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各種拆東牆補西牆,虧掉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各種拆東牆補西牆,虧掉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文章來源: 劍客寫字的地方 於 2025-06-30 19:43: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很有意思的一條消息,湖南某地兩公職人員,一個是主任,一個是下手,跑到企業裏要2000塊錢完成行政處罰任務……

沒錯,就是這麽神奇,雖然你沒有犯錯,但你必須掏這錢,掏錢買平安,掏錢給他們“交作業”。

不掏如何?

不掏就辦你!

該企業負責人明確表示拒絕後,兩人隨即對企業進行執法檢查。

各種拆東牆補西牆,虧掉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這種事並不神奇,相反,早有更出名的先例。於是大家都在問:有這樣的公職人員,誰敢去投資辦廠,提供工作崗位?

但這是關鍵嗎?

請注意一個詞,“行政處罰任務”,這是“任務”。找不到有問題的企業、或者不敢找有問題的企業來“完成任務”,自然隻能威脅沒問題的企業。

如果抓不到壞人,那就讓好人成為“壞人”。

因此,誰向那兩人攤派了行政罰款額度的任務?這才是關鍵,偏偏關鍵,無人在意,也無人去提。隻是對那兩個違規執法的人,進行了簡單的處罰。

所以盡管感到詫異,也請千萬不必意外,同樣的事情之前上映過,現在如期而至,往後仍會降臨。這是一個問題看似解決了,和實際解決了之間的本質區別。

“本質”,壓根就沒談過,也沒想過要談。既然企業的“違規”是定額的任務,那又要市場監管部門幹什麽呢,是怕他們超額嗎?

這就好比醫生被要求每月必須動三台手術,於是開始在健康人身上找病灶,刀下留人?不,他們要刀下“留業績”。

懲處兩個基層的“演員”容易,但如果導演不下台,荒唐的劇情基本不會有停止的可能。

近幾天類似的事情非常多,都是值得去好好思索,好好說一說的。比如審計署核對數據後發現,大量教室漏雨、學生睡大通鋪、沒有配桌子板凳讓學生長期站著吃飯之類的問題都還沒得到有效改善,可15個縣的學校領導,竟投入了1.67億去搞自己的形象工程,他們之中有花費382萬買樹的,有花239萬給學校修假山涼亭……

再比如多達175個縣,截留惠農補貼,用作它途,數額超過40多億。

有人就直接開罵了,拿給農民的錢,去填其他的窟窿,可真有你們的。

這當然罵的好,但故事越來越熟,角色卻從不新鮮。問題的關鍵,少有人提。

比如為什麽常見把農民的錢挪作他用,不見把他用的錢挪給農民?為什麽其他地方會有“大窟窿”,比如政府債務、發放工資之類,是怎麽開始欠錢的,拆東牆補西牆我懂,可第一個“洞”從哪來,錢又去哪了?



百姓身上刮地皮,官帽底下灌私欲。若無長風破腐朽,陽光想徹底灑下來,除非它會拐彎。

這些問題更關鍵,也更核心,且答案顯而易見。為什麽可以把農民的補貼挪作他用?因為農民在他們眼裏優先級低唄;為什麽要搞形象工程?因為他們修的不止是假山,而是假象;買的不止是大樹,更是通往上位的階梯唄;為什麽其他地方會出現“窟窿”?因為錢進到個別人的口袋裏了唄。他們之中有些被查了,有些蟄伏著。但無論屬於那種,都導致了窟窿的出現。

治病救人,必須找到病根,然後對症下藥。否則的話,不斷地在生病,似乎也不是回事兒吧。畢竟每次生病,都得花錢去治療,去買藥,遲早會到吃不起藥的那天。

把燈照向根部,而不是一直抓影子。

今天要寫的話題不太好說,尺度需要把握,隻能到這種程度。總之有些事情吧,雖然是牆角被掏空的問題,卻隻能聊聊屋頂在經曆風吹雨打。這樣的確是會有一點效果,但也僅僅隻有一點,且屬於暫時的。

身上癢,不洗澡,不換衣服,光抓虱子,效果可想而知:下次繼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4大學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殘忍震驚全美 博士生認罪逃死
急墜8000米 乘客"魂沒了 腿在抖" 中國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湖北破紀錄暴雨!洪災一夜摧毀全城 悽慘視頻曝光
63歲德國王子突然客死他鄉 51歲新婚王妃遭打擊
川馬互罵 川普威脅砍特斯拉補助 馬斯克怒回 股價重挫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是否驅逐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們得研究看看
伊朗12天內兵敗如山倒 原來是印度反水 為以立奇功?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鱷魚惡魔島”移民監啟用 20萬鱷魚看守 川普將出席開幕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川普考慮讓他驅逐出境!馬斯克氣炸:是時候組新政黨了
央視前主持人水均益,亮出身份證辟謠“移民國外”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美國正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各種拆東牆補西牆,虧掉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劍客寫字的地方 2025-06-30 19:43:36



很有意思的一條消息,湖南某地兩公職人員,一個是主任,一個是下手,跑到企業裏要2000塊錢完成行政處罰任務……

沒錯,就是這麽神奇,雖然你沒有犯錯,但你必須掏這錢,掏錢買平安,掏錢給他們“交作業”。

不掏如何?

不掏就辦你!

該企業負責人明確表示拒絕後,兩人隨即對企業進行執法檢查。

各種拆東牆補西牆,虧掉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這種事並不神奇,相反,早有更出名的先例。於是大家都在問:有這樣的公職人員,誰敢去投資辦廠,提供工作崗位?

但這是關鍵嗎?

請注意一個詞,“行政處罰任務”,這是“任務”。找不到有問題的企業、或者不敢找有問題的企業來“完成任務”,自然隻能威脅沒問題的企業。

如果抓不到壞人,那就讓好人成為“壞人”。

因此,誰向那兩人攤派了行政罰款額度的任務?這才是關鍵,偏偏關鍵,無人在意,也無人去提。隻是對那兩個違規執法的人,進行了簡單的處罰。

所以盡管感到詫異,也請千萬不必意外,同樣的事情之前上映過,現在如期而至,往後仍會降臨。這是一個問題看似解決了,和實際解決了之間的本質區別。

“本質”,壓根就沒談過,也沒想過要談。既然企業的“違規”是定額的任務,那又要市場監管部門幹什麽呢,是怕他們超額嗎?

這就好比醫生被要求每月必須動三台手術,於是開始在健康人身上找病灶,刀下留人?不,他們要刀下“留業績”。

懲處兩個基層的“演員”容易,但如果導演不下台,荒唐的劇情基本不會有停止的可能。

近幾天類似的事情非常多,都是值得去好好思索,好好說一說的。比如審計署核對數據後發現,大量教室漏雨、學生睡大通鋪、沒有配桌子板凳讓學生長期站著吃飯之類的問題都還沒得到有效改善,可15個縣的學校領導,竟投入了1.67億去搞自己的形象工程,他們之中有花費382萬買樹的,有花239萬給學校修假山涼亭……

再比如多達175個縣,截留惠農補貼,用作它途,數額超過40多億。

有人就直接開罵了,拿給農民的錢,去填其他的窟窿,可真有你們的。

這當然罵的好,但故事越來越熟,角色卻從不新鮮。問題的關鍵,少有人提。

比如為什麽常見把農民的錢挪作他用,不見把他用的錢挪給農民?為什麽其他地方會有“大窟窿”,比如政府債務、發放工資之類,是怎麽開始欠錢的,拆東牆補西牆我懂,可第一個“洞”從哪來,錢又去哪了?



百姓身上刮地皮,官帽底下灌私欲。若無長風破腐朽,陽光想徹底灑下來,除非它會拐彎。

這些問題更關鍵,也更核心,且答案顯而易見。為什麽可以把農民的補貼挪作他用?因為農民在他們眼裏優先級低唄;為什麽要搞形象工程?因為他們修的不止是假山,而是假象;買的不止是大樹,更是通往上位的階梯唄;為什麽其他地方會出現“窟窿”?因為錢進到個別人的口袋裏了唄。他們之中有些被查了,有些蟄伏著。但無論屬於那種,都導致了窟窿的出現。

治病救人,必須找到病根,然後對症下藥。否則的話,不斷地在生病,似乎也不是回事兒吧。畢竟每次生病,都得花錢去治療,去買藥,遲早會到吃不起藥的那天。

把燈照向根部,而不是一直抓影子。

今天要寫的話題不太好說,尺度需要把握,隻能到這種程度。總之有些事情吧,雖然是牆角被掏空的問題,卻隻能聊聊屋頂在經曆風吹雨打。這樣的確是會有一點效果,但也僅僅隻有一點,且屬於暫時的。

身上癢,不洗澡,不換衣服,光抓虱子,效果可想而知:下次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