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黃楊鈿甜說話,為蔣雨融說話,為那爾那茜說話。
最近的老胡,上躥下跳,總是為一些“靠背景飛黃騰達”,又“德不配位”的人說話。
前幾天,江蘇衛視將《長安的荔枝》撤檔。
道理很明白:一個破壞中國高考公平的人,一個傷害無數內蒙學子感情的人,理應歸於劣跡藝人。
而對“劣跡藝人”的作品進行下架,也是理所應當的。
但老胡不樂意了,說什麽:
她犯錯歸犯錯,但“顯然不宜一刀切”……
我們去除危害的力度要恰當,實事求是,不能為了消除錯誤把圍繞錯誤的一大塊環境都給砍去,把大家很多利益也給搭進去……
如果說一個藝人犯錯,他的所有作品都要下架,那麽我們的作品庫就將受到威脅,影視投資也將增加一個非常大的風險維度。我們的演藝界很難“正確”到橫豎左右都一塵不染,那不應是我們在市場經濟時代的奢望。
瞅瞅,古墓派公知的話術,都讓老胡學去了,看來沒少閱讀違禁文章。
曾經胡主編還沒退休的時候就說過,自己以後要做公知,看來是真心話,而且正在付出實踐。
但老胡隻學到了古早的公知話術,沒學到真公知該有的精神。
胡總洗白的題眼在於:
演藝界很難“正確”到橫豎左右都一塵不染。
意思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為此,他拉上了市場經濟,拉上了文藝發展,拉上了劇組其他人員的努力做綁架。
似乎封了那爾那茜,經濟就不行了,文藝就不發展了,其他演員就沒飯吃了。
這種偷梁換柱的話術,屬於邏輯上典型的歸因謬誤。
為什麽要下架那爾那茜的作品?道理很簡單,彰顯我國打擊違法犯罪,堵住高考錄取漏洞,打擊特權的堅定決心。
15年前,這事可能就放過了。
但現在不允許,不存在!
管你老爹老媽是誰,管你粉絲有多少,隻要破壞公平公正原則,就要受到處罰。
這不正是考生期盼、人民期盼、社會期盼的嗎?
而且江蘇衛視僅僅是下架了那爾那茜的一部作品,並沒有抓起來批鬥吧,並沒有限製其從事演藝事業吧?
難道少了一部戲,那爾那茜就吃不上飯了?沒辦法謀生了?
如果對這樣的人寬容,那因為她而錯過名校的那些學子,又有誰能來彌補他們?
再換句話說,不寬容那爾那茜,是不是演藝圈就沒法搞了?我們的文藝作品就出不來了?
沒有道理的嘛!
那麽,為什麽現在老胡一提到美國就喊打喊殺,強調毫不手軟,但一提到這些天龍人,卻顯示出無限的慈悲,讓我們理解黃楊鈿甜,善待那爾那茜?
還多次發微博提醒一些官二代,要低調,不要露富?
因為,人不會背叛自己的階級。
某種程度上說,老胡和這些人是有共情點的,是一個圈層的,是“利益共同體”。
北京幾套房,退休工資高高的,自己退休後,依然利用職務影響力搞自媒體,日進鬥金。
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關係,為子女後代,創造其他普通家庭的無法創造的條件,比如進名校,進編製,吃到鐵飯碗等等。
事實上,他也是那麽做的。
所以麵對破壞社會公平的“四大名旦”,老胡的選擇是發文維護,而不是發文批判。
社會呼喚公平正義,如何實現公平正義?
那就是要在個案上,做到不包庇,不講情麵。
科舉公平關乎國家人才錄取的問題,曆朝曆代,都嚴厲打擊科舉舞弊。
朱元璋、乾隆都能為了幾個窮書生砍一批官員的頭,我們今天僅僅是下架了舞弊考生的作品,老胡就不樂意了。
這對勁嗎?
有消息稱,當初為那爾那茜提供舞弊便利的人,有些已經因為反腐進去了。
現在公眾期望,不僅僅是下架她的作品,更要嚴查她的父母,一擼到底。
我知道,當年利用關係為自己子女提供異地高考條件的大員、富賈不在少數。
真追究起來,肯定不止那爾那茜。
但既然這件事上了秤,就得好好秤。
都說圍觀促進正義,個案推動公平,那為什麽不從那爾那茜開始?
國家下架她的作品,也是給天下考生一個交代:
這樣的人,不配成為偶像明星,不再適宜去當公共人物。
但如果那爾那茜選擇履行契約,回內蒙古服務基層,為基層表演,為農村留守的孤寡老人表演,把虧欠內蒙人民的恩情給還清,國家會不允許嘛?
國家會允許,公眾也會理解!這也是法治經濟的應有之義(吃了高考加分的優勢,簽了服務內蒙的合同就要做到)。
但那爾那茜不會做,胡錫進們會心疼。
他們不是為市場經濟擔憂,不是為文化繁榮擔憂,而是為自己的祿位擔憂,為自己的後路擔憂。
從未真正樹立理想信念,從未真正對人民忠誠老實。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今年的荔枝果農普遍沒賺到錢。
雖然是豐年,但荔枝卻賣不上好價格,很多收購商甚至壓價到了3元一斤。
一個果農年產1000斤荔枝賣3塊,也就是3000元的收入。
考慮到人工、采摘、運輸,基本不賺錢,所以很多果農幹脆就讓荔枝爛在地裏。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如果老胡的心裏真是裝著天下蒼生,那就多為這些荔枝果農發聲。
而不是為《長安的荔枝》舞弊演員發聲,為為非作歹的天龍人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