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護照的全球影響力正在下滑。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全球公民與居住谘詢公司
Henley&Partners最新發布的亨利護照指數季度更新報告,美國護照目前在全球排名已跌至第十位,創下該指數20年來的最低水平。相比2014年曾排名第一,如今的位次大幅下滑,實際在得分並列國家的影響下,美國排名已經被33個國家超過。
該指數依托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專屬數據,追蹤199本護照在227個國家和地區的免簽或落地簽自由程度。根據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新加坡繼續蟬聯“全球最強護照”之位,其公民可免簽前往全球193個目的地,領先全球任何其他國家。
然而,新加坡護照的門檻並不低。申請新加坡國籍需至少兩年的永久居留身份,並通過經濟貢獻等綜合評估,男性申請人還必須履行義務兵役。在護照競爭中,亞洲國家繼續保持強勢,韓國現位列第二,可免簽前往190個目的地。緊隨其後的包括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和芬蘭,這些國家均可免簽189個國家,並列第三。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和瑞典緊隨其後,共同占據第四,免簽188個國家。
第五位由希臘、新西蘭和瑞士占據,有187個免簽國,而英國以186個免簽國排名第六。澳大利亞、捷克、匈牙利、馬耳他和波蘭並列第七,有185個免簽國,加拿大、愛沙尼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並列第八,均有184個。第九位則包括克羅地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均為183個。第十名則是冰島、立陶宛和美國,美國目前可免簽前往182個目的地。
護照實力的差距也十分顯著。榜單末端的阿富汗僅有25個免簽目的地,繼續排名墊底,敘利亞與伊拉克則分列其後。排名靠前與靠後國家之間的差距高達168個目的地,凸顯全球旅行自由度的極端不均。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近期一項政策也可能進一步影響美國護照的國際吸引力。川普政府推動的一項新法案要求,所有需辦理非移民簽證的訪客在原有簽證費基礎上,額外繳納至少250美元的“簽證誠信費”。該政策一經公布,便受到包括美國旅遊協會(USTA)等組織的強烈批評,稱此舉將進一步抬高外國遊客赴美門檻,損害美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
恒理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凱林(Christian
Kaelin)指出,這份報告反映出各國在“全球流動性競爭”中正日益倚重積極且戰略性的外交手段。他表示:“我們看到,能夠成功談判互免簽證協議、推動雙邊開放的國家不斷提升,而那些在簽證豁免談判中缺席或不活躍的國家則排名持續下降。”
除了Henley & Partners的護照指數外,另一家金融公司Arton Capital也發布了全球護照排名。根據
Arton發布的2025年最新榜單,阿聯酋位居榜首,免簽或落地簽得分為179分,西班牙則以176分位列第二。
中國護照排名在近年來也有所提升。自2015年以來,中國從第94位躍升至第60位,盡管尚無法進入歐洲申根區的29國免簽列表,但仍取得明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