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款疑似最新型的水下無人載具出現在北京街頭引發高度關注,其體型瘦長宛如超大型黑色魚雷,由大型平板車運輸。外界評估,這是該武器首度公開現身,其概念與俄羅斯的“海神計劃”(Poseidon project)高度相似,可在遠距離發射對沿海城市和航母編隊進行毀滅性打擊。

▲疑似最新型的水下無人載具現身北京街頭。(圖/大陸微博)
從曝光畫麵可以看到,這款被部分媒體稱為“中國版海神”的新型水下無人載具,其側麵已噴上白色字母“AJX002”,明顯是為了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式而亮相。從運輸車體型判斷,AJX002 長約 18-20 米、直徑約 1-1.5 米,其船背上有4個吊耳,預估是使用吊車吊入水中。
據《香港01》報導,過去曾有中國消息人士透露正在研究核動力水下係統,使用一次性核反應堆,能以30節(約55公裏/小時)的速度巡航,持續時間最長可達200小時。而此類武器可由遠距離發射,經水下長途航行數千公裏後,在港口附近引爆核彈頭,造成巨大人工海嘯襲擊沿海城市,或在航母戰鬥群下方引爆,對艦隊形成毀滅性打擊。
不過對於外界的猜測,北京官方仍未明確表明此次曝光的水下無人載具是否具備和海神計畫相同任務的設計。軍事網站《海軍新聞》(Naval News)也認為,雖然AJX002整體尺寸和形狀與俄羅斯海神核動力魚雷相似,但目前將這兩種類型連結起來尚需時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各國大多未曾察覺下,北京這一場閱兵式將展示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的研發速度上已遠超過其他國家。
▼AJX002多角度照片曝光。(圖)

另一方麵,有軍迷發現早在今年6月山東大學發表的一篇新聞稿中,似乎透露了這款新型水下無人載具采用基於閉式布雷頓循環的核電推進係統結構。報導指出,該校控製科學與工程學院王雷教授團隊在能源領域權威期刊Energy發表的研究論文,首次提出基於多級噴射器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低壓泄漏氣體回收係統,評估多級噴射器在高壓升工況下的運行機製與係統性能,為核能動力小型化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報導說明,研究團隊通過開發考慮級數優化與參數匹配多級噴射器設計方法,研製出四級噴射器結構,實現泄漏氣體的逐級增壓與循環利用,有效解決單級噴射器在7.5 MPa高壓差下的失效問題,並大幅提升了係統功率體積比,填補多級噴射器在核能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領域的應用空白。該文章進一步強調,麵向新能源裝備小型化發展趨勢,本係統在核動力潛艇、艦船、模塊化發電站等對係統體積有嚴格限製的場所展現出規模化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