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護士發錯藥致患者誤服數日,疑護士未執行規範製度

護士發錯藥致患者誤服數日,疑護士未執行規範製度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於 2025-05-20 17:45: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報記者報料稱,4月12日母親唐宇菊於西昌市人民醫院出院時,護士將同病房另一住院患者的“出院帶藥”,誤發給了母親,導致母親服用四天後出現耳鳴、手麻等症狀。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相關人員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班醫護人員確實給患者發錯了藥,醫院也願意按照當地相關標準承擔檢查治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合理費用,但目前患者要求醫院公開道歉並賠償10萬元,雙方暫時未能談妥。

唐宇菊服用護士發錯的藥後住院檢查治療。受訪者供圖

患者:出院第五天發現“吃錯了藥”

報料人鄭清介紹,母親本次住院治療,是因腰椎體爆裂性骨折手術滿一年後,來西昌市人民醫院骨科進行取除固定裝置手術。

鄭清稱,母親4月12日準備出院時,護士將“出院帶藥”送到了病房床頭櫃上,共有三種藥,每種藥都粘貼有患者信息和藥物名稱。因母親不識字,護士還特意交代了用藥次數和劑量。

鄭清說,事後母親回憶,出院時護士還交代過“出院帶藥”是六天的劑量。4月12日至15日服藥四天後,母親發現還剩很多,感覺六天吃不完。

4月16日,有親戚前來看望時,才發現鄭清母親服用的藥物標簽上,並非是唐宇菊的名字等信息,而是一位83歲男性患者的名字。

鄭清出示的母親所用藥物照片顯示,每種藥的包裝上粘貼有一個標簽,標簽上有患者姓名、床號、記賬號、性別,以及藥物名稱、用法和開藥時間等信息,還標明“出院帶藥”四個字。

藥物標簽顯示,三種藥分別是阿法骨化醇軟膠囊(國45)、塞來昔布膠囊(國3)、利伐沙班片(國5),患者是一名83歲男性,床號是41。

鄭清說,母親年齡55歲,住院床號為43,藥物標簽信息完全不對。

家人經核對確認藥物標簽信息有誤後,便給當時住院的主治醫生打電話說明情況,醫生讓立即停止用藥,並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鄭清保留的醫院發錯的藥物,標簽信息顯示患者為83歲的男性患者。受訪者供圖

醫院:涉事護士未認真執行醫療規範製度

鄭清說,母親服用了醫院發錯的藥後,出現耳鳴、手麻、胸痛症狀。

經醫院協調,唐宇菊於4月17日入住西昌市人民醫院骨科進行檢查治療,5月15日出院。

其出院證明上診療小結載明:患者唐宇菊因耳鳴3天以上等症狀收入醫院治療,入院檢查和會診後給予對症治療,經多學科會診討論患者具備出院指征。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工作人員吉掘阿洛告訴新京報記者,醫護人員給患者唐宇菊發錯了藥,醫院是認可的,也不推卸責任;患者吃錯藥引起的治療檢查費,醫院也認可。

“骨科涉事護士確實發錯了藥。”吉掘阿洛表示,涉事護士未認真執行“三查十對”製度,從而導致給患者發錯藥。待糾紛解決後,醫院肯定會對涉事護士作出相應處理。

新京報記者查詢得知,“三查”即操作前、中、後三次檢查,操作前查患者信息、藥品信息及醫囑準確性;操作中查配藥或給藥與患者匹配性;操作後複查記錄,確保操作無誤。“十對”是指核對患者姓名、床號、藥名、劑量、濃度、用法、用藥時間、藥品有效期、配伍禁忌、醫囑一致性。

家屬出示的院方賠償計算表,其上未蓋公章。受訪者供圖

賠償:醫院與患者家屬未能達成協議

對於賠償問題,鄭清出示的一份未加蓋醫院公章的《賠償項目標準計算表》顯示,患者唐宇菊因2025年4月12日骨科護士發錯藥,導致患者誤服。4月17日到西昌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5月15日出院。因醫院診療行為過錯導致患者藥物誤服住院治療,故醫院承擔責任。

該表顯示,賠償費用涉及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共計23768.29元。其中,醫療費10528.29元由醫院承擔,其餘13240元將賠付給當事病人。

鄭清說,家裏人拒絕接受上述賠償,要求醫院公開道歉並追責相關責任人。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吉掘阿洛介紹,醫院已按照當地相關標準給出了賠償方案,但患者家屬除了要求醫院公開道歉和追責,還索賠10萬元,醫院不能答應。如果患者家屬認為服錯藥後帶來人身傷害,可通過鑒定來確認。另外,因家屬不接受院方的賠償方案,建議家屬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對此,鄭清表示“索賠10萬元”一說為事後一次口頭提及,在5月19日雙方第一次正式協調處理時,隻是要求院方依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賠償。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罕見景象!夏威夷海水“神秘消失” 全島緊急大逃亡
辣眼!釋永信親吻李湘畫麵曝光 曝在鄭州養女大學生
豪華遊輪提前離港 600遊客追船失敗 被拋棄在夏威夷
南加豪宅21幼童遭虐:照片曝光觸目驚心 男嬰顱腦重傷
川普18歲孫女為“背叛”拍片“謝罪”:對不起爺爺!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拒絕放棄購買俄國原油,特習會還有戲嗎
全世界稀有的奇觀:在中國,高校不能“隨便進”
川普投下震撼彈:印度和俄羅斯一起完蛋
北京養老院31人慘死:暴雨近一周為何不轉移?
美聯儲重磅宣布:維持利率不變 未發出9月降息信號
推動禁止總統、議員炒股條款 特朗普怒批“二流議員”
川普對等關稅8/1開征! 各國最新稅率一次看
這位著名MAGA人物 與建製派共和黨人分道揚鑣!
川普稱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 將對韓征收15%關稅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H20芯片有後門?黃仁勳剛在追單 網信辦約談英偉達
青島一網友因“海景照”探店發現竟是牆上一幅畫...
川普猛轟佩洛西投資內幕帝國 回報率華爾街望塵莫及
加拿大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川普:美加貿易談判變困難
美聯航波音787引擎故障 喊Mayday求救!緊急泄油折返
解除留置後,民營企業家們選擇了跳樓自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護士發錯藥致患者誤服數日,疑護士未執行規範製度

新京報 2025-05-20 17:45:34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報記者報料稱,4月12日母親唐宇菊於西昌市人民醫院出院時,護士將同病房另一住院患者的“出院帶藥”,誤發給了母親,導致母親服用四天後出現耳鳴、手麻等症狀。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相關人員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班醫護人員確實給患者發錯了藥,醫院也願意按照當地相關標準承擔檢查治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合理費用,但目前患者要求醫院公開道歉並賠償10萬元,雙方暫時未能談妥。

唐宇菊服用護士發錯的藥後住院檢查治療。受訪者供圖

患者:出院第五天發現“吃錯了藥”

報料人鄭清介紹,母親本次住院治療,是因腰椎體爆裂性骨折手術滿一年後,來西昌市人民醫院骨科進行取除固定裝置手術。

鄭清稱,母親4月12日準備出院時,護士將“出院帶藥”送到了病房床頭櫃上,共有三種藥,每種藥都粘貼有患者信息和藥物名稱。因母親不識字,護士還特意交代了用藥次數和劑量。

鄭清說,事後母親回憶,出院時護士還交代過“出院帶藥”是六天的劑量。4月12日至15日服藥四天後,母親發現還剩很多,感覺六天吃不完。

4月16日,有親戚前來看望時,才發現鄭清母親服用的藥物標簽上,並非是唐宇菊的名字等信息,而是一位83歲男性患者的名字。

鄭清出示的母親所用藥物照片顯示,每種藥的包裝上粘貼有一個標簽,標簽上有患者姓名、床號、記賬號、性別,以及藥物名稱、用法和開藥時間等信息,還標明“出院帶藥”四個字。

藥物標簽顯示,三種藥分別是阿法骨化醇軟膠囊(國45)、塞來昔布膠囊(國3)、利伐沙班片(國5),患者是一名83歲男性,床號是41。

鄭清說,母親年齡55歲,住院床號為43,藥物標簽信息完全不對。

家人經核對確認藥物標簽信息有誤後,便給當時住院的主治醫生打電話說明情況,醫生讓立即停止用藥,並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鄭清保留的醫院發錯的藥物,標簽信息顯示患者為83歲的男性患者。受訪者供圖

醫院:涉事護士未認真執行醫療規範製度

鄭清說,母親服用了醫院發錯的藥後,出現耳鳴、手麻、胸痛症狀。

經醫院協調,唐宇菊於4月17日入住西昌市人民醫院骨科進行檢查治療,5月15日出院。

其出院證明上診療小結載明:患者唐宇菊因耳鳴3天以上等症狀收入醫院治療,入院檢查和會診後給予對症治療,經多學科會診討論患者具備出院指征。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工作人員吉掘阿洛告訴新京報記者,醫護人員給患者唐宇菊發錯了藥,醫院是認可的,也不推卸責任;患者吃錯藥引起的治療檢查費,醫院也認可。

“骨科涉事護士確實發錯了藥。”吉掘阿洛表示,涉事護士未認真執行“三查十對”製度,從而導致給患者發錯藥。待糾紛解決後,醫院肯定會對涉事護士作出相應處理。

新京報記者查詢得知,“三查”即操作前、中、後三次檢查,操作前查患者信息、藥品信息及醫囑準確性;操作中查配藥或給藥與患者匹配性;操作後複查記錄,確保操作無誤。“十對”是指核對患者姓名、床號、藥名、劑量、濃度、用法、用藥時間、藥品有效期、配伍禁忌、醫囑一致性。

家屬出示的院方賠償計算表,其上未蓋公章。受訪者供圖

賠償:醫院與患者家屬未能達成協議

對於賠償問題,鄭清出示的一份未加蓋醫院公章的《賠償項目標準計算表》顯示,患者唐宇菊因2025年4月12日骨科護士發錯藥,導致患者誤服。4月17日到西昌市人民醫院住院治療,5月15日出院。因醫院診療行為過錯導致患者藥物誤服住院治療,故醫院承擔責任。

該表顯示,賠償費用涉及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共計23768.29元。其中,醫療費10528.29元由醫院承擔,其餘13240元將賠付給當事病人。

鄭清說,家裏人拒絕接受上述賠償,要求醫院公開道歉並追責相關責任人。

5月19日,西昌市人民醫院群工辦吉掘阿洛介紹,醫院已按照當地相關標準給出了賠償方案,但患者家屬除了要求醫院公開道歉和追責,還索賠10萬元,醫院不能答應。如果患者家屬認為服錯藥後帶來人身傷害,可通過鑒定來確認。另外,因家屬不接受院方的賠償方案,建議家屬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對此,鄭清表示“索賠10萬元”一說為事後一次口頭提及,在5月19日雙方第一次正式協調處理時,隻是要求院方依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