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名誤入歧途的DOGE員工發現政府已經很有效了

一名誤入歧途的DOGE員工發現政府已經很有效了

文章來源: 美國華人雜談 於 2025-07-09 07:07: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How did they let us know how badly we were being scammed?

Musk claimed he'd easily cut $2T of govt waste, but cut less than $150B (out of more than $6T). That's 2.5%

Sahil Lavingia, a DOGE member, said he found some waste, but was surprised to find little to no fraud pic.twitter.com/bmr7H1xDyP

— Pavlov's Cat (@PavlovsCat6) July 7, 2025
DOGE技術員因說真話被開除

不久前 NPR 一個關於采訪原 DOGE 員工薩希爾·拉文賈(Sahil Lavingia)的報道很有搞笑意味,雖然那是個真實的故事。

拉文賈是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他加入 DOGE 是真心希望幫助政府去除腐敗,卻因為講真話,被炒魷魚了。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事實上,政府的工作效率還挺讓我吃驚的。”("pretty surprised, actually, at how efficient the government was.)

他在 DOGE 僅工作了 55 天。下麵是拉文賈接受采訪時的原話摘錄:

我沒有發現聯邦政府充斥著浪費、欺詐和濫用。我還以為輕易就能做出很多成績,因為我相信有很多浪費,希望有機會鏟除浪費、欺詐和濫用。但實際上,欺詐是極少量的。而濫用,我感覺是不存在的。究其原因——我認為,作為來自科技行業的人,我們有一種偏見,因為我們曾在穀歌、臉書等公司工作過,這些公司資金雄厚,有投資者資助,有很多人無所事事。

幾十年來,政府一直被置於放大鏡下。因此,總體而言,我個人對政府的效率之高感到非常驚訝。這並不是說政府不能變得更有效率——可以(用電子化)替代紙張和傳真——但這些並不是欺詐、浪費和濫用。這些隻是美國聯邦政府可以改進的空間——更現代化和進入 21 世紀。

(關於我被炒魷魚的事)說起來有點蠢,一個寫博客的作者——他甚至不是記者——問到了我的開源業務,我和他聊了聊。他問了不少關於我在 DOGE 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埃隆(Elon Musk)在希望 DOGE 做到最大程度的透明方麵態度是非常清楚的,他在私下和公開場合都經常這麽說。所以我覺得,好吧,酷,我就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我決定做到信息公開透明,而且我先斬後奏了。我說的基本上就是,政府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效率低下。

然後,我(工作上)的訪問權限很快就被取消了。我沒有收到通知。我基本上被當作不存在了,隻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通知我的訪問權限失效了。

不幸的是,他們沒有直接告訴我,我被解雇的原因是因為我透明(坦誠)了。我不知道用“諷刺”這個詞是否合適,但我確實這樣認為......在最透明的組織中讓透明的人離開,確實有點搞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政府部門並不似有些人所說的那麽低效。第二,馬斯克/DOGE 的所謂提倡透明隻是作秀,不是真實意圖。

DOGE 的真實目的不是本文的內容,暫且不表。我隻想針對政府部門是否低效做些討論,尤其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說話,下麵就分享下我經曆的政府在投票係統這件事上的做法。

政府不一定比私企低效:從我的投票站工作經曆說起

拉文賈的故事讓我好幾次忍不住笑出來。他說自己曾經認為政府效率不會高,是因為看見穀歌、臉書等公司效率不高產生了偏見。

這種說法我還真沒聽說過。人們一直說的難道不是私企效率高,政府效率不高嗎?似乎道理也很直白:私企老板心疼自己的錢,不會允許浪費;政府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沒有人掏自己腰包,就必然會助長浪費。

我在美國的職業生涯除了近三年的非營利機構外,全部是在私企。說實話,見識了私企高層太多的浪費和腐敗。盡管這樣,我也曾長期認為政府部門的效率比私企更低。我不知道這個概念哪裏來的,可能就是想當然吧,因為大家都這樣認為啊。

直到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政府的運作,我的觀點才開始改變。我真希望拉文賈的話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對政府低效的偏見。

十多年前,我成為一個投票站工作人員(poll worker),每到有投票的時候,如初選、普選和額外安排的地方投票,就去投票站工作。這給了我一個了解政府工作效率的窗口。

我去投票站工作的第一印象是,人員老化,機器老舊。

感覺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是七十甚至八十以上的年齡了,個別人每一次坐下、站起都是挺大的挑戰。我們都會照顧這樣的員工,不讓他們做需要走動的崗位。這批人直到疫情爆發的 2020 年才被替下。似乎他們挺在乎這個收入,想起來有點心酸。

投票機看上去都不是新的。兩年前我們換新機器時得知,原來的已經用了 20 多年了。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節儉,連最普遍的 A4 紙打印出來的箭頭標誌,也要回用。那個箭頭我們要用膠紙貼在走廊的牆上,讓選民知道去投票站往哪裏走。選舉結束了,我們要小心地把膠紙撕下。隻要那張紙沒撕壞,就回用。

工作中需要用到幾根橡皮筋,也是一次次回用,直到斷了才給新的。有的都沒什麽彈性了。其他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絕不會因為舊了就扔。好多次我都想,早知道我就從家裏帶點過來,也不用這麽憋屈。那天在某個微信群裏說起這事,一個也去投票站工作的外州朋友說,她那裏也是,任何東西都回用。

所以那天讀到拉文賈的故事,他說發現政府部門效率已經挺高了,唯一想到的就是可以用電子技術取代紙張和傳真時,我幾乎笑噴了。

其實這說明了,表麵上誰都能看到的可改進可節約之處,已經都做了。那是不是不再有改進的空間了?當然不是。但這需要懂行的人,對各種程序及程序背後的內容都吃透了的人,一起來改進了。像拉文賈那樣隻去了幾十天的人,幾乎不可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這種事情,我們在任何工作中都會有體會,私企也一樣。

投票機的改朝換代

在換新機器之前,我們用的投票機的數據硬盤是一個像書一樣大小的盒子,就像 20 多年前的錄像帶,選民冊則是打印出來的幾個厚重的大本子。離電子化差好遠。

因為有做數據庫的 IT 背景,我忍不住要琢磨投票程序背後的內容。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麽每次選舉前,像選民登記、改變黨派、改變地址、要求郵寄選票等要求,都會有一個截止日——這是因為選舉部門需要打印選民冊,截止日之後的變化無法在選民冊上反映出來。

我琢磨了我們投票機的操作程序後,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那個數據硬盤如果被偷、被毀,我們是無法人工計票的。有合適機會詢問時,我的猜測得到了“上麵”的肯定。

怎麽說呢,這可能算不上是災難性的。每個投票機都是獨立的。一般不可能同時很多投票機遭遇不可逆的破壞。個別投票機出問題,應該不會影響選舉結果。

不過,這也是促使我們郡換投票機的重要因素之一。說了很多年了,兩年前我們終於換了新係統,實現了電子化。

新係統還提供了能夠人工計票的功能。單純加這個功能很容易,讓事情變複雜的是必須保證匿名投票。所以新係統是電子化核查選民身份,電子化讓選民做投票選擇,電子化投票,但中間有一個物理切斷,這樣選民冊係統隻記錄選民是否投過票,計票係統隻記錄投票結果,但彼此沒有任何聯係。同時還有一套打印出來的選票(上麵沒有選民信息),必要時可以人工計票。

如果不是從匿名和人工計票這個角度去考慮,的確有理由認為投票程序不那麽合理,似乎可以很簡單的事情硬是被做複雜了。換機器後的確有不少選民抱怨流程讓人困惑,還不如舊係統簡單、方便。但舊係統不能人工計票啊。

最好笑的是,用上新係統了,還不能讓舊係統完全死去。

投票流程中有一個步驟是,選民被核實身份後會獲得一個有號碼的小票,這是去投票機操作的憑據。舊係統的小票是從一個事先印有號碼的本子上撕下來的,新係統是當場打印。兩個都需要選民簽字。換了新機器後,我們還在產生舊係統的小票——同時產生兩個小票,但投票隻用了新係統的。

我們必須這樣做,是因為當地選舉法中有一條要求生成舊係統小票的文字還沒有被去掉。不產生這個小票就違法了,所以這個步驟不能省,雖然生成了也沒有用。

選民不知就裏,從來沒有人抱怨過。就是工作人員也不是都明白,反正告訴我們該怎麽做就怎麽做。但如果誰用腦子想一想,會發現生成舊係統小票這件事情沒有邏輯。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挑刺或抱怨很容易,但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原因。不是為立法者不及時修改法律辯護,但這裏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選舉結果的可靠和準確。希望立法者及時修改法律,下一次選舉我們可以徹底脫離舊係統。

如果政府把投票係統做好了,沒理由認為其他事情一定都做糟了

說實話,我從開始去投票站工作,就一直在設法找係統和程序的毛病。但最後幾乎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現象都被我否定了。相反,我發現係統的設計相當合理,包括每一個投票機都是不連線的獨立設備,不用擔心萬一有駭客進入係統的話就徹底毀了一個選舉。

唯一的不足之處大概就是舊係統的“過時”。但是,20 多年換一次係統不算不合理吧?這樣的係統,每一次置換,代價不僅是購置設備的資源,還要包括測試和培訓等。選舉是大事,必須保證係統不折不扣的可靠、準確。如果沒有特別原因不要輕易置換什麽,應該是普遍適用的原則。

還記得 2000 年佛羅裏達州棕櫚灘郡(Palm Beach)使用的“蝴蝶選票”惹的禍嗎?因為選票設計不合理,很可能相當多打算投票給阿爾·戈爾(Al Gore)的選民實際在選票上選擇了第三黨候選人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

從這個工作之內和之外我還了解到,即便某個選舉結果認證都結束了,那個選舉的核查還在繼續。這種核查是為了尋找係統可能的漏洞,也是為了檢測任何不尋常的投票規律,比如某個黨的可靠選區忽然變顏色了,就需要調查,排除舞弊的可能等。

熟悉、解析投票係統的過程,也是我對政府工作效率的認識過程。我想,如果政府把投票這件事做好了,就沒有理由認為政府什麽都做不好。不是說我們的選舉係統萬無一失了,隻是說就投票的設計和維護來說,政府還是做得不錯的。

請不要用川普的 2020 選舉被偷的陰謀論來說話。不說別的,隻需要看兩件事。一,連共和黨官員都同意選舉結果沒問題,包括共和黨州務卿和副總統等。二,川普不肯認輸,但他約 60 個與選舉相關的官司一個也沒贏,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 10 日的一個報道:“在線,易受攻擊”:專家發現近三十多個美國投票係統與互聯網連接。一個選舉安全專家小組使用“穀歌服務器”來核查投票機不連接互聯網的說法,結果發現有些投票機連接了互聯網

隻要係統設計合理,偶爾發生一些人為的錯誤,不是問題。要說選舉舞弊,最可能造成廣泛影響的可能還是被駭客攻入。根據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的一個報道(上圖),有的地方會為了能夠快速計票,偶爾暫時將投票機連線。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該報道中發生的情況似乎是投票機製造商誤導了購買設備的地方政府,誤以為他們帶有上線功能的設備通過了美國選舉援助委員會的認證。

當然,如果執政黨試圖將選舉這個本該公平、無黨派的事情政治化,那就什麽事情都可能發生了。這些才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

對政府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選民對政府有要求並持批評態度,很正常。政府就是必須接受監督的。但我想提醒一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有一件事我至今想起來還是會莞爾。我會去投票站工作是當初收到一封信,問有沒有興趣。信中說,投票站一天工作的收入是 200 美金(稅前,這是新澤西十多年前的價)。

我是以義工的心態去做,對多少錢,甚至有沒有錢並不在乎,但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一天 200 美金,政府真是亂花錢啊!

去參加培訓後才知道,這個“一天”不是我們平時的 8 小時。投票站從早上 6 點開到晚上 8 點,我們早上 5 點報到,做擺攤前的準備工作。晚上結束後還要收攤、計票,這是個 15 小時的工作日。

於是,我又憤怒了:這難道是個拿最低工資的活嗎?政府也太摳門了!(今天碼字時去查了,其實十多年前新澤西州的最低工資還不到 7.5 美金/小時,所以我的憤怒是沒有法律支持的。)

記得我當時心裏說了句:好像政府怎麽做都不能令人滿意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稱“習近平攻台就炸爛北京” 中媒集體噤聲
小鮮肉男星粉絲硬闖商務艙 3空乘力戰不敵視頻瘋傳
印度豆腐渣大橋突斷裂:車子一輛接一輛從高處落下…
又是他自做主張?海格塞斯叫停援烏 川普怒:誰批準的
川普重大勝利!最高院宣判 “裁員風暴”真的來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中國到達了一個裏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美財長:今年迄今關稅已進帳1000億美元
壓垮美債的秤砣已落錘 美元存在貶值30%的可能
天水幼兒血鉛異常 廠家不背鍋:顏料不含重金屬
稀土的代價:中國主產區被汙染的水源和傷痕累累的山丘
前日本官員很沮喪:特朗普隻會把亞洲推向中國!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洪災甩鍋滿天飛! 白宮怪“老天” 州長稱該怪“失敗者”…
愛潑斯坦案“一卡車”文件在哪?MAGA們對邦迪憤怒了
司法部起訴加州:允許跨性別人士參與女子運動傷害女性
全球力拚“稀土去中國化”有可能嗎?專家這樣說
愛潑斯坦錄像“消失的1分鍾”掀疑雲 司法部長邦迪這樣說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上博文創產品遭質疑 “相當於用鴉片紀念林則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名誤入歧途的DOGE員工發現政府已經很有效了

美國華人雜談 2025-07-09 07:07:07



How did they let us know how badly we were being scammed?

Musk claimed he'd easily cut $2T of govt waste, but cut less than $150B (out of more than $6T). That's 2.5%

Sahil Lavingia, a DOGE member, said he found some waste, but was surprised to find little to no fraud pic.twitter.com/bmr7H1xDyP

— Pavlov's Cat (@PavlovsCat6) July 7, 2025
DOGE技術員因說真話被開除

不久前 NPR 一個關於采訪原 DOGE 員工薩希爾·拉文賈(Sahil Lavingia)的報道很有搞笑意味,雖然那是個真實的故事。

拉文賈是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他加入 DOGE 是真心希望幫助政府去除腐敗,卻因為講真話,被炒魷魚了。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事實上,政府的工作效率還挺讓我吃驚的。”("pretty surprised, actually, at how efficient the government was.)

他在 DOGE 僅工作了 55 天。下麵是拉文賈接受采訪時的原話摘錄:

我沒有發現聯邦政府充斥著浪費、欺詐和濫用。我還以為輕易就能做出很多成績,因為我相信有很多浪費,希望有機會鏟除浪費、欺詐和濫用。但實際上,欺詐是極少量的。而濫用,我感覺是不存在的。究其原因——我認為,作為來自科技行業的人,我們有一種偏見,因為我們曾在穀歌、臉書等公司工作過,這些公司資金雄厚,有投資者資助,有很多人無所事事。

幾十年來,政府一直被置於放大鏡下。因此,總體而言,我個人對政府的效率之高感到非常驚訝。這並不是說政府不能變得更有效率——可以(用電子化)替代紙張和傳真——但這些並不是欺詐、浪費和濫用。這些隻是美國聯邦政府可以改進的空間——更現代化和進入 21 世紀。

(關於我被炒魷魚的事)說起來有點蠢,一個寫博客的作者——他甚至不是記者——問到了我的開源業務,我和他聊了聊。他問了不少關於我在 DOGE 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埃隆(Elon Musk)在希望 DOGE 做到最大程度的透明方麵態度是非常清楚的,他在私下和公開場合都經常這麽說。所以我覺得,好吧,酷,我就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我決定做到信息公開透明,而且我先斬後奏了。我說的基本上就是,政府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效率低下。

然後,我(工作上)的訪問權限很快就被取消了。我沒有收到通知。我基本上被當作不存在了,隻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通知我的訪問權限失效了。

不幸的是,他們沒有直接告訴我,我被解雇的原因是因為我透明(坦誠)了。我不知道用“諷刺”這個詞是否合適,但我確實這樣認為......在最透明的組織中讓透明的人離開,確實有點搞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政府部門並不似有些人所說的那麽低效。第二,馬斯克/DOGE 的所謂提倡透明隻是作秀,不是真實意圖。

DOGE 的真實目的不是本文的內容,暫且不表。我隻想針對政府部門是否低效做些討論,尤其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說話,下麵就分享下我經曆的政府在投票係統這件事上的做法。

政府不一定比私企低效:從我的投票站工作經曆說起

拉文賈的故事讓我好幾次忍不住笑出來。他說自己曾經認為政府效率不會高,是因為看見穀歌、臉書等公司效率不高產生了偏見。

這種說法我還真沒聽說過。人們一直說的難道不是私企效率高,政府效率不高嗎?似乎道理也很直白:私企老板心疼自己的錢,不會允許浪費;政府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沒有人掏自己腰包,就必然會助長浪費。

我在美國的職業生涯除了近三年的非營利機構外,全部是在私企。說實話,見識了私企高層太多的浪費和腐敗。盡管這樣,我也曾長期認為政府部門的效率比私企更低。我不知道這個概念哪裏來的,可能就是想當然吧,因為大家都這樣認為啊。

直到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政府的運作,我的觀點才開始改變。我真希望拉文賈的話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對政府低效的偏見。

十多年前,我成為一個投票站工作人員(poll worker),每到有投票的時候,如初選、普選和額外安排的地方投票,就去投票站工作。這給了我一個了解政府工作效率的窗口。

我去投票站工作的第一印象是,人員老化,機器老舊。

感覺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是七十甚至八十以上的年齡了,個別人每一次坐下、站起都是挺大的挑戰。我們都會照顧這樣的員工,不讓他們做需要走動的崗位。這批人直到疫情爆發的 2020 年才被替下。似乎他們挺在乎這個收入,想起來有點心酸。

投票機看上去都不是新的。兩年前我們換新機器時得知,原來的已經用了 20 多年了。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節儉,連最普遍的 A4 紙打印出來的箭頭標誌,也要回用。那個箭頭我們要用膠紙貼在走廊的牆上,讓選民知道去投票站往哪裏走。選舉結束了,我們要小心地把膠紙撕下。隻要那張紙沒撕壞,就回用。

工作中需要用到幾根橡皮筋,也是一次次回用,直到斷了才給新的。有的都沒什麽彈性了。其他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絕不會因為舊了就扔。好多次我都想,早知道我就從家裏帶點過來,也不用這麽憋屈。那天在某個微信群裏說起這事,一個也去投票站工作的外州朋友說,她那裏也是,任何東西都回用。

所以那天讀到拉文賈的故事,他說發現政府部門效率已經挺高了,唯一想到的就是可以用電子技術取代紙張和傳真時,我幾乎笑噴了。

其實這說明了,表麵上誰都能看到的可改進可節約之處,已經都做了。那是不是不再有改進的空間了?當然不是。但這需要懂行的人,對各種程序及程序背後的內容都吃透了的人,一起來改進了。像拉文賈那樣隻去了幾十天的人,幾乎不可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這種事情,我們在任何工作中都會有體會,私企也一樣。

投票機的改朝換代

在換新機器之前,我們用的投票機的數據硬盤是一個像書一樣大小的盒子,就像 20 多年前的錄像帶,選民冊則是打印出來的幾個厚重的大本子。離電子化差好遠。

因為有做數據庫的 IT 背景,我忍不住要琢磨投票程序背後的內容。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麽每次選舉前,像選民登記、改變黨派、改變地址、要求郵寄選票等要求,都會有一個截止日——這是因為選舉部門需要打印選民冊,截止日之後的變化無法在選民冊上反映出來。

我琢磨了我們投票機的操作程序後,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那個數據硬盤如果被偷、被毀,我們是無法人工計票的。有合適機會詢問時,我的猜測得到了“上麵”的肯定。

怎麽說呢,這可能算不上是災難性的。每個投票機都是獨立的。一般不可能同時很多投票機遭遇不可逆的破壞。個別投票機出問題,應該不會影響選舉結果。

不過,這也是促使我們郡換投票機的重要因素之一。說了很多年了,兩年前我們終於換了新係統,實現了電子化。

新係統還提供了能夠人工計票的功能。單純加這個功能很容易,讓事情變複雜的是必須保證匿名投票。所以新係統是電子化核查選民身份,電子化讓選民做投票選擇,電子化投票,但中間有一個物理切斷,這樣選民冊係統隻記錄選民是否投過票,計票係統隻記錄投票結果,但彼此沒有任何聯係。同時還有一套打印出來的選票(上麵沒有選民信息),必要時可以人工計票。

如果不是從匿名和人工計票這個角度去考慮,的確有理由認為投票程序不那麽合理,似乎可以很簡單的事情硬是被做複雜了。換機器後的確有不少選民抱怨流程讓人困惑,還不如舊係統簡單、方便。但舊係統不能人工計票啊。

最好笑的是,用上新係統了,還不能讓舊係統完全死去。

投票流程中有一個步驟是,選民被核實身份後會獲得一個有號碼的小票,這是去投票機操作的憑據。舊係統的小票是從一個事先印有號碼的本子上撕下來的,新係統是當場打印。兩個都需要選民簽字。換了新機器後,我們還在產生舊係統的小票——同時產生兩個小票,但投票隻用了新係統的。

我們必須這樣做,是因為當地選舉法中有一條要求生成舊係統小票的文字還沒有被去掉。不產生這個小票就違法了,所以這個步驟不能省,雖然生成了也沒有用。

選民不知就裏,從來沒有人抱怨過。就是工作人員也不是都明白,反正告訴我們該怎麽做就怎麽做。但如果誰用腦子想一想,會發現生成舊係統小票這件事情沒有邏輯。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挑刺或抱怨很容易,但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原因。不是為立法者不及時修改法律辯護,但這裏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選舉結果的可靠和準確。希望立法者及時修改法律,下一次選舉我們可以徹底脫離舊係統。

如果政府把投票係統做好了,沒理由認為其他事情一定都做糟了

說實話,我從開始去投票站工作,就一直在設法找係統和程序的毛病。但最後幾乎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現象都被我否定了。相反,我發現係統的設計相當合理,包括每一個投票機都是不連線的獨立設備,不用擔心萬一有駭客進入係統的話就徹底毀了一個選舉。

唯一的不足之處大概就是舊係統的“過時”。但是,20 多年換一次係統不算不合理吧?這樣的係統,每一次置換,代價不僅是購置設備的資源,還要包括測試和培訓等。選舉是大事,必須保證係統不折不扣的可靠、準確。如果沒有特別原因不要輕易置換什麽,應該是普遍適用的原則。

還記得 2000 年佛羅裏達州棕櫚灘郡(Palm Beach)使用的“蝴蝶選票”惹的禍嗎?因為選票設計不合理,很可能相當多打算投票給阿爾·戈爾(Al Gore)的選民實際在選票上選擇了第三黨候選人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

從這個工作之內和之外我還了解到,即便某個選舉結果認證都結束了,那個選舉的核查還在繼續。這種核查是為了尋找係統可能的漏洞,也是為了檢測任何不尋常的投票規律,比如某個黨的可靠選區忽然變顏色了,就需要調查,排除舞弊的可能等。

熟悉、解析投票係統的過程,也是我對政府工作效率的認識過程。我想,如果政府把投票這件事做好了,就沒有理由認為政府什麽都做不好。不是說我們的選舉係統萬無一失了,隻是說就投票的設計和維護來說,政府還是做得不錯的。

請不要用川普的 2020 選舉被偷的陰謀論來說話。不說別的,隻需要看兩件事。一,連共和黨官員都同意選舉結果沒問題,包括共和黨州務卿和副總統等。二,川普不肯認輸,但他約 60 個與選舉相關的官司一個也沒贏,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 10 日的一個報道:“在線,易受攻擊”:專家發現近三十多個美國投票係統與互聯網連接。一個選舉安全專家小組使用“穀歌服務器”來核查投票機不連接互聯網的說法,結果發現有些投票機連接了互聯網

隻要係統設計合理,偶爾發生一些人為的錯誤,不是問題。要說選舉舞弊,最可能造成廣泛影響的可能還是被駭客攻入。根據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的一個報道(上圖),有的地方會為了能夠快速計票,偶爾暫時將投票機連線。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該報道中發生的情況似乎是投票機製造商誤導了購買設備的地方政府,誤以為他們帶有上線功能的設備通過了美國選舉援助委員會的認證。

當然,如果執政黨試圖將選舉這個本該公平、無黨派的事情政治化,那就什麽事情都可能發生了。這些才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

對政府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選民對政府有要求並持批評態度,很正常。政府就是必須接受監督的。但我想提醒一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有一件事我至今想起來還是會莞爾。我會去投票站工作是當初收到一封信,問有沒有興趣。信中說,投票站一天工作的收入是 200 美金(稅前,這是新澤西十多年前的價)。

我是以義工的心態去做,對多少錢,甚至有沒有錢並不在乎,但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一天 200 美金,政府真是亂花錢啊!

去參加培訓後才知道,這個“一天”不是我們平時的 8 小時。投票站從早上 6 點開到晚上 8 點,我們早上 5 點報到,做擺攤前的準備工作。晚上結束後還要收攤、計票,這是個 15 小時的工作日。

於是,我又憤怒了:這難道是個拿最低工資的活嗎?政府也太摳門了!(今天碼字時去查了,其實十多年前新澤西州的最低工資還不到 7.5 美金/小時,所以我的憤怒是沒有法律支持的。)

記得我當時心裏說了句:好像政府怎麽做都不能令人滿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