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07-08 08:54: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7日本文作者認為,現在個別美國智庫和政治人物加入“唱衰習”的行列,撇開動機不論,根本原因,還是搞不清中共高層政治的底層邏輯,也沒看懂中國社會的整體情緒變化。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有美國智庫文章稱,習近平大權旁落圖像來源: Yuri Kochetkov/Pool Photo/Pool EPA/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好幾個朋友問我,海外都在傳習近平的權力被削弱了,甚至有可能崩潰。我知道每年都有幾個時段會集中流傳中南海發生政變,習大權旁落之類“謠言”。今年5月,一則流傳最廣的“謠言”是政治局擴大會議,習如何在會上挨批。但這類“謠言”似乎都沒有這次說法驚動了一些觀察和研究中國問題的專業人士,一問得知,原來來自差不多同時發表的兩篇美國智庫學者的文章,以及某些美國政治人物的說法,再加上中文自媒體的鼓噪,大有傳言成真的架勢。

美國還占據話語權的中心,由其智庫學者撰寫的文章,比單純在海外中文輿論中傳播的“謠言”,看起來要可信的多,難怪一些朋友會來問我。但我認為,這些說法或“謠言”實在不值一評,其印證習權力衰弱的一些所謂證據,要麽事實認定有誤,要麽似是而非,難得到證實。由這樣的事實鏈會得出怎樣的結論,可想而知,這還不論他們本身的立場。

中共政治尤其高層政治,有時雲裏霧裏,不像民主政體有什麽事攤在陽光下,從而給外部觀察和研究者帶來了很大難度,也是各類謠言和傳言能夠生存的原因。然而,這並不是說,諸如習近平權力危機之類說法,就隻能靠猜,沒有破識的辦法。

宣傳沒有異動

我向來的看法是,與其無緣由、無根據地去猜高層人事鬥爭,不如觀察官方的宣傳有沒有異動。因為人事鬥爭最後必然要在宣傳上反映出來。假如高層確實發生了激烈的鬥爭,不管是人事還是政策上的,習在鬥爭中失勢,肯定在官方宣傳上會有反映。即便出於一時的策略,比如,為維持政局穩定,不改宣傳基調,但這隻是暫時的,時間過個十天半月,鬥爭取勝的一方評估掌控了大局,宣傳的基調一定要變,否則社會怎麽知道高層已有大變動?不知道,整個社會的運轉節奏還是按照習主掌時的狀況進行,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習的地位。可截至目前,我沒有看到官方對習的宣傳有任何變化,還是占據官媒頭版頭條;北京街頭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動,依舊像過去一樣“太平”。

有人說,宣傳上有變動啦,有多少天,習沒有上頭條;李強率眾憲法宣誓,官媒報道沒提習名字和習思想;何立峰和美國關稅談判,也不說習;以中辦名義發布的文件,也沒提習的指導,諸如此類。有的看似事實,但一點都不說明問題。比如習未上頭條,又不是第一次出現,可即使缺席,頭版其他新聞還是會有習的名字。中辦、國辦文件,有時在行文裏確實不會提習,尤其針對專業化強的議題,如果一個人正好看到這種文件,會覺得不正常,但還有一些文件或者更多文件,會提到習或習思想。比如,中辦發布的改善民生的“意見”沒有習的名字,但第二天發布的關於深圳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習的名字寫在上麵。因此,若拿前者來舉證習的權力被削弱,就很錯繆。有的事實都出現錯誤。比如,李強憲法宣誓,報道中兩次提到習;何立峰倫敦關稅談判,會見英國財政大臣,也說到習。

上麵這些似乎還容易讓明智者辨析,最讓大眾信以為真的,是對某個新聞事件似是而非的解讀。此次習權力旁落的傳言,很多人,包括前述兩文,就引述了兩起事件,並對它們進行了錯誤解讀。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北京會晤習近平圖像來源: Huang Jingwen/Xinhua/picture alliance

一起事件是習設家宴招待來訪的白俄總統,這是6月初的事情。習的女兒習明澤一塊參加。該事是由陪同訪問的白俄副總理在該國媒體上透露的,由於很少看到習公主的報道,此事被廣泛關注。但在海外反習反共者看來,這正是習失勢的最好證明,要不然為什麽不在中南海設國宴招待人家?一些人甚至誇張地說,習明澤出席宴會,是習向白俄總統托孤。他們完全沒有注意到報道中白俄副總理提到,盧卡申科此次訪華的“特殊形式”。所謂“特殊形式”,在我理解就是盧卡申科這次訪問是一次私人性質的訪問,這也可以從兩人會談的畫麵中沒有雙方國旗得到印證。正因此,習才設家宴款待他,也就有習這番話——“我的朋友,你和我有著特殊的關係,所以這次我們的晚宴將是家庭式的。在與外國領導人的家庭式晚宴中,我的女兒將首次出席”。

這類解讀從邏輯來看也有多麽的不靠譜。難道領導人的家宴不比所謂的國宴更能反映出兩人的“親密友誼”?退一步,即便習要托孤,也不是向盧卡申科,托付給普京或者金正恩都比盧氏要強,因為後者在白俄的統治還不如習在中國的統治穩。

哪有半點“失勢”的影子?

另一事件是關中革命紀念館開館。這是5月下旬的事。由於紀念館坐落於習的老家富平縣,且靠近習仲勳陵園,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該館原名應該叫習仲勳紀念館,改成現名,表明習家被壓製,習已失勢了,因此開館日習家都沒派人出席。官方是否原來打算把此館叫做習仲勳紀念館,外界不必清楚,然即便陝西地方政府為討好習有此提議,從習的角度看,也會把它否決掉。因為假如叫“習仲勳紀念館”,除非也給當時關中革命領袖,像劉誌丹等人,建有以他們名字命名的紀念館,否則,陝西人民特別是關中紅色世家就會質問,憑什麽隻給習仲勳建紀念館?他雖然是關中革命的一個核心人物,但並非是主要領導人,難道要把其他領導人的革命事跡一筆抹殺?這還不同於建陵園,習仲勳畢竟也曾位居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列,所以勉強過得去,但即便如此,也引來了很多非議,若再在旁建一個習仲勳紀念館,恐怕非議會更大,習不能不有所考慮。當然,如果他要硬來,別人拿他也沒辦法,但這就不符合“失勢”的敘事了。

現在的做法,把館名叫做“關中革命紀念館”,並將它建在習父陵園旁,既突顯了習仲勳在關中革命中的核心作用,又避免了習家“獨尊”,習父唱“獨角戲”,這正是習或討好習的人要達到的效果,也才顯示中共政治的微妙之處。所以官方報道才會說,“展覽係統呈現了關中地區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革命的偉大曆程,集中展現了習仲勳同誌光輝革命生涯和崇高風範……”,並將開館日子定在習仲勳去世23周年。如此“刻意”的政治安排,哪有半點習“失勢”的影子?

  社會保習的力量很強大

海外一再傳播習的各類謠言,除了反映一部分人“等待驚變”,希望看到習倒台,也是自媒體情緒經濟的流量驅動所致。但現在個別美國智庫和政治人物加入“唱衰習”的行列,撇開動機不論,根本原因,還是搞不清中共高層政治的底層邏輯,也沒看懂中國社會的整體情緒變化,隻被一些表麵的單一的事實或者某種道聽途說迷惑。沒錯,中國社會不滿習統治的人很多,黨內和社會反習的力量似乎很強大,如果隻看到這一麵,習倒台指日可待,然而,為什麽各類“謠言”至今沒有兌現?不隻是因習的政治高壓,還有社會保習的力量也很強大,這是傳謠者沒有看到或不願看到的。自貿易戰後,整個中國社會的心態變得保守,認同中共這套製度的人比之前要多,即使有些人認為必須改變,但改變的方向也不是美國。這種社會心態的整體保守化其實有助於強化習的地位。

況且,習有黨國體製的保駕護航,“總書記”的權位在中共的敘事中讓他有天然的“合法性”。過去10年,習重新改造了黨國體製,通過組織換血、製度收攏、話語重塑,形成了一個閉環結構,堵死了反對他的製度力量。表現在:在組織層麵,尤其在關鍵和要害部門,全麵換血,清除了胡溫時期官僚網絡的影響力;在製度層麵,強化“黨政合一”的體製邏輯,實現一元化治理;在話語層麵,構建“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政治語言體係,壓製一切非主流思想的表達。這套政治體係要構建的核心要素隻有一個,即習等同於黨,黨等同習,反習就是反黨。在這種結構邏輯麵前,黨內很大的不滿也難以形成製度化的反對力量。這使得習在打壓反對他的黨內力量方麵,有天然“合法性”,而反對者是沒有合法性的。所以,我們至今看不到黨內有哪股力量敢公開起來反習。

  結構未動、語境未變

從上述事件和話語細節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共政治雖然高度不透明,似乎沒有脈絡可尋,但政治的權力信號是可以被捕捉的。但這需要足夠老練與耐心,才可能洞察細節背後的政治邏輯。那些企圖從“幾天不上頭條”、或“某次會議、某個文件未提習名字或習思想”來尋找證據的分析,終究是將個別、最多是局部現象放大成係統信號,是一種典型的誤判邏輯。要真正理解中共政治,就必須警惕這種“願望即現實”的判斷陷阱。

可以說,真正的失勢不會藏得那麽深,它必然要通過禮儀的降格、輿論基調的變化、政治語義的重構體現出來。在結構未動、語境未變的前提下,任何“習失勢”的結論都為時過早。而目前,一切仍在“習的語言結構”中運行。最新例證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發行。

那麽,什麽時候能看見習真正而不是傳言中的“失勢”?坦率地說,我不知道,但可以合理推斷,一旦中共高層出現真正權力轉移,宣傳口徑、官場禮儀、政策文件、曆史敘事都會同步改變——這是毛、鄧、江時代驗證過的政治規律。所以,要期待這種“全域性偏移”的跡象早日到來,可能還有待時日。屆時,真正的變局若有,必將由細節反常與結構鬆動共同奏響。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查看評論(22)

24小時熱點排行

拙劣的謊言被撕開了,撒謊的人怎麽辦?
南京“紅老頭”被刑拘,律師:或麵臨兩年以上刑期
男孩高考失利無緣985執意複讀,但是學長的話改變了他
家長看到孩子血鉛檢驗結果,當場情緒崩潰
30歲女子坐11小時飛機回國後突去世 這幾類人要小心

24小時討論排行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馬斯克新政黨"支持擁槍,比特幣" 喊:把自由還給你們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青島大學熱死的宿管大爺,現代奴工製度的現實案例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川普態度大轉彎!軍援烏克蘭「必須送更多武器」
天水兒童鉛中毒事件: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夠?
納瓦羅狠批蘋果:遷廠出中國太慢 “矽穀最長壽肥皂劇”
特朗普政府計劃:全麵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地
日自民黨高官:特朗普用一封信打發我們,極其無禮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德國之聲 2025-07-08 08:54:02



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7日本文作者認為,現在個別美國智庫和政治人物加入“唱衰習”的行列,撇開動機不論,根本原因,還是搞不清中共高層政治的底層邏輯,也沒看懂中國社會的整體情緒變化。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有美國智庫文章稱,習近平大權旁落圖像來源: Yuri Kochetkov/Pool Photo/Pool EPA/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好幾個朋友問我,海外都在傳習近平的權力被削弱了,甚至有可能崩潰。我知道每年都有幾個時段會集中流傳中南海發生政變,習大權旁落之類“謠言”。今年5月,一則流傳最廣的“謠言”是政治局擴大會議,習如何在會上挨批。但這類“謠言”似乎都沒有這次說法驚動了一些觀察和研究中國問題的專業人士,一問得知,原來來自差不多同時發表的兩篇美國智庫學者的文章,以及某些美國政治人物的說法,再加上中文自媒體的鼓噪,大有傳言成真的架勢。

美國還占據話語權的中心,由其智庫學者撰寫的文章,比單純在海外中文輿論中傳播的“謠言”,看起來要可信的多,難怪一些朋友會來問我。但我認為,這些說法或“謠言”實在不值一評,其印證習權力衰弱的一些所謂證據,要麽事實認定有誤,要麽似是而非,難得到證實。由這樣的事實鏈會得出怎樣的結論,可想而知,這還不論他們本身的立場。

中共政治尤其高層政治,有時雲裏霧裏,不像民主政體有什麽事攤在陽光下,從而給外部觀察和研究者帶來了很大難度,也是各類謠言和傳言能夠生存的原因。然而,這並不是說,諸如習近平權力危機之類說法,就隻能靠猜,沒有破識的辦法。

宣傳沒有異動

我向來的看法是,與其無緣由、無根據地去猜高層人事鬥爭,不如觀察官方的宣傳有沒有異動。因為人事鬥爭最後必然要在宣傳上反映出來。假如高層確實發生了激烈的鬥爭,不管是人事還是政策上的,習在鬥爭中失勢,肯定在官方宣傳上會有反映。即便出於一時的策略,比如,為維持政局穩定,不改宣傳基調,但這隻是暫時的,時間過個十天半月,鬥爭取勝的一方評估掌控了大局,宣傳的基調一定要變,否則社會怎麽知道高層已有大變動?不知道,整個社會的運轉節奏還是按照習主掌時的狀況進行,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習的地位。可截至目前,我沒有看到官方對習的宣傳有任何變化,還是占據官媒頭版頭條;北京街頭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動,依舊像過去一樣“太平”。

有人說,宣傳上有變動啦,有多少天,習沒有上頭條;李強率眾憲法宣誓,官媒報道沒提習名字和習思想;何立峰和美國關稅談判,也不說習;以中辦名義發布的文件,也沒提習的指導,諸如此類。有的看似事實,但一點都不說明問題。比如習未上頭條,又不是第一次出現,可即使缺席,頭版其他新聞還是會有習的名字。中辦、國辦文件,有時在行文裏確實不會提習,尤其針對專業化強的議題,如果一個人正好看到這種文件,會覺得不正常,但還有一些文件或者更多文件,會提到習或習思想。比如,中辦發布的改善民生的“意見”沒有習的名字,但第二天發布的關於深圳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習的名字寫在上麵。因此,若拿前者來舉證習的權力被削弱,就很錯繆。有的事實都出現錯誤。比如,李強憲法宣誓,報道中兩次提到習;何立峰倫敦關稅談判,會見英國財政大臣,也說到習。

上麵這些似乎還容易讓明智者辨析,最讓大眾信以為真的,是對某個新聞事件似是而非的解讀。此次習權力旁落的傳言,很多人,包括前述兩文,就引述了兩起事件,並對它們進行了錯誤解讀。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北京會晤習近平圖像來源: Huang Jingwen/Xinhua/picture alliance

一起事件是習設家宴招待來訪的白俄總統,這是6月初的事情。習的女兒習明澤一塊參加。該事是由陪同訪問的白俄副總理在該國媒體上透露的,由於很少看到習公主的報道,此事被廣泛關注。但在海外反習反共者看來,這正是習失勢的最好證明,要不然為什麽不在中南海設國宴招待人家?一些人甚至誇張地說,習明澤出席宴會,是習向白俄總統托孤。他們完全沒有注意到報道中白俄副總理提到,盧卡申科此次訪華的“特殊形式”。所謂“特殊形式”,在我理解就是盧卡申科這次訪問是一次私人性質的訪問,這也可以從兩人會談的畫麵中沒有雙方國旗得到印證。正因此,習才設家宴款待他,也就有習這番話——“我的朋友,你和我有著特殊的關係,所以這次我們的晚宴將是家庭式的。在與外國領導人的家庭式晚宴中,我的女兒將首次出席”。

這類解讀從邏輯來看也有多麽的不靠譜。難道領導人的家宴不比所謂的國宴更能反映出兩人的“親密友誼”?退一步,即便習要托孤,也不是向盧卡申科,托付給普京或者金正恩都比盧氏要強,因為後者在白俄的統治還不如習在中國的統治穩。

哪有半點“失勢”的影子?

另一事件是關中革命紀念館開館。這是5月下旬的事。由於紀念館坐落於習的老家富平縣,且靠近習仲勳陵園,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該館原名應該叫習仲勳紀念館,改成現名,表明習家被壓製,習已失勢了,因此開館日習家都沒派人出席。官方是否原來打算把此館叫做習仲勳紀念館,外界不必清楚,然即便陝西地方政府為討好習有此提議,從習的角度看,也會把它否決掉。因為假如叫“習仲勳紀念館”,除非也給當時關中革命領袖,像劉誌丹等人,建有以他們名字命名的紀念館,否則,陝西人民特別是關中紅色世家就會質問,憑什麽隻給習仲勳建紀念館?他雖然是關中革命的一個核心人物,但並非是主要領導人,難道要把其他領導人的革命事跡一筆抹殺?這還不同於建陵園,習仲勳畢竟也曾位居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列,所以勉強過得去,但即便如此,也引來了很多非議,若再在旁建一個習仲勳紀念館,恐怕非議會更大,習不能不有所考慮。當然,如果他要硬來,別人拿他也沒辦法,但這就不符合“失勢”的敘事了。

現在的做法,把館名叫做“關中革命紀念館”,並將它建在習父陵園旁,既突顯了習仲勳在關中革命中的核心作用,又避免了習家“獨尊”,習父唱“獨角戲”,這正是習或討好習的人要達到的效果,也才顯示中共政治的微妙之處。所以官方報道才會說,“展覽係統呈現了關中地區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革命的偉大曆程,集中展現了習仲勳同誌光輝革命生涯和崇高風範……”,並將開館日子定在習仲勳去世23周年。如此“刻意”的政治安排,哪有半點習“失勢”的影子?

  社會保習的力量很強大

海外一再傳播習的各類謠言,除了反映一部分人“等待驚變”,希望看到習倒台,也是自媒體情緒經濟的流量驅動所致。但現在個別美國智庫和政治人物加入“唱衰習”的行列,撇開動機不論,根本原因,還是搞不清中共高層政治的底層邏輯,也沒看懂中國社會的整體情緒變化,隻被一些表麵的單一的事實或者某種道聽途說迷惑。沒錯,中國社會不滿習統治的人很多,黨內和社會反習的力量似乎很強大,如果隻看到這一麵,習倒台指日可待,然而,為什麽各類“謠言”至今沒有兌現?不隻是因習的政治高壓,還有社會保習的力量也很強大,這是傳謠者沒有看到或不願看到的。自貿易戰後,整個中國社會的心態變得保守,認同中共這套製度的人比之前要多,即使有些人認為必須改變,但改變的方向也不是美國。這種社會心態的整體保守化其實有助於強化習的地位。

況且,習有黨國體製的保駕護航,“總書記”的權位在中共的敘事中讓他有天然的“合法性”。過去10年,習重新改造了黨國體製,通過組織換血、製度收攏、話語重塑,形成了一個閉環結構,堵死了反對他的製度力量。表現在:在組織層麵,尤其在關鍵和要害部門,全麵換血,清除了胡溫時期官僚網絡的影響力;在製度層麵,強化“黨政合一”的體製邏輯,實現一元化治理;在話語層麵,構建“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政治語言體係,壓製一切非主流思想的表達。這套政治體係要構建的核心要素隻有一個,即習等同於黨,黨等同習,反習就是反黨。在這種結構邏輯麵前,黨內很大的不滿也難以形成製度化的反對力量。這使得習在打壓反對他的黨內力量方麵,有天然“合法性”,而反對者是沒有合法性的。所以,我們至今看不到黨內有哪股力量敢公開起來反習。

  結構未動、語境未變

從上述事件和話語細節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共政治雖然高度不透明,似乎沒有脈絡可尋,但政治的權力信號是可以被捕捉的。但這需要足夠老練與耐心,才可能洞察細節背後的政治邏輯。那些企圖從“幾天不上頭條”、或“某次會議、某個文件未提習名字或習思想”來尋找證據的分析,終究是將個別、最多是局部現象放大成係統信號,是一種典型的誤判邏輯。要真正理解中共政治,就必須警惕這種“願望即現實”的判斷陷阱。

可以說,真正的失勢不會藏得那麽深,它必然要通過禮儀的降格、輿論基調的變化、政治語義的重構體現出來。在結構未動、語境未變的前提下,任何“習失勢”的結論都為時過早。而目前,一切仍在“習的語言結構”中運行。最新例證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發行。

那麽,什麽時候能看見習真正而不是傳言中的“失勢”?坦率地說,我不知道,但可以合理推斷,一旦中共高層出現真正權力轉移,宣傳口徑、官場禮儀、政策文件、曆史敘事都會同步改變——這是毛、鄧、江時代驗證過的政治規律。所以,要期待這種“全域性偏移”的跡象早日到來,可能還有待時日。屆時,真正的變局若有,必將由細節反常與結構鬆動共同奏響。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