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與美國政府的關係正迅速變化。一周前,美國總統川普以利益衝突為由,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立即辭職,在緊急赴白宮拜會川普後,川普改口稱讚陳立武的崛起是“令人驚異的故事”。緊接著,彭博披露川普政府可能入股英特爾的消息。
MarketWatch分析指出,這些跡象顯示,川普已注意到英特爾在全球貿易具有的戰略重要性。目前美國企業大多把芯片製造業務委外代工,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倚賴至深;但英特爾也具備在國內生產芯片的能力,也一直試圖重啟晶圓代工事業,隻是需要吸引夠分量的外部客戶,證明英特爾下一代製程技術值得投資。如果川普政府決定入股英特爾,並施壓美國芯片公司下單給英特爾,久而久之,可能改變全球半導體競爭態勢。
獨立研究公司CFRA分析師金諾說:“政府擴大參與,以大幅提高美國芯片製造為目標,可能尋求逼迫/鼓勵美國無晶圓廠芯片製造商善加利用(英特爾的)美國設施。”
另根據經濟學人分析,川普可能以“維權投資人”姿態,強迫改造英特爾。最近他拍板的兩項投資顯示,這種策略對英特爾可能行得通。
川普6月批準美國鋼鐵(US Steel)與日本新日鐵(Nippon
Steel)合並,條件是美國政府取得新公司的“黃金股”,讓川普有權任命董事會成員,並對工作外包、美鋼匹茲堡總部遷移、降低美國境內鋼鐵生產等議題擁有否決權。
由此推論,一旦川普政府入股英特爾,任何交易也將涉及川普直接參與決策,繞過聯邦官僚體係。控製英特爾俄亥俄州廠,或許是川普注意焦點之一。俄亥俄廠計劃已遭延宕,但川普政府入股有助於繼續推動。
第二個前例,是美國國防部7月投資4億美元、入股稀土生產商MP原料公司,並保證將來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其稀土產品。數日後,蘋果公司(也有求於川普)宣布與MP原料簽供應合約。
同理,川普政府也可能比照這種模式,為英特爾帶來亟需的晶圓代工客戶。英特爾芯片設計部門與潛在買家如超微(AMD)和輝達(Nvidia)競爭,有礙吸引晶圓代工客戶。入股英特爾後,川普政府也許會要求超微、輝達設計的芯片外包給英特爾製造。
川普更激進的選項,也許是迫使這些芯片公司合資買下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任何“維權股東”都會對這種交易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