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撈女遊戲》被舉報,中國婚姻為何容易性別對立?

《撈女遊戲》被舉報,中國婚姻為何容易性別對立?

文章來源: 風聲OPINION 於 2025-06-27 17:52: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款發售前名不見經傳的真人互動影像遊戲《撈女遊戲》,上線第三日,達到了Steam國區熱銷榜第一,全球熱銷榜第四。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扮演曾被“撈女”傷透的男主“笨貓吳宇倫”,以身為餌,反擊撈女組織的“情感獵手”,周旋於數位漂亮、精明的女性角色之間。

因為這個遊戲情節,這款遊戲也被稱為“首款情感反詐互動影遊”。

這部遊戲,精準地俘獲了正在快速興起的男性意識。遊戲借用了很多社會事件,比如,翟欣欣閃婚41天敲詐千萬逼死丈夫;它還揶揄“女權主義電影”《好東西》;通過章節名藏頭句,表達對自殺的“胖貓”的紀念。該遊戲還加入了“互助留言板”功能,讓玩家分享自己的親身情感經曆,更是進一步激發了情緒。

這樣的遊戲,不可能不激起爭議。

群體性冒犯應該容忍,越大的身份越沒意義

一方麵,機構媒體與社交媒體上有諸多批評,很多女性投訴、舉報。這導致導演B站賬號被封,官方賬號清空所有視頻,官方群被封。在巨大的壓力下,遊戲名稱也修改為《情感反詐模擬器》。

與此同時,也有權威媒體認為,玩家不僅可以在遊戲中學習情感知識、思考兩性關係,而且,遊戲通過互動的方式,抽絲剝繭地拆解情感詐騙、PUA操控、經濟勒索等現實陷阱,將遊戲打造成生動的反詐公開課,“以創新形式築牢青年婚戀安全防線”,提升了青年群體的防詐免疫力。

客觀地說,遊戲雖然迎合情緒,但本身還是主流價值觀,落腳在男女青年交往的真誠、尊重、平等、共同付出上。畢竟,遊戲是做出來賺錢的,即便境外發行,但公司、人還在境內。那麽,給男性用戶提供情緒上的滿足,最後又把立意拔高,是一個必然的策略。

《撈女遊戲》被舉報,中國婚姻為何容易性別對立?

正如“反詐APP”不是在汙名化緬甸這個國家,這麽一個遊戲,冒犯是存在的,但這不是對全體女性的汙名化。我覺得是無傷大雅的。

個體基於性別的錯誤行為,不應等同於其所屬的整個性別群體。因此,批評和製裁部分男性利用性別優勢對女性的侵害行為,並非針對全體男性。同理,指出少數女性利用性別優勢的不道德行為,也不應被曲解為對所有女性的攻擊。

當然,應該承認的是,個體和群體,是很難分辨的,大多數社會議題都是群體性的。實際上,也正因為要保證社會議題的順利進行,對群體性的冒犯,是應該容忍的。楊笠在脫口秀中對“普信男”吐槽,電影海報中對渣男的批評,也都是應該容忍的。

其實,對遊戲如何評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遊戲很火,玩家在線數量已達8.7萬,高居全球熱玩榜第18位。這意味著遊戲背後的社會問題,具有普遍性,底層男青年的婚戀困境,是客觀存在的。

當然,這並不是要犧牲女性去解決他們的問題。實際上,當一個男青年擁有了愛情,也意味著一個女青年也擁有了愛情。人類的男女並不天然對立,他們是幸福不可分的兩麵。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馬蒂亞·森,有本書叫作《身份的暴力》。他在書中說,一個身份就是一個小盒子,每個人都被裝入不同的小盒子,我們要避免被裝入一個單一的小盒子,我們要注意到我們身份的多樣性。

身份是多樣的,而我一直認為,越大的身份,就越沒有意義。人類、人種共同體,很多都是想象中的。反過來,越小的身份越有意義:一個父親、母親、女兒、兒子、某個公司的職員、某個社區的居民……

我們要選擇那些多樣的“小身份”。

性別,是僅次於人類的宏大身份。所以,我也一直認為,男女對立——這裏指純粹的性別身份概念——是不存在的。一個男性不可能因為自己的母親、姐妹、老婆、同事是女性,就產生恨意。反過來,也從來沒有一個女權意見領袖,幹幹脆脆地承認過,我讓我老公、爸爸,在職場競爭中,讓位給了一個女同事。

但是,因為性別,加深本身的身份、階層強弱,這是客觀存在的。



底層男青年的困境需要被看到

當下,女性正在越來越獨立,但社會觀念對男性的責任要求,更具體的,買房買車的期待並沒有變。此外,中國社會對金錢的重視;城市化進程;性別比例失衡;教育中的性壓抑;甚至法律對性交易的打擊,都造成了底層男青年的一係列困境:彩禮、婚房、光棍等等。

層次較高的年輕男性,經濟收入、學曆、家庭背景都會較好,未來預期也會較好。更重要的是,更長的學習經曆、能在大城市安家的預期,都讓他們能獲得奢侈的自由戀愛,他們和女朋友有感情基礎。女朋友也更可能因為接受教育,而具有更多的感情、價值觀方麵的偏好。一定程度上,這會抑製經濟性訴求。這意味著,在走進婚姻時,女朋友和她的男朋友,是站在一邊的。

但那些缺乏學曆、收入較低、家庭背景較差、預期較差的男青年,往往隻能通過相親尋找配偶。比如,當男女青年無法共同在一個新的城市安身立命,返回老家時,很大概率上就會引發分手,然後在本地相親,快速成婚。沒有感情基礎,婚姻就成為一樁交易,自然會偏向彩禮。

另一方麵,與他們條件相當的女性,基於其自身家庭、教育等,也會更在乎經濟條件。當他們走進婚姻時,女性會完全站在原生家庭的立場,對男性提出苛刻的經濟要求。

缺乏與異性交往技巧的底層男青年,往往隻會用金錢去贖買,一直是各種違法犯罪針對的對象。曾經熱傳的PUA,其實真正的受害者是男青年,但在社會中異化為了男性對女性的損害。

富人、精英自有自己的氣場和範式。一個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憑著盜圖發朋友圈,可以打造網上人設,但怎麽可能延展到現實中,裝一個有錢人呢?第一次約會,就會露餡。而所謂洗腦,一定得配合信息控製、人身控製、懲罰。幾套資料上的話術,又怎麽能讓另一個人去自殺呢?



我曾在一個媒體人群裏說,諸位都是有知識,有經曆,送得起貴重禮物的人,比底層男青年強太多,但學習一套材料、培訓一兩周,就能成為當代唐璜嗎?

曾有新聞,教授PUA的培訓機構被查了,十幾個男青年住在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裏,集中學習。什麽樣的人才接受這樣的環境?顯然,這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生活環境一直不好的男青年。

但在整個輿論中,針對底層男青年的這套騙局,被完全異化了。強調、誇大,甚至虛構出所謂PUA的神奇功能,但完全看不到其中底層男青年的困境。

在輿論場上,底層男青年,可以說是一個失語的群體。打一個形象的比方,一個中年男性知識分子,為女權說話,那麽,他就是先進的、先鋒的、精英範的。但如果為底層男青年說話,他就是落後的、陳腐的、油膩的。

不被看到的他們正在積蓄自己的力量。在女性話題已經聚集了人氣的同時,也刺激了男青年的性別意識,男性網民也逐漸開始抱團了,也逐漸開始有了所謂的男權KOL。這就是自由思想市場的必然。比如,現在男衛生間裏的女性清潔工,並不是一個問題,但假以時日,它一定會成為一個問題。而在這些問題背後,還有更多、更撕裂社會的議題,正在等待被設置,成為賺錢的工具。

底層男青年所麵臨的問題,有解決的辦法。

如,更橄欖狀的階層結構,更好的大城市落戶政策,就業政策,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務,以人為導向城鎮化政策等等。

這些政策,雖然不能幫助提升男青年的支付能力,但卻能讓一樁婚姻中有更多的感情因素,進而降低經濟因素的影響。

不過,在開啟這些變化之前,最重要的是看到他們的存在。

FacebookTwitterTelegramRedditWhatsAppEmailCopy Link分享

查看評論(3)

24小時熱點排行

50歲萊昂納多與小23歲女友躲雨,超模女友太美了
十年前沒人敢選的專業,居然翻紅了
貝索斯二婚現場曝光,55歲新娘戴兩枚大鑽戒
新規落地!回中國的人注意了:這些充電寶不能帶
馬斯克切腦全場震撼!插腦1.5秒 放言26年治愈失明

24小時討論排行

世界頂級數學家張益唐舉家回國 全職加盟中山大學
特朗普:當總統很危險 早知這樣我可能就不參選了
官媒披露:南昌艦在西太平洋以一對二 逼退外艦
全麵爆發加拿大反南亞仇恨激增 帖文暴增1350%
“美方正擬特朗普訪華計劃,帶上數十名CEO”
清華學霸矽穀殺妻案庭審: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鋸戰
中國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伊朗國葬現場:數萬人圍靈痛哭 用衣服擦拭棺槨
尷尬了!德國要求蘋果與穀歌下架DeepSeek應用
特朗普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IAEA署長認了:伊朗可能數月內重啟濃縮鈾生產
為什麽GDP在漲,稅收在降?
中國肺癌患者突破100萬,女性發病率十年翻2.5倍
特朗普手機被曝由中國生產,官網撤下美國製造標簽
深度:美國打擊伊朗或影響北京對台戰略考量
待產婦“移民”藍州?川普重擊出生公民權 28州或生變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撈女遊戲》被舉報,中國婚姻為何容易性別對立?

風聲OPINION 2025-06-27 17:52:43

一款發售前名不見經傳的真人互動影像遊戲《撈女遊戲》,上線第三日,達到了Steam國區熱銷榜第一,全球熱銷榜第四。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扮演曾被“撈女”傷透的男主“笨貓吳宇倫”,以身為餌,反擊撈女組織的“情感獵手”,周旋於數位漂亮、精明的女性角色之間。

因為這個遊戲情節,這款遊戲也被稱為“首款情感反詐互動影遊”。

這部遊戲,精準地俘獲了正在快速興起的男性意識。遊戲借用了很多社會事件,比如,翟欣欣閃婚41天敲詐千萬逼死丈夫;它還揶揄“女權主義電影”《好東西》;通過章節名藏頭句,表達對自殺的“胖貓”的紀念。該遊戲還加入了“互助留言板”功能,讓玩家分享自己的親身情感經曆,更是進一步激發了情緒。

這樣的遊戲,不可能不激起爭議。

群體性冒犯應該容忍,越大的身份越沒意義

一方麵,機構媒體與社交媒體上有諸多批評,很多女性投訴、舉報。這導致導演B站賬號被封,官方賬號清空所有視頻,官方群被封。在巨大的壓力下,遊戲名稱也修改為《情感反詐模擬器》。

與此同時,也有權威媒體認為,玩家不僅可以在遊戲中學習情感知識、思考兩性關係,而且,遊戲通過互動的方式,抽絲剝繭地拆解情感詐騙、PUA操控、經濟勒索等現實陷阱,將遊戲打造成生動的反詐公開課,“以創新形式築牢青年婚戀安全防線”,提升了青年群體的防詐免疫力。

客觀地說,遊戲雖然迎合情緒,但本身還是主流價值觀,落腳在男女青年交往的真誠、尊重、平等、共同付出上。畢竟,遊戲是做出來賺錢的,即便境外發行,但公司、人還在境內。那麽,給男性用戶提供情緒上的滿足,最後又把立意拔高,是一個必然的策略。

《撈女遊戲》被舉報,中國婚姻為何容易性別對立?

正如“反詐APP”不是在汙名化緬甸這個國家,這麽一個遊戲,冒犯是存在的,但這不是對全體女性的汙名化。我覺得是無傷大雅的。

個體基於性別的錯誤行為,不應等同於其所屬的整個性別群體。因此,批評和製裁部分男性利用性別優勢對女性的侵害行為,並非針對全體男性。同理,指出少數女性利用性別優勢的不道德行為,也不應被曲解為對所有女性的攻擊。

當然,應該承認的是,個體和群體,是很難分辨的,大多數社會議題都是群體性的。實際上,也正因為要保證社會議題的順利進行,對群體性的冒犯,是應該容忍的。楊笠在脫口秀中對“普信男”吐槽,電影海報中對渣男的批評,也都是應該容忍的。

其實,對遊戲如何評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遊戲很火,玩家在線數量已達8.7萬,高居全球熱玩榜第18位。這意味著遊戲背後的社會問題,具有普遍性,底層男青年的婚戀困境,是客觀存在的。

當然,這並不是要犧牲女性去解決他們的問題。實際上,當一個男青年擁有了愛情,也意味著一個女青年也擁有了愛情。人類的男女並不天然對立,他們是幸福不可分的兩麵。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阿馬蒂亞·森,有本書叫作《身份的暴力》。他在書中說,一個身份就是一個小盒子,每個人都被裝入不同的小盒子,我們要避免被裝入一個單一的小盒子,我們要注意到我們身份的多樣性。

身份是多樣的,而我一直認為,越大的身份,就越沒有意義。人類、人種共同體,很多都是想象中的。反過來,越小的身份越有意義:一個父親、母親、女兒、兒子、某個公司的職員、某個社區的居民……

我們要選擇那些多樣的“小身份”。

性別,是僅次於人類的宏大身份。所以,我也一直認為,男女對立——這裏指純粹的性別身份概念——是不存在的。一個男性不可能因為自己的母親、姐妹、老婆、同事是女性,就產生恨意。反過來,也從來沒有一個女權意見領袖,幹幹脆脆地承認過,我讓我老公、爸爸,在職場競爭中,讓位給了一個女同事。

但是,因為性別,加深本身的身份、階層強弱,這是客觀存在的。



底層男青年的困境需要被看到

當下,女性正在越來越獨立,但社會觀念對男性的責任要求,更具體的,買房買車的期待並沒有變。此外,中國社會對金錢的重視;城市化進程;性別比例失衡;教育中的性壓抑;甚至法律對性交易的打擊,都造成了底層男青年的一係列困境:彩禮、婚房、光棍等等。

層次較高的年輕男性,經濟收入、學曆、家庭背景都會較好,未來預期也會較好。更重要的是,更長的學習經曆、能在大城市安家的預期,都讓他們能獲得奢侈的自由戀愛,他們和女朋友有感情基礎。女朋友也更可能因為接受教育,而具有更多的感情、價值觀方麵的偏好。一定程度上,這會抑製經濟性訴求。這意味著,在走進婚姻時,女朋友和她的男朋友,是站在一邊的。

但那些缺乏學曆、收入較低、家庭背景較差、預期較差的男青年,往往隻能通過相親尋找配偶。比如,當男女青年無法共同在一個新的城市安身立命,返回老家時,很大概率上就會引發分手,然後在本地相親,快速成婚。沒有感情基礎,婚姻就成為一樁交易,自然會偏向彩禮。

另一方麵,與他們條件相當的女性,基於其自身家庭、教育等,也會更在乎經濟條件。當他們走進婚姻時,女性會完全站在原生家庭的立場,對男性提出苛刻的經濟要求。

缺乏與異性交往技巧的底層男青年,往往隻會用金錢去贖買,一直是各種違法犯罪針對的對象。曾經熱傳的PUA,其實真正的受害者是男青年,但在社會中異化為了男性對女性的損害。

富人、精英自有自己的氣場和範式。一個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憑著盜圖發朋友圈,可以打造網上人設,但怎麽可能延展到現實中,裝一個有錢人呢?第一次約會,就會露餡。而所謂洗腦,一定得配合信息控製、人身控製、懲罰。幾套資料上的話術,又怎麽能讓另一個人去自殺呢?



我曾在一個媒體人群裏說,諸位都是有知識,有經曆,送得起貴重禮物的人,比底層男青年強太多,但學習一套材料、培訓一兩周,就能成為當代唐璜嗎?

曾有新聞,教授PUA的培訓機構被查了,十幾個男青年住在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裏,集中學習。什麽樣的人才接受這樣的環境?顯然,這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生活環境一直不好的男青年。

但在整個輿論中,針對底層男青年的這套騙局,被完全異化了。強調、誇大,甚至虛構出所謂PUA的神奇功能,但完全看不到其中底層男青年的困境。

在輿論場上,底層男青年,可以說是一個失語的群體。打一個形象的比方,一個中年男性知識分子,為女權說話,那麽,他就是先進的、先鋒的、精英範的。但如果為底層男青年說話,他就是落後的、陳腐的、油膩的。

不被看到的他們正在積蓄自己的力量。在女性話題已經聚集了人氣的同時,也刺激了男青年的性別意識,男性網民也逐漸開始抱團了,也逐漸開始有了所謂的男權KOL。這就是自由思想市場的必然。比如,現在男衛生間裏的女性清潔工,並不是一個問題,但假以時日,它一定會成為一個問題。而在這些問題背後,還有更多、更撕裂社會的議題,正在等待被設置,成為賺錢的工具。

底層男青年所麵臨的問題,有解決的辦法。

如,更橄欖狀的階層結構,更好的大城市落戶政策,就業政策,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務,以人為導向城鎮化政策等等。

這些政策,雖然不能幫助提升男青年的支付能力,但卻能讓一樁婚姻中有更多的感情因素,進而降低經濟因素的影響。

不過,在開啟這些變化之前,最重要的是看到他們的存在。

FacebookTwitterTelegramRedditWhatsAppEmailCopy Link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