子起坐試驗、平衡測試。

3項測試總分相加,小於10分即為平衡力下降。

隨訪2年期間,933名平衡力較差的參與者發生了至少1次跌倒,穿衣、洗澡、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現下降,且更容易變得孤立。

此前,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開展的一項大型研究也得出過類似結論:

● 40~49歲成年人中有18.2%的人出現了平衡障礙,65歲以上者這一比例高達61.9%;

● 存在平衡功能障礙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44%,心血管死亡風險升高65%,癌症死亡風險增加37%。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老年內科副主任醫生王征表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神經反應速度、肌肉力量及本體感覺逐漸減退,會直接影響平衡力。

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2022年發布的《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中國居民平衡力下降的拐點,出現在40歲左右。

閉眼單腳站,堅持不了10秒要警惕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張一民介紹,平衡力指人體在靜止或運動時,通過調節重心維持穩定的綜合能力。

想了解平衡力是否下降,可通過“閉眼單足站立試驗”來測試。

動作要領:兩臂側平舉,兩腿並攏,腳尖向前,閉眼時用習慣支撐腳站立,另一條腿屈膝。

衡量標準:保持10秒身體不搖晃,為正常;女性最好能超過12秒,男性超過13秒。

5個因素會加速平衡力下滑

平衡力依賴內耳的前庭係統,視覺係統,皮膚、肌肉等軀體感覺係統的精密協作,任何幹擾因素都可能引發平衡障礙,比如以下幾種。

1血壓血糖不穩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機能下降,久蹲後起身會出現腦部供血不足、血壓驟降,伴有頭暈、失衡,導致跌倒風險大增。糖尿病可引發周圍神經病變,觸覺減退,對地麵接觸不敏感,從而影響平衡力。

2腦部病變

小腦病變、腦幹血栓、腦外傷等,可引發腦功能障礙,造成平衡失調。

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係統退行性疾病,會降低大腦對空間定位和身體狀態的判斷能力。

3視聽功能異常

比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炎等內耳疾病,會影響人的空間定向能力。視聽功能降低,會直接影響感覺輸入和敏感度,減弱空間感知力。

4肌肉儲備不足

長期不運動會導致腿部、腹部等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身體對重心變化的感知變遲鈍,關節也易發生慢性損傷,難以維持機體平衡。

5藥物引發失衡

服用某些治療高血壓、抑鬱症、疼痛的藥物,可能引起血壓下降,導致平衡失調。

平衡力下降,帶來六重風險

專家提醒,平衡力是人們日常生活和運動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一旦持續減弱會讓身體承受多重健康風險。

1跌倒風險加劇

全球每年有30餘萬人死於跌倒,平衡力下降是重要誘因。

2關節損傷早發

平衡力下降可導致運動受限,肌肉鍛煉減少,對骨骼的良性刺激減弱。長此以往,可能引發韌帶和半月板損傷、軟骨加速磨損及關節疾病早發。

3反應能力下降

反應力與平衡力之間具有相關性,鍛煉平衡力可提高反應力,反之,平衡力下降會影響全身反應速度。

4認知衰退加速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平衡力是預測認知功能下降的重要指標,平衡力較差的人認知功能得分較低,且下降速度比平衡力較好的人快1.7倍。

5血管負擔加重

平衡力差的人下肢血流通常不暢,迫使心髒更費力泵血,長此以往會增加心髒負擔。此外,調節平衡的自主神經失調,可引發血壓波動,損傷血管內皮,危害心血管健康。

6衰老進程加速

平衡力弱可導致活動範圍受限、缺乏鍛煉,更易陷入“失衡-活動減少-加速衰老-平衡力更差”的惡性循環。

“穩定體質”能練出來

張一民表示,若平衡力變差是由身體機能衰退引起的,可通過運動練出“穩定體質”,並推薦了4個鍛煉法。

No.1

原地高抬腿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抬高一側膝蓋,保持1秒,換邊練習。鍛煉時不要屏氣,可根據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抬腿停留時長。

No.2

雙腳一字走

雙腳並攏站立,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一腳向前邁出,腳跟與另一腳腳尖呈一條直線,雙腳交替向前沿直線行走。如不能保持平衡,可抓住家人的手練習。

No.3單腿站立

雙腳打開,站立在平整地麵上,雙臂自然向兩側平展,前期可不閉眼,後期慢慢改為閉眼;一隻腳離地10厘米左右,保持10~15秒,換另一隻腳。

左右腳做完為1組,每天練習5~10組。若難以保持平衡,可手扶牆壁或椅子,每天練習2~3組。

No.4靠牆靜蹲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背靠牆,緩慢下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盡可能蹲至大腿與地麵平行。保持靜止不動,感受膝蓋周圍肌肉用力,保持靜蹲20秒後,緩慢站起。5~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2組。

老年人練習時可在身前放一把椅子,下蹲時雙手輕輕扶住椅背。

日常還應加強練腦,比如通過拚圖、背詩、學習新技能,提高大腦反應速度,減緩神經功能衰退,防止平衡力下降。

此外,在保證膳食平衡的基礎上,適量補充全穀物、魚類、蛋類、堅果等,有助保護平衡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夫婦買下美軍B-2轟炸機基地"第一排",眾議員要查
我回農村老家了,嚇得趕緊聲明不是"規模性返鄉滯鄉"
一個意想不到的數據:2024年57.9%醫生降薪
1.5萬億美元,美國“打水漂”了
轟炸瞬間畫麵曝!美軍擊毀運毒船3死,21起空襲已奪80命




24小時討論排行

解放軍發片:來吧!槍已上膛 劍已出鞘 時刻準備打勝仗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川普後院失火,還有餘力外顧嗎?
華裔80後女競選洛杉磯市長:免費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貧困
日本外交部官員急赴中國協商 希望“平息事態”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中國房價10月再崩 民眾:房子變錢難如登天
國會要查!買地緊鄰轟炸機基地 華裔夫婦曝光
粉川普卻被逼到關門?華人老字號的“美國夢噩夢”
高市早苗為什麽在日本會得到這麽高的支持率?
李連傑回春之謎?他驚爆富豪從嬰兒提取幹細胞 曝售價
川普改挺公開“淫魔檔案”:失去控製 擋不住黨內倒戈潮!
關於中國稀土,美財長最新表態
美韓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煉法 中國稀土長城恐破功
日本使館示警:在華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為何突然改口?川普力促公開愛潑斯坦文件引猜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個動作不能堅持10秒,危險!

生命時報 2025-08-18 08:59:06

雙臂平舉,單腳站立,這個考驗平衡的動作,你能堅持多久?

平衡力看似尋常,卻需要視覺、肌肉、神經等多個係統的精密協作,是衡量健康和長壽的關鍵指標。

近日,美國《科學報告》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平衡力差的人,跌倒、喪失獨立生活能力、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平衡力下降,死亡風險增加44%

在此次研究中,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對4378名平均年齡61.2歲的參與者進行了三項測試:步速測試、椅子起坐試驗、平衡測試。

3項測試總分相加,小於10分即為平衡力下降。

隨訪2年期間,933名平衡力較差的參與者發生了至少1次跌倒,穿衣、洗澡、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現下降,且更容易變得孤立。

此前,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開展的一項大型研究也得出過類似結論:

● 40~49歲成年人中有18.2%的人出現了平衡障礙,65歲以上者這一比例高達61.9%;

● 存在平衡功能障礙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44%,心血管死亡風險升高65%,癌症死亡風險增加37%。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老年內科副主任醫生王征表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神經反應速度、肌肉力量及本體感覺逐漸減退,會直接影響平衡力。

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2022年發布的《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中國居民平衡力下降的拐點,出現在40歲左右。

閉眼單腳站,堅持不了10秒要警惕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張一民介紹,平衡力指人體在靜止或運動時,通過調節重心維持穩定的綜合能力。

想了解平衡力是否下降,可通過“閉眼單足站立試驗”來測試。

動作要領:兩臂側平舉,兩腿並攏,腳尖向前,閉眼時用習慣支撐腳站立,另一條腿屈膝。

衡量標準:保持10秒身體不搖晃,為正常;女性最好能超過12秒,男性超過13秒。

5個因素會加速平衡力下滑

平衡力依賴內耳的前庭係統,視覺係統,皮膚、肌肉等軀體感覺係統的精密協作,任何幹擾因素都可能引發平衡障礙,比如以下幾種。

1血壓血糖不穩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機能下降,久蹲後起身會出現腦部供血不足、血壓驟降,伴有頭暈、失衡,導致跌倒風險大增。糖尿病可引發周圍神經病變,觸覺減退,對地麵接觸不敏感,從而影響平衡力。

2腦部病變

小腦病變、腦幹血栓、腦外傷等,可引發腦功能障礙,造成平衡失調。

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係統退行性疾病,會降低大腦對空間定位和身體狀態的判斷能力。

3視聽功能異常

比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炎等內耳疾病,會影響人的空間定向能力。視聽功能降低,會直接影響感覺輸入和敏感度,減弱空間感知力。

4肌肉儲備不足

長期不運動會導致腿部、腹部等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身體對重心變化的感知變遲鈍,關節也易發生慢性損傷,難以維持機體平衡。

5藥物引發失衡

服用某些治療高血壓、抑鬱症、疼痛的藥物,可能引起血壓下降,導致平衡失調。

平衡力下降,帶來六重風險

專家提醒,平衡力是人們日常生活和運動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一旦持續減弱會讓身體承受多重健康風險。

1跌倒風險加劇

全球每年有30餘萬人死於跌倒,平衡力下降是重要誘因。

2關節損傷早發

平衡力下降可導致運動受限,肌肉鍛煉減少,對骨骼的良性刺激減弱。長此以往,可能引發韌帶和半月板損傷、軟骨加速磨損及關節疾病早發。

3反應能力下降

反應力與平衡力之間具有相關性,鍛煉平衡力可提高反應力,反之,平衡力下降會影響全身反應速度。

4認知衰退加速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平衡力是預測認知功能下降的重要指標,平衡力較差的人認知功能得分較低,且下降速度比平衡力較好的人快1.7倍。

5血管負擔加重

平衡力差的人下肢血流通常不暢,迫使心髒更費力泵血,長此以往會增加心髒負擔。此外,調節平衡的自主神經失調,可引發血壓波動,損傷血管內皮,危害心血管健康。

6衰老進程加速

平衡力弱可導致活動範圍受限、缺乏鍛煉,更易陷入“失衡-活動減少-加速衰老-平衡力更差”的惡性循環。

“穩定體質”能練出來

張一民表示,若平衡力變差是由身體機能衰退引起的,可通過運動練出“穩定體質”,並推薦了4個鍛煉法。

No.1

原地高抬腿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抬高一側膝蓋,保持1秒,換邊練習。鍛煉時不要屏氣,可根據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抬腿停留時長。

No.2

雙腳一字走

雙腳並攏站立,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一腳向前邁出,腳跟與另一腳腳尖呈一條直線,雙腳交替向前沿直線行走。如不能保持平衡,可抓住家人的手練習。

No.3單腿站立

雙腳打開,站立在平整地麵上,雙臂自然向兩側平展,前期可不閉眼,後期慢慢改為閉眼;一隻腳離地10厘米左右,保持10~15秒,換另一隻腳。

左右腳做完為1組,每天練習5~10組。若難以保持平衡,可手扶牆壁或椅子,每天練習2~3組。

No.4靠牆靜蹲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背靠牆,緩慢下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盡可能蹲至大腿與地麵平行。保持靜止不動,感受膝蓋周圍肌肉用力,保持靜蹲20秒後,緩慢站起。5~10次為1組,每天練習1~2組。

老年人練習時可在身前放一把椅子,下蹲時雙手輕輕扶住椅背。

日常還應加強練腦,比如通過拚圖、背詩、學習新技能,提高大腦反應速度,減緩神經功能衰退,防止平衡力下降。

此外,在保證膳食平衡的基礎上,適量補充全穀物、魚類、蛋類、堅果等,有助保護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