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溫州一老牌飯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氣憤…

溫州一老牌飯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氣憤…

文章來源: 溫州大叔在線 於 2025-08-13 20:08: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日前,市區錦繡路“黃府粥飯”經營戶周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8868886向“溫都幫幫團”反映,他的店名被人“傍”上了,“我們已經開了30多年,在本地以及網絡上都有不錯的流量,擔心對方做法會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市民遊客產生誤導。”

“黃府粥飯”:擔心這種傍名牌行為誤導市民遊客

據了解,“黃府粥飯”是一家經營溫州菜的特色老飯攤,菜品由後廚當天提前製作完成,然後通過明檔銷售。

“‘黃府粥飯’是我母親在1991年開的,因為地址在黃府巷,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周先生說,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後又遇信河街拓寬拆遷,於是兄弟姐妹幾人商議接手飯攤的經營。其中,除周先生的姐姐注冊了“黃府粥飯”外,其餘幾人都是用各自的姓名注冊營業執照,但仍統一使用“黃府粥飯”的招牌,“現在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的年紀也大了,精力有限,最後隻保留了錦繡路這一家門店。”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市區錦繡路的這家“黃府粥飯”。隻見明黃色的底板上印著“黃府粥飯”四個大字,門店玻璃上貼著“正宗溫州菜”“老媽的味道”等標語。查看小紅書、抖音以及大眾點評等網絡平台,不少用戶給出較高的評價。

周先生說,無論在溫州本地還是在網絡平台上,“黃府粥飯”都有不錯的流量。老客戶會帶朋友過來吃家常溫州菜,也有不少遊客根據網絡平台上的推薦前來嚐鮮。“有流量就容易被人蹭。這段時間,經常有老客戶問我是不是在鹿城路開新店了?我一打聽才知道,一家新餐飲店也打出‘黃府’的招牌,從事家常溫州菜的經營。”

周先生說,對方這種傍名牌的行為極易誤導外地遊客,“連老客戶都沒辦法區分,更別說外地遊客了。”

“黃府巷粥飯”:工商注冊就是黃府餐飲,我們不能用誰能用?

周先生所說的傍名牌餐飲店,位於市區鹿城路,毗鄰九山體育場。記者來到該店,看到亮黃色店招上印有“黃府巷粥飯”,其中巷的字形相對較小。門店玻璃窗等顯著位置貼有“黃府粥飯”“媽媽的味道”“溫州地標美食”等標語。店內提供兩類菜品,一類是由後廚於當天提前製作完成,消費者按需選購,另一類為後廚根據消費者選定的食材現炒,經營時間為傍晚至次日淩晨。

店內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在市區朔門街從事排檔經營,搬至鹿城路不久,目前處於試營業階段。

“以前開排檔的時候,就叫‘黃府巷粥飯’這個名字嗎?”記者問。

該女性工作人員搖搖頭。記者隨後問,為何取了這樣一個與其他餐飲店混淆的名字?對方未答複。

記者撥打“黃府巷粥飯”店招上的聯係方式。對方稱,其經營的“黃府巷粥飯”與錦繡路的“黃府粥飯”不存在任何關係,“我們兩家名字都不一樣。他們又沒有注冊相關信息,我們工商注冊的就是‘黃府餐飲’,我不能用誰能用?”同時,對方說,不存在蹭流量等情況。

根據注冊地信息,記者通過企查查APP查詢發現,該門店注冊信息確實包含“黃府餐飲”等字樣,成立時間為2025年7月28日。

對此,周先生解釋,他們曾於2007年4月委托第三方成功注冊過“黃府飯攤”“商標,“那時候雖有小名氣,但我們都沒有對品牌給予應有的重視。到2017年4月,商標就失效了。2022年,我們重新提交申請,之後就一直沒下來。”

專家:品牌建設需品牌方、平台監管及消費者多方參與

溫州長三角一體化研究中心主任、溫州大學商學院教授胡振華對此表示,當品牌獲得一定知名度與口碑時,山寨品牌的出現是可以預見的,“品牌價值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品質沉澱和營銷積累。山寨品牌的出現可以直接跳過前期的成本投資,直接‘參與’後續巨大的市場利潤分層,這就是症結所在。”

胡振華說,“山寨”風波也折射出當下市場尤其是網紅餐飲市場普遍存在的知識產權困境,“導致這種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其中有維權成本與侵權收益的倒掛失衡、擴張速度與平台保護的策略錯誤、消費心理與行業生態的雙重局限以及平台監管與技術濫用的現實衝突。”

“作為直接利益主體,品牌方應主動加強商標注冊和監控,從源頭上預防商標侵權事件的發生。”胡振華認為,山寨亂象的治理既需要商標先行的基礎布局,構建法律、技術、運營相關的多維防護網,還需要強化相關平台的監管責任,杜絕AI造假產業鏈的蔓延,此外也需要消費者理性選擇,讓唯流量的假網紅失去生存土壤。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喊話澤倫斯基:"接受2條件"可立刻結束戰爭
最不被看好的中國男籃,打出十年來最好的比賽
歐洲7巨頭撐腰,防澤倫斯基"被霸淩"?盧比歐怒斥:愚蠢
習近平整肅解放軍「並非失勢」,美學者揭他最大擔憂
澤倫斯基抵美發文了!白宮曝川普會談時間表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大爺機上偷包 伊朗男暴力揮拳 揍到他懷疑人生
中共突然發布《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引發熱議
川普與美烏領袖會談 歐洲領導人陸續抵達白宮
烏克蘭人憤慨至極 歐洲人慶幸 美國人則自嘲又尷尬
BBC:澤連斯基要在普京更強勢的陰影下會見特朗普?
“川澤會”氣氛友好 川普不排除派軍赴烏克蘭維和
笑意盈盈 川澤會麵和上次截然不同 記者會要點來了
可毀滅沿海城市 大閱兵“海嘯武器”現身北京街頭
紐約時報:美國人的“救命藥”也許將來自中國
特朗普中斷美烏歐會談,致電普京
特朗普對普京的屈服:無停火協議、無製裁計劃、
川普:將廢除郵寄投票和投票機 恢複期中選舉公正性
特朗普加大施壓:澤連斯基可以立即結束戰爭
中國使館示警赴日本小心遇襲 犯人竟是中國人
"將頓巴斯地區徹底割讓給普京"對烏克蘭意味著什麽
盧比奧披露細節:俄方給飛機加油隻能用現金 竟因…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溫州一老牌飯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氣憤…

溫州大叔在線 2025-08-13 20:08:44

日前,市區錦繡路“黃府粥飯”經營戶周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8868886向“溫都幫幫團”反映,他的店名被人“傍”上了,“我們已經開了30多年,在本地以及網絡上都有不錯的流量,擔心對方做法會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市民遊客產生誤導。”

“黃府粥飯”:擔心這種傍名牌行為誤導市民遊客

據了解,“黃府粥飯”是一家經營溫州菜的特色老飯攤,菜品由後廚當天提前製作完成,然後通過明檔銷售。

“‘黃府粥飯’是我母親在1991年開的,因為地址在黃府巷,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周先生說,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後又遇信河街拓寬拆遷,於是兄弟姐妹幾人商議接手飯攤的經營。其中,除周先生的姐姐注冊了“黃府粥飯”外,其餘幾人都是用各自的姓名注冊營業執照,但仍統一使用“黃府粥飯”的招牌,“現在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的年紀也大了,精力有限,最後隻保留了錦繡路這一家門店。”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市區錦繡路的這家“黃府粥飯”。隻見明黃色的底板上印著“黃府粥飯”四個大字,門店玻璃上貼著“正宗溫州菜”“老媽的味道”等標語。查看小紅書、抖音以及大眾點評等網絡平台,不少用戶給出較高的評價。

周先生說,無論在溫州本地還是在網絡平台上,“黃府粥飯”都有不錯的流量。老客戶會帶朋友過來吃家常溫州菜,也有不少遊客根據網絡平台上的推薦前來嚐鮮。“有流量就容易被人蹭。這段時間,經常有老客戶問我是不是在鹿城路開新店了?我一打聽才知道,一家新餐飲店也打出‘黃府’的招牌,從事家常溫州菜的經營。”

周先生說,對方這種傍名牌的行為極易誤導外地遊客,“連老客戶都沒辦法區分,更別說外地遊客了。”

“黃府巷粥飯”:工商注冊就是黃府餐飲,我們不能用誰能用?

周先生所說的傍名牌餐飲店,位於市區鹿城路,毗鄰九山體育場。記者來到該店,看到亮黃色店招上印有“黃府巷粥飯”,其中巷的字形相對較小。門店玻璃窗等顯著位置貼有“黃府粥飯”“媽媽的味道”“溫州地標美食”等標語。店內提供兩類菜品,一類是由後廚於當天提前製作完成,消費者按需選購,另一類為後廚根據消費者選定的食材現炒,經營時間為傍晚至次日淩晨。

店內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在市區朔門街從事排檔經營,搬至鹿城路不久,目前處於試營業階段。

“以前開排檔的時候,就叫‘黃府巷粥飯’這個名字嗎?”記者問。

該女性工作人員搖搖頭。記者隨後問,為何取了這樣一個與其他餐飲店混淆的名字?對方未答複。

記者撥打“黃府巷粥飯”店招上的聯係方式。對方稱,其經營的“黃府巷粥飯”與錦繡路的“黃府粥飯”不存在任何關係,“我們兩家名字都不一樣。他們又沒有注冊相關信息,我們工商注冊的就是‘黃府餐飲’,我不能用誰能用?”同時,對方說,不存在蹭流量等情況。

根據注冊地信息,記者通過企查查APP查詢發現,該門店注冊信息確實包含“黃府餐飲”等字樣,成立時間為2025年7月28日。

對此,周先生解釋,他們曾於2007年4月委托第三方成功注冊過“黃府飯攤”“商標,“那時候雖有小名氣,但我們都沒有對品牌給予應有的重視。到2017年4月,商標就失效了。2022年,我們重新提交申請,之後就一直沒下來。”

專家:品牌建設需品牌方、平台監管及消費者多方參與

溫州長三角一體化研究中心主任、溫州大學商學院教授胡振華對此表示,當品牌獲得一定知名度與口碑時,山寨品牌的出現是可以預見的,“品牌價值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品質沉澱和營銷積累。山寨品牌的出現可以直接跳過前期的成本投資,直接‘參與’後續巨大的市場利潤分層,這就是症結所在。”

胡振華說,“山寨”風波也折射出當下市場尤其是網紅餐飲市場普遍存在的知識產權困境,“導致這種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其中有維權成本與侵權收益的倒掛失衡、擴張速度與平台保護的策略錯誤、消費心理與行業生態的雙重局限以及平台監管與技術濫用的現實衝突。”

“作為直接利益主體,品牌方應主動加強商標注冊和監控,從源頭上預防商標侵權事件的發生。”胡振華認為,山寨亂象的治理既需要商標先行的基礎布局,構建法律、技術、運營相關的多維防護網,還需要強化相關平台的監管責任,杜絕AI造假產業鏈的蔓延,此外也需要消費者理性選擇,讓唯流量的假網紅失去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