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10萬和解背後的追問

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10萬和解背後的追問

文章來源: 鳳凰網 於 2025-05-16 10:05: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這兩天,全網都被“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的事情吵翻了!

什麽情況?重病老人銀行存折5萬,家屬去取錢治病,被工作人員告知需本人到場,無奈隻得把老人抬到現場,或許是辦理業務過程太過繁瑣,老人不幸病發當場死亡。

事件一經發布,就是一邊倒的怒罵,銀行不夠人性化,各種條條框框刁難老百姓。更有甚者,質疑銀行違規操作,致人死亡。然而,事情又在今天迎來大反轉。

農行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三點重要信息:

第一,老人大女兒攜帶存折及雙方身份證到農行取款,因連續三次輸錯密碼,賬戶被鎖定,櫃員告知需本人到場重置密碼,此時老人大女兒未提及母親病重。

第二,家屬用輪椅將已昏迷的老人推至銀行,櫃員發現老人身體狀況,迅速帶領來到櫃台的綠色通道。

第三,內勤行長現場建議,“可提供上門服務或直接劃款至醫院賬戶”,但家屬拒絕。隨後再提議“先送醫,留一人辦手續”,家屬再次拒絕。

這麽一看,銀行工作人員確實沒犯什麽錯,依規辦事,綠色通道也有,該建議的一個沒差。唯一可以探討的,就隻有家屬是否告訴銀行工作人員家屬病重?銀行工作人員是否按照規定幫助家屬申請上門服務?

然而,對於銀行的說法,家屬並不認同。死者的侄子表示,“確有告訴銀行工作人員老人病情重,隻是沒有講清楚老人得的是什麽病,病得有多嚴重,而銀行方麵也沒有主動告知有上門服務的政策”。

“至於銀行方麵說,可以直接打款到醫院賬戶,那是要建立在有醫院出具情況說明的前提下的,可當時老人已經從原來的醫院出來了,新的醫院還沒有聯係好,無法開具情況說明”。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雙方可謂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信誰?銀行又要怎麽自證清白?

其實很簡單,放出監控視頻不就好了?畢竟根據規定,銀行監控在營業區域是無盲區、無死角的,有銀行工作人員說,監控不允許儲戶查看,那是純扯淡。

但這個監控啊,大家確實是看不到了,因為雙方已經“大和解”,銀行將負責老人的喪葬事宜,以慰問金的形式,向家屬支付10萬元,家屬接受簽下協議。

事件到此,也就徹底結束了!誰是誰非,誰說的是實話,外人不知道全貌,也不好評說。不過,有兩個事,隊長還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第一,弱勢群體的金融安全,誰來守護?“合規”為何成了“殺人刀”?

2024年數據顯示,僅23%銀行網點常態化提供上門服務,平均響應時間4.7個工作日,遠超監管要求的24小時。而中國60歲以上老人銀行服務投訴量年增17%,多集中在突發疾病應急處理、代辦業務糾紛等領域。

說白了,盡管銀行有對特殊人群提供綠色通道,但櫃員仍機械執行規定,未主動啟動應急機製。更有甚者,不少銀行將身份核驗責任,轉嫁給垂危客戶,如2023年廣州某銀行要求昏迷患者家屬公證繼承,2024年上海某支行堅持癌症晚期患者視頻認證。

第二,“息事寧人”,是否掩蓋係統性責任?

支付10萬元慰問金,銀行之所以會作出這個決策,一方麵是基於人道主義的考量,另一方麵估計也有“息事寧人”的意思,畢竟隻要事情一鬧大,吃虧多的肯定是銀行方,即便占理也一樣,難免會被吹毛求疵。

可話說回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就是碰瓷”,你有理卻妥協賠償,就是助長歪風邪氣。反過來也是一樣,銀行若是過錯方,10萬“人道補償”就輕易把事情擺平,整改變革一個不提,那弱勢群體的金融安全,又由誰來守護?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中國前農業部長收賄2.68億!遭判“死緩”下場慘了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10萬和解背後的追問

鳳凰網 2025-05-16 10:05:13

這兩天,全網都被“重病老人銀行取款身亡”的事情吵翻了!

什麽情況?重病老人銀行存折5萬,家屬去取錢治病,被工作人員告知需本人到場,無奈隻得把老人抬到現場,或許是辦理業務過程太過繁瑣,老人不幸病發當場死亡。

事件一經發布,就是一邊倒的怒罵,銀行不夠人性化,各種條條框框刁難老百姓。更有甚者,質疑銀行違規操作,致人死亡。然而,事情又在今天迎來大反轉。

農行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三點重要信息:

第一,老人大女兒攜帶存折及雙方身份證到農行取款,因連續三次輸錯密碼,賬戶被鎖定,櫃員告知需本人到場重置密碼,此時老人大女兒未提及母親病重。

第二,家屬用輪椅將已昏迷的老人推至銀行,櫃員發現老人身體狀況,迅速帶領來到櫃台的綠色通道。

第三,內勤行長現場建議,“可提供上門服務或直接劃款至醫院賬戶”,但家屬拒絕。隨後再提議“先送醫,留一人辦手續”,家屬再次拒絕。

這麽一看,銀行工作人員確實沒犯什麽錯,依規辦事,綠色通道也有,該建議的一個沒差。唯一可以探討的,就隻有家屬是否告訴銀行工作人員家屬病重?銀行工作人員是否按照規定幫助家屬申請上門服務?

然而,對於銀行的說法,家屬並不認同。死者的侄子表示,“確有告訴銀行工作人員老人病情重,隻是沒有講清楚老人得的是什麽病,病得有多嚴重,而銀行方麵也沒有主動告知有上門服務的政策”。

“至於銀行方麵說,可以直接打款到醫院賬戶,那是要建立在有醫院出具情況說明的前提下的,可當時老人已經從原來的醫院出來了,新的醫院還沒有聯係好,無法開具情況說明”。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雙方可謂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信誰?銀行又要怎麽自證清白?

其實很簡單,放出監控視頻不就好了?畢竟根據規定,銀行監控在營業區域是無盲區、無死角的,有銀行工作人員說,監控不允許儲戶查看,那是純扯淡。

但這個監控啊,大家確實是看不到了,因為雙方已經“大和解”,銀行將負責老人的喪葬事宜,以慰問金的形式,向家屬支付10萬元,家屬接受簽下協議。

事件到此,也就徹底結束了!誰是誰非,誰說的是實話,外人不知道全貌,也不好評說。不過,有兩個事,隊長還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第一,弱勢群體的金融安全,誰來守護?“合規”為何成了“殺人刀”?

2024年數據顯示,僅23%銀行網點常態化提供上門服務,平均響應時間4.7個工作日,遠超監管要求的24小時。而中國60歲以上老人銀行服務投訴量年增17%,多集中在突發疾病應急處理、代辦業務糾紛等領域。

說白了,盡管銀行有對特殊人群提供綠色通道,但櫃員仍機械執行規定,未主動啟動應急機製。更有甚者,不少銀行將身份核驗責任,轉嫁給垂危客戶,如2023年廣州某銀行要求昏迷患者家屬公證繼承,2024年上海某支行堅持癌症晚期患者視頻認證。

第二,“息事寧人”,是否掩蓋係統性責任?

支付10萬元慰問金,銀行之所以會作出這個決策,一方麵是基於人道主義的考量,另一方麵估計也有“息事寧人”的意思,畢竟隻要事情一鬧大,吃虧多的肯定是銀行方,即便占理也一樣,難免會被吹毛求疵。

可話說回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就是碰瓷”,你有理卻妥協賠償,就是助長歪風邪氣。反過來也是一樣,銀行若是過錯方,10萬“人道補償”就輕易把事情擺平,整改變革一個不提,那弱勢群體的金融安全,又由誰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