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非政府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JF)》的調查報告,他們在一些中國的船隻上,發現有許多朝鮮人被迫在海上與世隔絕生活多年。《一群公海上的俘虜》:這一令人擔憂的狀況正在影響包括歐洲在內的多個國家。中國船隻上扣留奴役數千名朝鮮人:成了公海上的俘虜 https://t.co/i7Jj9YcGx0 pic.twitter.com/xS1KHhbfab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uly 18, 2025
根據英國的一家非政府組織此前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責,朝鮮人被迫在懸掛中國國旗的漁船上工作,有些朝鮮人甚至被迫在海上待了長達十年,有些人甚至在這些年間,雙腳都未曾踏過陸地。法新社報道稱他們為:《公海上的俘虜》。
總部位於倫敦的環境正義基金會(EFJ)對這些船上朝鮮水手的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強迫勞動外,一些人還遭受了身體和言語虐待。
平壤是核武的擁有者,製度化地安排其僑民在海外工作行之有年,特別是在其鄰國,例如在中國及俄羅斯工作。
然後對於這些海外工作者,朝鮮政府還把他們的工資扣留90%,這是根據美國國務院去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的。
被囚禁多年在遠洋的船隻上工作
為了防止這些朝鮮海外勞動者的工資被用於資助平壤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聯合國安理會於2017年通過了一項由中國支持的決議,要求將朝鮮海外勞工驅逐出境。
但專家指責北京和莫斯科違反了這項聯合國決議,美國國務院估計,2024年仍有2萬至10萬朝鮮人在中國工作,主要在餐館和工廠工作。
這家英國的非政府組織表示,該組長已獲得約十名印尼和菲律賓籍船員的證詞,這些船員在2019年至2024年期間曾乘坐中國船隻在印度洋航行。
這個非政府組織還說:“船上有些朝鮮人被迫在船隻上生活了將近十年,有時甚至此期間雙腳從未踏上陸地過。” 一名水手向調查人員說:“(在海上)待六個月對我來說太長了;我會感到壓力很大。我甚至無法想象要待上幾年的時間。”
一名印尼船員說:“每當我們看到這些朝鮮人時,他們看起來都很緊張。”
這項調查報告的結論是:“這將構成強迫勞動,其規模之大遠遠超過全球漁業所觀察到的規模,全球漁業中已經存在大量侵犯虐待行為。”
中國外交部表示:不了解此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表示,他“不了解此事的具體細節”。他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但原則上,我想強調的是,中方始終要求其公海捕魚活動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以及國際法規定。”這名發言人宣稱:“中朝之間的合作完全在國際法框架內進行。”
這項由非政府組織提出的報告還稱,雇用朝鮮勞工的船隻可能向歐洲、英國、日本、韓國和台灣市場供貨。
負責這項報告的《環境正義基金會(EJF)》的創始人史蒂夫·特倫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此問題,中國負有重大責任,但當現代奴隸製的產品最終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時,中央政府和監管機構顯然也必須發揮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