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消息,矽穀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權爭奪戰正進入新階段,這次是爭奪頂尖的AI人才。
據業內人士透露,自ChatGPT於2022年末發布以來,矽穀的AI人才爭奪戰已從常規招聘演變為堪比職業體育圈的“明星爭奪戰”,各大科技公司紛紛祭出高薪與極具吸引力的待遇,爭搶為數不多的“超級個體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s,簡稱IC)。
網絡安全初創公司RunSybil的首席執行官、前OpenAI研究員阿裏爾·赫伯特-沃斯(Ariel
Herbert-Voss)表示:“AI實驗室招聘的策略就像下棋:他們想以最快速度完成布局,因此會不惜高薪聘請那些擁有關鍵、互補技能的人才,就像計算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車馬炮’一樣。”
包括OpenAI、穀歌在內的公司,正在竭力網羅這類IC人才。這些人對AI模型的突破性進展至關重要,有時甚至能直接決定一家公司在AI賽道中的成敗。
AI大咖親自下場招攬
OpenAI最近在複雜數學和科學推理方麵取得AI突破的研究人員諾姆·布朗回憶稱,2023年他尋找新機會時,曾受到業界大佬的盛情招攬。他曾與穀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共進午餐、在山姆·奧特曼的家中打撲克,甚至有投資人乘坐私人飛機登門拜訪。據悉,埃隆·馬斯克也曾親自打電話勸說頂尖人才加入其AI公司xAI。
盡管手握多個高薪Offer,布朗最終選擇了OpenAI。他表示,OpenAI願意投入資源(包括人力和算力)支持他真正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布朗解釋道:“嚴格說來,這並不是我拿到的薪酬最高的選擇。但對許多研究人員來說,真正驅動他們的並不是薪資,而是研究的自由度與項目的潛力。”
圖注:OpenAI頂級研究員布朗
不過,高額薪酬依然是科技巨頭爭奪人才的重要武器。據知情人士透露,許多有意跳槽至OpenAI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新創立AI公司SSI的研究員,被OpenAI開出2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同時還附帶2000萬美元以上的股權激勵,且僅需工作一年便可全部兌現。SSI與OpenAI均未對此置評。
另有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被Eleven
Labs挖角的部分OpenAI研究人員也收到了至少1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目前OpenAI的頂級研究員普遍年薪超過1000萬美元。
同時,穀歌旗下的DeepMind同樣不甘示弱。知情人士表示,DeepMind為頂尖研究人員提供高達2000萬美元的年薪包,並特別發放非周期性股權激勵,同時將部分股票行權周期從常規的4年縮短至3年。
相比之下,根據科技薪酬數據平台Comprehensive.io的數據,大型科技公司頂尖工程師的平均年薪為28.1萬美元,股票激勵部分為26.1萬美元。
“萬倍超級人才”爭奪戰
矽穀曆來重視人才,但這輪AI熱潮的特殊之處在於:真正具備顛覆性影響力的“超級人才”極其稀缺。據業內人士估計,全球範圍內能夠對大語言模型產生重大推動作用的IC人數,可能僅有幾十人到1000人左右。
這一判斷基於一個核心共識:這些極少數的核心研究人員在推動AI模型能力飛躍方麵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甚至可以左右一個AI實驗室的成敗。正因為如此,他們成為各大科技巨頭爭相招攬的“戰略資產”。
奧特曼曾在2023年底發文表示:“10倍級工程師已經很了不起,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萬倍級研究員。”他所指的是,頂尖AI研究員的產出和影響力遠超普通研究員成千上萬倍,是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2024年9月,OpenAI前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離職創業,這一事件被視為加劇AI人才戰的關鍵節點。知情人士透露,穆拉蒂以管理能力和執行力見長,在2月正式宣布成立公司之前,她就已從OpenAI招募了20名員工。
如今,她又從OpenAI和其他實驗室挖來了更多研究人員,團隊規模已達60人左右。盡管該公司尚未推出任何產品,但憑借團隊陣容,穆拉蒂正推進一輪預計將創下紀錄的種子輪融資。
AI頂尖人才的極度稀缺,也促使企業在招聘上祭出更具創意的策略。例如,數據公司Zeki
Data正在借鑒電影《點球成金》(Moneyball)中使用的體育數據分析法,尋找那些有潛力但尚未被發掘的AI人才。據其觀察,Anthropic傾向於招聘具有理論物理背景的研究人員,而其他AI公司則從量子計算領域引入人才。
前微軟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副總裁、現已加入OpenAI的塞巴斯蒂安·布貝克指出:“在我的團隊中,有一些極其優秀的數學家,如果不是AI領域近期取得的快速進展,他們原本不會進入這個行業。現在,我們正在從各個學科吸引頂級人才,這些人確實非常聰明,並能真正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