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特朗普與億萬富豪馬斯克公開決裂後,本來與馬斯克同氣連枝的矽穀精英迄今保持沉默。分析形容,不少人要麽獲得政府巨額合同,或者在各個部門掌管要職,似乎不願為了馬斯克而危及自己的利益。
《華盛頓郵報》報道,馬斯克承諾大刀闊斧整改聯邦架構,特朗普也揚言重塑科技界的營商環境,原本讓不少矽穀中人寄予厚望,但馬斯克的工作未能成功,相反特朗普卻掌握實實在在的政府資源,彼此間的形勢高下立見。
媒體整理資料後發現,特朗普政府在虛擬貨幣、人工智能、國防科技等方麵推動新政策後,使得不少科技公司頗有得益,其中召車平台優步(Uber)前任高管邁克爾(Emil
Michael)最近加入國防部,矽穀富豪薩克斯(David Sacks)出任白宮虛擬貨幣與人工智能政策顧問。
知情人士表示,這2人與總統特朗普、副總統萬斯(JD
Vance)都已建立關係,其中在薩克斯的例子中,特朗普家族也開始涉足虛擬貨幣,因此雙方接觸更加頻繁。
而在公司方麵,原本從事數據分析業務的Palantir,最近簽下了數億元新合同,未來將承接國防部等不同部門業務。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廢除了拜登時代監管人工智能的政策,並協助美國的相關企業洽談海外業務,讓多家公司在中東招攬了數十億的合約。美國美食資訊
對於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摩擦,部分科技行業領袖表示,現在保持沉默是一種安全的做法,畢竟特朗普要求手下極度忠誠,留在其圈子內對未來大有好處。
《華盛頓郵報》社評:
電動車企業家馬斯克近來公開批評總統特朗普支持的龐大預算法案,稱該法案將導致聯邦債務暴增。不過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則點出馬斯克可能另有盤算,指該法案將撤銷對特斯拉(Tesla)有利的補助政策,令其生意受損,才導致馬斯克態度突變。
該報社評認為,共和黨有理據對這類偏袒性政府補貼提出質疑。現行針對汽車減排的政策雖出於環保目的,但實際上製造了經濟與政治上的扭曲。特斯拉的利潤相當大一部分來自向傳統車廠出售排放額度,而非單靠賣車。2024年,特斯拉從排放交易中獲利達27.6億美元,占其總利潤比重極高。
《華郵》早前亦分析指出,馬斯克名下企業至今累計獲得至少380億美元的政府補助、合約、稅務優惠等支持;若無這些補貼,特斯拉早年根本難以實現盈利。
社評指出,這些政策原意是加快電動車轉型,尤其是在國會未能推出更有效能源政策的情況下。但現實卻令馬斯克等個別企業坐享其成,打壓競爭,削弱市場選擇。
報社建議,與其依賴補貼與強製性規定,不如以明確而逐步上升的碳稅取代之。碳稅能將排放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中,讓消費者與企業依自身需要選擇減排方式,避免政府幹預過多,亦促進市場效率。
盡管碳稅在政治上未必受歡迎,至少它比本周令人尷尬的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權利角力更具建設性與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