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黃仁勳:華為芯片在AI訓練中取代英偉達隻是時間問題
7月16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及AI(人工智能)訓練時華為AI芯片能否取代英偉達,他稱這隻是時間問題。“重點在於,我們已經做了30年,他們(華為)已經做了幾年,而華為已經能告訴大家他們有多強大了。現在沒有一個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來建造(AI生態),我已經在極高的水平、以難以執行的規模(在做這件事),而華為已經能和我們相提並論,這說明了一些問題。”黃仁勳表示。
點評:黃仁勳的表態凸顯三大信號:首先,AI芯片領域技術壁壘鬆動,華為等企業加速破局,全球格局或迎重塑;其次,地緣競爭正倒逼供應鏈自主化,中國企業依托政策與市場縱深構築技術“護城河”,投資者需重新評估半導體產業鏈價值分布;最後,黃仁勳坦言挑戰既是對股東的預警,亦折射技術迭代超預期。長遠看,多元生態競爭將推動算力成本下降,但短期需警惕資本市場對頭部企業的估值修正。
NO.2北京亦莊推出6G產業資金支持政策
全國首個地方6G產業專項資金支持政策在北京亦莊落地。7月16日,北京經開區信息技術產業局副局長畢詩豪介紹,亦莊將通過10項舉措發力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其中,對承擔國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企業,給予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最新發布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推動6G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提出了十項具體行動,其中“技術領航攻堅行動”鼓勵關鍵技術研發,培育6G核心技術競爭力。對承擔國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企業,給予1∶1配套、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
點評:該消息標誌著中國在6G領域的地方性突破,可能引發其他省份效仿,加速國內6G生態構建。從行業趨勢看,全球6G競賽正白熱化,此舉推動本土企業搶占標準製定權。在社會反響上,公眾期待技術進步帶來低延遲通信等福利。同時需要注意,創新非一蹴而就,務實研發重於資本驅動。
NO.3AMD宣布將重啟對華出口AI芯片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16日報道,美國芯片公司超微半導體(AMD)稱,在美國宣布將批準銷售後,該公司計劃重啟向中國出口其MI308芯片。此前,美國對英偉達一款芯片作出了類似決定。據報道,AMD發言人7月15日稱,美國商務部告知該公司,MI308產品的許可申請將進入審查程序。MI308芯片是AMD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加速器。
點評:此新聞凸顯中美技術貿易關係出現緩和跡象,短期內可提振投資者情緒,AMD作為AI芯片巨頭,重啟出口將助其爭奪中國市場。同時,此舉可能緩解中國下遊廠商的算力短缺焦慮,但從更深層麵看,全球芯片供應鏈正麵臨“既博弈又合作”的矛盾,政策反複性風險高,企業需平衡短期利益與地緣衝突緩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