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真正戰場不在地下 ! 中國坐穩霸主的背後關鍵

稀土真正戰場不在地下 ! 中國坐穩霸主的背後關鍵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外銀認為,掌握全球礦物供應鏈的真正控製權,關鍵在於“精煉加工能力”。(路透資料照)

為抗衡中國在全球稀土產業的獨大,美國政府聯合友邦國家,協助全世界第3大稀土蘊藏量的巴西全力開採,以增加產能超越中國。然華爾街大行巴克萊卻指出,全球礦物供應鏈的真正控製權並不在於誰擁有地下資源,而在於誰能“掌握精煉加工能力”,這是中國坐穩稀土霸主的關鍵。

巴克萊在5月29日一份新報告指出,中國在稀土精煉環節擁有接近壟斷的地位,這一優勢在2025年4月的出口管製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數據顯示,中國發布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後,一週內稀土價格飆升3倍。

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實際上加劇了對中國礦產供應鏈的依賴。 2023年美國超過90%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較2013年的70%大幅上升。

巴克萊表示,全球稀土礦產貿易呈現極度集中狀態。以價值計算,89%的礦產貿易關係處於集中狀態。具體而言,43%的貿易關係依賴五個或更少的供應商,而46%則依賴三個或更少的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原料開採分散在多個國家,但幾乎所有的加工和精煉環節都集中在中國。中國供應了全球65%的精煉鋰和近80%的精煉鈷。

巴克萊表示,在稀土領域,中國控製著全球90%以上的精煉稀土供應。這種主導地位並非偶然,因為過去20年間,中國係統性地建造了將原料轉化為電池、電子產品和綠色技術可用投入品所需的設施、專業技術和工業生態係統。

據報導,現今歐美對中國稀土精煉能力依賴嚴重,因為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加州芒廷帕斯礦(MP Materials)”是開​​採輕稀土,但高達80%的產量賣給中國加工。至於日本的磁稀土產業也是依賴中國技術,這導致日本企業經常將材料和組件送到中國進行最終加工。

巴克萊警告,美烏礦產協議具有戰略意義,但短期內難以改變全球礦產供應格局,目前主要瓶頸在於精煉能力而非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