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迷霧劇場又“上新”。
隻不過這次卷出了新的賽道——
古偶版。
前有《朝雪錄》,中式恐怖,吊詭劇情,八大奇案充當戀愛背景板。
現又來了一部。
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味道。
難看,卻是出奇的一致!
內娛罕見。
區別於其它古偶,這次終於不是小說改編,而是“原創劇本”。
七樁詭案,噱頭拉滿。
石碑突然滲出觸目血淚,多個新娘婚房內慘遭縫殺……
單看劇照就已讓人背脊發涼。
但老妹兒提醒大家不要抱有太多期待,因為這劇無論是推理還是恐怖都僅限於此。
它的問題在於——
想拍《唐詭》2.0,卻拍回古偶老套路。
原的什麽創
說是原創,但老妹兒卻看不出絲毫的新意。
在古偶這一塊堪稱是“縫合怪”,老梗換新裝,僅前三集就用了至少五個經典套路。
每個環節都似曾相識——
套路一:極限反轉
京城發生驚天慘案,權臣相繼死於非命,有著大齊第一神探之稱的男主,在朝堂之上立下三日時間偵破案件的,一旦失敗,將是死局。
這一情節純是在主角臉上貼金。
因為後續我們絕對能想到,在三日期限的最後時刻,男主一定會憑借自己的臨危不亂、兵行險棋,在大家都以為他必輸無疑之際,實現完美逆轉,啪啪啪打了所有人的臉。
套路二:慘遭陷害
大婚當日,男主趁機做局調查案件,結果卻導致師父以及多位大臣慘死。
而暈倒的男主成為案發現場唯一活口,滿身是血手持凶器,並且被人下毒無法開口說話。
栽贓陷害buff疊滿,曾經風光無限,轉眼成為惡魔夜煞,背負著弑師叛國的罪名逃亡。
wb熱搜話題這不就有了,“史上最慘男主”~
套路三:女主複仇
女主在看到自己親爹慘死後,認定身在現場的男主就是凶手,即使是相識相愛多年的青梅竹馬,她依然毫無信任,甚至連問都不問一句。
三年時間苦苦追查,但在男主出現後,她不聽任何解釋,上去就是一刀。
別問原因,這才是古偶頂級虐戀的正確打開方式(白眼)。
套路四:男主中毒
理由相當奇葩,原因是作為用毒高手的男二拿錯藥瓶…(你敢信?!?!)
誤把致命毒藥當成軟筋散喂給男主,導致男主中毒,武功全失,而這毒還沒有解藥。
如此降智又離譜的劇情,很難不懷疑這是編劇刻(黔)意(驢)為(技)之(窮),既能夠加深主角虐戀,又可以打造“美強慘”的人設。
套路五:聯合探案
縱使身負血海深仇,但男女主還是走在一起共同探案,並且在一次次險境中絕地反擊。
傳說中的主角設定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任發生何事也不能將他們分開。
滿屏皆是過往古偶套路,此外還有多處匪夷所思的槽點。
一番騷操作之下,這劇要想好看簡直難於上天。
探的什麽案
“中式詭案”,單這幾個字就已足夠吸引。
但看下去才知,隻是表麵功夫。
案件最精彩的部分,僅是標題已全部覆蓋——
先是第一案,碑像血淚案。
皇帝為忠臣建造碑牆,結果落成儀式當天,碑像突然流出血淚,暗示不祥之兆。
隨後案情果然發生,功勞最高的三位大臣接連斃命,死因蹊蹺。
有在騎馬中途砍斷頭顱的,有在家中辦公自燃燒死的,有在洗漱之時溺死水盆的,而每起凶案現場出現的“夜煞”兩字,更是將案件的詭異推到了頂峰。
然而根據國劇定律可想而知,鬼不存在,全是人為。
甚至案情走向無需猜測,見多識廣的觀眾通過以往看過的探案劇都能推理出一二。
血淚必是有人刻意為之,而像是騎馬砍頭,可以利用細絲的魚線;身上自燃,是因為衣物被提前染上了燃料;溺死盆中,很可能是源於中毒頭暈……
果不其然,編劇也沒有新的靈感,真實情況和老妹兒預想大差不差,沒有任何突破性的反轉。
再到第二案,新娘縫殺案。
案件恐怖程度5顆星,前期鋪墊是個巨大陰謀,每個新娘死亡地點與前朝更是存在種種聯係。
但最後犯下多起殺人罪的原因,卻隻是簡單的情殺。
劇情設定也給人一種見過無數次的感覺:凶手因自己妻子被其它人綁架侮辱害死,於是一怒之下不想活了,將所有相關人物全部殺害。
隻能說案件真相令人大失所望,全然看不到任何的亮點。
而前麵布好的權謀線,到這裏也徹底拉垮斷掉。
所謂每個案件之間的關聯,最終牽扯出更大的陰謀,也隻是靠凶手臨終前的自述來強行牽連。
一部古裝探案劇,案子不夠精彩也就算了,探案過程更是雞肋。
作為探案劇的亮點,其實並非真相的揭曉時刻,而是觀眾跟隨劇中角色的視角,去抽絲剝繭搜查線索挖掘出真相。
但這劇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全靠男主光環硬撐。
破案過程直接略過,就連發現凶案後,基本的推理和驗屍勘察都沒有,案子的信息以及經過,全部都在最後靠男主口述完成,懸浮到了極點。
案情本就略顯俗套,劇情降智更加無趣。
更何況,還有古偶。
拍的什麽劇
到底是在拍古偶還是探案,老妹兒猜測,或許連劇方都沒想好。
既要又要還要。
一會兒在探討案情,一會兒跳脫到主角感情,整部劇的節奏一團糟。
說是探案,完全降智。
劇中還有設定神似《唐詭》的探案五人組,但每個人都仿佛工具人。
負責武力的出場就是替哥哥打架,擔任奶媽的每天除了看病就是剖屍,還有一負責調節大家情緒的心理醫生……
看似陣容強悍,其實就是個草台班子。
仵作驗屍全靠男主指揮,前有男主發現新娘縫殺案屍體臉上有金絲,後有詛咒軍團案男主分析出驗屍有誤。
作為仵作,在驗屍時神似男主助理,作為醫生,他隻是男主一個人的奶媽。
還有另一角色,目前來看還無任何身份含義,像是充當男主危難之際擺脫困境的金手指,一有事就出場。
在案情上更是全流水線操作。
案件完全是在突顯出男主的能力,無論是探案還是驗屍,甚至審問細節,都全靠男主一人引導,每起案件幾乎固定流程,發現案情-突出詭異-全員降智-男主總結,所有案情都在他的腦子裏,劇情不用分析,最後他一張口自然真相大白。
一個案子拖遝六集,來回反複卻有種看了十幾集的觀感,
探案是假,注水為真。
說是古偶,庸俗至極。
如果是探案是流水線,那麽到了愛情戲就變成了流水賬。
男女主從青梅竹馬,到新婚當日變成血海深仇,剛一見麵又刀劍相向,女主親手捅傷愛人,並且以極其不合理的方式,導致男主中毒喪失武力值,女主又甘願犧牲幫他解毒……
為了虐而虐的劇情,古偶劇查重率高達99%。
其中有這樣一幕。
男女主剛和好不過幾集的時間,男主突然第三次毒發,女主求藥不惜挖眼換藥。
你為我中毒,我為你瞎眼,這才是虐戀的極致啊!
結果正當老妹兒以為虐戀升級時,劇情突然急轉。
對方眼看著女主要挖眼,連忙阻止表示自己不要眼睛,直接提出其它要求轉移了重心。
突然,這愛情的重量就減輕了。
古偶探案之間跳來跳去,觀眾也開始崩不住發懵——
你們到底想拍什麽?
請別再蹭了
或許是《唐詭》的熱度太大,招來了古偶的風。
於是,市麵上“偽裝”的同款層出不窮。
但最終呈現卻是無一例外的——“懸疑探案皮,爛俗古偶魂”。
前有《四方館》。
古裝探案群像劇,將偷盜當聰慧,把蠢笨當單純,每個角色不隻是瑕疵,而是人設工具模式的缺陷,在這樣一群人的組合之下,可以預知探案也是小孩過家家。
還有《無憂渡》。
黑夜山路紅轎子,山神結婚場景看得人頭皮發麻,雖然得益於誌怪題材對市場的吸引力,實際呈現卻有種把小學生的都市怪談搬進了古偶的即視感,男女主之間尷尬的感情戲,更是成為網上吐槽熱梗。
再到《朝雪錄》。
案件吸引力十足,又是無頭新娘,又是枯井藏屍,一股濃鬱的《唐詭》風。
但實際探案如同兒戲,主角破案皆是凶手自曝,案情漏洞百出,邏輯合理性全然不顧。
而身為仵作的主角,更是全程不戴口鼻防護全妝上陣,就連屍體也淪為她的工具,整個劇情都在不斷強調女主的能力卓然,隻為突出她的主角光環。
現在又來個《定風波》。
探案劇本該把案件偵查破獲的過程拍出來,結果驚險緊張的破案環節一個看不到,到最後觀眾雲裏霧裏,男主三言兩語就把案情推理出來了。
女主完全淪為擺設,三年捕快全程摸魚,一到查案就開始聽從男主指令開啟遊走狀態。
男主一病倒,全員不工作,每個人都圍繞在他的身邊,等待著他醒來破案。
男主站在上帝視角,引導所有人猜測調查,最後自己再宣布真相。
完全不需要鏡頭展示推理過程,他三言兩語就把幾集劇情概括了。
戀愛情節看不出甜蜜,破案情節也沒有核心。
一個真相呼之欲出——
探案劇外殼下包裹著瑪麗蘇內核。
第一集中有段情節令老妹兒極其不爽。
女主想參與查案,男主因擔心她的安危反對,神捕營上下也是集體哄著她讓著她。
她堅決反抗這種歧視,還喊出口號表示“自己是個女孩就該遭到偏見嗎?”
本以為這時候會是女主大展拳腳以實力證明自己,比如邏輯清晰分析案情、觀察細致找出線索。
但事實上的她,開始撅著嘴撒個嬌擠出幾滴眼淚,裝著柔弱引男主就範……
女權還真是塊磚,哪用往哪搬,劇情合理性不用管,偽裝大女主的嬌妻文學真令人生厭。
要說,還是怪《唐詭》讓觀眾吃的太好了。
才讓這些古偶發現了懸疑賽道,從而想要分得一杯羹。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
《唐詭》的成功絕非是靠中式吊詭的噱頭,而是劇情為王的真誠。
在其探案的主題下,還在講述著“人性與世道”的現實話題,每起凶案的發生背後必有其人性的貪婪和利益,人之劣性,即使是主角也不可幸免。
看後也讓觀眾深覺細思極恐,久久不得平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
國劇不是沒有好編劇,缺少的卻是用心的人。
但在如今的古偶探案劇中,我們卻隻能看到“四不像”的模仿複刻。
節奏亂到沒譜,劇情沒有懸念,戀愛缺乏cp感,線索細碎,完全因劇情推動出現,感情破碎,時不時為虐而虐,看得觀眾忍不住想快進……
隻知皮毛,全無內核。
服化道越來越精致,劇本越來越弱智。
這樣神似流水席的古偶探案劇,是時候該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