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多國領導人以及北約領導人紛紛加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白宮會晤的同時,本次節目總結和回顧特朗普和普京阿拉斯加會晤在歐洲媒體、烏克蘭媒體以及美國媒體上引發的反響。 烏克蘭人憤慨至極,歐洲人憤怒的同時又暗自慶幸,而美國人則陷入自嘲又尷尬的境地。

2025年8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舉行了近三個小時的會晤。追求和平,是這次峰會的主題。此次會晤旨在獲得烏克蘭地麵停火。會談前,美國總統重申:“我希望迅速停火。我不知道今天是否會停火,但如果不是今天,我會不高興……我希望殺戮停止。我來這裏就是為了阻止它們。”
此次峰會有紅地毯、禮炮、戰機表演,排場很大,但卻在烏克蘭戰爭的核心問題上收獲甚微。盡管沒有人能排除談判已取得進展的可能性,但會談並未宣布任何具體的協議。
原定於8月15日周五下午4點左右與普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沒有讓記者提問,普京隻是就美俄友誼發表了七分鍾的聲明,普京還回憶了二戰期間美蘇合作的輝煌歲月;而特朗普則發表了五分鍾的模棱兩可的講話。特朗普說,“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大多數問題都達成了一致。一些重要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但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在達成協議之前,不會有任何協議。”
顯然,特朗普所說的所謂“進展”,並沒有轉化為任何具體成果。
法國世界報表示,阿拉斯加峰會讓普京有機會在美國領土上顯擺,而不必冒著依據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被逮捕的風險。還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峰會對特朗普來說是一次失敗。同時,對烏克蘭人和歐洲人來說,這又無疑是一個安慰:他們沒有被迫接受既成事實,沒有被迫接受用領土換停火,甚至沒有被迫接受讓烏克蘭“芬蘭化”,也就是說,讓烏克蘭接受一些模糊的安全保障。由於特朗普獨自一人沒有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讓烏克蘭人和歐洲人又回到了遊戲中。
美國視角:紅地毯換不來協議
美國媒體對此更是毫不留情。《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鋪開紅地毯,卻幾乎一無所獲。”《政治》(Politico)網站的評論更是犀利:該網站說,普京成功地以“平起平坐”的姿態 登上美國舞台,暫時躲過了新的製裁,而特朗普卻空手而歸。
最尷尬的是,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自信滿滿地承諾:上任第一天 就結束戰爭。但半年多過去了,他連一紙停火聲明都沒有拿到。美國公眾看到的不是“世界和平”的到來,而是一場昂貴的外交表演。《紐約時報》冷嘲說:“這是一場令人惡心、羞恥而徒勞的會晤。”
對特朗普來說,這不僅是外交挫敗,也是政治風險。他給普京鋪上紅地毯,讓後者輕鬆獲得“國際正當化”的形象。結果是,美國總統被質疑“被普京牽著鼻子走”。
烏克蘭視角:普京在特朗普身上“擦鞋”
如果說美國媒體還留有一些外交辭令的話,那麽烏克蘭輿論 則隻有怒火了。《基輔獨立報》在社論中直言,這次峰會“惡心、羞恥而無用”。他們痛斥:當烏克蘭城市上空仍 響徹俄軍無人機的轟炸聲時,普京卻在美國紅地毯上享受“國王般的禮遇”。
《烏克蘭真理報》諷刺說:特朗普自評與普京的會談可以得到“10分滿分”,可實際上,這隻是普京在特朗普身上“擦鞋”。
在烏克蘭社交媒體上,這場峰會很快被做成一波又一波的表情包,成為嘲笑特朗普的素材。然而笑聲背後是無奈與痛苦。許多烏克蘭人感到,美國正在逐漸“放手”,甚至在幫助普京拖延時間。一位評論員Olha Len說,特朗普這次行動的最大效果,是進一步讓普京“正常化”,把普京這位戰爭罪行累累的領導人塑造成可以正大光明地走上美國紅地毯的“合法政治家”。
烏克蘭人憤怒的是:他們不僅沒等來停火,還眼睜睜地看著普京 借助這場會晤擺脫孤立。正如烏克蘭媒體的一名記者Kniajytskiy所說:“對美國來說,這是失敗;對俄羅斯來說,光是峰會舉行的本身,就是外交勝利。”
歐洲視角:憤怒中帶著一絲寬慰
歐洲人對這場峰會的反應則是憤怒中帶有一絲寬慰。一方麵,歐洲媒體痛斥這是一場“外交馬戲團表演”。英國《每日電訊報》憤憤不平地說:“普京在美國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卻沒有為結束戰爭做出任何讓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說,在峰會前,歐洲領導人拚命施壓特朗普,提醒他不要把烏克蘭的土地當作籌碼交給普京。所幸,最壞的劇情暫時沒有發生。
另一方麵,歐洲也有聲音承認:這次“空洞的峰會”或許是最好的結果。英國《旁觀者》的評論稱,如果特朗普背著歐洲和烏克蘭達成協議,那將意味著國際秩序的崩塌。相比較之下,沒結果反而是好事。
歐洲人擔心此次峰會會演變成“慕尼黑”峰會,美國將烏克蘭拋棄,對烏克蘭發動攻擊卻未受邀請,將其交給俄羅斯,就像1938年 捷克斯洛伐克落入希特勒手中一樣;或者演變成“雅爾塔”會議,即1945年2月在斯大林和英美之間瓜分歐洲的雅爾塔會議。
不過,歐洲輿論的諷刺味道同樣很濃。西班牙《世界報》冷笑說:“今天是個曆史性的日子。普京會繼續殺害烏克蘭人,但至少美俄實現了‘和平’。”英國《新政治家》則提醒說:俄羅斯會繼續進攻,烏克蘭會繼續防守,而歐洲人隻能繼續想辦法說服特朗普,別被普京耍弄。
歐洲領導層的態度則要比媒體謹慎得多。英國首相斯塔默甚至公開感謝特朗普“讓我們比以往更接近結束這場非法戰爭”。歐盟發表聯合聲明,稱讚美國努力推動“一項公正持久的和平”。歐洲政治領導層的這番表態與歐洲媒體的激烈批評形成鮮明反差。或許,歐洲政界人非常清楚的一點是:他們無法掌控特朗普,卻必須繼續與之合作。
綜上所述,這場阿拉斯加峰會是一場典型的“紅地毯政治”:熱鬧、隆重,卻缺乏實質。普京成功地突破了孤立,贏得了時間;烏克蘭收獲了憤怒與失望;特朗普得到了一次新聞秀,卻沒兌現“終結戰爭”的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