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計劃下周發布多項行政命令,旨在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相對於他國的領先地位。預計這些舉措將包括加快數據中心建設審批流程、促進美國技術出口,以及其他有助於美國科技進步的措施。特朗普預計也將發表有關其人工智能願景的演講,此前,政府官員、科技高管、智庫及其他相關人士已就此問題進行了數月的私下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華府圈內》昨天提到,特朗普已就涉愛潑斯坦報道對《華爾街日報》及相關記者提起誹謗訴訟。但是,這項訴訟可能會對他本人帶來兩個不利影響:一是隻要案件持續,相關報道就會繼續出現在新聞中;二是如果案件進入證據開示階段,《華爾街日報》的律師可能會要求對特朗普進行宣誓訊問。此外,這場持續的爭議還威脅到特朗普最重要的一些政治優勢,包括他塑造政治敘事的能力,尤其是他將自己定位為“政治局外人”的能力。愛潑斯坦的熱點之所以沒那麽快消失,是因為它讓這個超級敘事變得複雜,並且讓那些一直偏愛特朗普的支持者開始懷疑,也許事實並非如此——他也許並不是“我們中的一員”,反而更像是“他們中的一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眾議院周四通過《引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為被稱為“穩定幣”的加密代幣建立了監管框架,這一舉措可能成為檢驗這個快速增長的加密行業能否被視為金融顛覆力量的關鍵時刻。加密貨幣的信徒長期以來一直將這一市場視為金融的下一個前沿,盡管該行業的雄心屢屢遭遇阻礙,包括決策者始終不願通過新的、專門的監管框架來給予其合法地位,直到這項新的法案出台。特朗普周五簽署該法案,使之正式成為法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對國務院進行的大規模重組——包括本月解雇1300多名工作人員——主要是由一小批缺乏豐富外交經驗的政治任命人員策劃執行的,這些人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他們對總統“忠誠”,並願意代表他來“破舊立新”。該計劃的支持者宣稱,此項任務的執行是一次“曆史性成功”,克服了多年來自懼怕重大變革的職業外交官隊伍的阻力。批評者則認為此舉獨斷專行,旨在推進特朗普兩極分化的保守主義路線,並因裁撤國務院內部眾多寶貴專業人才而損害美國國際聲望。
這場改革的核心人物是28歲的傑裏米·盧因(Jeremy
Lewin),他目前擔任對外援助、人道主義事務及宗教自由代理副國務卿這一新設職務,曾在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工作,在今年年初主導了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快速粗暴裁撤——這是特朗普政府最早也是最激進的行動之一,旨在將"美國優先"議程強加於政府外交政策機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特朗普政府最近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未來所有申請非移民簽證前往美國的訪客都需繳納一項“簽證誠信費”(visa integrity
fee)。該費用至少為250美元,需另行支付,不取代其他簽證費用,且在某些條件下可申請退款。不過,該費用何時開始實施以及具體如何申請退款目前仍不明確。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局長大衛·巴爾內亞(David Barnea)本周在與白宮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會麵時,要求美國協助勸說包括埃塞俄比亞、印度尼西亞和利比亞在內的一些國家接收來自加沙的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會談中,巴爾內亞建議美國向這些國家提供激勵措施,並協助以色列說服它們接收巴勒斯坦人。不過,威特科夫並未明確表態,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會在這一問題上積極介入。此前,特朗普曾在今年2月提出將加沙地帶的200萬巴勒斯坦人遷出的設想,但在遭到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後,該提議已被收回。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此同時,哈馬斯發言人周五表示,雖然該組織仍希望達成一項臨時停火協議,但如果新一輪談判破裂,他們可能會重新堅持以“全麵協議”作為結束衝突的條件。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發言人阿布·烏拜達在電視講話中稱,哈馬斯曾多次提出願意釋放所有在加沙被扣押的人質,並與以色列達成永久停火協議,但以方始終拒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駐土耳其大使湯姆·巴拉克(Tom
Barrack)周五表示,以色列和敘利亞已達成一項停火協議,該協議得到了土耳其、約旦及其他鄰國的支持。本周三,以色列對大馬士革發動空襲,同時還打擊了敘利亞南部的政府軍,要求其撤離,並稱以方此舉是為了保護敘利亞的德魯茲人。巴拉克在X平台上發文,呼籲德魯茲人、貝都因人和遜尼派武裝放下武器,與其他少數群體一道,“建立一個新的、統一的敘利亞認同”。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周六敘利亞德魯茲派聚居地蘇韋達省爆發教派衝突並持續升級,機槍掃射與迫擊炮轟炸聲不絕於耳。連日流血事件不斷,由伊斯蘭主義者主導的敘利亞政府雖竭力推行停火協議,局勢仍持續惡化。敘利亞政府宣稱已向南部地區部署安全部隊以維持秩序,並呼籲各方停止交戰——過去近一周的派係衝突已造成數百人喪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