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焦慮普職分流,難題如何破解?此前,民革廣東省委員會提交了《關於推進綜合高中建設增加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的提案》,建議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改建擴建一批綜合高中。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對該提案作出回應。根據答複,接下來,廣東將開展綜合高中特色辦學,並在綜合高中探索實踐基礎較好的地市開展綜合高中試點。
事實上在廣東,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均已開始在中等職業學校(主要包括職高、中專等類型,以下簡稱“中職”)舉辦綜合高中的試點。以廣州為例,今年中考後,這些綜合高中,再度實現滿檔招生。
除了廣東,今年浙江杭州、安徽合肥、廣西柳州等地,也開始了綜合高中的試點工作。
滿檔錄取
根據招生簡章,綜合高中的學生,在中職學校讀書,卻擁有普高學籍,綜合高中班統籌開設普通高中課程和專業課程。高一階段,學校統一開設“基礎文化課程模塊+職業認知課程模塊”。高二階段,學生的選擇直接決定學籍走向。選擇普高方向,學籍繼續保留為普高學籍,選擇職業教育方向,學籍則轉變為中職學籍。
“升學部和中職部在教學方麵是分開的,隻有每天跑步時候能看到中職部的學生。”有廣州2024年入學綜合高中的學生表示。
不同於普通高中,這些綜合高中的學生,被錄取時帶有相關專業,比如藝術設計與製作、大數據技術應用、工藝美術等,但上述學生表示,在他所在學校,綜合高中班第一年的學習內容基本和普通高中一致,因學習成績較差要轉中職,才會係統學習專業內容。
另有廣州綜合高中的學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所在的學校職業認知課開設比例較低,可能一周有一次,平時上課以普高教學內容為主。
那麽在綜合中學內部,普通中職學生能否轉到綜合高中班?前述學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是有機會轉入,但需要考試且名額較少,還要求學生當年的中考分數超過當時普通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
對於廣東而言,今年綜合高中的試點工作已經進入第二年。從廣州最近公布的數據看,這些綜合高中全部滿檔招生。
2024年,廣州市教育局對外表示,確定在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廣州市天河職業高級中學、廣州市花都區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綜合高中試點工作。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校園一景 圖/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官方網站
去年,這些學校就實現了滿檔招生,今年延續了這一情況。具體看,在廣州中考第四批次投檔錄取中,上述5所綜合高中提供了1514個招生計劃,均滿檔錄取。按照規定,綜合高中錄取控製線為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製線,今年為487分。但中國新聞周刊梳理發現,5所綜合高中最低錄取分數均超過前述普高控製線。
比如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綜合高中在藝術設計與製作、大數據技術應用2個專業共招生324人,較去年增加100人,藝術設計與製作專業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為581分,較去年上漲34分,大數據技術應用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為581分。
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繪畫專業錄取220人,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為547分。廣州市天河職業高級中學綜合高中錄取400人,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為562分,金融事務專業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為547分。
而廣州其他兩所綜合高中的錄取情況類似,全部滿檔招生,最低的錄取分數線也超過了廣州中考普高線20分。
有今年為孩子報考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綜合高中項目的家長表示,根據自家孩子的分數,學校的師資情況是其選擇綜合高中的重要原因。“選擇之前打聽過,綜合高中班的教師來自育才或者七中,除此之外新老師普遍具有研究生學曆,普高班的學風也不錯。”該家長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賽道更“卷”?
廣東教育廳公布的數據顯示,廣東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穩定在96%以上,2024年達到97.64%。“十四五”以來,廣東普通高中學校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其中2024年招生83.94萬人,比2020年增加16.76萬。2021—2024年,廣東共增加26萬個普通高中公辦學位。
而此次在中職學校中增設綜合高中班級,也被認為是增加普高學位的一種方式。
前述綜合高中同學表示,班裏的同學,普遍較為珍惜能夠讀普高的機會。他說:“學校中職班有些同學也非常努力學習,爭取轉入綜合高中班。轉入考試的內容都是普高的知識,他們還會爭取到普高這邊聽課。聽說學校綜合高中這邊,未來還會增設‘衝本班’。”
前述家長也表示,非常感謝綜合高中這種新形式,讓自家孩子能夠有上普高的機會。
除了廣東,今年還有多個城市開始試點綜合高中,比如在浙江杭州,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成為2025年杭州市區唯一的綜合高中試點學校。在安徽合肥,合肥工業學校、合肥市經貿旅遊學校、黃麓師範學校三所中職學校啟動綜合高中班試點,每校招生200人。而廣西柳州,同樣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柳州市交通學校、柳州市旅遊學校開設綜合高中班,共招生320人。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校園一景 圖/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官方網站
事實上,麵臨普職分流的焦慮,增加公辦普通高中學位,能讓孩子上普高,早已成為不少家長的呼聲。在各地政府的留言板麵,增加普高學位也成為不少區域霸榜的內容。但也有教育行業人士對此表示擔憂。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在中職增設學習普高內容的綜合高中班級,更符合家長想讓孩子升學的願望,但也意味著在中職學技能學生人數的減少,技能人才供求的“剪刀差”變得更大了。
“這是增加普高學位的一種方式,綜合高中的學生最後還是要‘擠’高考這一條路。雖然在中考階段緩解了壓力,但是在高考階段會使賽道更加‘卷’。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如果隻是在中職學校裏設立普通高中班,換一個‘馬甲’,並不算職業教育的改革,反而可能讓教育評價體係更加單一。”儲朝暉表示。
能破解中職招生難?
事實上,此次試點在中職學校內部增設綜合高中班級前,不少區域的中職學校已經麵臨招生困境。
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3年,全國中職學校數量從1.23萬所降至7085所。2024年,全國中職學校降至 6862所,較2023年再減少 223所,降幅約3.1%。部分省份,比如江西,從2024年開始,省屬中職院校不再招生。而作為職業教育大省的廣東,今年又有4所省屬中職學校停招。
在這一背景下,有地方改變了普高和中職的招生比例。比如2024年8月,福建航運學校的官方微信號發表了一篇名為《我校學曆招生再創新高》的文章,該文寫道,福建省今年“初中畢業生升學普高與中職的生源比例由原來的5.5∶4.5調整為7∶3,各中職校招生難度遠高於曆年”。又比如在江蘇無錫,2025年普高招生計劃的占比達到68.23%,比2024提高了3.34個百分點,比2023年提高超8個百分點。
在儲朝暉看來,目前不少地方中職教育存在質量不高,招生難的困境,但在中職學校內增設綜合高中班級,甚至將其完全轉變為普高,並非職業教育改革的出路,因為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把職業教育都轉設成普高就能解決問題。
在學術C刊《中國高教研究》2025年第7期中,《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進展與熱點評析》一文指出:“盡管當前不少政策文件均將探索綜合高中作為實現高中階段職普教育融通的重要載體,但學界對此持謹慎態度。不少研究者認為綜合高中的建設仍麵臨著政策、標準、教學等方麵的困境,對於我國而言,綜合高中難以整合各異質主體溝通銜接的問題。對此,研究普遍認為當前我國應謹慎探索綜合高中建設,在發展中試點布局,保持足夠的彈性和靈活性。”
2024年,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學習時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要舉辦“少而精”的中等職業教育。
最近,不少區域也開始對如何舉辦“少而精”的職業教育開始新的探索。以廣州為例,以往廣州隻有“3+2”(職高3年後直升職業大專,再讀2年),但一般都是中考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才被分流過去。今年廣東省第一次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應用本科專業“3+4”七年一體化培養改革試點,(三年中專,不用高考,就能按對口專業接著讀四年本科),被認為是廣東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一次嚐試,首批隻有兩個項目,各招收20名學生,步子邁得很小,結果大受歡迎,中考平均錄取分數達到了66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