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5-07-07 11:36: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浙江火車事故 乘客困悶熱車廂3小時砸窗 官方兩度通報難平民怨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7月2日晚,一列從廣州開往杭州的K1373次旅客列車在浙江金華與一列貨物列車發生側麵衝突,導致客車機車前台車脫線,列車被迫停靠在金華市東孝站,造成旅客列車停滯逾3小時。其間車內悶熱不通風,有乘客砸窗透氣,引發外界對鐵路應急處置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據上海鐵路官方微博通報,7月2日20時28分,金溫地方鐵路公司一列貨物列車在東孝站“停車不及”,侵入下行正線,與正在通過的K1373次旅客列車機車發生側麵衝突,導致客車機車前台車脫線,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經緊急處置,列車於23時27分恢複運行,並換掛新機車繼續行程。而事發地點為一座不辦理客運與貨運的小站,車站僅有3名行車人員當班,列車因事發地無站台、照明不足等原因,被迫原地滯留。

乘客悶熱難耐砸窗通風 警方未拘留僅教育

多段現場視頻顯示,列車車內悶熱難耐,不少乘客衣衫濕透,部份人脫去上衣散熱,有乘客稱“要悶死了”。據《浪潮新聞》報道,有目擊者稱,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在車廂悶熱難忍之下,用安全錘砸開車窗,隨後在金華站被民警帶走。

對此,廣州鐵路公安局懷化公安處回應指,砸窗男子未被拘留,“僅對其批評教育後放行”。上海鐵路金華站派出所則表示“情況仍在調查中,到時會和家屬聯繫”。





鐵路部門兩度通報應對處置 但仍難平民憤

7月5日,廣鐵長沙客運段針對事件發布第二次情況說明。通報稱,事故發生後列車乘務組立即開啟約80個氣窗、派發礦泉水並開窗通風;中國鐵路上海局金華車務段亦緊急協調送來900多罐八寶粥、1300多瓶礦泉水並安排120救護車待命。

通報指,21時20分車內溫度約為31℃,曾有一名50多歲女性旅客反映頭暈,被安排至乘務間休息。22時04分,一名男乘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錘試圖砸車窗”,列車人員上前勸阻未果,玻璃被砸破,為防止跳窗意外,一名乘務員“張開雙臂、攔在窗前”,現場由乘警及工作人員共同隔離。

通報認為,“車內雖悶熱,但未達需開門或破窗的緊急程度”,並強調事發地無站台、夜間無照明,開門可能導致乘客跌落,存在安全風險。列車於23時11分恢複空調,抵達金華站後,破損車窗亦已修複。

官方通報遭社會輿論批評“缺少共情和溫度”

網民:死了人才採取措施


事件引起強烈社會關注,許多網民對乘客自救行為表示理解與同情,質疑“命比窗貴,應以人為本”,留言如:“緊急狀況怎麽能怪乘客砸窗?”、“中國人就是太守規矩了”。同時批評官方通報“強詞奪理”,“要死人才採取措施”。

對於網絡輿論,《濟南日報》旗下的《新黃河》評論指出,官方通報“難言成功”,批評其“缺少歉意與共情”,“過度筆墨強調自身合理性,卻迴避未盡作為”。文章認為,此次砸窗是“公共應急處置機製失靈”所致,乘客處於封閉高溫、溝通無效、信息不透明的狀況下,隻能本能自救。

評論指出:“相比應急預案的不足,列車工作人員教條地等待上級通知更令人憂心”,反映出基層執行者“唯上而不唯實”的困境。文章強調,“車窗易補,人心難補”,鐵路部門應深刻反思與改進。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亦發表評論指出,雖然砸窗者未受追究“是相對溫和的處理”,但官方通報“語氣缺少溫度”,未有表達歉意與慰問。

他指出:“這麽多人長時間待在31度悶熱的封閉環境中,正常人也會非常不舒服,身體弱的人更有風險。”胡認為,事件的意義不在於“教育民眾不能砸窗”,而是提醒鐵路部門必須提升現場靈活處理與預案細緻度,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困局。

官媒《中國網》評論“砸窗非英雄”再引爭議

不同於網絡一邊倒的對官方通報的批評聲,中國官方外宣網站《中國網》於今日(7月6日)發文反批,“砸窗非英雄之舉,守序方為安”,並強調砸窗破壞設備、擾亂秩序,對整體安全有害,應該“敬畏規則”。

該評論再次激起網民憤怒,被批“缺乏同理心”“把求生反應說成添亂”。有網民評論指出:“評論者在相同的環境下待上相同的時間,再出來寫時評不遲!”“什麽時候自救也是錯了?”“人都悶的透不過氣了,還要考慮玻璃砸了,後麵不好收拾?難道真要出了事,再去後悔,當時要是砸窗就好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川普稱“習近平攻台就炸爛北京” 中媒集體噤聲
小鮮肉男星粉絲硬闖商務艙 3空乘力戰不敵視頻瘋傳
稀土的代價:中國主產區被汙染的水源和傷痕累累的山丘
"愛國者飛彈隻剩25%",川普、五角大廈對烏軍援不同調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中國到達了一個裏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美財長:今年迄今關稅已進帳1000億美元
壓垮美債的秤砣已落錘 美元存在貶值30%的可能
又是他自做主張?海格塞斯叫停援烏 川普怒:誰批準的
天水幼兒血鉛異常 廠家不背鍋:顏料不含重金屬
印度豆腐渣大橋突斷裂:車子一輛接一輛從高處落下…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前日本官員很沮喪:特朗普隻會把亞洲推向中國!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川普重大勝利!最高院宣判 “裁員風暴”真的來了
川普喊不公平!要求南韓自行負擔軍事防衛費用
全球力拚“稀土去中國化”有可能嗎?專家這樣說
洪災甩鍋滿天飛! 白宮怪“老天” 州長稱該怪“失敗者”…
司法部起訴加州:允許跨性別人士參與女子運動傷害女性
愛潑斯坦錄像“消失的1分鍾”掀疑雲 司法部長邦迪這樣說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香港01 2025-07-07 11:36:37

浙江火車事故 乘客困悶熱車廂3小時砸窗 官方兩度通報難平民怨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7月2日晚,一列從廣州開往杭州的K1373次旅客列車在浙江金華與一列貨物列車發生側麵衝突,導致客車機車前台車脫線,列車被迫停靠在金華市東孝站,造成旅客列車停滯逾3小時。其間車內悶熱不通風,有乘客砸窗透氣,引發外界對鐵路應急處置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據上海鐵路官方微博通報,7月2日20時28分,金溫地方鐵路公司一列貨物列車在東孝站“停車不及”,侵入下行正線,與正在通過的K1373次旅客列車機車發生側麵衝突,導致客車機車前台車脫線,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經緊急處置,列車於23時27分恢複運行,並換掛新機車繼續行程。而事發地點為一座不辦理客運與貨運的小站,車站僅有3名行車人員當班,列車因事發地無站台、照明不足等原因,被迫原地滯留。

乘客悶熱難耐砸窗通風 警方未拘留僅教育

多段現場視頻顯示,列車車內悶熱難耐,不少乘客衣衫濕透,部份人脫去上衣散熱,有乘客稱“要悶死了”。據《浪潮新聞》報道,有目擊者稱,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在車廂悶熱難忍之下,用安全錘砸開車窗,隨後在金華站被民警帶走。

對此,廣州鐵路公安局懷化公安處回應指,砸窗男子未被拘留,“僅對其批評教育後放行”。上海鐵路金華站派出所則表示“情況仍在調查中,到時會和家屬聯繫”。





鐵路部門兩度通報應對處置 但仍難平民憤

7月5日,廣鐵長沙客運段針對事件發布第二次情況說明。通報稱,事故發生後列車乘務組立即開啟約80個氣窗、派發礦泉水並開窗通風;中國鐵路上海局金華車務段亦緊急協調送來900多罐八寶粥、1300多瓶礦泉水並安排120救護車待命。

通報指,21時20分車內溫度約為31℃,曾有一名50多歲女性旅客反映頭暈,被安排至乘務間休息。22時04分,一名男乘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錘試圖砸車窗”,列車人員上前勸阻未果,玻璃被砸破,為防止跳窗意外,一名乘務員“張開雙臂、攔在窗前”,現場由乘警及工作人員共同隔離。

通報認為,“車內雖悶熱,但未達需開門或破窗的緊急程度”,並強調事發地無站台、夜間無照明,開門可能導致乘客跌落,存在安全風險。列車於23時11分恢複空調,抵達金華站後,破損車窗亦已修複。

官方通報遭社會輿論批評“缺少共情和溫度”

網民:死了人才採取措施


事件引起強烈社會關注,許多網民對乘客自救行為表示理解與同情,質疑“命比窗貴,應以人為本”,留言如:“緊急狀況怎麽能怪乘客砸窗?”、“中國人就是太守規矩了”。同時批評官方通報“強詞奪理”,“要死人才採取措施”。

對於網絡輿論,《濟南日報》旗下的《新黃河》評論指出,官方通報“難言成功”,批評其“缺少歉意與共情”,“過度筆墨強調自身合理性,卻迴避未盡作為”。文章認為,此次砸窗是“公共應急處置機製失靈”所致,乘客處於封閉高溫、溝通無效、信息不透明的狀況下,隻能本能自救。

評論指出:“相比應急預案的不足,列車工作人員教條地等待上級通知更令人憂心”,反映出基層執行者“唯上而不唯實”的困境。文章強調,“車窗易補,人心難補”,鐵路部門應深刻反思與改進。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亦發表評論指出,雖然砸窗者未受追究“是相對溫和的處理”,但官方通報“語氣缺少溫度”,未有表達歉意與慰問。

他指出:“這麽多人長時間待在31度悶熱的封閉環境中,正常人也會非常不舒服,身體弱的人更有風險。”胡認為,事件的意義不在於“教育民眾不能砸窗”,而是提醒鐵路部門必須提升現場靈活處理與預案細緻度,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困局。

官媒《中國網》評論“砸窗非英雄”再引爭議

不同於網絡一邊倒的對官方通報的批評聲,中國官方外宣網站《中國網》於今日(7月6日)發文反批,“砸窗非英雄之舉,守序方為安”,並強調砸窗破壞設備、擾亂秩序,對整體安全有害,應該“敬畏規則”。

該評論再次激起網民憤怒,被批“缺乏同理心”“把求生反應說成添亂”。有網民評論指出:“評論者在相同的環境下待上相同的時間,再出來寫時評不遲!”“什麽時候自救也是錯了?”“人都悶的透不過氣了,還要考慮玻璃砸了,後麵不好收拾?難道真要出了事,再去後悔,當時要是砸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