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文章來源: 盧克文工作室 於 2025-05-22 06:54: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覺醒來,將軍的憤怒,整個中文互聯網都感受到了。

據朝中社報道,2025年5月22日,朝鮮21日舉行新建的5000噸級驅逐艦下水儀式期間發生“重大事故”。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觀摩下水儀式時提出嚴厲指責,稱這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為”。

直接定性為“犯罪行為”,很少見金正恩發這麽大怒火。

那麽,究竟是什麽重大事故,能把將軍給惹毛了?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首先,我們得簡單說說,軍艦的下水方式。

軍艦的下水方式,主要有兩種:船塢式下水和船台式下水。

船塢式下水,又分為固定船塢式下水和浮船塢式下水。

固定船塢式下水,就是在固定船塢裏建好軍艦,然後往船塢裏注水,讓軍艦浮起來,再用拖船把軍艦拖出船塢。

4月28日,“崔賢”級的一號艦“崔賢”號,就是采用這種方式。

而浮船塢,就是移動船塢,不固定。其下水過程和固定式船塢一樣,也是先往船塢裏注水,讓軍艦浮起來,再用拖船把軍艦拖出。

船塢式下水的優點是四平八穩,風險低,缺點是成本高。

建造一個固定式船塢,前期得勘探,充分研究地質、土壤和水文條件。建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和人工,以及高強度材料。

由於是在海邊,材料還必須進行防腐處理,林林總總一套下來,必然價格不菲。

至於浮船塢,價格也不便宜,能建造5000噸級軍艦的浮船塢,都以億起步。

所以,船塢式下水,不是每個船廠都玩得起。

接下來是船台式下水,可細分為垂直式、吊運式、尾滑式和側滑式四種。

垂直式,就是用升船機,把船台上的軍艦,抬升到預定的水麵高度。

世界最大的升船機,三峽水利樞紐的升船機,可抬升3000噸級的船舶。而朝鮮本次出事的“崔賢”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超過5000噸,沒法用升船機下水。

吊運式,顧名思義,用起重機把船從陸地上吊起,慢慢放到水麵上。

和垂直式類似,吊運式也隻能用於中小型艦艇。

尾滑式下水,是鋪一條從船台到水麵的滑道(尾滑軌),以船尾對準水麵,一點點滑下去。

這種下水方式最為常見,因為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側滑式下水:鋪一條從船台到水麵的滑道(側滑軌),讓軍艦側著滑下水,如下圖。



看著要側翻的樣子,其實不用擔心,船隻內部的壓艙物會形成“不倒翁效應”,一番左右搖擺後,實現自動回正。

側滑的缺點是操作難度大,一個不慎,很容易真翻船,小船較好操作,所以采用側滑式的例子較多,大船不好操作,采用側滑的數量少。

“崔賢”級作為5000噸級的軍艦,謹慎起見,本不應采用側滑的方式,但偏偏,本次出事的“崔賢”級二號艦,就是采用側滑式下水。

為什麽會這樣?

原因就倆字:經濟。

“崔賢”級一號艦“崔賢”號的建造地,為南浦造船廠。

而本次出事的是二號艦,建造地為清津造船廠。具體名稱尚不清楚,有傳言說是叫“金策號”,以紀念朝鮮的開國元勳金策大將,但還不太確定。

兩座船廠的實力,有很大區別。

南浦廠所在的南浦市是個港口城市,在首都平壤西側,大量平壤市內工廠生產的貨物,會在這裏裝船出口,事實上是“平壤的出海口”。

南浦的經濟實力強,上麵也重視,造船廠條件好,船塢、龍門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產品以大船為主,有條件采用船塢式下水。

和南浦相比,清津雖是朝鮮第三大城市,但遠離首都,受重視程度要差不少。造船廠的實力也不強,產品以小船為主,基礎設施和條件都差。

清津廠沒有船塢,無法采用船塢式下水,也沒有尾滑式下水所需的尾滑軌,無法采用尾滑式下水。

隻有側滑軌,隻能采用側滑式下水。

朝鮮官方對事故過程是這樣描述的,“驅逐艦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能脫離船台。”

翻譯過來就是,側滑下水過程中,軌道不慎脫離,導致船尾下水了,但船頭還在岸上,如下圖。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本來在桌子上站著,想從桌子上跳下來,但不慎踏空,導致頭撞到了桌子上,腳砸地板,傷得必然不輕。

船尾有螺旋槳、主軸、發動機等設備,此番事故,這些設備大概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修好少說得一兩個月,要是出了大問題,可能還得換新的。

成本少不了。

尤其是發動機,通常會在建造過程中裝好,如果壞了要換新的,可能需要切開艦體,十分麻煩。

金正恩就在現場,目睹了全過程,難怪這麽生氣。

對於事故的原因,金正恩表示,“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所造成。”

意思就是,你們清津廠以前建造小船,采用側滑沒問題,大船你還敢采用側滑,這不就是胡亂套用舊經驗,屬於經驗主義麽?

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是清津廠不想用別的方式下水,純屬沒辦法。

其實,事故真正的原因,就兩點。

一是清津廠首次建造大船,缺乏經驗,加上前麵說的條件不好,導致下水過程中,選擇餘地有限;

二是朝鮮官方的急功近利。

“崔賢”級一號艦“崔賢”號,今年4月25日下水,才過了不到一個月,二號艦就要下水,還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造船廠,未免太急了點。

類似的先例不是沒有,比如2018年7月3日這一天,就在大連同時下水了兩艘055型巡洋艦。但中國這麽玩,是基於造船業成熟的條件。

在此之前,都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年能下水兩艘驅逐艦就不錯了。

而朝鮮的造船業,還停留在手搓階段,不具備流水線生產驅逐艦的條件。

急功近利的後果,就是容易出事。

從金正恩的海軍建設目標上,也能看出急功近利。

4月25日,“崔賢”級一號艦的下水儀式上,金正恩發表講話,明確提到要建設遠洋艦隊,每年建造兩到三艘“崔賢”級驅逐艦。

金正恩還表示,“我們計劃盡快建造更大、作戰能力更強的巡洋艦和各型護衛艦,目前正在對艦艇總體設計進行最後階段的審查。”

巡洋艦的排水量在一萬噸以上,光造個殼子還不行,需要搭配大量高精尖設備,即使得到俄羅斯援助,朝鮮那孱弱的工業實力,能不能造出來也是個問題。

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再沒建造過巡洋艦,早已喪失建造巡洋艦的能力。

這種情況下,朝鮮要如何建造巡洋艦?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事發後,朝鮮官方反應很快,把側翻的驅逐艦給蓋了起來。



當然,也不能因為出了一次事故,就全盤否定朝鮮這些年的軍工成就。

朝鮮這些年,成功研發了高超音速導彈、洲際導彈、核潛艇等尖端裝備,突破了國產預警機,還初步具備了生產5000噸級驅逐艦的能力。

世界上有上述能力的國家,兩隻手都數得過來。這一切,離不開金正恩的運籌帷幄。

朝鮮近兩年的軍工大爆發,與俄羅斯的援助有很大關係。

“俄烏戰爭”後,俄羅斯深陷孤立,金正恩抓住機會,一次次出手,甚至出兵庫爾斯克,成功從俄羅斯換回了一項又一項技術。

你可以批評金正恩別的方麵,但論對國際局勢的把握,論在大國間遊走的能力,金正恩絕對不容小覷。

查看評論(12)

24小時熱點排行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並不了解
俘虜指揮官 其餘不留 俄軍接獲高層命令槍殺戰俘
“特朗普想全盤贏中國,唯獨這個戰場主動認輸”
黃仁勳:幾乎無法追蹤也無法證明AI芯片走私到大陸
凱特王妃竟向哈裏梅根低調示好?微妙信號引猜測

24小時討論排行

得州擬立法禁止中國公民買房 華人聚州長家門口抗議
川普再拋震撼彈!下令哈佛大學“禁止招國際學生”
中國留學生:我在哈佛正好好上學 特朗普禁令來了
特朗普:若不在美製造iPhone 須繳納至少25%關稅
9歲冠軍少年跳樓身亡 死因就藏在他爸爸的朋友圈裏
川普如何伏擊南非總統:播白人滅絕片 氣氛瞬間凝重
紐約時報:特朗普從南非身上得償所願 卻害了美國
美國會議員要求三大飯店CEO停用“中國台灣”表述
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樓盤被控貪汙造假 10人被拘捕
記者質問收受飛機 遭川普人身攻擊“請你滾出去!”
中國留學生訴美國政府案 加州法官發布全美初始禁令
洛杉磯低收入家庭每月得千元補貼,可用於去迪士尼
中國留學生訴美國政府案重大進展,法官居然這麽做!
今年最窒息新聞:一位腦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須分娩
AI飛速更迭:替代人類程序員所需的條件,現在它都有了
澳央行副行長:中國不想人民幣貶值 那會便宜美國人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盧克文工作室 2025-05-22 06:54:59

一覺醒來,將軍的憤怒,整個中文互聯網都感受到了。

據朝中社報道,2025年5月22日,朝鮮21日舉行新建的5000噸級驅逐艦下水儀式期間發生“重大事故”。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觀摩下水儀式時提出嚴厲指責,稱這是“不可接受的犯罪行為”。

直接定性為“犯罪行為”,很少見金正恩發這麽大怒火。

那麽,究竟是什麽重大事故,能把將軍給惹毛了?

朝鮮軍艦發生重大事故,到底是怎麽回事?

首先,我們得簡單說說,軍艦的下水方式。

軍艦的下水方式,主要有兩種:船塢式下水和船台式下水。

船塢式下水,又分為固定船塢式下水和浮船塢式下水。

固定船塢式下水,就是在固定船塢裏建好軍艦,然後往船塢裏注水,讓軍艦浮起來,再用拖船把軍艦拖出船塢。

4月28日,“崔賢”級的一號艦“崔賢”號,就是采用這種方式。

而浮船塢,就是移動船塢,不固定。其下水過程和固定式船塢一樣,也是先往船塢裏注水,讓軍艦浮起來,再用拖船把軍艦拖出。

船塢式下水的優點是四平八穩,風險低,缺點是成本高。

建造一個固定式船塢,前期得勘探,充分研究地質、土壤和水文條件。建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和人工,以及高強度材料。

由於是在海邊,材料還必須進行防腐處理,林林總總一套下來,必然價格不菲。

至於浮船塢,價格也不便宜,能建造5000噸級軍艦的浮船塢,都以億起步。

所以,船塢式下水,不是每個船廠都玩得起。

接下來是船台式下水,可細分為垂直式、吊運式、尾滑式和側滑式四種。

垂直式,就是用升船機,把船台上的軍艦,抬升到預定的水麵高度。

世界最大的升船機,三峽水利樞紐的升船機,可抬升3000噸級的船舶。而朝鮮本次出事的“崔賢”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超過5000噸,沒法用升船機下水。

吊運式,顧名思義,用起重機把船從陸地上吊起,慢慢放到水麵上。

和垂直式類似,吊運式也隻能用於中小型艦艇。

尾滑式下水,是鋪一條從船台到水麵的滑道(尾滑軌),以船尾對準水麵,一點點滑下去。

這種下水方式最為常見,因為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側滑式下水:鋪一條從船台到水麵的滑道(側滑軌),讓軍艦側著滑下水,如下圖。



看著要側翻的樣子,其實不用擔心,船隻內部的壓艙物會形成“不倒翁效應”,一番左右搖擺後,實現自動回正。

側滑的缺點是操作難度大,一個不慎,很容易真翻船,小船較好操作,所以采用側滑式的例子較多,大船不好操作,采用側滑的數量少。

“崔賢”級作為5000噸級的軍艦,謹慎起見,本不應采用側滑的方式,但偏偏,本次出事的“崔賢”級二號艦,就是采用側滑式下水。

為什麽會這樣?

原因就倆字:經濟。

“崔賢”級一號艦“崔賢”號的建造地,為南浦造船廠。

而本次出事的是二號艦,建造地為清津造船廠。具體名稱尚不清楚,有傳言說是叫“金策號”,以紀念朝鮮的開國元勳金策大將,但還不太確定。

兩座船廠的實力,有很大區別。

南浦廠所在的南浦市是個港口城市,在首都平壤西側,大量平壤市內工廠生產的貨物,會在這裏裝船出口,事實上是“平壤的出海口”。

南浦的經濟實力強,上麵也重視,造船廠條件好,船塢、龍門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產品以大船為主,有條件采用船塢式下水。

和南浦相比,清津雖是朝鮮第三大城市,但遠離首都,受重視程度要差不少。造船廠的實力也不強,產品以小船為主,基礎設施和條件都差。

清津廠沒有船塢,無法采用船塢式下水,也沒有尾滑式下水所需的尾滑軌,無法采用尾滑式下水。

隻有側滑軌,隻能采用側滑式下水。

朝鮮官方對事故過程是這樣描述的,“驅逐艦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能脫離船台。”

翻譯過來就是,側滑下水過程中,軌道不慎脫離,導致船尾下水了,但船頭還在岸上,如下圖。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本來在桌子上站著,想從桌子上跳下來,但不慎踏空,導致頭撞到了桌子上,腳砸地板,傷得必然不輕。

船尾有螺旋槳、主軸、發動機等設備,此番事故,這些設備大概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修好少說得一兩個月,要是出了大問題,可能還得換新的。

成本少不了。

尤其是發動機,通常會在建造過程中裝好,如果壞了要換新的,可能需要切開艦體,十分麻煩。

金正恩就在現場,目睹了全過程,難怪這麽生氣。

對於事故的原因,金正恩表示,“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所造成。”

意思就是,你們清津廠以前建造小船,采用側滑沒問題,大船你還敢采用側滑,這不就是胡亂套用舊經驗,屬於經驗主義麽?

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是清津廠不想用別的方式下水,純屬沒辦法。

其實,事故真正的原因,就兩點。

一是清津廠首次建造大船,缺乏經驗,加上前麵說的條件不好,導致下水過程中,選擇餘地有限;

二是朝鮮官方的急功近利。

“崔賢”級一號艦“崔賢”號,今年4月25日下水,才過了不到一個月,二號艦就要下水,還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造船廠,未免太急了點。

類似的先例不是沒有,比如2018年7月3日這一天,就在大連同時下水了兩艘055型巡洋艦。但中國這麽玩,是基於造船業成熟的條件。

在此之前,都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年能下水兩艘驅逐艦就不錯了。

而朝鮮的造船業,還停留在手搓階段,不具備流水線生產驅逐艦的條件。

急功近利的後果,就是容易出事。

從金正恩的海軍建設目標上,也能看出急功近利。

4月25日,“崔賢”級一號艦的下水儀式上,金正恩發表講話,明確提到要建設遠洋艦隊,每年建造兩到三艘“崔賢”級驅逐艦。

金正恩還表示,“我們計劃盡快建造更大、作戰能力更強的巡洋艦和各型護衛艦,目前正在對艦艇總體設計進行最後階段的審查。”

巡洋艦的排水量在一萬噸以上,光造個殼子還不行,需要搭配大量高精尖設備,即使得到俄羅斯援助,朝鮮那孱弱的工業實力,能不能造出來也是個問題。

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再沒建造過巡洋艦,早已喪失建造巡洋艦的能力。

這種情況下,朝鮮要如何建造巡洋艦?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事發後,朝鮮官方反應很快,把側翻的驅逐艦給蓋了起來。



當然,也不能因為出了一次事故,就全盤否定朝鮮這些年的軍工成就。

朝鮮這些年,成功研發了高超音速導彈、洲際導彈、核潛艇等尖端裝備,突破了國產預警機,還初步具備了生產5000噸級驅逐艦的能力。

世界上有上述能力的國家,兩隻手都數得過來。這一切,離不開金正恩的運籌帷幄。

朝鮮近兩年的軍工大爆發,與俄羅斯的援助有很大關係。

“俄烏戰爭”後,俄羅斯深陷孤立,金正恩抓住機會,一次次出手,甚至出兵庫爾斯克,成功從俄羅斯換回了一項又一項技術。

你可以批評金正恩別的方麵,但論對國際局勢的把握,論在大國間遊走的能力,金正恩絕對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