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房子、買傢具,我隻來居然之家”。這是十多年前在中國打開電視機時,經常聽到的廣告詞。轉眼間十多年過去,居然之家順應數碼化洪流,已改名居然智家。57歲的實控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卻未能逃過厄運。
居然智家公告稱,汪林朋7月27日於“家中不幸身故”。據財新網等中國媒體報道,他是墜樓身亡。消息傳出後,引發整個中國家居行業震動。

富森美家居董事長劉兵。(網絡資源圖)

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網絡資源圖)
短短兩個月,至少五位中國家居、建材業或地產鏈民營企業掌門人出事。
5月13日,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公告,59歲的創始人車建興被雲南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54歲的西子電梯董事長劉文超和53歲的廣州靚家居創始人曾育周,先後在6月2日和7月17日墜樓。7月24日,富森美家居公告,57歲的董事長劉兵被成都市方麵留置。

靚家居建材超市創始人曾育周。(網絡資源圖)

西子電梯董事長劉文超2025年6月2日墮樓身亡。(網絡資源圖)
7月28日,居然智家公告,汪林朋7月27日身故。這位湖北前首富一度被武漢市方麵調查三個月,所持公司股被全部凍結,7月23日才解除留置措施,變更為責令候查。
所謂留置,是指監察機關在一定時間內,將涉嫌職務違法或犯罪行為的被調查人,留在特定場所配合調查的強製性措施。
“寒冬中的絕望”、“寒冬中的艱難喘息”、“中國最悲劇的行業”,這是互聯網和自媒體平台文章對中國家居業現況所標記的時代注腳。
根據網上信息,2024年前五個月,中國傢具行業營收降3.9%,利潤驟降27.9%,利潤率僅3.1%。而在26家已預告2025上半年業績的上市家居企業中,15家出現虧損。
財報顯示,居然智家2024年歸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僅7.69億元(人民幣,下同,1.38億新元),年減四成。企業也麵臨較大資金壓力,截至2024年三季末,賬麵貨幣資金23.4億元,短期有息負債達47.26億元。居然智家稱,公司給予優質商戶部分租金及管理費減免等,導致租賃及管理業務收入階段性下滑。
樓房賣不動,裝修沒得搞,家居龍頭難撐。房地產鏈條搖搖欲墜,可追溯至2020年官方要求房企控製負債規模的“三條紅線”執行後,恆大、碧桂園等房企接連發生爆雷事件。樓市持續低迷,住宅竣工麵積自2021年起連續負增長,導致家居業陷入飢寒交迫困境。

居然之家老板汪林朋。(網絡資源圖)
有自媒體文章稱,危機正從工程渠道蔓延至零售端。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同比下跌近9%。
汪林朋的情況似乎更為特殊,他可能不僅因企業受經濟轉型衝擊而隕落。
有說法稱,他在2019年推動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武漢市國資委的下屬公司)上市,可能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之嫌。當時的交易作價為356.5億元,而武漢中商的市值僅15億元,這筆被業內稱為“中國商業史上最離奇的蛇吞象”交易,成為監管機構關注焦點。
另一說法稱,汪林朋可能捲入中共湖北省原省委書記蔣超良案。蔣超良於2016年10月至2020年2月任湖北省委書記,居然之家借殼上市時,他正好就是地方一把手。
汪林朋今年4月被留置前後,湖北政商界也有多人被查。蔣超良今年2月出事後,湖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雲,湖北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周先旺,武漢城市發展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毛愛方等也先後被查。
汪林朋和前述幾位企業家的際遇,可謂中國民企在當今經濟社會環境裏的縮影。經濟在官方政策推動下發展、轉型,企業的命運也隨之變化。在房地產黃金期,家居行業作為產業鏈重要一角,賺得盆滿鉢滿。
當樓市調控收緊、金融監管趨嚴時,以房產為核心的資本遊戲難以為繼,房產、家居、建材、工程等,像多米諾骨牌般倒下。家居業大佬的謝幕,預示房地產風暴已逐步擴散到下遊,而且可能隻是產業鏈風暴的開始,還未見終點。
家居業成時代的眼淚、汪林朋等人隕落,更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房地產政商關係紅利下降和資本遊戲規則改變的寫照。

居然之家。(網絡資源圖)
隻不過,經濟轉型是每個國家必經之發展道路,須如此慘烈嗎?
對於好幾位知名企業家在短短幾個月內,以非正常方式結束生命,中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形容,這在他研究的當代中國企業史上“十分罕見“。他認為,“是時候關心企業家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不僅是心理健康,政商關係的健康、司法製度的健全等也應獲得同等重視,讓企業家即便觸法,在負起法律責任後,也能有重新出發的機會。畢竟,中國40多年改革開放能取得巨大成就,民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保護民營企業家,也就是保護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