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該網友再次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天色已變黑,在距他幾米遠的山坡處就有一頭羚牛,對峙幾秒後,羚牛轉身走開……紅星新聞記者聯係到該網友,但他婉拒了采訪。
動物科普作家楊毅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羚牛在秦嶺當地是體型最大的有蹄類動物,比它小一點的就是野豬。一般來講,成年雄性羚牛是獨居的,老年或者離群的雄性羚牛是最危險的,傷人的也大多是雄性羚牛。
▲資料圖片 圖據圖蟲創意
“此外,在每年開春的繁殖季,母羚牛帶幼崽時會組成育幼群體,帶崽的母羚牛也比較危險,很容易傷人。”楊毅介紹,秦嶺羚牛也被稱為金毛羚牛,是世界上四個羚牛種類裏麵體型最大的,部分生活在陝西秦嶺地區,也是中國特有的。羚牛屬於垂直遷徙類動物,夏季會前往高海拔地區生活,因為高海拔地區溫度更涼爽,食物更多。到冬季大雪封山,它們會往低海拔地區遷徙,尋找食物。“羚牛基本都以家庭為單位,或者說是不同小家庭組群,組成一個大的群體,最多的時候二三十頭。”
楊毅稱,在野外遇到羚牛,不要往前湊,最好保持50米的安全距離。如果近距離遇到的話,就往高大的樹上攀爬,這是最好的躲避措施。“羚牛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除非你離它特別近,太危險了,它才會發動襲擊。”
楊毅表示,這名網友白天在河灘遇到羚牛群,因為羚牛蹄子過這種鵝卵石的河灘會比較慢,所以人容易躲開。若是晚上遇到羚牛還是比較危險,所以戶外愛好者晚上盡可能不要去夜探。“因為如果晚上出去的話,不光有羚牛,包括野豬也是很危險的。野豬、熊、羚牛其實在四川山區還有陝西秦嶺地區是最危險的,所以戶外愛好者晚上盡可能不要出去。”