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特朗普將關稅視為權力的體現,而非貿易工具
紐約時報
2025-07-10 02:19:36
圖為巴爾的摩港。梳理特朗普數十年來的關稅言論,可以發現他在這個問題上常常語焉不詳,直到最近才將其其定位為貿易策略的中心支柱。
根據特朗普總統的支持者慣常的說法,40年來他始終信奉關稅政策——雖然在首個任期內受到顧問們的掣肘,他現在終於能夠將其長期秉持的經濟理論付諸實踐了。
然而,特朗普在成為總統候選人之前雖然零星地談論過關稅,但他通常將他對貿易的更廣泛不滿描述為其他國家或公司“占美國便宜”。自2015年成為候選人後,他才開始嚴肅地談論關稅問題,將其描述為一種可以輕鬆運用以重新平衡國家經濟基礎的工具。
“我們將對多年來占我們便宜的國家征收10%至20%的關稅,我們將向進入並利用我們國家的人收取10%至20%的費用,因為他們一直就是這樣做的,”特朗普在2024年8月表示,這是他在那次競選期間多次強調若當選將實施遠超首個任期的全麵關稅的言論之一。
特朗普本周再次推遲自己設定的關稅最後期限,這凸顯了他將關稅視為“立竿見影的法子”所麵臨的挑戰——他堅稱關稅將為國家帶來大量收入,同時又能迅速重構貿易關係。
回顧特朗普幾十年來關於關稅的言論,可以發現他在這個問題上常常語焉不詳,直到最近才將其定位為貿易策略的中心支柱。
特朗普更頻繁也更持久強調的一句話是:其他國家把美國變成“冤大頭”。他提到關稅時,往往是作為他描述這種受傷害的狀態的一部分——這種情緒在美國製造業基礎開始侵蝕時變得十分普遍。即便沒有一套完整連貫的貿易政策,這種對貿易議題的高度關注,為他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提供了一臂之力。
政府官員稱,今年迄今為止的關稅收入約為1000億美元。但在放話總統將在“90天達成90項協議”後,白宮僅與少數國家敲定了貿易協定框架。
特朗普常將關稅視為目的本身,而非更廣泛貿易戰略的工具之一。盡管商業專家和企業領導人表示,關稅將提高產品成本以及依賴進口的消費者成本,但總統基本無視這些擔憂。他堅信市場和長期擔憂終將趨於平衡,盡管經濟專家一直想知道其終極目標是什麽。
“何為勝利?勝利的定義是什麽?”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莫裏斯·奧布斯特費爾德說。“他似乎認為勝利的定義是消除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在他看來,這可以直接轉化為減少我們與每個貿易夥伴的雙邊逆差。”
曾在奧巴馬政府和拜登政府任職的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布拉德·塞策表示:“他其實無意達成那麽多真正的協議。”
塞策說,特朗普迄今感興趣的交易似乎是“你接受我設定的稅率,並給我額外讓步”,否則“我將進一步提高關稅”。
這令各國擔憂,無論他們同意什麽,特朗普都將再度加碼。
然而令他國感到不明所以的事情,特朗普卻很清楚。關稅是他可以支配的武器,亦是他眼中重塑全球影響力的途徑。
他的助手和親信表示,特朗普在卸任期間與助手和同事的私下談話中將關稅描述為巨大權力的體現,而非一種更廣泛的經濟理論。
特朗普顧問堅稱,其關稅意圖始終明晰,即使他的表述欠精準。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表示,特朗普向來“毫不含糊地明確表示,必須動用一切手段將美國人與美國的利益置於首位。數萬億美元的曆史性投資承諾、數千億美元的政府收入,以及他國表現出的與美國談判新貿易協定的極大熱情,都證明特朗普總統正在成功地利用關稅來實現這一目標。”
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雖然對關稅也很感興趣,但實施起來要比第二任期更有目的性。
今年,特朗普竭盡所能地迫使各國主動來找他達成協議。他將關稅描述為與美國往來的入場費,並且幾乎無視其行為是否遠超關稅授權法律的立法本意。
“我就像一家非常重要的商店的老板,大家都想來購物,”他最近在接受《大西洋》采訪時說。“而我必須保護這家店,價格由我來定。”
為此,特朗普周二突然宣布對銅征收新一輪50%的關稅。他沒有說明這個稅率是如何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